一季度上海购物中心客流量明显回升,商业地产市场加速复苏 | “经济复苏”研究所
2023年一季度,上海商业地产市场逐步恢复正常,持续释放复苏迹象。
“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商务活动恢复正常,上海商业地产出现了更多积极信号。” 4月11日,仲量联行华东区董事总经理、中国商业地产部总裁张静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一季度询价和租赁活动双双增加。我们预计,今年商业地产市场将呈现企稳回升势头。”
戴德梁行华东商务部高级助理总监陈云九指出,2023年伊始,无论是政府、开发商还是消费者都对零售市场充满信心。 在促进大众消费的政策下,上海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正在快速带动长三角及全国零售市场加速复苏。
一季度市场呈现企稳回升势头
在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上海经济步入复苏快车道,商业地产市场持续升温。
写字楼市场方面,“一季度看房、询盘数量大幅增长,但租赁成交相对缓慢。市场需求主要来自成熟企业,其中节省成本的需求是主要类型之一。” ” 4月11日,仲量联行上海商业地产部高级总监朱锡东表示,在中央商务区,浦东的国内金融服务企业依然活跃,而浦西的奢侈品零售和专业服务企业则表现出韧性。
零售物业方面,2023年一季度上海商场客流量明显回升,其中餐饮业表现突出。 仲量联行上海零售地产部总监黄震表示:“餐饮业的复苏让一些高端餐厅和烘焙连锁店有了扩张的信心,但与此同时,品牌也付出了更多的代价。”注意店面选址。”
一季度,上海首店经济实现新突破。 戴德梁行统计显示,2022年,上海将新开首店1073家,新开门店数量继续领跑全国。 其中,餐饮业将是绝对主力,新增门店747家,较2021年同比增长15.6%。2023年1月至2月,上海新增首店181家,其中2021年新增首店113家。餐饮和零售行业,零售行业首店52家,占比62%和29%; 娱乐业首店9家,服务业首店7家。 ,合计占比9%,较去年水平略有上升。 特色商圈成为上海首店的重要载体。
退税金额彰显了上海对国际消费者的吸引力:4月12日,戴德梁行在一季度媒体发布会上透露,2023年第一季度上海退税消费将“全国第一”。 据该行统计,今年1-2月,外国人在沪退税消费达1.1亿元,同比增长560.48%,客均价达21.42万元,同比年增长40.28%。
此外,2023年第一季度,国家重新开放和疫情防控取消也带动了游客人数和酒店业绩的双重积极影响。 据仲量联行统计,2月份上海接待国际游客17.6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6.3%; 入住率较去年同期增长18.9个百分点至51.5%,日均房价也上涨2.3%至937元。 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2023年1月至2月每间可用客房收入已恢复至82%,其中入住率恢复至86%,日均房价恢复至95%。
市场的复苏还体现在大额交易的增长上。 据仲量联行统计,今年一季度,上海成交大宗交易13起,成交总额达247.6亿元,同比小幅增长,延续了上海成交的活跃态势。 2022年第四季度,投资热情持续回归,投资者对上海市场的投资预期更加积极。
大宗交易投资者“重返市场”
基于一季度上海商业地产的市场表现,戴德梁行华东商业部高级助理总监陈云九指出,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都对今年零售市场充满信心。 2023年伊始,在促进大众消费的政策下,上海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正快速带动长三角乃至全国零售市场加速复苏。
陈云九表示,展望未来,退税消费、首店开业率实现“全国双第一”,这标志着上海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目标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也预示着上海未来对国际消费者的吸引力。 大大增加。 与此同时,国内外品牌对上海零售市场的信心不断增强。 3月底,上海虹桥机场恢复国际及港澳台航线,上海国际邮轮母港恢复正常运营并按下“重启键”,这也预示着上海将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将来。
“最近写字楼市场的询盘非常多,整体看房量也很大。” 朱锡东表示,这包括外资、内资、民营等企业,涵盖新赛道、传统赛道等各个行业。
朱锡东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近期不少国外客户的全球CEO和亚太区负责人纷纷来到上海,关注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的表现,并对未来的投资进行展望,例如是否扩大团队容量和办公面积。 “根据我们从客户那里了解到的信息,大家对未来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反馈也比较积极。”
仲量联行投资部华东资本市场部总监孙凌表示,2022年第四季度,自用买家基本占全国大部分,投资买家占比不足20%。 现在投资者回归市场,意味着看好经济复苏和上海市场,也给市场带来了信心。
戴德梁行华东资本市场部执行董事陆强也给出了较为乐观的预测,预计交易数据的复苏将在下半年逐步体现。 “中国经济增长的确定性是世界上最高的,没有机构对此表示怀疑。” 路强表示,中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