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款奢侈品销售放缓,歧视性营销导致消费外流

日期: 2024-06-30 07:05:46|浏览: 27|编号: 103003
联系人:奢侈品修复 电话:13115811533 微信:772392775

中国多款奢侈品销售放缓,歧视性营销导致消费外流

近期多家奢侈品品牌发布的财报显示,包括中国区在内的亚太地区销售增长放缓,高端葡萄酒的主导地位也出现减弱。业内人士分析,奢侈品在中国长期采取的歧视性营销策略导致消费力量外流、二三线城市“蜜月期”已过、近期内需不振、奢侈品电商入驻中国等都是奢侈品增长放缓的原因。

泡沫破灭了?

对于消费零售业来说,“中国将是全球奢侈品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已经是几年来的共识。麦肯锡去年预测,2010年至2015年,中国大陆奢侈品消费将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长。波士顿咨询公司则认为,中国有望在2015年超越日本和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不过,近期有关“京元”消费将“拯救”奢侈品牌的预测,似乎遭遇了现实挑战。

近期多家奢侈品品牌发布的财报显示,包括中国区在内的亚太地区销售增速出现下滑,包括PRADA、周大福等多家奢侈品品牌销售出现疲态。曾经“天价”的茅台酒价格突然暴跌,不再是“一瓶难求”。

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一季度整体销售增幅从去年同期的34%下滑至11%,其中降幅最大的是亚太地区,该地区的增幅下滑至18%,远低于去年同期67%的增幅。首席财务官卡特赖特表示,公司在中国的销售增幅从30%下滑至15%左右。

在PRADA的2010年财报中,大中华区销售收入增幅达69.1%(货币换算后为58.7%),占当年亚太区销售收入的58%;而2011年财报显示,大中华区销售收入增幅虽然仍领先于其他地区,但已下滑至40%。

周大福珠宝集团最新财报也显示,其截止6月的最新财季营收增幅仅为16%,利润率较高的珠宝在销售额中的占比由3月底的27%下滑至22%。相比之下,周大福截止今年3月的最新财年营收年增幅为61%。

长期“只涨不降”的茅台酒价格近日出现松动,500毫升53度飞天茅台酒售价从“有价无市”到春节以来连续下跌数百元,出现了大幅下跌。

歧视性营销策略

对于不少中国奢侈品爱好者来说,除了国内外市场的价格差异外,奢侈品在中国的“时差”、限量营销策略等是他们在内地购买奢侈品的主要障碍。

“比如某大牌化妆品品牌与某知名插画师合作的限量系列,在大陆发售就比原产地晚了整整一年,比台湾、香港也晚了半年。最让人郁闷的是,不知道为什么化妆品的‘芯’可以卖,限量版的壳却不能上市。本来这种圣诞限量、季节限量产品都是冲着包装去买的,哪有兴致去买?”上海白领余琳说。她对这个品牌充满热情,在“吃过一次亏”后,最终选择在每年限量产品上市时让朋友从原产地带回来,或者找代购。虽然这样有时会让产品比国内专卖店的价格还要贵,但余琳还是觉得“先拥有比什么都重要”。

购买奢侈品后,往往难以享受“奢侈品售后服务”,这也让中国消费者感到不适。调查发现,无论是皮具、配饰、化妆品,还是香水,消费者接触品牌的主要途径——专卖店或专柜,大多不提供真伪鉴定服务。品牌旗下的专属鉴定中心往往“藏于闺中无人知晓”,甚至在中国地区官网上也没有公开的联系方式。

麦肯锡等机构的研究报告显示,过去几年奢侈品在二三线城市的扩张速度趋于超过一线城市。事实上,除了定位和销售策略不同,包括LV、Gucci在内的多数国际一线品牌都加紧布局,通过下沉销售网络开拓新的利润空间。但随着渠道下沉、二三线城市房地产租金高企、人力成本上涨,不少品牌旗舰店的吸金能力已大不如前。

另有分析认为,近期国内需求不振也与奢侈品消费放缓有关,宏观经济形势不佳促使部分奢侈品消费者勒紧裤腰带。

与此同时,经纪公司里昂证券亚太市场分析师表示,中国最近的反腐运动可能加剧了奢侈品需求疲软。里昂证券截至6月份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中,约有16%表示,他们购买奢侈品是为了在商业交易中赠送礼物。珠宝和手表经常被用作礼物,是销售业绩的代表。瑞银经济学家刘志军表示,5月份,香港手表和珠宝交易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而交易额仅增长3%。

此外,从去年开始,一批国外奢侈品电商纷纷入驻中国,这些获得奢侈品品牌正式授权的电商在打折季的促销力度远超国内,价格优势明显,而且上新速度有时也更快,对国内传统专卖店渠道构成挑战。

小众品牌更“防寒”

业内人士指出,奢侈品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不仅需要销售渠道和理念本地化,更要坚持全球一体化的营销、服务和售后政策。

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署长贾平年认为,与以往不同,亚太区奢侈品市场已日趋复杂和竞争激烈,需要更多本地化的销售。例如,由于香港的奢侈品消费主要来自时间紧迫的外地游客,香港市场的奢侈品门店规模明显比全球其他地区更大,旗舰店和奢侈品品牌数量也更加集中,这与内地市场的奢侈品布局有明显不同。

麦肯锡的研究报告也认为,随着中国奢侈品文化的成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降低奢侈品消费的品牌集中度,向更高端的定制消费和更小众的二线奢侈品拓展。这就需要品牌聚焦某些方面,在渠道、理念等方面实现“本土化”,培养忠诚的客群。

上海中国市场研究集团创始人雷小山此前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他认为爱马仕、香奈儿等在中国被视为更高端、更小众的品牌,可能比博柏利、普拉达、路易威登等针对“富裕人群”的品牌更能抵御中国经济衰退的影响。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