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规定挤掉畸形消费泡沫 公款消费热潮渐趋消退(二)

日期: 2024-06-28 04:02:35|浏览: 43|编号: 102849
联系人:奢侈品修复 电话:13115811533 微信:772392775

八项规定挤掉畸形消费泡沫 公款消费热潮渐趋消退(二)

中纪委的禁令,引发了日历取消潮,花公子赚钱的时代结束了。

“今年过年轻松多了,不用像往年一样挨家挨户送年历了。”杭州一家国有银行的客户经理谈及中央的这项禁令,认为这“太好了”。

他说,其实顾客不一定喜欢台历,但以前大家都会送,自己公司不送就不好看,“现在没人送了,反而更好,减少了浪费。”

今年10月31日,中纪委发布《关于严禁利用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记者发现,用公款订购台历送礼的现象已基本消失,国内台历市场也萎缩了一半。不少相关企业感叹,花公款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需要谋求转型。

义乌是浙江中部最大的台历、年画集散地,往年此时正是台历销售旺季,但今年相关商家却有些忧心忡忡。

“以前订单多得是,现在被拒收的都快哭了。”义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企业主说。今年他至少损失了上百万,“仓库里的挂历都成了废纸。”“银行、政府部门的挂历都被拒收了,往年能卖出500万本挂历,今年只卖出200万本。”这位小企业主说。

据义乌市文化礼品行业协会会长金京熙介绍,目前义乌生产台历等相关产品的企业约有100至200家,初步估计损失总额至少达数亿元。

浙江苍南县被誉为“中国挂历之乡”,全国75%以上的挂历产自这里,相关企业有200多家。记者从苍南县挂历行业协会了解到,当地30%至40%的挂历原本是卖给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的,但现在这些订单基本都回笼了。40至50家大中型挂历企业中,有的企业库存积压超过1000万元,小型企业也普遍积压数十万元。

不过,并非所有企业都惨淡经营。苍南县凯丰纸塑制品有限公司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该公司业务经理林红暖说,去年中央出台“八项规定”时,他就意识到企业不能再过度依赖公款,所以今年他找到的订单大多来自民营企业。

“台湾挂历毕竟是中华传统文化,民间也有需求,这个产业不会消失,只是企业需要转型。”林红暖说。

浙江社科院研究中心主任杨建华表示,中纪委的这个“禁令”,对于党的作风建设、公务员形象树立、社会风气转变以及如何更好地使用纳税人的钱,都有很大促进作用。

自党中央八项规定公布以来,全国机关事业单位高消费行为受到抑制,一些高档餐饮、高档酒店、高档烟酒等经营受到较大影响,其中,连续多年“红红火火”的奢侈品销售出现明显下滑。

一些业内人士担心,部分消费品市场疲软将影响经济发展。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为此走访了相关单位和企业负责人。

反浪费运动兴起,奢侈品遭受冲击

随着反浪费、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监察机关对公共支出的监督力度不断加大。近日,中央纪委通报了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等10起涉及公共支出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典型案件。

据市场研究公司贝恩最新数据,2013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增速预计仅为2%,较2012年的7%大幅下降。而在此前几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年增长率均超过30%。

贝恩报告揭示了导致中国奢侈品市场从极度繁荣增长放缓的几大因素。例如,送礼一直是奢侈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中国政府推动的反腐工作对此影响很大,手表和主要针对男性消费者的品类增长尤为显著,而原本是主要消费群体的男士手表则暴跌了11%。

拥有近十年奢侈腕表行业从业经验的马女士告诉记者,国内高端腕表​​市场最大的变化是“反腐冲击”。一方面,公款礼品减少,冲击了部分大牌腕表的销量;另一方面,自“表哥”杨达才被调查后,市场也受到了影响。“不仅人们不敢送礼,就连戴也不敢戴,很多品牌开始加强管理,之前为了适应中国市场公款消费特点而采用的‘模糊发票’手段被遏制,销售业绩立刻下滑。”

记者18日在上海国金中心几家奢侈品门店看到,虽然已是中午时分,但几乎每家门店里都没什么顾客,显得颇为冷清,几名工作人员正悠闲地坐在窗边聊天。

一位奢侈品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政府“反浪费”,很多单位都减少了年终抽奖、送礼活动,前几年的公费消费热潮荡然无存。“有的单位想买,但一问发票,又不能开具赠品,就转身走了。”

缺少公共支出支撑,部分消费品交易疲软。法国烈酒集团人头马君度发布预警,受欧洲经济不确定性和中国市场销售“大幅”减少影响,集团全年营业利润将下降至少20%。报告显示,20个全球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新开门店数量已从2012年的约150家下降至今年的约100家,降幅约三分之一。

“高消费”与“公共支出”是孪生兄弟吗?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奢侈品销售为了满足大量公款报销需求,在开发票时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做法,其背后是公款的浪费,甚至是权钱交易、变相行贿。

自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公布以来,一些国际品牌感受到了压力,开始内部通知,不准乱开发票。今年的规定更加详细。“其实,对销售的产品开具发票是国际惯例,但中国客户有特殊要求,所以一些大品牌就顺应市场,大量开具‘赠品’甚至‘办公用品’发票,以方便报销公款。”一位奢侈品销售业内人士说。

钟表业内人士马女士表示,严查公款以来,中低档钟表市场基本没受影响,收藏用超高端钟表市场也没受影响,但之前比较活跃的五六万到十几万的钟表市场受到的冲击比较大,这其实也是送礼频率最高的区域。很多品牌都意识到了八项规定带来的影响,但都只字未提。

一位大型国企负责人告诉记者,奢侈品是过去企业给上级送礼的常见选择,发票上写“礼品”很容易报销。本来就有商务接待费这一项,写成“办公用品”就更加隐蔽了。有些国企还有“三产”,这些发票一般不是国企报销,而是下属集体企业报销,这样更容易报销。

一家瑞士名表品牌专卖店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想报销,可以开一张“维修费”或者“配件费”的发票,写上“某某商业公司”,这样才能记入账目。“我们客户要记入账目,这样我们才能报销。”

据悉,年底、明年年初是各大品牌争相抢购的购物季,今年12月,几乎每周都有几块20万元左右的手表被卖出。在八项规定下,能维持这样的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了,同类品牌基本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前几年,有些客户会提出定制要求,比如表盘一定要有钻石,甚至表带也要有两圈钻石,还要足够闪亮。但从去年开始,客户的要求就是要低调。”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