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消费群体,国内外价格差距不断拉大

日期: 2024-06-28 03:03:08|浏览: 32|编号: 102845
联系人:奢侈品修复 电话:13115811533 微信:772392775

中国人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消费群体,国内外价格差距不断拉大

欧美经济低迷,全球主要市场对奢侈品需求不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买家拥有强劲的购买力,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品牌将目光投向中国。

中国人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消费群体

巨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与奇怪的海外购现象

2012年国庆七天黄金周期间,中国人在海外购买奢侈品共计花费约38.5亿欧元,较去年黄金周海外奢侈品消费总额增长14%,加上黄金周期间的隐性消费和奢侈服务业海外消费,总额超过60亿欧元。

贝恩公司2012年底发布的《2012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按国籍划分,中国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2012年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总额达3060亿元人民币。

然而,在中国奢侈品消费金额连年创下新高的同时,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这个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并不完全是在中国大陆市场实现的,2012年,超过60%是在海外市场实现的。

中国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

虽然始于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至今在某些地区尤其是欧洲地区仍未出现太大缓解的迹象,但从2010年开始奢侈品行业整体呈现稳步复苏态势,其中中国市场的表现最为“抢眼”,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挥了“拯救”欧洲奢侈品行业的作用。

2012年以来,全球经济疲软,富豪资产缩水,奢侈品行业进入新低谷期,但亚太经济区活跃度依然凸显,中国已成为全球奢侈品增长最快的主导市场。

“中国的黄金周、春节不再像以前那样全家团聚一顿团圆饭,越来越多的家庭能够出国旅游过节。”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说,随着近10年来海外游客数量的激增,其中许多人每年都是第一次出国旅游,以及送礼文化的盛行,奢侈品消费规模呈指数级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奢侈品消费总额达1410亿元,2009年增至1556亿元,2010年再次大幅增长,其中约67%的增幅来自于新消费者,可见增长趋势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事实证明,过去几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强劲增长,2011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整体年增长率在25%-30%之间,2012年奢侈品销售额达到3060亿元人民币,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场。

贝恩指出,受欧元汇率走低和海外旅游增加的刺激,中国消费者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购买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奢侈品。自2008年全球经济衰退以来,中国购物者正推动全球奢侈品行业连续第三年实现强劲增长。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消费者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占全球购买量的25%;欧洲人则跌至第二位,占比为24%;美国人占比为20%,日本人占比为14%。

不过,世界奢侈品协会2012年发布的财务报表显示,一些奢侈品牌在去年营业额同比增长30%的中国市场,在2013年春节期间却出现了10%的下滑。调查发现,北京、上海、重庆和深圳等地的大型奢侈品门店,除部分畅销单品外,总库存量仍然较高。2012年春节期间,个人消费和企业礼品采购通常为大部分奢侈品门店贡献了60%以上的收入。由此来看,2013年国内奢侈品市场的高端部分仍将面临艰难的一年,高端手表、钢笔、眼镜、皮带等男士高端奢侈品销售大幅萎缩,2013年尚无复苏迹象。

众多奢侈品牌看好中国市场

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境外消费心理趋势报告》在2012年“黄金周”期间对各大奢侈品产区的消费者进行了分组随机调查,大部分受访者认为黄金周是全家出国购物的最佳时机,90%的受访者表示出国购买奢侈品是其主要目的之一。

贝恩公司称,2012年全球奢侈品消费中,游客占比40%,其中中国游客贡献最大。中国游客占欧洲奢侈品消费的三分之一,帮助奢侈品行业在金融危机期间保持增长,预计2012年欧洲市场奢侈品销售额将增长5%,达到750亿欧元。

正是中国消费者强大的购买力,吸引了众多豪华品牌进入中国市场。2012年,美国著名房车品牌“飞云”在上海发布了最新款中国版车型,并宣布将在中国正式上市,售价约100万元人民币。据经销商介绍,这款车型是一款入门级拖挂房车,在美国的售价约为10万美元。该品牌瞄准上海、浙江、安徽等长三角地区的消费市场,在中国推广美国房车文化。这位李姓经销商说:“我们认为未来几年中国房车市场将呈指数级增长,所以我们会重点关注这个市场。公司2013年的销售目标是50辆,即5000万元人民币,2014年有望达到200辆。”

不过,储蓄的风潮也正吹向这个市场。一些消费呈现疲软趋势,一些品牌放缓了在中国的扩张步伐。自2012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奢侈品消费增速明显放缓。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底,受一些“特定”政治因素影响,中国消费需求开始降温。2012年,对中国大陆的出口明显放缓,从去年出口同比增长50%以上,降至仅增长0.6%,远低于同期香港和台湾市场6.8%和18.4%的增速。

价格差距导致奢侈品消费外流加剧

在中国奢侈品消费金额连年创下新高的同时,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是,这个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并非全部在中国大陆市场实现。2012年,超过60%是在海外市场实现的。受欧洲经济衰退影响,欧元贬值不断拉大国内外奢侈品价格差距。随着海外旅游热潮的兴起,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走出去”蓬勃发展,奢侈品消费外流趋势愈演愈烈。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9月30日至10月7日,全国重点监测的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约80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左右。虽然有所增长,但中盈国际的报告显示,这一增幅是2007年以来国庆黄金周期间的最低增幅,也是近三年来春节、国庆黄金周期间的最低增幅。一方面,国内消费增速开始回落,另一方面,境外消费大幅增长。

贝恩《2012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增速由2011年的30%放缓至7%左右,但海外奢侈品消费支出却增长了31%,中国消费者的海外奢侈品支出占其奢侈品总支出的60%以上。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李飞表示,仅从2008年、2009年的数据就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2008年,在总消费额1410亿元中,境外消费(含港澳)占808亿元;2009年,在总消费额1556亿元中,境外消费(含港澳)占872亿元。全球退税公司2010年初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游客在法国购买免税商品总额达1.58亿欧元,比排名第二的俄罗斯多出4700万欧元。

由于中国人的购买力强劲,近年来,国外奢侈品商家也针对中国节假日出境游,大力拓展市场,吸引更多消费者。据了解,美国在2012年加快了签证办理速度,英国边境署也在2012年4月推出了签证申请在线预约,也在加快签证办理速度。对于各个国家和奢侈品品牌来说,中国人在海外的消费地位开始变得极为重要。中国“黄金周”假期已经成为海外奢侈品市场每年期盼的重要节日,服务中国游客也成为海外奢侈品商家的重点。

海外采购乱象丛生 需政策联动

受人民币升值、品牌为维护在华形象而给予的小折扣、税收制度、运输成本高等多重因素影响,《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奢侈品国内外价格差额已超过50%,导致海外代购、购物热潮兴起,不仅造成消费大量外流,也引发诸多乱象。

专家认为,奢侈品的差价与税率有关,但单纯降低关税难以真正解决差价问题。要引导消费回流国内,拉动内需,确保税收不外流,还需要稳定人民币汇率,发展壮大百货零售业,逐步调整税制,让奢侈品消费逐步回归“国内”。同时也要倡导节俭文化,让“礼”回归重“义”而非重“利”的本义。

多重因素推动消费外流加剧

消费外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奢侈品国内外价格差异巨大。据商务部2011年的调查显示,内地市场的手表、箱包、服装、酒类、电子产品等五大类20种高档消费品价格比香港高出约45%、比美国高出51%、比​​法国高出72%。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