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小时代”:揭示这个时代深层的精神秘密

日期: 2024-05-23 03:02:51|浏览: 155|编号: 101872
联系人:奢侈品修复 电话:13115811533 微信:772392775

专家谈“小时代”:揭示这个时代深层的精神秘密

□如何定位郭敬明、韩寒的文学价值

□为什么说《小时代》三部曲是代表“80后写作”的重要作品

□“80后写作”能否回归并继承文学传统?

韩寒的电影处女作《万万没想到》目前正在紧张拍摄中。 与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电影一样,《时空之城》也讲述了几个年轻人的成长和命运选择的故事; 但不同的是,业内预计这部电影不会被拍成纯粹的商业片。 肯定会有鲜明的作者风格。

韩寒和郭敬明无疑是“80后”作家中最引人注目的两个代表。 他们的经历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性格和写作风格却截然不同。 他们是舆论热议的对象,也是众多青少年追随的偶像。 然而,如果我们回到文学本身来审视它们的价值,我们该如何定位它们呢? 如今,随着“80后”逐渐告别青春,对过去文学传统的颠覆和反叛是否会转化为一种回归和传承?

上周,“80后写作”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黄平接受了本报专访。 他从文学经典的意义出发,解读分析了“80后”作家的现状。 黄屏很直言,目前还没有对文学发展产生过影响的“80后”作家。 同时,他还提出,纯文学血统的“80后”后裔确实存在。 他们延续着文学史上的伟大叙事,却没有受到重视。

“80后写作”的文学性确实存在一些先天的不足……“郭敬明风格”、“韩寒风格”对后起之秀的年轻作家影响很大……在文学的文化意义上,韩寒和郭敬明塑造了两种类型的青春形象

“80后写作”这个概念自出现以来,就始终与商业因素纠缠在一起,甚至被纳入了商业写作的行列。 不管这个定义是否准确,但可以肯定的是,“80后写作”的文学品质确实存在一些先天的缺陷。

10年后,“80后写作”是否积累了文学价值? 张悦然作为参与者,在一篇文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 她说:“80后的文学看似很热闹,但实际上没有沉淀。这也和我们现在的文学环境有关。我们的写作已经夹杂了太多商业化、大众化的因素。”意见,而且很快就进入了现实层面。理想?”

当被问及近10年来对中国文学乃至文化发展产生影响的重要“80后”作家时,黄屏表示,目前还没有。 “从文学经典的角度来看,我还没有发现有哪个‘80后’作家能够对文学的发展产生影响。但是,如果我们看文学的文体意义,韩寒和郭敬明是值得关注的。” ”

黄屏认为,郭敬明华丽、细腻、富有戏剧性的风格对后起之秀的年轻作家影响很大。 “这些作者不是专业作家。 他们大多数是中学生和大学生。 他们是读郭敬明的书长大的。 ,沉迷于物质世界的虚幻符号和自我情感的华丽幻想。 我在阅读低年级文学比赛稿件或批改学生作文时经常遇到这种文体,网上也有很多类似的文章。”

另一方面,韩寒的讽刺风格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黄屏说:“我们很容易识别‘郭敬明风格’和‘韩寒风格’。在文学的文化意义上,韩寒和郭敬明塑造了两种类型的青年形象,混杂的‘80后’群体”当然不限于这两类,但这两种类型的青春在郭敬明和韩寒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郭敬明的《小时代》三部曲堪称“80后写作”的重要作品……当郭敬明写下《小时代》这个书名时,他已经写完了整部小说……还没人写《小时代》一书。 时代,有如此精确的命名

尽管郭敬明和韩寒都不能称为具有文学经典意义的“80后”作家,但黄屏认为“80后写作”仍然产生了重要的作品。 如果要说的话,他认为是郭敬明的《小时代》三部曲。

“《小时代》的口碑不好,其实我也不喜欢《小时代》。不过,有些作品不好,但很重要;有些作品不错,但不重要。” 黄屏解释道,“很多纯文学作家的作品,从文学手法上讲是很好的,但对于理解我们这个时代并不重要,多一篇或者少一篇都无所谓。但是《小时代》不同的是,它的重要性在于这部作品有效地展现了当今时代深刻的精神秘密,说白了,当郭敬明写下《小时代》这个标题时,他就已经写好了整部小说。重要的称号,至今还没有人明白。”

长期以来,“郭敬明式”写作被定性为“青春文学”,“80后写作”被视为儿戏、青春期文学综合症。 但黄屏指出,上述批评是未经审查的、印象主义的批评。 他说:“郭敬明的作品远比所谓的‘青年文学’复杂。这里的‘复杂’并不是纯粹的审美,而是涉及到‘80后写作’与历史语境之间隐藏的联系。”

1997年,还在上初二的郭敬明在《人生十六十七》杂志上发表了第一首诗《孤独》,从此走上了文学写作的道路。 2003年,小说《幻城》出版后,郭敬明“走红”,成为所谓的大众作家。 黄屏长期关注和研究郭敬明。 在他看来,郭敬明作品中的主角有一个相似之处:都是“孩子”。

“在郭敬明的作品中,‘年轻人’不断被暗示为‘孩子’。可以说,‘孩子’是郭敬明笔下的一个关键词,比如‘永远不想长大的孩子可能永远都是这样’。”值得原谅”、“但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从小到大”、“而且我是一个很孤独的孩子”、“就像一个受伤又委屈的孩子”、“我真的原谅这个伤心的孩子”、 “我是一个好孩子,阴天仰望天空,我真是一个好孩子……‘孩子’频繁出现,他笔下的‘孩子’状态很好,但这里的成人世界。” “孩子”与生理年龄无关,它指的是对历史责任的拒绝。”

黄屏认为,郭敬明从新概念征文比赛时期就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 他善于描述特殊的自我,是一个悲情而美丽的个人主义者。 或者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立群的话说,他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黄屏说:“在郭敬明的小说中,个体是觉醒的。然而,这种觉醒与外部世界无关。它指向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自尊到近乎自私和自恋的地步。从他早期的作品来看,时至今日,熟悉郭敬明作品的读者都会发现,他喜欢用“宇宙”、“星球”、“世界”、“世纪”等宏大词汇,用巨大的隐喻来书写小小的情感,因而在这种巨大的张力下,“我”的重要性不断被强化。可以说,郭敬明作品的核心是一个高度自恋的自我,它被无限膨胀,而世界只是一个围绕着它旋转的幻象。 ‘自我’——这正是郭敬明所做的‘魅力’和‘秘密’。”

什么是“小时间”? 黄屏说,这是郭敬明写的境界——“外部时代与我无关,别人的生活与我无关,我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在这个“小时代”,自我变得太大,时代变得更小。

《小时代》系列电影进一步放大了《小时代》系列小说想要表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郭敬明式”的镜头语言不仅幼稚简单,表面的,但也揭示了内在的价值观。 寒冷的

电影《小时代3》将于今年夏天上映。 可以预见,届时郭敬明将成为舆论的中心话题。 黄屏认为,《小时代》系列电影进一步放大了《小时代》系列小说想要表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进一步凸显了郭敬明的写作风格和文学追求。

”我们回想一下,电影《小时代》以一组全景大镜头开场,描述了外滩和陆家嘴的奢华。除了全景大镜头,郭敬明在影片中还喜欢使用三种镜头语言,包括倾斜镜头、逆光和平移镜头,比如在林晓的采访中,导演给出了一个外国游客常用的仰视拍摄角度,来表现摩天大楼伸向天空的高度。电影最后,《ME》主编龚?给林晓写了一封信,导演给了龚?一个逆光特写,以展现冷血剪辑师内心的温暖。平移镜头,在电影里随处可见,在林晓和他的朋友们上学的那场戏里,导演就像是我拿着摄像机坐在环形轨道上转了一圈又一圈,直到我晕倒了。”

黄屏认为,这一系列“郭敬明式”的镜头语言不仅表面上天真单纯,更透露出影片内在价值观的冷酷:在大都市的景观社会中,个人是微不足道的; 对于资本和物质而言,留给观众的位置是旁观者和崇拜者。 全景镜头和俯拍镜头夸大了对物质现实的礼赞,逆光表达了资本持有者天使般的圣洁,而无处不在的摇摄镜头则将观者牢牢地定格在窥视、敬佩和向往的位置上。

”在电影《小时代》中,人的移动取决于物体的移动。然而,郭敬明镜头中的物体并不是贾樟柯电影中的烟、酒、茶、糖所代表的日常生活物体,而是非常奢华,是资本的象征:以陆家嘴为代表的写字楼,以爱马仕为代表的奢侈品,以及围绕资本物的生活逻辑和情感。”黄屏说。

“80后写作”绝对不仅仅是韩寒、郭敬明等人……一群在传统文学体系中写作、充满文学潜力、创作出优秀作品的“80后”作家不被媒体关注…………如果按照纯文学标准来比较,这些作家的写作水平要高于以郭敬明、韩寒为代表的写作水平

虽然郭敬明、韩寒等几位“明星”作家都是“80后写作”的代表,在公众层面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但黄屏提醒,“80后写作”绝对不限于韩寒、郭景明等一批“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获奖者,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些以传统文学体系写作、充满文学潜力、创作出优秀作品的“80后”作家。作品。

这些在“传统”中成长起来的“80后”作家,既不受媒体关注,也不受市场欢迎。 从传播角度来看,他们相对边缘化,影响力有限。 然而,名气并不能等同于他们的作品质量。 不出名并不代表他们的作品不好。 黄屏表示,如果以纯粹的文学标准来衡量,这些作家的写作水平要高于以郭敬明、韩寒为代表的写作水平。

如果郭敬明准确地命名了今天的时代,那么那些同样被这样一个时代包围和影响的纯文学领域的青年作家,显然会遇到一种难以摆脱的无力感和矛盾感。 他们如何通过写作来回应这样一个“小时代”?

黄屏提到了青年作家傅岳辉,出生于1984年。傅岳辉大学时期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师从著名作家王安忆。 现任《上海文学》杂志编辑。 近年来,傅月辉的创作备受关注。

傅月辉和郭敬明的人生经历比较相似。 他们都是从外省来到上海,在上海学习、生活,后来又为上海写作。 然而,傅月辉出版的《动物园》、《青春旅行》等短篇小说集,提供了与《小时代》完全不同的另一种都市文学。

黄屏说:“傅月辉小说中的主角无论生活在哪里,都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冷酷的《地下笔记》一样,无法或无法进入物质世界,生活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他们傅月辉笔下的年轻人过着空虚的生活,寻找较弱的对象发泄,在看似平静的日常生活下,他们紧张、不安、压抑,内心缺乏,被一种无力感和失败感所笼罩。生活,在噩梦中挣扎,如网中之鱼,在人性阴冷潮湿的沼泽中,傅月辉冷酷地展现了主人公黑洞般的生活。”

黄屏认为,傅月辉的小说是这一代年轻人的传记,用具有历史深度的噩梦,略显他们生活中的卑微、残酷和不堪。 他说:“作为纯文学‘80后’一代的传人,傅月辉延续了文学史上的伟大叙事,在他的世界里,我们感受到了郭敬明作品中少有的人性危机与挣扎。然而,傅月辉这样一个纯粹的文学作家,需要克制自己内心的鬼魂,他必须像他的主人公一样,找到一种转化内心恐惧的方法,而不是直接以文学的方式将救赎之路留给外部。在现实中寻找相应的故事,大概就是伟大作家的工作吧。”

□本报记者/王艳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