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标准化鉴定培训体系,助力奢侈品鉴定市场规范发展

日期: 2024-06-16 08:04:01|浏览: 38|编号: 102005
联系人:奢侈品修复 电话:13115811533 微信:772392775

探索标准化鉴定培训体系,助力奢侈品鉴定市场规范发展

据相关数据报告显示,国内二手奢侈品市场规模已由2016年的58.8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73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84亿元;同时,中国市场二手奢侈品成交率不到美国的六分之一,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奢侈品鉴定需求日益增长

“中国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场潜力巨大,但与市场规模不匹配的是,二手奢侈品市场存在假货猖獗、行业标准缺失、第三方认证不被认可、监管漏洞等问题。”优舍易拍创始人王天驰表示。

耀客数据显示,除奢侈品品牌官方渠道外,其他渠道假货率高达80%以上。非直营店平均假货率为20%-30%,综合店假货率超过60%,奢侈品代购假货率超过80%,微商假货率超过95%。目前在中国市场,假货的可见度已经超过正品的可见度。假货极高的渗透率,让假冒奢侈品的数量达到正品的6倍。

“一方面,随着奢侈品转售渠道的多元化、二手奢侈品市场的兴起,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商家和消费者对奢侈品真伪鉴别的需求愈发强烈。”王天驰表示,另一方面,国内奢侈品鉴定领域尚无明确的鉴定技术标准体系,个别从业人员鉴定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消费者权益得不到真正保障。

相比日本等成熟二手奢侈品市场相对完善的鉴定培训机制,中国在鉴定团队方面明显缺乏人才储备。业内人士表示,“二手奢侈品买起来容易鉴定起来难”,鉴定师短缺是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奢侈品市场的繁荣。预计10年内,中国对奢侈品鉴定师的需求将在100万左右。

广阔市场前景催生新职业

从社交平台上提供“帮忙看房”或“x元鉴定”等鉴定服务的个人,到从业多年的二手奢侈品商家,再到近年来兴起的检测机构,让需要鉴定的消费者眼花缭乱。然而,无论是“帮忙看房”的个人,还是从业多年的商家,很多都不是真正受过专业培训的,鉴定水平难以保证。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二手奢侈品行业还存在商家鱼龙混杂、商品鉴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消费者对“二手奢侈品”的信心。鉴定人才的专业培训,可以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增强消费信心,让消费者买得更放心;同时也可以净化市场环境,促进二手奢侈品市场健康发展。

“奢侈品鉴定师不仅需要掌握相关品牌的历史文化、制作工艺、风格特点等,还需要在鉴定、维修保养、回收、转售等关键环节有相关知识储备,以及行业前瞻性的技术理念。”友舍商学院特训讲师王子斌表示,对于行业而言,专业鉴定师还是比较稀缺的,尤其是随着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场的火爆,假货工艺的不断更新,对鉴定师的门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鉴定师在这个行业不断迭代自己的鉴定知识点,积累数据库,持续关注不同品牌正品工艺的更新。

广阔的市场前景催生了评估师、估价师等新兴职业,不少培训机构也推出评估课程,培养专业评估人才,推动奢侈品评估市场的规范发展。

探索标准化识别培训体系,为行业赋能

针对国内缺乏明确的鉴定标准体系,二手奢侈品培训分散随意的现状,尤其是市场对多维度、全链路复合型奢侈品鉴定人才的迫切需求,优舍易派依托资深团队,不断研发迭代培训课程体系,推出涵盖奢侈品包袋、腕表、珠宝、服饰鞋履等全品类的培训课程,并通过多年的培训实践,建立完善了一套规范的奢侈品鉴定培训体系,为规范二手奢侈品市场秩序、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注入了新的活力。

“只有打通鉴别、交易、渠道、运营、营销全链条,奢侈品鉴别培训才能真正落地,避免在未来加剧的竞争中被淘汰。”王天驰表示,奢侈品鉴别培训归根结底是鉴别技能和商业思维的综合训练,在教授学生全品类品牌鉴别要点的基础上,为其构建系统化的商业运营思维,让学生真正掌握更实用、能更快变现的核心技能。

据悉,友舍一拍是行业内最早开展奢侈品鉴定领域培训的企业之一,还联合中国商业联合会奢侈品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牵头制定了《奢侈品鉴定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为行业从业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和研究基础。目前,友舍商学院已培养奢侈品鉴定人才3500余名。

2月20日,友舍商学院开启为期一周的奢侈品鉴定师培训课程,向众多学员讲解了二手奢侈品流通及高端造假行业的现状,同时涵盖了各大品牌鉴定的知识点及更新动态。

“新的一年,友社将着力从产品底层逻辑上重构决策环节更短、用户体验更好的扁平化组织架构体系。公司的盈利模式也将由过去依赖个人用户交易费用转变为依靠高端增值服务盈利,竞争点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王天驰最后补充道。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