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购买掺假导致山寨鉴定网站

日期: 2024-01-09 16:01:56|浏览: 229|编号: 64258
联系人:中国品瑞奢侈品修复护理 电话:13115811533 微信:772392775

奢侈品购买掺假导致山寨鉴定网站

通过奢侈品代购代理销售假冒商品的方式有无数种。 不少消费者在二手平台、电商平台、海外购物平台等购买奢侈品时被骗。北京商报记者近日独家获悉,代购、销售假冒奢侈品、邀请鉴定机构提供“真伪鉴定”结果如今已成为代购圈的潜规则。

消费者张女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她不仅遇到了在淘宝上购买和销售的假冒奢侈品,还被卖家强烈推荐到一家高仿奢侈品鉴定网站进行产品鉴定。 耀科研究院院长周挺表示,假冒奢侈品销售已成为一种宏观产业现象,并已形成包括厂家造假、代消费者购销假冒产品、网站造假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评价。 这背后是低违规成本和假冒销售高额利润的诱惑。 因此,国家还需要优化奢侈品投诉机制,加大对假冒销售平台或个人的处罚力度。

高仿鉴定网站

继购买和销售假冒奢侈品之后,奢侈品鉴定机构也涉足假货销售。 据张女士介绍,她在淘宝上从一家意大利奢侈品代购公司(杜美子意大利直邮代购公司)以8459元的价格购买了一款粉色包包,但她注意到包包水印上的字母和数字与其他专柜产品的水标明显不同,随后被奢侈品鉴定机构认定为“假货”。 与采购代理沟通后,张女士被告知“每个国家的代工厂不一样,所以一些细节难免会有所不同。” 同时,代购员以张女士选择的鉴定机构“负面消息较多”为由,推荐了老客户选择的“合格”鉴定平台“社定拍”。 不过,张女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该鉴定网站不仅查不到任何工商信息,而且还涉嫌抄袭其他鉴定机构的官方网站。

北京商报记者在百度搜索发现,代购提到的“豪华定制拍卖”,又称“认证品”,是北京认证品贸易有限公司的鉴定平台。目前,该平台做没有APP,无法查询该组织的工商登记。 记者在该正品认证网站上发现,该网站是一个依靠PS合成的鉴定平台,高仿品来自于张女士选择的鉴定机构——优舍易拍。 该网站大部分标签入口无法访问,没有产品标识和订购的入口,可查询的信息很少。 只提供在线咨询,没有任何客服电话,连公司地址都是假的。 除平台名称和鉴定人外,其他内容与优舍易拍网站基本相同。 咨询该网站客服后,记者获悉,奢侈品鉴定费为88元,支付方式为支付宝,平台暂时不提供司法鉴定服务。 当记者询问身份证明时,客服继续显示“正在查询信息”。

据悉,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司法机关或者当事人委托法律鉴定单位,按照法定程序,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对案件专门问题进行认定和判断。 奢侈品鉴定平台的司法鉴定也由平台提交给司法机构进行鉴定,鉴定证书可用于电商维权、司法纠纷、平台维权等。

购销假药的“潜规则”

对于海外代购来说,伪造身份证件是一种常见现象。 据上述消费者张女士介绍,她已通过淘宝交易成功申请退款,但尚未与代购达成一致。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当张女士告诉代购产品被鉴定为假货时,代购人员多次推荐正品进行鉴定,并声称“这个网站是老客户推荐的,比较靠谱”。权威性。 如果再次鉴定为假货,我们一定会给您退款。” 同时,张女士向记者强调,她也看到类似维权消费者的退货地址与代购商提供的退货地址相同。 该代购员还多次涉嫌售假,向消费者推荐所谓的“权威鉴定平台”。

日韩代购崔女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奢侈品代购与鉴定网站联手出具所谓“真品鉴定报告”,早已是代购圈公开的秘密。 ”。 代购界有网站为代购出具伪造的正品证明。 一些销售假冒奢侈品的代购员会向消费者推荐鉴定机构。 虽然鉴定结果是真实的,但该网站是假的。 此外,记者还在社交媒体上发现,一位名为“李伟东伟老师”的博主也曝光了类似的交易。 交易内容为“正品鉴定证书5000,不知道真假”。

目前,销售假冒奢侈品的伎俩层出不穷,导致不少消费者陷入商家的陷阱。 张女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她很幸运选择在淘宝上交易,“借口只能用信用卡支付”,确保退换货都会在公众平台上留下交易记录。 一些消费者在没有公共平台保护的情况下直接通过微信代购进行交易。 如果以后出现问题,想要维权,却发现自己被代购屏蔽了。

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周挺表示,要从根本上解决假冒奢侈品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完善相关维权制度。 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还需要查处奢侈品造​​假平台或个人,加大监管处罚力度; 另一方面,代购实际上是一种违法行为,同时市场上大量假货从代购中流出。 假货代购和假货制造商已经形成产业链,共同欺骗消费者。 但消费者不具备专业的辨别能力,所以想要从源头上杜绝假货,还是需要依靠国家法律来限制。

周挺强调,今年以来,奢侈品假冒销售投诉明显增多,但消费者投诉类别相对分散。 与此同时,随着海外购物和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此类平台上的假奢侈品率高达80%。 目前,假冒奢侈品泛滥,甚至被分销到品牌专柜,连品牌店店员都难以辨别真假。 销售假冒奢侈品不再是个人消费者投诉的案例,而是成为集中的行业现象。 国家对制假售假平台或个人的打击和惩罚力度还不够。 违规成本过低,利润可观,导致制假售假行为猖獗。 希望国家相关部门推出可以集中受理奢侈品假冒销售投诉的投诉窗口,设立相应的权威鉴定机构,并与品牌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品牌参与鉴定甚至处理相应的投诉案件。 此外,消费者在购物时,仍应选择专柜、网上直营店或第三方官方平台等正规渠道购买。 通过其他渠道购买的风险相对较高。

北京商报记者 王晓然 魏茹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