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定价:宁愿有尊严地死去,也不愿降价
魅力背后的生存危机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奢侈品定价出现任何结构性问题。而且,即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这些奢侈品牌也没有‘回归原形’的价格空间。假设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如果因为维持高价却没有销量而‘消亡’,那么这个品牌的定位在未来仍然存在,否则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卷土重来呢?” 陆晓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在国际上,这些光鲜亮丽的时尚品牌今年也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一个寒冬。
2008年10月上旬,贝恩公司宣布,经过10年的稳定发展,2009年全球奢侈品销量将下降7%。根据瑞士制表联合会公布的最新数据,高档手表的销售在2009年将继续下降。 2009年,但今年的增长不会超过5%。 相比之下,2008年的增长率达到了10%。 ,2007年甚至高达16%。
与此同时,拥有卡地亚、万国表等著名腕表品牌的历峰集团也对不确定的未来发出了警告。 其首席执行官表示,历峰集团2008年10月的销售额增长放缓至1.6%,美国和日本的销售额分别下降2%和7%。 宝格丽的日子也不好过。 其手表部门的营业额在2008年前9个月下降了5.8%,7月至9月更是大幅下降7.4%。
“你会看到66广场的店铺经常在装修,这是因为品牌不断退出,新品牌不断进入。因为大多数奢侈品牌无一例外地承担着昂贵的租金,按照‘保本’租金支付方式,他们需要支付的租金金额比其他大众消费产品要高,如果他们连续几天无法销售单个套餐,则意味着他们需要自己支付保证租金。上海核心区拥有最多国际奢侈品牌的高端购物中心。
一方面,进口奢侈品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购买群体的资产因金融危机而缩水。 据《花旗银行百万富翁调查报告2008》显示,流动资产超过500万港元的百万富翁,与2007年相比,资产损失达36%; 流动资产在200万至500万港元的百万富翁经历了10%的资产损失; 流动资产在100万至200万港元的百万富翁则资产损失达13%。
“所以你会看到奢侈品牌通过淡季特卖的方式来清理库存,他们往往利用自己积累的VIP客户先选进一批,然后打折卖一批,基本都能卖完。但如果一直没有销量,他们就会退出市场。”吕晓说道。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降低整体定价。 在吕霄看来,那无异于自掘坟墓。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曾经是一线品牌的皮尔卡丹,由于自身经营问题,不断降价。现在,喜欢奢侈品的人还会买他们的产品吗?” 他说。 (文/郝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