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亿人口一城,成就改革开放新工业文明传奇
“我们在某个平台相遇,在人群中多看一眼,写下某个旋律,错过某个片段……东莞东,让梦想被长途跋涉承载……”
在东莞东站,背着红蓝格子蛇皮包的年轻人为了梦想聚集在这里。改革开放的春天,离别与团聚的故事在这里不断上演。时间的故事就像一首动人的歌谣,带领人们进入奋斗的时代……
这就是刚刚在北京巡演的音乐剧《东莞东方》。这是继《洋姑娘》之后又一部以东莞为背景,讲述改革开放浪潮下人和城市成长故事的文艺作品。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东莞的发展历程尤为引人注目。从东江入海的泥泞之地,到GDP超万亿元、人口超千万的“双千”城市,这里凝聚着全体建设者的汗水和情感。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建设着这片热土。 ,创造了东莞的繁荣与辉煌。
“东莞东”不仅是一座城市历史与现状的艺术再现,更是一曲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艺术赞歌。表明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东莞正在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不断攀登新高度。高度的决心和勇气。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城市和人绽放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打破注定的命运
“故事开始,极速时代……轨迹不断变化,谁也无法离开。”伴随着阵阵歌声,舞台上,“东莞东”火车站大牌下,人山人海。
剧中的这一幕经常出现在《东莞东方》故事的原编剧、东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覃川的梦中。 “在这些追逐梦想的人中,有你和我。”
东莞东站,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是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的枢纽站之一。也是当时东莞为数不多的能够直达全国各大火车站的大型火车站之一。
1911年,中国最早的铁路之一“广九铁路”建成通车。与线路两端著名的广州、香港相比,东莞只是一个江河间有大片农田的普通农业县。
改革开放前,以农业为主的东莞农民一天收入70毛钱,而在40公里外的香港,一天收入70元。
20世纪80、90年代,东莞凭借大胆的政策和靠近港澳的地理优势,以其“三来一补”的OEM轻工业吸引了大量港商投资办厂,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无数年轻人从大江南北出发,在东莞东下车,在那里奋斗、奋斗,然后将这里“追梦”的故事传递到家乡。当时,覃川在四川万源市一所偏远农村中学教书。
一次偶然的机会,覃川来到了广东。在东莞,除了不同的风景,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眼前的繁荣和生机:上班的时候,工厂附近空荡荡的街道,天空中机器的轰鸣声;上班的时候,工厂附近空荡荡的街道,天空中机器的轰鸣声;当他下班的时候,工厂里就像一片蓝色的潮水。工人就这样涌出来,上下楼的重重声音夹杂着南方口音和北方口音……这一切都是内地小镇上从未见过的。
站在虎门炮台,看着当时亚洲最大的跨海大桥,还有飞驰而过的汽车,秦川想起了中学时写的小说《站在山顶的少年》。当时已经31岁的覃川仿佛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个充满抱负、向往大海的年轻人。
表弟指着跨海大桥自豪地说:“看,那是我们建的。”在东莞打工几年的亲戚早已在东莞扎根。曾在桥梁工地当砂铸工的表弟的话,让覃川体会到“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
那一刻,他坚定地告诉自己“留下来”。
“爸爸妈妈上班,火车去东莞东,在广东,广东又远又赚钱。”在那个“人人都出去打工”的时代,东莞是一个逃离农村、摆脱贫困、摆脱刻板印象的机会,而且,它向所有人开放!
“没有人回到原点,是什么带来了这样的变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打破了几代人似乎注定的命运。”秦川有些激动。
“这里曾经是全国最大的农民工集散地。”东莞东站客运总监张新斌即将退休。他的青春几乎都是在“东莞东站”度过的。东莞东站是全国最繁忙的火车站之一。
张新斌的首要任务是每年春节组织农民工乘车安全回家。为此,他带领200余名志愿者在站台组织上下车,协助旅客上车、清车厢、放置行李。由于乘客太多,被困在车厢里出不去是常有的事。他经常跟着火车到下一站然后再回来。
如今,“东莞东站”已按照高铁车站标准建成一座现代化、设施齐全的车站。
“‘东莞东’已经成为我们每个来到东莞的人的一种心意、人生的转折点。”覃川说,“世界上可能没有哪个城市像东莞一样,让普通人和农民工明白东莞也给了想要改变命运的人一个机会。”
2亿个梦想支撑城市转型
在东莞这片正在发生巨变的土地上,机会总是垂青那些努力的人。
一名1995年退伍的藏兵从湖北襄樊来到东莞,当过保安、五金厂工人、保安队长。后来他学会了拍照,把相机对着工人,一拍就是20多年。
在《占领兵》的镜头中,几乎都有他记录的画面,车间、仓库、宿舍、食堂、杂货店、夜市……所有与农民工有关的时空。农民工的勤奋与忙碌,他们的欢乐与困惑,他们的融合与希望,都在产业发展的光影长廊中呈现。
40年来,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东莞,因工业发展吸引了全国各地大批人才涌入。据不完全统计,曾经有超过2亿人在东莞打工。 “平均每7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与东莞有过交往。”
努力的力量汇聚成改变世界的力量。东莞以全国0.03%的土地面积,生产了世界1/3的“潮流玩具”、1/4的手机、1/5的毛衣、1/10的运动鞋。东莞几乎涵盖了所有工业门类,占全部41大类的82.9%。制造体系涉及30多个行业、6万多种产品。
与音乐剧《东莞东》中女主角王雪莹的经历十分相似。 1989年,16岁的王欣从河南新野县来到东莞,开始在玩具厂打工,成为“中国第一代打工妹”。经过30多年的努力,王鑫创办的公司已成为制造业的“隐形冠军”,并成功上市。
由于家里拿不起每月一两块钱的“菜钱”,王欣不得不辍学,14岁时就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王欣隐瞒了自己的实际年龄。她的母亲卖掉了家里的大豆,筹集足够的钱供她南下。
在玩具厂,认真负责的王鑫很快就被提升为班组长。一年后,调到另一家玩具厂担任车间主任的王欣下班后报了会计班。她说:“虽然当时我还不到20岁,但我从未失去独立学习和不断成长的能力。”
“行业很灵活,人也很灵活。无论你是谁,只要你能‘搞定’,东莞就会接受你。” 2012年,詹兵受聘于东莞《长安报》,成为一名摄影记者。
占领军士兵见证了东莞的巨变。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逐渐被自动化生产线所取代。高新技术企业越来越多。很难再现一排排工人坐在流水线上的场景。
“我们被迫在这里学习、成长,并在不断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展冰感叹道。
在世界工业版图上强势崛起
东莞抓住香港加工制造企业大量迁往海外的机遇。然而,这并不是简单的复制和粘贴。东莞一直在谋划迭代和替代。
这座城市的进取精神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感到兴奋不已。正如乃石体育场经理邓丹所说,“接近榜样、成为榜样、超越榜样”。
20世纪90年代初,东莞民营企业迅速崛起,特别是引进外商投资经济配套服务和技术。东莞民营企业掀起创业热潮,涌现出一批提供餐饮、服务、零售、酒店等服务的企业。地方私营企业主要从事工业,中小型私营企业主要从事加工和OEM。
王欣并没有错过这波“创业”浪潮。
有了一部电话、一台传真机,再加上省下的两万元,王欣和家人成立了鼎泰电子物资经销部。她利用东莞和珠三角其他城市众多的印刷电路板制造公司的优势,开始生产用于制造电路板的钻针。
“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小作坊,一开始只从事贸易。”渐渐地,王欣觉得自己虽然只做贸易,但在市场上还是缺乏竞争力。于是,她从几十平方米的厂房和十几名员工开始,逐步开始投入PCB(印刷电路板)钻针的研发和生产。
“当产品一开始未能满足客户要求时,我们就继续挣扎。”王欣说,最困难的时候,她和几位股东都没有拿到工资。公司赚钱了,首先给工人发工资,剩下的资金继续投入技术迭代和设备升级。
PCB微型工具是用于加工PCB的工业微型工具。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5G通信基站、汽车电子等领域的生产加工。
2000年之前,PCB微切削刀具主要依靠进口。它们价格昂贵且受到国际市场的限制。许多客户想要国产PCB微切削刀具。王欣回忆说,公司看到这个机遇后,加大研发力度,产品迅速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2022年11月,鼎泰高科在科创板挂牌。
与《东莞东》中的香港老板一样,时代集团董事长杨华强也是靠制作皮包起家的。时代集团是东莞代工发展史的缩影。从香港工厂到深圳工厂再到东莞工厂,50多年来一直为众多欧美奢侈品牌制造箱包。
与故事的结局不同的是,杨华强的工厂不仅没有倒闭,还参与了全球时尚界的竞争。
“代工生意没有出路!”杨华强说,没有了自己的“生存基础”,他随时都可能被别人取代。他被危机包围。只有品牌和自产产品才有话语权。
杨华强要借助内地全产业链的“东风”,打造自己的品牌,打造自己的“百年品牌”。
“东莞一直在变化。”杨华强表示,与此同时,时代集团也在改变,打造品牌,打造全球设计链,打造电商直播大楼,用双语向世界销售中国自己的时尚服装、箱包。他说,东莞越来越像香港,“狮子山下”有勤劳的人民。
书写时代最重要的情感
“对于东莞来说,在东莞工作过的人从来不是一串数字和名字,而是充满欢笑和泪水的生动生活。”覃川说。
熟悉的《异国姑娘》的旋律里有凄美,移民文学的笔下有悲悯,流水线上没有停顿,刻在暂住证上的是异国他乡。
和故事中的女主角一样,东莞市厚街镇寮下社区党委书记詹静也曾在一家手袋厂工作。这段经历让她决心改变,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这是她从一名普通工人到行政主管再到厂长始终如一的坚持。
31年来,詹静已与当地男子结婚。从花童到母亲,从企业高管到社区党委书记,她说着一口流利的乡土话,完全没有1989年参加工作时的湖南姑娘的痕迹。
在基层工作的二十年里,詹静与社区干部齐心协力,推动社区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努力提高集体经济效益;规划和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美丽文明花园式社区;妇女老人成长计划与社区携手共进。
她的亲身经历见证了这座城市对移民的接纳、尊重,甚至融入。
40年来,东莞从“工作之地”转变为“居住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政策措施不断优化,如:在全国率先设立新关流动服务管理局,让农民工融入城市。人们成为“我们自己的人”;牵头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建立“公办+民办+民办救助”模式;率先探索“积分制”落户方式,提高农民工落户资质...
东莞关注外来建设者的每一次呼吸,照顾他们在教育、健康、社会保障等问题上的需求。
东莞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探索之地,不断攀登高峰、披荆斩棘、穿越周期、实现产业涅槃、追寻大道。
迷茫时不放弃,在困境中求人生。城市如此,这里的人亦如此。 17岁辍学跟随人群到东莞打工的邓丹最终靠岸了,因为“东莞几乎每个村庄都有篮球场”。
从20世纪50年代一个两块铁架一块木板的简易乡村篮球场开始,广东宏远已经获得了11次CBA冠军。东莞24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6600多个篮球场。 “每个村都有篮球场,每个镇都有篮球馆。”
在东莞市最繁华的中轴线上,周围有许多高耸的写字楼和时尚的购物中心,有一个篮球场免费向所有人开放。不下雨的日子,无论严寒酷暑,这里都是人潮最热闹的地方。 ,无论起源。
这是邓丹经营的抗撕法庭。 “篮球是一盏灯塔,有了方向,就会不断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和完善,就会有出路。”
这2亿外籍建设者让世界对东莞有了新的认识,也展现了中国人民对幸福的执着追求。它从涓涓细流汇聚成滔天巨浪,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崛起,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谱写着不可或缺的时代情感。
40年来,东莞本身已成为一个传奇。它的基因图谱是关于奋斗、梦想、改变和创造的。它不再只是一个制造中心。在这里,人与人、人与城市的互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情感得到充分尊重和发挥。精神力量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正是这种强大动力,让东莞有勇气“自我觉醒”,探索城市“第二曲线”。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研究员朱元兵认为,东莞在改革过程中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以人为本、产融结合”的新型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立足、立足城市、共创梦想”。在这种新模式下,人们的开拓进取精神使城市保持活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创造出优秀、有吸引力的城市精神,进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聚集在这里,建设积极的城市。走向良性循环,让“东莞东”的故事在新时代延续并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
东莞现已成为世界工业文明版图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见证了无数传奇:普通人用双手和智慧改写人生,见证了城市与人民共同成长的奋斗历程,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记者强晓玲、黄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