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卫生巾被嘲笑”背后,是被忽视的女性需求

日期: 2025-01-24 11:02:16|浏览: 15|编号: 119757

“捐赠卫生巾被嘲笑”背后,是被忽视的女性需求

公益善事

正能量

文|小艺

编辑|小艺

地震灾区最重要的物资是什么?大家都会脱口而出,食品和医疗物资。但如果要提起卫生巾,很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也许吧,没那么急吧?

连日来,中国女孩们持续关注向叙利亚灾区捐赠6000袋卫生巾的事件并引发热议。

卫生巾是必需品吗?这个话题再次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01

在此期间,土耳其和叙利亚的灾难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超强地震,加上天气、交通、武装冲突等影响,这场自然灾害被形容为“超出人类救援能力”。

在此背景下,许多国家积极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援助,许多普通民众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95后女孩阮阮在此过程中备受关注,这源于她向叙利亚捐赠了6000袋卫生巾。

地震发生后,阮阮第一时间发起向叙利亚灾区捐赠卫生巾的活动,并自费支付了1万多元。采访中,她提到了这样做的初衷:“我们从出生起都是一样的,希望姐妹们平安。”

阮阮的举动让很多人重新审视“女性生理需求”,也在舆论场引起了不少争议。有人质疑,在粮食灾区,卫生巾实在是无足轻重,也有人认为这项公益“不知道灾区疾苦,小仙女是一派”。

明明我什么都没做,谁批评这些人的脸面公益行为呢?

理性客人的大部分原因是卫生巾是无关的需求。为衣食让步,为生死让步。

可见,不少人还持有女性卫生用品不是必需品的概念。无论是生理知识的不足,还是心理上的刻意羞辱,这些无视行为都让人感到愤怒。

02

卫生巾不是必需品吗?

小艺心里很难过。时至今日,我们必须回答这个问题。生理卫生用品的使用是女性健康的必要需要,其重要性不亚于其他必需品。

灾区女性生理期需要更换卫生巾,不仅关乎舒适,更关乎细菌滋生的卫生问题。如果血液不及时处理,很可能造成伤口感染,加深危害。

但由于社会文化中长期存在着对月经的污名化,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经期羞耻”现象。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习惯了回避卫生用品,不得不提的时候也得尽量委婉。卫生巾的需求成为女性的隐性需求,尽管它直接关系到健康和安全。

灾区妇女的困境屡屡让人心酸。在地震、洪水、流行病等灾难中,当生存成为救援的首要目标时,深度的生理需求往往被放在最后。

2008年汶川地震时,生理期的女性很难有尊严。当时,有网友在网上发起捐赠卫生巾:医生哭着说,试图告诉别人多送点卫生巾。没有人预料到这一点。不少妇女感染严重,有的乡镇医生甚至拎着桶装。这些和我们的母亲姐妹一样,怎么能受这样的屈辱和痛苦。

时隔10多年,在此前的疫情防控中,女性生理困境再次被热议。那些每天坚守岗位的一线女性,长期忍受着痛苦和尴尬,“因为卫生巾无法更换,血液都流到了防护服上”“买不到卫生巾”餐巾纸,盖上保鲜膜。”

就是这样。每次有人向灾区捐赠卫生巾,我们都会感到无比感动。与很多年前相比,更多的普通公众关注女性的生理健康问题,不少人开始呼吁将女性的卫生需求纳入公共活动的基本保障范围。

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实中很多人都忽视了女性在灾区经历的痛苦,无知和浅薄地认为卫生用品无关紧要。

03

卫生巾作为必需品,绝不能成为特殊时期的奢侈品,而应该受到日常重视和保障。灾害救援中,除了基本的食物、衣服和药品外,还应考虑到妇女生理用品的需求。

在这次叙利亚地震中,我们很庆幸女性的生理需求被看到和面对,也庆幸能够主动出击,尽快解决其他女孩的困境。但同时我们也感到遗憾的是,这种帮助仅限于女性之间的一种“同情心”。

女性的疾病和需求应该得到重视和理解,并且应该不分性别地互相帮助。

为灾区妇女提供卫生巾绝不是超出我们能力的壮举。我们只需少一些偏见,多考虑、多做。

图片|来自网络请用此号码联系作者支付稿费

结尾

未来推荐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