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击欧洲对华加税,这次绝不能手软!
日前,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终于生效。这对于中国电动汽车出海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毕竟,世界三大汽车市场是中国、美国和欧洲。美国一直禁止中国汽车进入,欧洲现在也开始征收重税。因此,至少中短期内,中国汽车出海仍会受到一定影响。
当然,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毕竟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提高进口汽车的税收。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迫使海外车企进行本土化生产——这也是合资车企的由来。既然我们可以做1级,欧洲自然也可以做15级。
这有道理吗?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件事不能这么简单地看:
首先,无论你是初一,我是十五,我们都要坚决反对增税本身。即使不能完全阻止,也必须放慢进度、降低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比赛赢得筹码。如果我们如此轻易认输,那么欧洲必然会取得进一步的进步。别说直接出口欧洲,就算是合资建厂,也必然有更加严格的条件。
另外,当我们提高税收保护民族汽车工业、迫使海外车企合资时,我们的车企在欧洲并没有获得任何直接利益;而欧洲车企几十年来在中国赚取了巨额利润。尽管现在正在下降,但每年仍拥有数百万辆的市场份额。因此,简单地将目前欧洲对中国征收的关税与我们汽车行业对进口汽车征收的关税进行比较是不合适的。
但以上都不是最关键的。这里最重要的不是加税本身,而是加税背后是美欧对华贸易制裁的趋同趋势。
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突飞猛进,而美国和欧洲却在去工业化道路上盲目奔跑。这种潮起潮落的结果是,中国的工业体系初步呈现出碾压美国和西方的趋势。 ——不管怎样,按照目前的趋势,如果自由贸易全面实行,美国和西方剩下的中高端产业基本上都会在不久的将来被中国消灭掉。
这对他们来说当然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他们自然就有实施贸易制裁的倾向——凭借其主要消费市场的地位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逻辑,他们对中国实施贸易封锁和制裁。
中方对此有何回应?战略层面自然是扩大内需,支持“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国家。中美金融战之所以打得如火如荼,其实就是为了争夺财富重新定价的权力。这样,我们就能培育和壮大我们的基础市场。战术层面,就是差异化。政治和经济冲突较少的欧洲将受到与美国甚至日韩不同的待遇。欧洲将受到各种优惠待遇,防止美国与西方集体趋同。
然而,理想虽然美好,但现实仍存在种种困难。最重要的一点是,欧洲被美国打压得太深了——这一点在俄乌战争之后表现得非常明显。
当欧洲无法独立,被迫受到美国胁迫时,它在处理与中国的经贸问题上必然会滑向对方——它不会接受中国的哄骗,而倾向于追随美国的脚步。实施贸易封锁和制裁,通过攻击中国工业体系来解决中国崛起带来的问题。
这就是欧洲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背后的逻辑。电车税增加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欧洲对华经济政策与美国接轨的标志。
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任其发酵,美国和欧洲将联手——这也意味着美国和西方将成为对中国实施经济制裁和封锁的一致行动者。届时,不仅是汽车,任何其他出海产品都将面临来自整个西方的全面封锁和攻击。
这就是我们不能以这种方式接受这场战斗的逻辑。汽车只是一个点。如果这么轻易放弃这一点,西方就会采取全面封锁和制裁。全面的经济封锁和制裁必然波及政治层面,其结果将是新冷战。
所以我们必须反击。反击的方式就是伤害欧洲,让经济已经半死不活的欧洲抵挡不住中国的反击,无法做出重大让步。这最终将鼓励它在与中国的经济问题上保持独立于美国。
那么回到电车增税本身,我们该如何反击呢?
初步措施已经出炉——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已要求国内汽车制造商停止对支持加征关税的欧洲国家进行大规模投资,谨慎对待投弃权票的国家,并鼓励对投票反对加征关税的国家进行投资。 。
这无疑是一种差异化的方法。但这显然还不够。不仅力度不够,而且手段还有后果——谁知道他们是不是在幕后勾结,一伙人做好事,另一伙人做坏事?如果只是简单的差异化,那么他们以后绝对可以效仿。其结果将是,中国以这一制裁回击一些国家,以另一次制裁回击其他国家。表面上看,两国都受到了打击,但实际上欧洲是罪有应得。依然得到一切,没有失去什么。
所以,还是有必要用真刀真枪打欧洲,直到痛为止——尤其是这次支持公投的国家,尤其是在欧洲有发言权的法国和意大利。各家媒体还列出了三个领域——豪车、红酒和奢侈品。
这三个方面确实很有针对性,基本击中了法国和意大利的重点。当然,还有一个更大的关键——那就是之前与空客签订的那笔大交易。但现在我们不再采购波音,本土C919产量短期内将跟不上。因此,放慢空客大订单的速度,或者砍掉一小部分还可以,但大量取消就不现实了——毕竟国内航空市场还是有客观需求的。
那么,如何在这三个方面对抗法国的意志呢?很多人说直接加税来反击。但我觉得仅仅提高税收是不够的,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从技术角度来说,除了提高税收之外,我们还必须有一些其他的手段:
首先,有豪华车。这次增税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事实上,随着中国电动汽车的强势崛起,尤其是M9技术车王的出现,欧洲豪华车在中国市场已经开始进入快速衰退期。从今年的数据来看,不仅以宝马X5为首的BBA标杆车型被M9击败,从保时捷到库里南再到劳斯莱斯的车型都出现了大幅下滑。
这也很正常。所有的奢侈品都是基于产品实力。以行业龙头为首的华为,技术遥遥领先,凭借产品力彻底碾压欧洲豪华车。于是,高价的欧洲豪华车从过去的身份象征,变成了很多有钱人愚蠢的象征。
有钱人虽然有钱,但他们并不傻,他们也不想被视为没有跟上时代的有钱人。当50万的M9彻底碾压所有欧洲豪华车的时候,有钱人做的绝对不会是一遍又一遍地向大众解释劳斯莱斯的高贵,帮助他们维护品牌价值。要么直接换车,要么催华为赶紧推出尊杰或者文杰9非凡大师版。
总而言之,无论增税与否,欧洲豪华车在国内市场的终结只是时间问题。加税最多只会加速这个过程,加税的害处并不明显。
那么奢侈珠宝呢?对于奢侈品来说,需要一分为二来分析。奢侈品主要分为两类:耐用品(服装、箱包、手表)和非耐用奢侈品(化妆品)。
如果是后者,增税还是有效果的。虽然富人不会受到影响,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加税确实会降低他们购买海外高端护肤品的欲望。
但如果是前者,效果就不会太好。因为服装、包包等可重复使用的奢侈品配饰最大的作用不是它们的使用价值,而是彰显你的地位和品味的工具。与豪华车不同,这类奢侈品与产品力高度分离,与文明溢价紧密相连。因此,目前国产产品不存在竞争。在中国完全崛起、中国文化溢价超过欧美文化溢价之前,不会有竞争。品尝。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纯提高税收,肯定会在短期内迫使一些被消费主义洗脑的中下层民众减少对中低端奢侈品的购买。但相应地,价格上涨也会提高奢侈品的档次水平。划分工具的作用是增强其识别功能,以凸显身份,隔离下层阶级,增加其被中上层阶级的认可。而这种品牌力的提升,可以帮助欧洲奢侈品进一步提高价格,从而在收入方面进行弥补。总之,对于这类靠卖文化溢价的奢侈品来说,提高关税的意义有限。 。
该怎么办?我个人认为,还是暗自放松对广州相关精仿行业的监管比较好。既然国民对这类奢侈品的认识已经基本完成,精仿品的泛滥不仅可以分流他们的部分购买力,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他们的品牌力——当有钱人使用的工具可见贵族很容易被一群他们看不起的失败者复制和获得,而且很难辨别真伪,品牌基本上会被他们抛弃。
这是对这类耐用奢侈品最好的变相攻击。服装、箱包等奢侈品的品牌力并不是建立在产品力的基础上的(事实上,很多广州的复刻品都比正品好,以至于不得不刻意降低品质才能“现实”),但完全依靠销售。文化溢价。由于现阶段美国和西方文化的溢价在这群奢侈品消费者心目中还无法完全消除,所以通过模仿让其臭气熏天、烂大街也是一种反击的方式——至于知识产权有人说?用于保护欧洲知识产权的中欧投资协定不是被欧洲搁置了吗?既然它不需要协议保护,那么如何保护它、保护到什么程度,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想法和对欧洲的态度!
最后还有酒。其实单纯加关税这个东西意义有限。因为酒本身就是一种利润丰厚的商品,酒本身就承载着一定的文化溢价。另外,中国真正懂葡萄酒的人并不多,所以欧洲的葡萄酒比其他地方同等品质的葡萄酒卖得更好——更不用说国内的葡萄酒了。
这会带来两个后果:一是在低端进口葡萄酒市场,海外葡萄酒尤其是法国葡萄酒的溢价非常高。我曾经亲眼所见,报关单上CIF价只有两三欧元的超低端葡萄酒,进口后依然可以卖到五倍、十倍的价格——就因为标签是用外国文印的单词和原产国。这是法国。
即使对这种低端进口葡萄酒征收100%的关税,也不会对它的销售产生太大影响——因为国内外的价差太大,额外关税的影响很低关于提高销售价格。
至于中高端葡萄酒,除了少数真正喜欢葡萄酒的人外,大多数中国人购买和饮用葡萄酒都是出于社交和时尚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不是酒本身的品质,而是酒所体现的档次和风格。就像茅台一样,人们喝茅台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它有多好喝(虽然它的品质确实不错,也有一些优点),更多的是因为茅台能够体现这个饮酒游戏的品质,体现出聚餐组织者的重视。受邀者。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加上关税,也没有多大用处。无论如何,他们都应该买卖它们;即使原本1000元的法国红酒因为加征关税而变成了2000元,无论是不是资金雄厚的人,都可以降级一点,买那些原本售价500元的二流红酒。元,但现在售价为1000元。反正他们喝的不是酒,而是1000元一瓶所代表的档次和品质。
那么,对于这个品类应该怎么做呢?我觉得可以从检验检疫的角度入手。干脆以商检、卫检不合格为由变相禁止进口即可。至于为什么检查不合格——这个标准是中国制定的,具体检查也是中国海关的责任。如果不服气,就去中国海关去争辩——反正中国也表示将就欧洲征收的额外汽车关税起诉世贸组织。等世贸组织结果公布后,这里的中国海关将进行查验并通过查验。你认为WTO程序慢,那么你就安全;那么,抱歉,中国海关的设备并不先进,人员的技术水平也不高。装备的改进和技术的升级也需要时间——耐心等待吧!
总而言之,此次欧洲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并不是一件小事,甚至不仅仅是汽车行业的事情。这不仅关系到中国智能汽车的欧洲市场,也关系到欧洲在中美经贸乃至政治博弈中的地位。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认输,更不能将其视为一场行业博弈,而应该从宏观、全局的角度来看待。
既然欧洲已经做出决定,我们就应该做出相应的反击;尽管就斗争的范围而言,我们必须有所保留,并将其限制在经济而不是政治上;但就斗争的激烈程度而言,我们必须让欧洲——特别是法国和意大利——必须面对痛苦和磨难。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认清现实,认清自己的实力和地位。如果轻易放弃,结果就会是纵容。接下来,欧洲对中国的贸易限制会越来越肆无忌惮,也会越来越与美国结盟。最终,将被绑在美国对华贸易制裁和封锁的海盗船上,甚至最终,加速东西方分裂和新冷战的形成。
好在,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国内合资和进口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尘埃落定;新兴国家的海外市场刚刚起步,占领欧洲市场本身并不是当务之急——总之,我们可以推迟。上升。但欧洲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自俄乌战争以来,欧洲经济已经半死不活。如果特朗普接下来上台,美欧贸易战将明显加剧。这个时候,如果再给它难一点,欧洲就无法安居乐业了。或许很难在这场百年变局中生存下来。届时,国内矛盾将会加剧,欧洲作为白左欧洲,面临的结局只有两种:要么在经济上向中国妥协,回到合作框架,而在政治上对中美保持实质中立;或者说,现在,这个帮助白左、被白左胁迫的政府,正等待着极右思潮下出现的愤怒民众和本土化势力所取代!
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很高兴看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