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库”:危机中的寄售黑马——访寺库寄售连锁机构运营总监宋宇伟
国家工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司司长谢林(中)视察“寺库”
8月25日下午,宋宇伟在济南四库托运泉城路大厅接待记者。 现任寺库代销连锁运营总监、高级评估师。 记者询问,为何该公司取了“寺库”这样一个令人费解的名字。 他指着桌上的一本《寺库全书》,上面引用了《南史甄法崇传》。 书中有一段话:“昔汉武帝征战西凉,带僧归来。到了东汉,佛教逐渐出现,受到士大夫的青睐,传到南北朝时。”历朝历代,佛教兴盛,当时战乱频发,寺庙开寺济世,到了南朝、宋代,寄售生意逐渐成为人们祛病救灾的一种方式。寺庙开始流行……”
金融危机期间快速扩张
“寄售”是一种传统的贸易方式,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不是一个新名词。 在国外,闲置物品寄售行业已逐渐形成规模。 美国、法国、波兰等都是世界知名的二手物品寄售地。 国内寄售行业虽然刚刚兴起,但进入者众多。 佛山、武汉等地早已出现二手奢侈品寄售店。 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注册登记的代销店有四五千家。
在“寺库”之前,易货网、华客网等易货网站也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我们和那些易货网站的区别在于,我们是在网上展示,在实体店体验。毕竟,如果一些大额交易是在网上进行,尤其是双方互不认识、没有中介平台的情况下,人们还是会在网上进行交易。”警惕。 。” 宋雨薇强调道。
“寺库”的幸运就在于它的诞生迎合了当今的环境。 在各种资源日益匮乏、金融危机尚未明朗的情况下,逆势取得了自己的成功。
2008年7月,正当金融危机肆虐之际,“寺库”悄然正式迈出了步伐。 号称中国最大的以旧换新购物网站绿色魔方也是他们经营的。 宋宇伟说:“我们经营绿色魔方已经比较成熟了,它是一个以旧换新的再生银行。在运营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人寄来的东西都不是旧的,甚至一些昂贵的奢侈品都是89%新的”可惜只是因为不再使用而被当作二手货出售,当时我们就萌生了开发世界闲置资源的想法,开始构想寄售经营模式。 ”。
宋宇伟等人清醒地认识到,寄售行业需要“以速度取胜”。 寄售业务模式并不复杂,很容易复制。 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规模,一旦大资金强势进入,先取得的市场领先优势就很容易丧失。 想要经营好寄售店,首先要“规范”,即货品质量可靠、货源值得信赖、估价合理。 这就要求寄售店不能以“个人”的形式存在,而应以连锁的形式存在,才能显示寄售店的信誉和实力。 其次,寄售店必须在行业和品类上“专业”。 大而全的“闲置货”需要寄售公司同时拥有鉴定师或者不同行业的鉴定师,这是很多寄售店做不到的。 “我们从一开始就确定了‘一网万店’的模式,在全国开设了9家连锁店,到年底,我们将开设50家店。” 除了连锁店的快速扩张,“寺库”的速度也随之加快。 表现在他们的整体意识上。 短短一年时间,在国资委等部委指导下,开始筹建全国代销工作委员会,牵头制定行业标准和法规,试图引领国内寄售行业的方向。 他们还与北京大学珠宝研究院联合成立寺库商学院,培养目前国内寄售行业十分紧缺的鉴定估价人才。 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C-ESM托运管理系统、寺库客服及安检系统、寺库远程在线鉴定估价系统,并制定了统一的品牌形象、服务标准、业务流程、培训体系和技术支持,并建立了日趋完善的整体运营体系。 他们甚至与渤海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统一管理全国连锁店的账户,既保证了资金安全,又盘活了资金流通。 这一切,都为“寺库”近期的快速扩张和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寺库代销连锁董事长李日学在接受另一家媒体采访时表示,他的短期目标是迅速成为这个新兴行业的“老大”。
让全国5万亿闲置物品“动起来”
“寺库”在济南的两家连锁店分别位于两条黄金街上。 一个在泉城路,隐藏在齐鲁国际大厦7楼。 它专门经营价格较高的二手和全新奢侈品; 另一个在花园路。 薇广场是一家社区型商店,主营一般闲置和二手物品。 走进四库泉城路馆,三面都是二手货。 虽然说是二手的,但其实大部分都是80%到90%新的,还有一些字画是新的。 黄色的聚光灯下,静静地躺着几件古董。 一些从来不打折的名牌包包都降价了,而且都有诱人的折扣。 其中很多款式甚至是目前的热销款式。 旁边的休闲桌凳可以让客人休息。 如果门对面没有柜台,很容易让人误以为闯入了某人的私人会所。
这家店隐藏在一栋高大的办公楼里。 会有顾客吗? 宋宇伟似乎看出了记者的疑惑:“像红楼海威店,是面向大众的,都是高档货,我们店本身就不是面向普通人的,这里陈列的都是一些奢侈品。基本上,他们就是人际交往,比如我今天带你来,过几天你那个圈子里的朋友可能就过来了。”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的闲置物资总量达到了5万亿。年,并且以每年 5% 的速度增长。 增加。 中国青年报研究中心通过腾讯对1571人进行的调查发现,97.2%的人有闲置物品。 76.5%的人想卖掉闲置物品但不知道如何卖掉,78.3%的人购买过二手物品。 中国旧货协会200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旧货交易额约为2000亿元,年增长率约为12%。
“每个家庭都有日常生活用过的商品,企业库存和无法出口转内销的商品、企事业单位替代的东西等都是我们的商品来源。经济危机后,很多企业的剩余商品较多,更多它为我们提供了机会。” 宋宇伟说道,但很快又强调:“好的市场机会并不意味着容易做。最初,寺库缺乏严格意义上可以模仿的成功模板,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从筹备到现在,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寺库寄售的连锁运营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寺库寄售的全国招商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目前,“寺库”正在与山东省经贸委等部门洽谈建立山东省政府闲置物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政府如果想要监控跳蚤市场,需要很多信息采集点,而遍布各地的“寺库”连锁店正好满足了政府的需求。
宋宇伟表示,他们将在三年内在全国建立2000家连锁店,真正“搬动”全国5万亿闲置物品。
“我们还在路上”
除了寄售主营业务外,“寺库”实体店的盈利手段也拓展了外延——代购、租赁和增值服务(包括物品保养、清洁、维修等)。 其中,寄售服务费为成交价格的10%-20%,寄售期限为50天; 代购费用为交易价格的5%-10%; 租赁费根据物品的品质为评估价值的2%-5%,由寺庙确定。 增值服务主要是清洁保养,由寺库聘请的皮具保养专家完成。 首先,它比柜台维修便宜。 其次,只需三五天到一周,比柜台维护要半个月。 二十天就快多了。 “50天内,80%的商品都能卖出去。现在,我们单店月均成交额在15万左右。”
由于“生意无意中到了领导家”,“寺库”引起了主管部门的关注。 他们牵头的全国寄售工作委员会已通过审批,与北大合作的寺库商学院也将步入正轨。 截至2009年8月,“寺库”已在北京、香港、济南、淄博、烟台、连云港、重庆等地开设9家连锁店,单月业务额超百万元。 同时,拥有实名会员超过10万,注册闲置物资超过100万件,单店平均商品价值超过百万。 目前,寺库寄售全国招商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北京798艺术社区、上海、广州、深圳、青岛等连锁店开业也在筹备中。 寺库连锁开始以山东店为模式,规划全国“寺库”版图。
从成立之初,“寺库”就非常善于整合资源。 与北京晚报、山东商报、山东晨报、连云港日报等媒体联合举办社区淘宝节,连云港推出“寺库爱心小书店”,还有会员郊游、大学生创业班、书画艺术鉴赏招待会等,让“寺库”品牌迅速传播。 《人民日报》、《新华社》、《政协》、《中国青年报》、《大众日报》、《中国经营报》、《南方都市报》、《南都周刊》、《齐鲁晚报》 ”以及山东卫视、凤凰网、新浪、搜狐等多家媒体纷纷关注“寺库”模式。 商务部商贸管理司副司长门晓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司司长谢林、山东省经贸委副主任李建生证监会、中国旧货协会会长杨殿宗等人先后进入“寺库”进行现场检查,并在检查时提供指导。
“和其他创业公司一样,寺库寄售源于几位创业者的青春冲动;和其他注定成长的公司一样,寺库寄售在孤独中走过了创业初期的黑暗。我们从未放弃过追求梦想,我们仍在路上前行。” 《寺库全书·卷》的这几句话,透露着“寺库”创业者的青春激情和创新冲动。
充满活力的“寺库”团队
“寺库”泉城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