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会旗下乐蜂网停服:活跃用户增长乏力,金融业务华而不实。

日期: 2024-03-30 20:07:34|浏览: 192|编号: 85440
联系人:中国品瑞奢侈品修复护理 电话:13115811533 微信:772392775

唯品会旗下乐蜂网停服:活跃用户增长乏力,金融业务华而不实。

尚品的身体死了,只剩下骨头被刮破了。

一时间,轻奢美妆电商陷入一片混乱。 继尚品网宣布破产后,另一垂直美妆平台乐蜂网也于近日宣布停牌。

乐丰的背后是知名的唯品会。 早在2014年2月14日,唯品会就收购了乐蜂网75%的股权,总对价为1.325亿美元。

当时,乐丰已经在化妆品、时尚品等美妆零售行业小有名气。 “唯品会长期以来专注于服装销售,急需弥补美妆产品的短板。乐蜂也需要利用这个机会与聚美优品竞争。双方一拍即合, ”美容行业分析师王聪表示。

当乐蜂停止运营时,不少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唯品会完成了乐蜂用户和渠道的消化;另一方面,也表明唯品会的经营趋势再次发生变化。”

事实上,以服装销售起家的唯品会一直在频繁改变经营路线。 从单一服装到美妆大品类,从特卖到全球精品,从电商到金融物流,从线上到线下购物……唯品会不断拓展边界。

然而,唯品会的挤兑却伴随着股价的波动,从2015年初的30元/股跌至如今的不足9元/股。

红极一时的唯品会怎么了?

01 试错频繁,增长乏力

垂直电商的流量困境或许是直接原因。

8月15日,唯品会发布2019财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唯品会Q2净营收227亿元,同比增长9.7%,已连续27个季度实现营收增长。盈利能力。

美好的业绩背后,也隐藏着隐忧。 趣智财经统计了2014年以来唯品会净利润增速,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增速快速回落。

王聪表示,“互联网电商流量瓶颈是客观事实,但唯品会频繁试错业务也是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

我们先来看线上拓展。

以收购乐丰为例。 短短几年,美妆已成为唯品会业务中仅次于服饰的第二大品类,但唯品会并不满足。

2017年,唯品会取消了特卖标签,试图从“特卖网站”跨越到“全球精选”。 然而,精品专卖店路线更像是在邯郸迈出步伐。 不但没有提升唯品会的品质,反而让唯品会的定位变得模糊,有些“不像”。

2018年晚些时候,唯品会尝试利用社交电商趋势,推出“云品仓”微信小程序分发平台。 但当时社交电商竞争日趋激烈,唯品会想要分一杯羹并不容易。

唯品会只能提供“豪华”的线上流量端口。 时至今日,唯品会依然占据微信九宫格、京东APP首页推荐位置。

但2016年至2018年三年间,唯品会活跃用户增长乏力,分别达到5210万、5780万、6050万,2018年同比增幅仅为4.6%。

线上流量没了,唯品会只好转入线下,开辟第二战场。

首先瞄准的就是新零售。 2017年10月28日,唯品会首家生鲜社区店“品君生活”在广州开业。 自此,唯品会生鲜板块号称2018年开店200家、三年开店1万家的说法成为一句空话(相关媒体报道,品君生活店总共开店不到20家)。

2019年7月10日,唯品会正式宣布以29亿元收购杉杉商业集团100%股权。 据悉,杉杉集团已经营5家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唯品会看中杉杉线下市场潜力而收购杉杉。

在王聪看来,“线上较弱,线下发力是明智之举。但从唯品会的多次线下实践来看,最终的质量仍需检验。”

趣事财经了解到,除了线上线下的诸多尝试外,早在2017年一季度财报中,唯品会就宣布拆分互联网金融业务,打造电商、金融、物流三驾马车的业务格局。

抛开电商与物流的天然关联,金融正在成为唯品会的第二增长极。

02 金融:初出茅庐又重回铁幕

所谓“没有电商就没有金融”。

唯品会涉足金融业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13年。

B端,针对供应商的资金需求,唯品会于2013年推出供应链金融“唯壹贷”。此后,唯品会获得了保理牌照和小额贷款牌照,丰富了企业端的借贷场景。

C端,唯品会于2015年正式进军消费金融,“唯品会”悄然上线。 2017年初,唯品会宣布全资收购浙江北服,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

至此,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第三方支付、保理、财富管理等业务板块日趋完善,唯品会金融呼之欲出。

据齐财经此前报道,2015年至2017年,唯品会金融业务三年净利润分别为6200万元、1.15亿元、2.5亿元。

同三年,唯品会由金融、第三方物流、广告组成的“其他收入”分别实现净收入7.9亿、13.1亿、17.4亿。 不难发现,金融业虽然增长迅速,但与物流、广告业务相比,其体量仍然较小。

从更大的角度来看,2018年唯品会的“其他收入”超过30亿元,但仍仅占唯品会整体收入的3.6%。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唯品会的金融业务占集团净收入的比例仍然很小(不到1%),但金融业务的风险却远大于电商特价。

财报显示,2016年12月31日,消费品业务应收账款中计提的不可收回应收账款拨备为4360万元。 2017年,这一数字增至1.22亿元人民币(1870万美元)。 )。 同年,唯品会金融的营收仅为2.5亿元,坏账准备占营收的近50%。

“与操作风险相比,政策风险可能更为致命。”

7月26日,央行印发《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针对“非金融企业投资设立的金融控股公司,盲目向金融业拓展,利用金融机构充当“提款机”……“。”等现状,金融控股公司的资本和风险将受到全面、持续、深入的监管。

这对于跨境金融互联网和电商企业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不过,趣知财经了解到,金融科技公司对此反应不一。 一些公司正在尝试更改名称,试图将名称去金融化并贴上科技标签; 其他公司正在剥离金融业务并申请金融控股公司等相关牌照; 而有的企业来不及发展,就在等死。

03 后记

金融路径不畅通,并不意味着唯品会金融一点优势都没有。

数据显示,唯品会用户中80%以上为女性,女性是家庭财富配置的绝对中坚力量。 这让唯品会金融嗅到了家庭金融市场的商机。

从“她经济”到“家庭金融”,唯品会金融不断试水。 但在很多体验者看来,这更像是新瓶装旧酒:家庭金融能为用户提供的仍然主要是消费金融、理财和保险产品。

事实上,无论是从金融规模变小的角度,还是从日益严格的监管政策来看,唯品会金融想要超越都不容易。 此外,唯品会的会员增长日益低迷,无法为其金融业务提供持续的用户支持。

三人的加入,就像一道铁幕铺在唯品会金融上,正在逐渐来临。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