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纺织厂到奢侈品百强品牌——如意集团的全球化步伐

日期: 2024-03-14 23:05:10|浏览: 128|编号: 78959
联系人:奢侈品修复 电话:13115811533 微信:772392775

从毛纺织厂到奢侈品百强品牌——如意集团的全球化步伐

(这是上个月的文章,仅供更新)

在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发布的“2017全球奢侈品公司100强”中,中国山东如意集团控股的法国SMCP和日本主板上市公司分别位列第51位和第58位。 如意也是一家中国公司。 唯一一家通过控股方式进入服装奢侈品百强的企业。

毛纺厂的传奇

在我们眼里,奢侈品是闪闪发光的卡地亚手镯、一手难求的爱马仕包包、要排通宵排队才能买到的限量版LV、日夜手工缝制的香奈儿套装、还有一手难求的东西。 find SHOW是一家高档商场,空调充足,人也很少……那些华丽的衣服我们不关心是谁的面料和纱线。

当我想到纱线时,我就会想到拥挤的纺织厂。 女工们穿着浅蓝色的制服,把头发扎进白色的棉帽里。 在我们看来,传统纺织工厂很难与时尚、科技联系起来。 而拥有全球最大的棉毛纺纱和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如意,用其出色的全球化步伐告诉我们,确实如此。

如意集团前身为“山东济宁如意毛纺织有限公司”,前身是始建于1972年的山东济宁毛纺织厂,是全球知名的创新型技术纺织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纺织品制造商之一。

图为如意集团在银川建立的国内首条全自动纺纱生产线

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两条从棉纺、毛纺到服装品牌的完整纺织服装产业链; 拥有2家国内A股上市公司和日本东京主板,20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年销售额超过46亿美元,员工3万人; 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304位,在中国跨国公司100强中排名第63位,在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综合竞争力500强中排名前四。

据相关人士透露,如意集团控股的法国时尚集团SMCP已委托美银美林(Bank of Lynch)、摩根大通(JP)和私募股权基金KKR(KKR)作为全球联合协调机构了解该公司今年秋天在巴黎的计划。 准备上市。

2016年10月,如意集团以13亿欧元收购SMCP 80%股份,这是目前中国时尚领域最大的并购交易。 SMCP是法国奢侈时尚品牌Maje的母公司。

这只是如意集团迈向全球化的一小步。 早在今年3月,如意集团就以1.17亿美元收购了YGM 旗下的英国风衣品牌 Dan。

广告大片

它历史悠久,于1852年由发明防水羊毛面料的英国裁缝John Emary创立。 风衣原本是军用产品,但很快就成为时尚品牌。

英国首相丘吉尔多次佩戴过它

2014年,如意成为德国男士西服制造商Peine的大股东。 Peine 成立于 1948 年,当时名为 Bawi。 专业生产男装,拥有品牌。 该公司自2009年起就面临各种困境,申请破产重组,随后被美国基金公司收购

如意入股后,如意长期的困境也随之结束。 Peine总经理Jan Leuze表示:“我们仍将在采购和生产地点的决策上保持独立,但在对双方都有利的情况下,我们将利用山东如意集团的力量。”

2013年,投资苏格兰花呢制造公司。

2010年,如意集团斥资约40亿日元收购日本品牌Reina,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

在频繁收购国外知名品牌之前,山东如意的业务更多地集中在面料的研发和生产上。 取得了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拥有多项技术和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占领国内高端精纺羊毛市场,客户包括阿玛尼等国际一线品牌。

虽然如意在面料生产商中占有一定地位,但在终端服装方面却没有取得太大进展。 在服装业务上,更多的是从事OEM业务。 收购国外品牌不仅会增加如意在服装领域的影响力,也将为如意带来更多的利益。

数据显示,如意集团2015年实现营收5.924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1712万元,2014年扭亏为盈。2016年,如意集团营业收入净利润9.06亿元,净利润3276.89万元。 今年一季度,如意集团营业收入1.81亿元,净利润4978.21万元,同比增长93.99%,接近翻倍。

并购海外品牌已成本土企业趋势

不仅如意,收购海外品牌似乎也成为本土企业发展的趋势。

安踏于2017年2月宣布收购韩国品牌kolon和2015年英国户外品牌。2017年8月,安踏收购中国大陆75%的TAM品牌,该品牌由美国时装设计师TAM于1994年在纽约创立。 % 公平。

不仅限于服装行业,海尔集团收购了东南亚的三洋、新西兰的斐雪派克、美国的GEA; 美的收购东芝白电、德国库卡、意大利; 海信收购夏普墨西哥工厂及夏普美洲品牌使用权等。

国内市场饱和后,国际化是必然路径。 我们观察中国服装企业的发展战略。 海外扩张初期以OEM和自主品牌推广为主。 但近年来,海外并购大幅增加。

彭博社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总额已达502亿美元,是2015年同期243亿美元的两倍多。

如意集团董事长邱亚夫曾表示:“打造时尚、高端的成衣品牌目前短期内很难实现。”

邱亚夫

目前,我国服装行业在创新设计能力方面与海外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换句话说,收购海外品牌已经成为一条“捷径”。

节省打造品牌的时间

在每个市场打造品牌优势都需要通过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品和有效的渠道推广来完成,而这个过程往往可能需要数十年的时间。 在本土强势品牌已经占领市场的情况下,中国企业想要通过自主品牌直接打开海外市场需要面临更大的挑战。 通过并购获得海外本土品牌和渠道优势,进而在此基础上拓展海外市场,是走向全球市场的捷径。

消费者普遍认为国外品牌高端

人们的消费心理还没有接受来自中国的高端品牌。 “如果是法国或意大利品牌,人们会认为它是高端的。” 从营销角度来看,收购外国品牌是一个好主意。 而国际品牌进入市场的障碍要少得多。

拓展品牌线

对于不同的公司来说,收购显然是对自身业务的补充。 例如,如意集团海外收购奢侈品牌,正在将业务领域从纺织制造延伸至高端品牌服装。 收购海外品牌是其自有产品线的衍生。

资金不是问题

让死人复活是个问题

近年来,中国企业进行大规模并购,中国企业并购步伐的加快引起国际强烈关注。 资金不是问题。 要成功“走出去”,仅靠雄厚的资本和优惠收购是不够的。

在并购过程中学习、适应和吸收各自的团队和文化。 并购最难的不是收购公司,而是让公司永存并重振雄风。

正如邱亚夫所说:“中国很多老板不喜欢服装,而是把服装当作赚钱的工具,必须立即实现利润最大化。这是外方最担心的。当时谈判SMCP的中国企业包括复星和弘毅资本,但最终我们选择了如意,不仅仅是因为价格,更主要的是我们对品牌的态度。”

如意集团董事长邱亚夫在公告中表示,SMCP的设计创意团队将继续在巴黎总部运作,保持SMCP的时尚基因和品牌形象。 SMCP 保留现有的公司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同时,还将受益于新股东的全球零售行业专业知识。

如意非常清楚,SMCP需要创始人来带领品牌继续下去。 投后管理并不是如意有多少资源去改变SMCP。 在如意团队无法整合跨国并购企业的时期,精诚合作是解决投后管理的关键。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为我们中国企业走出去并购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海外并购是中国服装企业打开全球化的一扇大门。 时尚正在全球化,中国服装品牌也在全球化。 中国企业一定要走出去,告诉世界我们的实力!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