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市场崩溃了吗?

日期: 2023-12-25 07:01:13|浏览: 259|编号: 62908

奢侈品市场崩溃了吗?

这个市场本来可以达到日本市场的水平,尤其是中国市场如此巨大。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社会也掀起了购买奢侈品的热潮。 高盛全球奢侈品调查报告显示,1995年,日本拥有4900万消费群体(几乎占全体公民的一半),占据全球奢侈品市场68%的份额,仅LVMH集团旗下就设立了5000多家专卖店。 日本。 在此之前,推动奢侈品行业的是欧洲。 如今,发达国家已经过了狂热追求奢侈品的时期。 这是奢侈品几乎在每个市场都必须经历的阶段。 现在轮到中国了。

5月26日,全球最大化妆品集团欧莱雅宣布降低中国市场大部分进口产品价格,并在声明中提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此前一天,财政部刚刚宣布税率调整,自6月1日起降低部分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平均降幅超过50%。

这与中国政府对奢侈品消费态度的转变有关。 一位在国内专业金融大学工作的经济学教授认为,从中国政府的角度来看,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和中高收入群体的迅速扩大,对高端化妆品的需求正在增长政策调整的更深层次意义还在于促进国民消费积极转变和升级,对于改善国内产业格局、增加就业、扩大内需、保增长具有深远意义。

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而国外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5%,而同期美国为68%。 中国的内需找不到新的增长点,而国民对时尚奢侈品的强劲需求无疑是一个新的突破口。

短期来看,化妆品的关税收入只会损失一部分,但中长期来看,随着其进口量的不断增加,根据“拉菲曲线”原理,必然会导致化妆品的进口量持续增加。此类海关税费的增长,带来了各方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王静认为,中国政府和品牌都希望保持本土消费,海外消费依然保持高位。 政府也看到了这一点,希望促进内销。 这是一个大趋势。 目前化妆品是减税试点,未来将扩大到其他品类。

几年前,意大利奢侈品协会( Goods )秘书长建议中国政府降低关税,以缩小国内外奢侈品的价差。 他认为,这将鼓励欧洲企业到中国投资,直接投资生产开店,提供就业机会,多做公关,为中国经济做出更多贡献。

关税降低虽然是一个促进信号,但目前来看其影响力还非常有限,至少不是很多品牌所表现出的降价的直接原因。 事实上,中国市场进口化妆品的价格包含17%的增值税、5-6.5%的进口关税和30%的消费税。 关税只占奢侈品最终售价的很小一部分,而且看起来非常大。 大的“降幅超过50%”只是从5%降到2%而已。 对销售价格影响较大的消费税和增值税暂时没有变化。 总之,关税对价格的影响太小,因关税降低而折扣的说法不太有说服力。

“欧莱雅一降价,我们内部就非常着急。事实上,降价的事情我们已经讨论了好几年了。” LVMH集团旗下某奢侈化妆品品牌内部人士告诉《好奇心日报》记者。

事实上,无论是否上市,这些大公司2015财年的预算都已经制定好了。 突然的价格调整将完全扰乱预算。 年初,你的家人告诉投资者他们预计能赚多少钱。 尽管这只是一个估计,但投资者仍然会这样对待。 这是一个非正式的承诺; 如果年中突然发生突变,全球价格出现大调整,年底的财务业绩将难以预测。

“减税、汇率波动……这些事件只是按下了降低中国奢侈品价格的按钮。” 奢侈品行业咨询专家表示。 如果没有早规划、周密准备,降价不可能在几天之内就决定并实施。

全球市场咨询机构发布的2015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显示,2015年奢侈品牌整体价值下降了6%,而2014年则正增长16%。除了Louis 和Louis 之外,今年其他奢侈品估值大幅下降,前十大奢侈品牌估值合计缩水76亿美元。 其中Prada跌幅最大,品牌价值下降35%。

对于身价缩水的奢侈品来说,中国市场是挽救危机的关键。 “有些品牌在国外长期打折,但在中国从来不打折。中国人经常出国就会发现这一点。品牌现在必须给予中国市场同样的待遇。” 一位奢侈品牌内部人士表示。

时尚奢侈品牌在中国的价格长期高于欧美国家,催生了庞大的代购群体,扰乱了分销渠道; 中国游客在海外疯狂购物,有时甚至以丑陋的方式购物; 中国国内消费大量流失到国外,国内投资有限。 奢侈品行业本应创造的就业机会并没有发生……

当今的中国,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奢侈品消费占个人消费的比重正在迅速扩大——原有的行业规则越来越畸形,到了瓦解重塑的时候了。

“从表面上看,降价似乎是因为它在中国的销量不好,所以需要促销。但从长远来看,过去二十年,奢侈品牌刚刚赶上中国‘秀’的爆发。” “摆脱财富的心态。在这里它赚了很多钱。但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它只是偿还透支的钱,让行业恢复正常。” 一位资深奢侈品行业从业者告诉《好奇心日报》。

因此,5月27日出现在中国各大Gucci门店门前的排队现象,应该只是这段市场变化时期的独特景象。 当中国奢侈品的价格体系与国外趋于一致,对奢侈品的政策态度、奢侈品公司的运营、消费者的心态完全“常态化”时,市场就会回归正常,像其他国家一样。 。

几年后,当人们回顾刚刚富裕起来、愿意消费奢侈品的中国时,会对诸如“代购”、“海外代购”、“代购”等行为感到惊讶。代表海外客户。” 这句话充满了“短缺经济”和购买力蓬勃发展的特征。 它与消费者的热情和奢侈品公司打入这个市场的愿望充满矛盾。 这不是一个繁荣社会应该有的现象。 那么,人们就会记得,2015年,这个市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他们开始成为一个正常的市场。

(罗迁也对本文有贡献)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