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奢侈品店为什么会有心理压力?怕被人看不起,怕买不起
心态不好,钱包又薄弱,还真不敢轻易踏进奢侈品店。 毕竟,我们不能只是挥挥手,购买一整排,然后优雅地刷信用卡; 更不用说大喊:把你店里最贵的东西拿出来!
普通人购买奢侈品时,大多是寻求新奇(刺激)。 成不了富翁,假装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也许你觉得他们表面上平静、从容,但你永远无法想象普通人踏入店里时的心情有多么复杂。
进入商店时的压力来源:看看狂热的店员
小鱼儿想提前强调一下,并不是所有普通人进入奢侈品店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他们也可能只是想积累经验,学习一波审美,在买衣服时有更多的想法!
但有些店员却不这么认为。 当你进店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始上下打量,他们已经在权衡顾客是否买得起。 (当然,也有一些友善平易近人的店员。)
当你进店的时候,有的店员一伸手就会告诉你产品的价格,“这个包3万元”,仿佛在告诉你,别看它,我估计你买不起它。 看来我是买不起了,连入手的资格都没有。
但我们的虚荣心迫使我们极力假装自己买得起,并以一种尴尬的方式试穿了一件外套。 店员整理后,我们第一眼就很喜欢。 设计和面料与小店里的完全不同。 但听了价格后,我根本买不起,只好说不喜欢这个颜色,等别的理由。
大多数人,当他们不知道这个品牌,但走进商店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不敢承认价格太高,而自己目前的经济能力有限。
因为大家都害怕不被认可,害怕被店员冷待,害怕同行业的朋友看到自己的经济实力。
能咬牙买的奢侈品更难选择
承认自己买不起最多只是一时的尴尬,而冒充胖子买的奢侈品才是最麻烦的行为。 可能有些人很难理解,现实中确实有《三十而已》里的富婆,会花几十万买一个包。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一个价值一万多元的LV包可能就是工作几年的积蓄了。 你可以咬牙买,但后果就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填坑。
我还记得毕业后的第一年,我可能得意忘形了。 月薪2000元,居然买了3000元的手表。 那天我和朋友去逛街买手表。 我走进一家商店(后来发现是DW,不算是奢侈品)。 试戴后,我非常喜欢,但听到价格后,我有点犹豫。
我没想到会这样,但最终我还是因为尴尬而买了它。 店员耐心地尝试了几十分钟却没有买东西,我觉得挺失望的。
但没过多久我就失业了。 结果我用花呗买的手表花了一年多才还清。
更糟糕的是,手表除了增加经济压力之外,似乎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收获。 (如果一定要说的话,满足你的虚荣心吗?)
你真的需要奢侈品吗?
当大家在判断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奢侈品的时候,我想先说一下知乎上的一条评论:奢侈品破了你之所以会心疼,是因为你的经济距离这个水平太远了,你不会能够等到你真正应得的。 会痛的。
有的人花掉90%甚至负债累累去买奢侈品,却每天都要背着坐地铁。 如果有一天它们被损坏了,他们仍然会抱怨质量差。
但对于有钱人来说,他们关心的并不是品质。 一款爱马仕包之所以能传承几十年,并不是因为它的耐用,而是因为他们一年只背几次,在各种爱马仕和香奈儿包包之间切换。
更让人担心的是,也许他们的配饰和服装都有专门的人打理,这和我们完全不一样。
此外,奢侈品应该是一种装饰品,而不是“宝藏”。 就像《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她穿的是奢侈品牌高跟鞋,却要贴上防刮贴,方便退货。 实在是没啥用。 必要的。
说到奢侈品,大家应该都比较清醒。 当然,有能力的时候可以随意选择。 强行购买只会让自行车上的名牌包更像是假货。 但由于奢侈品的出色宣传,总是让人着迷。
但也像朋友圈里那些遥远的风景。 不管它有多美,只有亲自去过才知道它是什么样的。
所以,我觉得多逛逛奢侈品店也是有好处的,因为窗外的一切都很美。 只有当你把它拿在手里时,你才会知道它终究只是一件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