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锅稀缺的古代,煎鸡蛋是一件奢侈的事

日期: 2024-11-10 13:01:09|浏览: 99|编号: 112378

铁锅稀缺的古代,煎鸡蛋是一件奢侈的事

如果你出行的时间不对,你可能连炒鸡蛋都买不起。

炒菜几千年来一直是奢侈品,直到清代才真正变得司空见惯。一个重要原因是做饭所需的铁锅在明朝之前是奢侈品。即使除去技术、工艺的因素,铁锅也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而“锅”也经历了历史的巨大变迁。

回到唐朝,看看这款唐代双耳银壶。此壶又名“二耳提银壶”,1970年出土于西安南郊何家村地窖。

作为锅,锅可以用来煲汤,也可以用来炼丹,但不能用来做饭。同时,该壶的工艺和制作水平超过了时代的平均水平。据复旦大学考古学教授高孟鹤分析,双耳银壶采用的是“锤击法”。

“锤击法”是用锤子敲击金块、银块,使其延伸成片状。这种方法在唐代珍贵精致的金银器中十分流行。也就是说,这款双耳银壶当时非常流行。地位基本与金银财富相当,可见唐代“壶”品类的稀缺性。

锅的出现绝对是中国烹饪中划时代的事件。由锅发展而来的铁锅、炒锅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中国古代烹饪体系的雏形,比如最常见的“炒菜”。

16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的《齐民术》一书中,首次明确记载了古代炒鸡蛋的方法。这是因为当时已经出现了类似“锅”的炊具。 《齐民要术》中记载的第一种炒鸡蛋方法,也是最昂贵的炒鸡蛋方法。

当时锅里用的油是芝麻油,也就是今天俗称的香油。从南北朝《齐民要术》成书到唐宋时期,芝麻油都是上等的食用植物油之一。直到明清时期大力发展动物油炼制,食用油还是奢侈品。一顿需要大量油的炒鸡蛋,自然是只有少数人才能享用的“大餐”。

而最奢侈的是,《齐民要术》中记载的炒鸡蛋用的是铜锅[chēng],这是一种古代的平底浅锅形炊具。铜在整个封建社会(包括清朝)都是国家管制的材料。铜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货币铸造材料。它的价值很高,往往代表着财富。比如东汉海昏侯墓出土的铜锅,是贵族的日常用品。

即使在南北朝和隋朝,铜锅也不是普通百姓能买得起的产品。

中国人习以为常的中国锅诞生于1600年前。虽然铁在导热性和耐用性方面可以替代铜,但炼铁技术有限,铁锅很难保证食品安全。

铁难以完成大型任务,而铜又珍贵,这极大地限制了壶的普及,导致只有极少数地方富豪、有权势的人或贵族才能用得起。民间很少有机会使用它,这直接导致了中国著名的炒菜、炒锅未能发展起来。可以说,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铁锅就是科技创新的结果。铁锅的普及,给中国八大菜系和地方美食带来了无数的福气。没有铁锅,就没有“家常炒菜”。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