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微观经济学考研经典案例分析:奢侈品消费群体

日期: 2024-04-10 22:09:17|浏览: 140|编号: 93247
联系人:中国品瑞奢侈品修复护理 电话:13115811533 微信:772392775

2017年微观经济学考研经典案例分析:奢侈消费群体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考研的一门学科。 这里我们整理了一些微观经济学的经典案例,希望对2017年的考生有所帮助。

谁在花钱? 奢侈品消费群体调查

1.使用范围: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2、需评估的知识点:决定消费者选择的因素;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偏好和需求模式的变化;

奢侈品消费与需求规律。

3.思考问题:

(1)根据您目前的情况,什么样的东西对您来说算奢侈品? 您用什么标准来定义奢侈品?

(2)您能否总结一下目前影响我国奢侈品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他们的表现如何?

(3)用你所学的理论来分析奢侈品消费问题?

(4)在我国当前形势下,人们的奢侈品消费对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和消极的意义?

在女孩张茜的想象中,一个标准的“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有两个分裂的形象:他平时穿着得体的西装,在北京CBD的一栋高档写字楼里有自己的办公室,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并且每年都会去那里。 欧洲一个月假期; 或者——另一种“可怕”的情况:穿着皮尔卡丹西装,系着金利来皮带,用带有浓重当地口音的普通话对香港的售货小姐说:“我想买一块劳力士金表。” 据中国品牌战略协会秘书长杨庆山研究显示,目前中国奢侈品消费人群已达到总人口的13%,并且还在快速增长。快速致富的中国人正在实现自己的奢侈品以各种方式实现梦想。

1、奢侈品消费增长与GDP增长

就在几年前,全球奢侈品牌的目光还不是放在中国,而是放在了台湾、香港等亚洲的几条“小龙”身上。 再往前追溯,日本人曾经是欧美富人的代名词。 杨庆山对此解释说:一个国家的奢侈品消费增长应该是其GDP增长的两倍左右。 因此,当亚洲人面对财富的突然增加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奢侈品这一“财富的象征”,以展示自己新的经济和社会地位。 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心理需求。 他谈到了他曾经去过的中国大陆的一个小镇。 那里的人们不知道什么是“披萨”,但他们对奢侈的向往是“等我有钱了,我一定要吃披萨”。 对于在上海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高女士来说,她的“披萨”是一款售价5700元的白色挎包。 她犹豫了很久才买下这个包。 “毕竟我去年刚从学校毕业,月收入只有4000左右,为了买这个包,我两个月没有买一件衣服,每天都在公司吃午饭。但是在我们这样的公司,大家都很注重品牌,尤其是一些香港来的女同事,眼力很好,第一眼就能看到你穿的是什么鞋,背的是什么包。与西装相比,一个包可以天天背,背很多年也不会过时,戴上之后整个人的气质确实不一样了,显出特别的层次,我觉得这是最划算的消费。 像高小姐这样停留在买名牌包包阶段的女孩被称为“包法利夫人”:因为收入不够,只能通过购买相对便宜的名牌配饰来暗示自己也是富裕阶层的一员。 这类消费者在价格相对低廉的奢侈品消费中占很大比例。 普华永道分析师郑岳指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与国外有两点不同:一是中国购买奢侈品的人群以40岁以下的年轻人居多,而在发达国家,该市场的主导者是40岁至70岁的中老年人; 此外,对于中国人来说,大多数奢侈品都集中在服装、香水、手表等个人物品上,而在欧美国家,房子、汽车和家庭旅行才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奢侈品。 一方面,这说明中国还不够富裕。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人口密度高,鼓励消费攀比。 杨庆山的调查显示,与很多人想象的相反,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实际上是中产阶级。 巴黎百富勤公司将其定义为:家庭资产30万元以上,年收入10万元以上。 “当然,如果你想经常消费奢侈品,标准应该更高一些。”杨庆山说:“我认为月收入在2万元到5万元的人应该是比较典型的奢侈品消费者。” 据他估计,到2010年,这一群体将增长到2.5亿。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