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各大奢侈品公司财报分析称,中国人开始少爱奢侈品,因为反腐打压“表兄弟”。 2014年10月18日腾讯《今日话题》文章《奢侈品难卖:告别“表弟”》引起了我的注意。
文章援引著名咨询公司贝恩和意大利高端商品生产者联合会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今年中国奢侈品销售将下降1%,个人奢侈品消费将首次出现负增长十年后。 据全球最大的购物退税服务公司环球蓝联(BLUE)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游客的退税消费总额同比增长20%,增速明显放缓。 自2006年以来,这一数据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1%。 。
但并非所有的奢侈品都是厄运和阴郁。 贝恩公司去年的详细报告显示手表和男装出现负增长的初步迹象,前者下降了11%。 由此可见,像被查出拥有83块名贵手表的陕西骆马“表弟”杨大才这样的人青睐的手表,首当其冲受到了挫折。
除了手表,皮具和“拉菲”产品今年也滞销。 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路易威登刚刚发布的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皮具部门销售额仅增长3%,而葡萄酒及烈酒部门销售额则下降了3%。 7%。 这些曾经是中国最赚钱的消费品。
贝恩咨询的报告认为,在国际上,女性比男性对购买奢侈品更感兴趣。 但在中国就不一样了。 由送礼引发的“奢侈品刚性需求”十分强劲——这是中国奢侈品市场区别于欧美日韩的显着特征。 2010年和2011年,礼品消费占中国奢侈品消费的30%以上。 但2013年,受经济低迷和反腐运动影响,商务礼品大幅下降,其中男士手表和男士服装品类下降最为明显。 报告分析,中国现在赠送的礼物越来越少,自用的越来越多; 女性消费者的比例有所增加,这与国际特点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在挤掉“非正常”消费之后,中国人对奢侈品的真实需求已经显现出来。
看来这份分析报告真实反映了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实际情况。 奢侈品不像以前那么好卖,确实是奢侈品市场反腐的体现,也是反腐成果的“新常态”之一。 也就是说,奢侈品的消费群体已从中年官员、商人转向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市场已趋常态。 这就是符合社会规律和市场规律的“奢侈品消费新常态”。
“新常态”是近期被频繁使用的“热词”。 据说,它是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El-Erian)首先提出的。 今年5月在中国开始流行。 习近平主席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增强信心,从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特点出发,适应新常态,维护战略常态。 这引起了国内外政界、商界、学界和各类媒体的特别关注。
什么是新常态? 《经济日报》评论员文章的解读是:新常态的“新”意味着与以往不同; 新常态的“常态”意味着相对稳定,并以此来形容中国经济现阶段为“进入高水平、高效、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 ”区别于过去30年的高速增长时期。
当然,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阶段的“新常态”的解读将会占上风。 作者思考的是中国政治、社会、人居生态环境的“新常态”问题。 我的理解是,“新常态”首先强调“常态”,然后强调“新”。 所谓“常态”,按词义来看,是指“固定的姿势”或“平常、正常的状态”,即其原本具有或应该具有的状态。 之所以用“新”在“正常”之前,其实是为了对“正常”的理解有新的变化,对它有一个正确的把握,回归其本来的含义。
奢侈品消费本来的“常态”应该符合国际市场的规律。 它不仅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有关,而且与个人喜好相匹配。 大多数消费者通常购买自用,偶尔也会有少量合理的恩惠礼品。 这个是正常的”。 如果送礼成为“奢侈品的硬必需品”,那只能是“不正常”。 反腐推动奢侈品消费回归“常态”,既“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国家机关本来的“常态”是按照职能分工履行职责,按照政策权限积极作为,按照职务级别落实责任。 但一段时期以来,在一些地区、部门、人群中,出现了是非不分、是非混淆、是非混淆的现象。 倒置问题。 送礼办事、花钱升职,从“潜规则”变成了“明规则”。 原本“不正常”的事情都变成了“正常”,真正的“正常”被归为“不正常”。 因此,我对当前的反腐败形势给予一万个击掌,主张反腐败不能仅仅立足于“常态”,而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反腐败的目标和动机问题。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足够的信心,迎来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社会“新常态”。 (老马嘶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