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需求与消费主义:环境保护视角下的探索,从传统马克思、生态马克思到环保主义
本文是青马第二期讨论课的讨论稿。 准备的过程是艰难而艰辛的,接受知识的过程也对我自己的看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由于发言时间有限,我没有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老师的意见 我知识很多,意见很少,心里不愿意,所以把稿子放在豆瓣留作纪念。 如果有机会我希望我能深入挖掘哈哈
目录
一、传统马克思主义中的资本主义需求危机 一、马克思关于资本需求危机的论述
从经济角度看,资本主义的可持续发展必然是扩张性的资本主义。 马克思所说的“简单再生产”或绿主义者所说的“维持”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 ,以恒定的生产规模维持再生产几乎没有利润,而资本主义的逐利本质也使得不可能仅仅停留在同一规模。 资本主义的可持续性最终取决于“更多”的资本积累和利润。 利润既是扩张的手段,也是扩张的动力。 因此,利润和增长互为手段和目的、内涵和前提。
资本主义不能停滞不前,而必须扩张或收缩。 因此,资本主义既陷入困境,又依赖于危机,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不进则亡”。
在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资本是它自己最可怕的敌人。 马克思认为“社会化大生产与私有制之间存在着矛盾”。 资本的力量越大,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就越高,从而产生更多的潜在利润。 但与此同时,这些潜在的利润却无法在市场上实现。 难度会更大,以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率的价格销售产品会更困难。 个体资本通过各种手段增加单位时间的价值,从更少的工人那里获得更多的产出,同时保持工资不变甚至下降。 然而,这种“资本主义第一矛盾”最终导致工人消费能力下降,消费品最终需求减少。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生产利润越高,市场需求越小。 资本只能依靠政府补贴或商业贷款、外贸等政策来维持可持续性。
2.稿件中“人类需求”思想的讨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手稿》中继承和发展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人”的问题,提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是人的阶级特征,是人的“需要”。 “自然”源于劳动和社会关系的需要。
“人直接是一个自然存在体,而作为一个有生命的自然存在体,一方面,他拥有自然的力量和活力,是一个活跃的自然存在体。这些力量以天赋、才干和欲望的形式存在于人类身上。” 其中,“欲望”是人性的需要,人的劳动是人的“自然力”,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
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直接地得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他注意强调了社会关系的重要性:“个人是社会存在”。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只能对社会作出贡献”。 它只为人而存在,自然为人而成为人。” 人与动物区别的本质在于,人的人性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但人是具体的,处于社会关系之中。 其中,人们的实践活动离不开人们的交往,实践活动必须发生在社会关系中并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 因此,一定的实践活动是人们的基本需要。
人类的一切需求都是基于实现“人性”的需要。 人类是劳动的产物。 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劳动的需要后,才能产生其他的需要:生存、享受或发展。
1844 年经济哲学手稿
9.1
马克思/1979/人民出版社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一、基本观点
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例,无限的经济增长模式和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延伸到世界各地,造成了生产过剩和过度消费,导致人类异化。 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根本不公正,以及由此带来的工具性理论的不合理运用和盛行,是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 因此,人们认为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激进的生态政治。 深化改革,实现向生态社会主义转变。 代表人物:詹姆斯·奥康纳、福斯特、戈茨等。
①用生态危机理论替代经济危机理论。 莱斯和阿格尔认为,经典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危机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的经济危机,而资本积累无疑是资本主义引发生态危机的最终原因。 然而,今天的无产阶级消费已不再是马克思所认为的“维持生命和生存的基本需要”,而往往是一种病态的奢侈消费。 劳动中缺乏自由和自我表达的意愿,使得人们越来越依赖于消费行为。 这是一种异化消费,正如阿杰所说:“异化消费是指人们为了补偿自己乏味的、非创造性的、往往报酬过低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取商品的一种现象。”,正是如此。 。 这种消费异化维持了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并用生态危机取代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②批判生态殖民主义。 20世纪90年代,一些生态马克思主义者逐渐将目光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转向全球性生态危机,揭露了资本主义转嫁生态危机的罪恶行径。 在国内表现为城乡对立,在国际上表现为外围地区(落后国家和地区)向中部地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输送资源、能源,使中部地区地区越来越富裕,落后地区越来越落后,人民生活两极分化。 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国内或局部地区的生态问题,但不可能解决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因为欠发达地区的生态危机是发达国家的剥削造成的。
③用生态理性替代经济理性。 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 经济理性缩小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人们失去了主体性和自主性,生产活动沦为单纯的谋生手段。 生态理性是指社会生产不以利润为动机,而是与生态保护相一致。 生态理性主张适度需求,减少劳动力、资本和能源,生产出更耐用、有更高使用价值的东西。 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要实行生态理性,就必须突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社会主义新生产方式,即“稳态”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小规模、非规模化。污染技术和企业,让人们在生产而不是消费中寻求满足。
④用使用价值代替交换价值。 生态劳动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劳动异化理论为基础,强调使用价值而不是资本主义交换价值。 劳动必须从资本、劳动和劳动产品中解放出来,劳动和生产产品必须重新联系起来,资本必须被打倒,交换价值必须被消灭。 (这一点作为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具有很强的现实目的)
日本学者齐藤幸平在《卡尔·马克思的生态社会主义》中提出,马克思的新陈代谢断裂思想是他整个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寥寥数语或偶然提及。 斋藤重新表达了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 他认为,马克思的代谢断裂理论包含两个序列:第一个序列是人与自然的新陈代谢,存在于各个时代;第二个序列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新陈代谢。 它是由历史的、特殊的社会再生产系统或制度介导的新陈代谢。 目前它是由资本介导的。 为了适应资本的增殖,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一切都绝对服从于资本积累。 然而,由于两者本质上的不兼容,导致第一个序列被破坏。 当资本不再能够获得自我再生产的条件时,就会导致整个社会新陈代谢的崩溃。 因此,资本主义不仅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障碍,也是对人类生存的直接挑战。 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不再具有生产力,而是具有破坏性。
同时,齐藤提出,马克思的生态理论之所以长期被忽视,源于传统马克思主义为了动员大众,将马克思主义塑造成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压制了许多理论空白; 另一方面,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相比,西马抛弃了自然的机械辩证法,也将自然科学完全排除在马克思主义之外。
2、主要发展方向
第一,抓住气候变化问题,批判资本主义的根本理性。 生态社会主义者普遍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不仅无助于解决全球气候危机,而且其存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障碍。 COVID-19疫情清楚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的局限性。 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国家公共卫生服务的匮乏,同时,受疫情影响的全球经济危机也凸显了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脆弱性和不合理性。 克里斯·索尔特马什在《绿色社会主义》中指出,COVID-19疫情证明,在短时间内压缩经济发展、大幅减少碳排放是可行的。 但化石能源是经济发展基础的事实没有改变。 因此,气候危机、社会不平等和公共卫生危机的重叠并非偶然。 克里斯将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定位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上,认为只有在经济领域扩大公有制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塞缪尔·法斯宾德指出,当前资本主义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方案通常是“减少碳排放”,但以碳税为例,它只是禁止穷人开车上班,而选择富人拥有的政府和企业。 提供公共交通系统。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随着气候变化,阶级斗争也将深化并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福斯特和克拉克认为,生态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要力量是环境无产阶级。 这个阶级是由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重叠形成的,表现为工人社区和文化的集体抵抗。
其次,代谢断裂学派深入研究马克思生态学,推动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进一步深化。 以福斯特、伯克特等人为代表的代谢破裂学派认为,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本积累中断和撕裂了生态循环和生态网络,从而导致多重生态破裂。 生态社会主义运动致力于创建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再生产代谢系统,从而克服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劳动与自然之间的疏离。 例如,斋藤将马克思的代谢断裂理论概括为三个层次:第一是人与自然的代谢断裂; 二是空间的破裂; 三是时间断裂(资本时间与自然时间的断裂)。 )。 针对这三种断裂,资本主义的解决方案是三种转移:一是利用新技术解决人与自然的断裂,比如用化肥来弥补土地肥力的不足;二是利用新技术来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断裂。 其次,将生产环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或者使用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应引起重视; 第三,资本利用延迟将生态危机的后果传递给下一代。 这也是生态社会主义者反对资本主义的重要原因。 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的极限是资本本身,社会主义全球化必将取代资本主义全球化。
三是关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的响应和发展,“一带一路”合作中东道国和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我国国内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中国的应对措施受到多方密切关注。学者。 许多国外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叙事,他们认为这种叙事很可能成为未来几年推动中国和世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秩序。 这种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叙事,是一种新的、复兴的社会主义宏大叙事,能够以社会达尔文主义性质挑战和取代新自由主义宏大叙事。 有学者指出,“一带一路”低碳基础设施投资主要针对高收入国家和地区。 这部分投资相对有限,更多投资针对低收入国家和地区,以减缓传统基础设施和生态退化。 环境风险投资。
4. 存在的问题和价值观
一方面,生态马克思主义过分夸大了生态危机的决定性分量,夸大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以至于用人与自然的矛盾代替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另一方面,生态马克思主义广泛夸大了异化消费的社会和政治作用。 生态马克思主义以生态问题为出发点,将异化消费视为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认为消除异化消费是解决生态危机、实现社会变革的重要途径。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主张寻求各种社会运动和反制度运动的结合。 然而,他们对资本主义批判的激进性与现实政治斗争的妥协性的鲜明对比表明,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理论指导和党的领导。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构想带有一定的浪漫主义和乌托邦性质,缺乏可操作的可行方案。
但不可否认的是,生态马克思主义为我们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新的视角。 同时,从生态保护的角度论证了建立社会主义的必要性。 而且,生态马克思主义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当前社会环境保护的现状。 迫切的需求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他们坚持从“人的尺度”认识生态环境问题,为生态保护运动指明了方向。
生态马克思主义激烈批判和驳斥现代工业社会流行的消费主义,倡导“少工作,活得更好”的生活方式,以“少”反对资本主义的“多”。 这种趋势和趋势在后疫情时代的极简风潮中得到了更加清晰和亲密的体现。
生态社会主义者普遍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在面对生态问题时往往不仅无效,而且其存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障碍。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生态破坏问题。 但很明显,资本主义不能被放任不管。 事实上,今天的资本主义已经随着反消费主义的理念逐渐演变,并发展出许多更迎合受众“环保”心理的商业模式。
3. 消费与需求:从道德消费到极简主义
今天,我们的公开讨论很少而且减少。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模糊的界限迫使人们回到各自的舒适区。 人们不再对公共讨论感兴趣。 同时,在当今高度分工的社会条件下,人们的工作往往是单调、乏味、乏味、乏味的。 他们无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自主性,只能将自己的劳动力当作一颗没有感情的螺丝钉出卖。 于是人们把目光转向了消费领域,试图通过消费行为来弥补劳动力的不足。 消费主义给人们制造了一种甜蜜的错觉,给每个人一种平等的错觉,好像只要有钱就可以得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 在消费领域,人似乎成了主动的主体,仿佛“自由而自觉”。 在异化的条件下,消费成为人们逃避痛苦和不幸的避难所。 幸福与消费挂钩,幸福的程度取决于消费品的价值和数量。
1、道德消费:为企业理念买单(一种象征性消费)
与中国相比,欧美的消费社会显得相对更加成熟,进入深水区后对消费主义的反思也更多。 近两年流行的“纯素风”运动鞋就是一个代表性的例子。 例如,YATAY号称“由50%玉米和25%再生塑料组合制成的创新可持续皮革”,标榜其环保理念。 耐克等其他品牌也会效仿。 用合成材料代替皮革是对消费者对动物福利和环境保护担忧的回应。
早在过去几年,美容行业就发起了#反动物测试倡议,也被称为“无残忍”运动。 响应电话的包括 Body Shop 和联合利华子公司 Dove。 几年后就获得了动物保护组织(PETA)的“无残忍”认证。
环保包袋品牌的领先先驱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 第一个推出环保袋的公司是瑞士。 该品牌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生产由卡车引擎盖制成的包袋,并广泛销往世界各地。 时间和手工切割的痕迹,经久耐用。 其实一个就够了,但很多人为了“搭配不同场合”而买更多(这也很消费主义)。 这些超出自身需求的东西,是消费者为企业背后的价值观买单,最终成为中产阶级的象征。
“One per”概念认为最好的商店只销售一种类别的一种产品。 通过减少品类来降低消费诱惑,消费者只需要思考自己的需求,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特定的产品。
磨损计划。 来自北欧瑞典的Nudie Jeans于2001年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牛仔小工厂起家,短短五年时间,尽管以“关于牛仔的赤裸裸的真相”为卖点,却在全球卖出了100万条牛仔裤。 但其对消费者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其提供的维修和回收服务。 当在采访中被问及每年新品发布时,如何鼓励顾客不要扔掉旧裤子时,作为一家商业公司,他们只无奈地说:“我们尽力了。”
显而易见的是,这个品牌的价格通常并不便宜。 公平贸易的理念包括生产所用材料是否环保、生产过程是否注重环保、最小化伤害、劳动权益是否得到保护(优、百作)。 这种公平贸易(Fair trade)和道德消费本身也是准确击中“中产阶级品味”的标志。 与此同时,其背后还存在大量尚不明确的伦理和社会问题:如何定义环境保护? 我们应该在环保方面走多远? 而所谓“用消费投票未来世界”也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的初级层面。
2.“环保”并不是真正的“环保”
在这样的趋势下,单纯不使用一次性包装、不剥削劳动力已经不足以凸显“环保”标签。 企业必须绞尽脑汁想出新的“环保办法”,甚至打造自己的产业链。 。 例如,以“快乐鸡生活在更大的空间”为口号宣传的昂贵鸡蛋、“可追溯的农业”(农产品可以追溯到生产它的农民,消费者可以了解农民的居住地和生活水平),在T恤上印花其实并不环保,所以有T恤公司推出了无印花T恤等,这些公司的想法对于满足中产阶级的幻想和自我认知大有帮助。 ,消费者将为这整个故事买单。
如果说以上案例只是生态环保理念的“夸张”,那么接下来的两个例子可能就是过分强调环保理念的副作用:加勒比海一家公司声称自己使用的是全风力帆船将货物从加勒比地区运输到荷兰并通过自行车运输到目的地。 由于肉制品污染环境较多,在环保会议上,提供的餐食都是素食和人造肉。 然而,餐饮业者必须改变主意,加强素食的视觉效果和外观,才能参与竞争。 为了弥补品味上的不足,它又产生了另一种浪费,而且不环保。
3、消费文化没有高低之分。
之前我们讨论的基本都是中高收入阶层的消费,但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拼多多等购物平台的兴起以及追求更高性价比而出现的低价消费依然存在主导国内消费。 面对底层人民,很多事情不能苛求,也很难批评。 当面对无力的生活时,物质带来的成就感更加直接和纯粹。
无处不在的消费主义似乎很难触及底层民众。 能够适应消费主义的人大多是中上层阶级。 与消费主义相反,劳动人民以超低租金、最低支出、节俭的方式照顾家庭。 不知不觉中留下了消费者话语。 这些群体似乎被排除在讨论之外,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种商业模式给底层民众带来了机会。 消费主义并不关心他们,因为当底层人民通过努力最终成为中产阶级时,他们最终会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笼。
人们认知的变化会改变物体的象征意义。 “一车一房一猫一狗”的叙事在中国仍然有效,而在西欧许多国家,房子和汽车已经不再重要。 例如,丹麦被称为“自行车王国”。 广告史上的一个著名案例:钻石。 资本家垄断采矿权后,让钻石与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东西建立了联系——爱情。 结婚戒指已经从小众传统变成了流行传统,但如今人们越来越难以购买它们。 一方面是由于对钻石有了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是因为现代人对于爱情、婚姻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物质具有当下的永恒性,而人本身则在时代潮流中具有最大的不确定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消费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顽疾。 人们对物品产生精神依赖,在物品中看到历史的延续:二手物品、二手包包。 物体的历史感取代了个体的短暂历史,正如辛波斯卡的诗所写:“王冠的寿命比头还长,手输给了手套,右脚的鞋输给了脚。”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下一颗钻石是什么?
4. 反消费趋势:极简主义、无痕生活——我们能做什么?
①极简主义和环保主义
从《近藤麻理惠的整理术》到《我的家空了》,从豆瓣口派到极简派,越来越多的人对于消费的需求不仅是便宜、划算,而且不再只专注于物品的组织和存储并开始关注您自己的需求。 2019年疫情过后,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国内媒体对环保、极简、废弃等问题的关注、重视和频繁讨论。 至少从我个人的订阅来看,过去并非如此。 许多。 这或许反映了一个大趋势,新一波趋势正在酝酿。
我们与物体的关系反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目前比较流行的两种趋势是极简主义和环保主义。 粗略地说,环保主义可以看作是极简主义的一个分支。
极简主义鼓励:“你捡到的一切都是你所喜爱的。” 尊重“少即是多”。 极简主义者出于各种动机实践极简主义,以达到自己的舒适程度。 本质是更加关注自己和内心的舒适。 极简主义不一定是关于贫穷,它可能是关于避免浪费、方便移动、保持物品干净整洁以及懒惰。
而环保主义则更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以对环境危害较小的行动为主要动机。 在产品生命周期(LCA):制造-使用-废弃中,制造和废弃阶段是消费者看不见的,但它们实际上是对环境和社会影响最大的环节。 以“Leave No Trace”为口号的一种新的环保生活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不使用一次性产品、不购买商业产品、零浪费、素食主义。 不仅限于合理购买、控制消费、延长物品使用寿命等消费方面,还关注动物保护、反对圈养野生动物、虐待动物、拒绝含有动物的景点等更多环境问题、宠物咖啡馆等
②我们能做什么?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成为一个彻底的环保主义者,因为这无疑会成为一种道德绑架。 也许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消费者教育”。 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建立自己的消费标准和消费体系。 已经拥有的东西尽量长久使用,珍惜与自己相关的物品,物尽其用,才是对物品最大的礼遇。 当你有购物欲望时,明确自己的需求,有态度地消费,少买,记住“不买就省100%”。
我们是为了生活而消费,而不是为了消费而生活。 消费之外的生活更重要。 人们的消费态度源于个人的生活经历。 例如,很多运动品牌主要针对那些经常、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热爱运动的人群。 这些人将对自然的破坏有更深刻的认识。 作者:海底的珊瑚和垃圾、滑雪时雪山雪线的降低、骑自行车造成的植被覆盖度的变化。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运动品牌都会更加注重环保、回收、再利用等。
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发声。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完整的消费体系中。 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我们不刻意浪费、追求消费,就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我们的沉默和默许就是最大的支持和宽容。 公众讨论和公众意识的衰落更需要我们积极表达,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的回应者。
参考
[1] 张健. 2020年生态社会主义发展前沿趋势.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2021年:83-93+106
[2] 万建林. 略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消费价值观。 武汉大学杂志(人文版)。 2008:53-57
[3] Wan 。 疏远的消费,虚假需求和生态危机 - 评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需求和消费观点。 江恩论坛。 2007:50-54
[4] Jing 。 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批评消费主义。 中国共产党省省省委员会杂志。 2012:49-53
[5] Yu ; 陈詹姆斯·奥康纳(James O')双重危机理论的研究。 农村经济和技术。 2021:33-35
[6] Zhao lan。 对马克思对消费疏远思想的当代价值的研究。 合作经济和技术。 2021:48-50
[7]风扇。 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分析数字劳动及其疏远。 南方杂志。 2020:47-50
[8] Wei 。 关于马克思疏远的劳动理论的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 2012年
[附加]本·艾格(Ben Ager):“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由北京的沉Zhi等人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