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电商销售屡禁不止,供应问题是假货泛滥的根本原因。

日期: 2023-12-25 07:01:26|浏览: 240|编号: 62909

奢侈品电商销售屡禁不止,供应问题是假货泛滥的根本原因。

刚刚在美国两大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聚美优品和京东近日被曝在其平台上销售假冒奢侈品,涉嫌故意销售假货。 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业界和消费者的轩然大波。

此次曝光的假冒销售源头是一家名为“亿鹏恒业”的聚美优品供应商。 据悉,亿鹏恒业是一家多元化公司。 其主要品牌包括:、迪奥(所需面积:50-100平方米)等世界知名奢侈品牌。

然而,无论是亿鹏恒业等奢侈品品牌提供的授权书,还是能够证明这些奢侈品为“海外代购”产品的报关单,都是他利用PS软件伪造的。 聚美优品和京东也于7月28日对此事迅速做出回应,双方均表示已关闭祥鹏恒业店。 凡在本店购买过产品的消费者均可无条件退货。

事实上,近年来电商平台售假的新闻屡见不鲜,而昂贵的奢侈品更是假货的重灾区。 令人不解的是,奢侈品电商为何假货频频横行,屡禁不止?

我们不妨从整个产业链入手,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可以说,供给问题是电商销售假冒奢侈品的根本原因。 目前,电商企业采购奢侈品的渠道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海外代购,即从经销商、整车厂、奥特莱斯等渠道“代购”。 通过这个渠道的产品质量是有保证的。 但价格相对较高。 二是允许符合条件的第三方卖家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通常,第三方卖家只需向电商缴纳每年的押金,而渠道本身缺乏监管,成为线上奢侈品市场假货的重灾区。

第三个渠道是奢侈品牌授权销售。 但事实上,出于“稀缺性”的考虑,品牌不会轻易授权电商平台,而真正能够获得品牌授权的电商平台更是少之又少。 即使获得授权,电商企业往往也无法获得足够的货量来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一系列供应限制使得电商平台严重依赖第三方卖家来销售奢侈品。 奢侈品领域的高额利润也让不少第三方商家铤而走险。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品牌推广投入巨大,实体店运营成本高昂,但不少奢侈品牌的利润仍然达到80%以上。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些品牌的投入,那些高仿产品的利润会更高。 例如,一个正品包包的零售价为1万元,仿冒的成本约为100元,包装成本为50元,各种资质证书和仓储成本为20元,物流成本为30元,那么其综合成本毛利润将达到9800元。 即使这些仿制品以20%的折扣出售,利润仍然高达1800元。

很多时候,电商平台并非不知情,而是视而不见,变相助长这种售假行为。 这是因为奢侈品的“低价促销”可以为平台吸引大量人气。 而且,这些奢侈品并不是电商平台自营的。 即使被发现是假货,平台也可以与其撇清关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电商平台和这些售假小公司是“互相剥削”。 不难发现,像亿鹏恒业这样的小型贸易公司活跃在各大电商平台上。

此外,一些消费者“知假买假”的心态也导致假货屡禁不止。 一位电商行业大佬曾表示,全社会假货横行,电商平台怎能幸免? 事实上,很多消费者仰慕世界顶级奢侈品牌,但因为缺钱,买不起昂贵的正品,于是转向电商渠道购买折扣大、价格低廉的奢侈品。 这种心态导致了电子商务奢侈品市场日益繁荣。 然而,一些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了假货后,碍于面子,不愿意积极维权。 这种消极态度极大地鼓励了网上奢侈品商家继续非法销售假冒商品。

在此基础上,网络销售假货的违法成本相对较低,这也是假货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 目前,对于绝大多数未经品牌授权通过自营渠道销售奢侈品的电商企业,国内尚无相关法律限制。 一旦发现销售侵权商品、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经营行为,工商部门只能依据产品质量法、商标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查处,处罚则由非常有限。 对于在平台上销售假货的第三方商家,电商网站通常的处罚是关闭网上商店。 因此,很多商家为了利润,仍然铤而走险。

此次聚美优品事件,相当于将这个“行业公开的秘密”彻底暴露在公众面前。 需要指出的是,假货可以下架,非法店铺可以关闭,但电商平台由此获得的坏名声将成为其最大的灾难。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