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手机品牌为何如此盛行?

日期: 2024-09-07 11:03:06|浏览: 42|编号: 109582
联系人:中国品瑞奢侈品修复护理 电话:13115811533 微信:772392775

山寨手机品牌为何如此盛行?

“山寨”一词从手机行业开始扎根,再蔓延至消费电子、食品、服装、日化等行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占领了消费品领域的所有山丘,风靡全国,进而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各类山寨产品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势不可挡。虽然山寨背后还有许多法律问题需要解决,但正如黑格尔所说“存在即合理”,“山寨”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追捧,必有其独特的原因。本文将解读山寨消费现象的火爆,以及其背后的动因。

技术降低了进入门槛

1.技术壁垒的消除为大量山寨产品的出现创造了可能

纵观历史,技术对人们的消费变革乃至社会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先让“山寨”进入公众视野的,是手机。台湾芯片厂商联发科(MTK)开发了整体手机解决方案,将几十人一年开发出来的手机主板和软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出售,让没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小公司也能参与手机生产;山寨液晶电视也通过电视芯片、液晶模组集成等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做大做强。

技术变革推动产业链结构调整。在技术驱动下,产业链分工逐渐细化,产业上下游结构初步成型。在一些高技术产业中,涉及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公司负责管理,厂商只需获得核心技术以及组装、拼接所需的各类原材料,充分加快了生产响应速度,降低了技术难度。大量中小厂加入山寨机的组装队伍,无形中扩大了市场。

2、品牌宣传与销售渠道不对等,给山寨产品留下了市场空白。

市场经济下,企业在利益驱动下组织生产,山寨产品的泛滥顺应了市场的召唤。为了达到较高的覆盖率,很多企业往往选择在一些覆盖面广的全国性媒体投放广告,但在销售时,却集中甚至专攻一二线中心城市,形成了大量的三线及以下市场的市场空白。很多小城市的消费者,特别是农村消费者,在广告的教育作用下,意识到了自己对某种产品的需要,但却没有相应的购买该产品的渠道,缺乏最基本的品牌认知能力。这种因品牌宣传与销售渠道严重脱节而造成的市场空白,给山寨产品创造了大量的商机。很多山寨产品仿照大品牌的款式生产,然后在县级市场销售,这样既节省了宣传费用,又取得了很好的销售效果。

3. 互联网帮助山寨产品迅速流行

处于行业灰色地带,意味着山寨产品无法通过大众媒体自我推广,只能通过人际传播进行自我推广。互联网则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山寨理念的传播以人际口碑传播为基础,对山寨产品感到满意的消费者向亲朋好友讲述自己的成功故事,并提供购买地点等详细信息,让后者购买山寨产品。在网络传播环境下,互联网将人际传播从点到点再到面放大,其效应成倍增加。基于网络的口碑传播在速度和广度上不亚于大众传播,同时还保留了人际传播的可信度。正是在网络口碑的加速下,“山寨”强势占领了消费市场,成为街头巷尾津津乐道的文化现象。

【内在因素:山寨产品的诸多特点助推其火爆】

山寨产品以极低的成本模仿主流品牌产品的外观或功能,并加以创新,最终以极高的性价比赢得消费者,这是山寨消费形成洪流的主要原因。

1. 价格低廉,轻松打入市场

在我国,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差别很大。山寨产品在发展之初,避开与行业龙头的高端竞争,直接瞄准二三线城市、农村等低端市场。在这些市场中,消费者往往具有尽量节省的消费观念,对产品价格最为敏感。山寨产品,特别是山寨电子消费品,在研发、推广、税收等方面可以节省大量成本,因此其价格往往只有同行业品牌产品的一半甚至更低:一款市场售价2000元左右的数码相机,山寨版只要100元左右;在大陆市场,一机难求、价格不断上涨的PSP,只要200元就能买到。这些对于低端市场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诱惑。

2、品牌仿真度高,迎合屌丝的消费心理

山寨产品大都是模仿同行业品牌产品生产的,从外观到包装都十分逼真。有的产品在品牌标识上明目张胆地模仿大品牌,比如诺克拉、KFG、L6、康首富等,一看就是那么的逼真;有的则是在外观上抄袭。被网友誉为山寨车最多的双环,更是不断上演着汽车界的超级模仿秀:SRV模仿本田老款CRV,CEO系列是宝马X5的翻版,双环小贵族远看像奔驰SMART。与其说这些模仿是在混淆消费者,不如说是满足了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暗中满足了消费者想要以更低的价格消费品牌产品来提升自我的隐秘心理。

3.不断增加功能,提高附加值

山寨产品除了价格低廉外,另一个众所周知的特点就是功能多,一款产品往往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目前市面上就有一款号称是全球首款滑动鼠标的山寨产品,将Skype网络电话、可视液晶显示屏、声卡、音乐播放等功能集成在一只小鼠标里;著名的山寨搜索引擎“百古壶”将百度、谷歌、雅虎的搜索页面整合到同一个页面,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想尝试一下。

4. 追求形式主义,注重外观微创新

“创新”也是山寨产品的一大特点,而这一特点在相对成熟的山寨手机市场体现得更为充分。从外观上看,福娃、米老鼠手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一个烟盒、一个保时捷车模都可能是山寨手机。具有验钞功能、800万像素伸缩摄像头、外接三脚架功能的手机也都是山寨独有的。电视机、相机等电子消费品的山寨厂商,还可以把消费者的名字刻在外壳上作为产品品牌。山寨产品的标新立异行为,可以支撑他们将看似荒诞的创新运用到极致。俗话说“没有山寨做不到的,只有消费者想不到的”。山寨产品的标新立异,可以吸引一大批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想要表现自我的年轻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她们往往对品牌忠诚度不是太高,很容易被产品的外观和抢眼的功能所吸引,冲动购买。一些忠实的山寨消费者会将各类山寨产品作为彰显时尚个性的配饰,时不时地进行更换。由于价格普遍较低,这种基于外观的产品更换并不会给消费者带来过多的转换成本,也更容易帮助他们树立理想的时尚达人的形象。

【根源:消费者是假货泛滥的推动力】

1、实用主义消费心理深入人心

山寨产品最初在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销售,但最近进入一线城市,这既是必然,也是偶然。虽然大城市消费者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动辄花几千元购买品牌产品,但山寨产品在大城市的热销说明,务实消费仍是大多数消费者最根本的消费理念。山寨产品的性价比往往高于品牌产品,一部600元的山寨手机,可能比一部2000元的品牌手机功能更多。贴牌工厂生产的山寨服装,款式、面料、工艺都和品牌服装一样,但价格可能只有其几分之一。务实的消费心理会驱使消费者选择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而忽略品牌的影响力。

2.假冒商品的盛行源于奢侈消费的想象

有观点认为,山寨消费的盛行源于人们奢侈消费的欲望,是人们为了满足想象中的奢侈欲望而采取的行为。服装、手机、汽车等消费品已不再是简单的商品,而是被符号化为人们身份、地位的象征。人们需要通过服装、生活用品来展现自己的“白领感”和“尊严”,但往往要付出不菲的代价。消费山寨产品可以“花小钱满足大欲望”,这种观点不无道理。毕竟,市场上能够自主创新的山寨产品毕竟是少数,大到服装、手袋,小到电脑、电视机,都是对品牌产品的模仿。消费者只需花较少的钱,让自己看起来像那些消费奢侈品的人,从而满足内心对奢侈消费的想象,或实现他人对自己社会地位、身份的认可,即可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3. 山寨消费反映出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缺乏信心

纵观山寨进入的各个行业,山寨产品并没有给洋品牌造成太大的冲击,受到严重影响的几乎都是国产品牌。至此,我们不禁想:山寨打败了国产品牌吗?是的,但也不完全是。山寨的确夺走了国产品牌很大一部分的市场份额,让它们无路可走,但这种局面是国产品牌自己造成的。在很多行业,特别是消费电子行业,洋品牌贵是不争的事实。当国产品牌出现后,大批消费者转向国产品牌,但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洋品牌虽然贵,但品质有保障。国产品牌在价格和性能上并没有太大优势,品质却远不如:退货率高、维修难、不易修复,这些都迫使消费者在价格和品质之间做出选择。

山寨产品的出现,给消费者提供了另一条路径:既然质量不够可靠,为什么不选择更便宜的消费?山寨消费热潮,其实反映的是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感由来已久,山寨只是加速其爆发的一个导火索。

4. 山寨表达了主流与草根的断裂与建立

山寨自古以来就是政府所不容许的概念,山寨产品体现的是一种颠覆性创新精神,山寨的出现是行业民间力量奋起反抗主流垄断的结果。不少山寨手机用户评价“山寨手机价格便宜、功能强大、质量稳定,谁买了山寨手机都感觉像被骗过一样”。山寨消费泛滥的根本原因是老百姓对主流价值体系长期垄断的不满。这种自下而上的草根对主流体系的不满和反抗,更多的体现在文化消费领域。网上热议的山寨版《新闻联播》、山寨版《春晚》等,都是草根阶层对主流价值体系长期垄断文化和话语权的不满和反抗。他们希望通过颠覆性创新打破主流垄断,建立平民话语权,但文化领域长期存在的主流价值垄断现象很难改变或颠覆,消费或许是人们发现的现实世界的投影,推崇和热衷破坏性山寨消费或许是平民消费者在文化领域无法轻易破旧立新的一种发泄方式。

山寨产品的背后当然有很多法律和伦理问题需要解决,但我们必须承认,山寨消费的存在符合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它倒逼国产品牌正视所遇到的问题,找准根源,大力推行颠覆性创新。这对于各行业的产业升级,对于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大国”转型,利大于弊。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