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瑞奢侈品修复翻新,主营业务包含奢侈品包包修复回收鉴定,奢侈品洗护翻新上色修复, 真皮皮衣洗护修复翻新上色,高端洗鞋修鞋换鞋底贴鞋掌 。名牌包包洗护翻新上色, 腰带皮带修复上色五金抛光, 全国免费上门取送。 .。。。。。。。。。。。。。。。。。。。。。。。。。。。。。。。。。。。。。。。。。。。。。。。。。。。。。。。。
“与其说是消费降级,不如说是智商升级”
▲这是灵兽的第1457篇原创文章
那些曾经让你掏空钱包的高端精品超市、专业店,也正面临最艰难的时刻。
作者/青山
ID/
“支出减少了,但生活质量提高了”
“我已经很久没有叫过外卖、喝过星巴克咖啡、吃过哈根达斯冰淇淋了。”1989年出生的汪峰对《灵兽》感慨道,“以前我总是不理解父母的消费观念,觉得他们太保守,总是习惯性地反对他们,反对长辈的一切。但当我开始面对生活的压力,承担起责任的时候,我才真正能体会到父母的人生智慧。”
王峰曾在一家央企工作,2017年贷款在北京买了一套两居室的小公寓。次年,在朋友的“游说”下,他选择辞职和朋友一起创业。
“创业初期,收入时高时低,并不稳定,经历疫情后更是困难重重,加之每月房贷约2万元,生活压力颇大。但自从前年来北京和我一起生活后,我的消费观念开始发生很大变化。”王峰说。
他说,2019年之前,他会去高档餐厅吃饭,外卖是标配,手机永远是最新款,卡包里塞满了各种会员卡,每年会出国旅行一两次。自从整体环境变了,他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出门都是开车,限牌的时候就打车,现在他开始坐地铁、骑共享单车上下班,买衣服也不再追求品牌,而是开始买优衣库、迪卡侬等平价品牌。
“以前觉得钱就是用来挣的,用来花的,现在觉得挣钱真的不容易,手里有存款才安心。”王峰说。
他回忆说,除了整体环境变化的影响外,父母来北京陪伴他生活也让他受益匪浅。
“他们是2022年初来的,刚来没多久,我父母就对小区周围的环境非常熟悉,哪些超市、菜市场的水果比较新鲜、便宜,哪些蔬菜性价比比较高,哪些卖的东西比较正宗、实惠,他们知道得很清楚。”王峰说。
他说从父母的生活方式上,他有了新的认识。他说,一定要少买新鲜的蔬菜水果,蔬菜当天吃完就行,因为买多了浪费太多。他去社区理发店理发,费用不超过30元,比那些存钱才给折扣的连锁理发店好多了。他买水果自己榨,更新鲜。旧衣服可以变身成各种小生活用品……
“我开始自己做饭了,以前喝一杯星巴克咖啡的钱,现在可以做四道简单又健康的菜和一道汤;以前买一杯哈根达斯冰淇淋的钱,可以买一斤牛肉,够炒几个菜了。”王峰说,虽然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看似“节俭”,但生活质量却没有下降。
“现在我中午一般都会带盒饭去公司,家常饭比叫外卖好吃又健康得多。”王峰说,自己已经活了35年,但经历了环境的转变,才真正静下心来,体会到父母的处世智慧。现在自己和父母每月的伙食费大概在2000元左右,但他觉得自己吃得很健康,生活很安稳。
“现在我的目标是,一边省钱,一边多赚钱。现在想想,之前交的智商税太多了。”王峰笑着说,与其说消费降级,倒不如说智商升级了。
“停止发行各种卡片”
李蕾(化名)最终也未能逃脱被降薪的命运。
“去年年初,公司做了一些调整,部门里有将近一半的人离开了,我很幸运没有被裁员,但工资也减少了近30%。”李蕾无奈地告诉“灵兽”。
与降薪前截然不同的是,李雷现在在日常消费上出现了一些“必然”的变化——不到必要,不会消费。
李磊1984年出生于安徽马鞍山,在985高校读完研究生后,就职于北京一家创新物联网公司,降薪前月薪税后约2.5万元。李磊的伴侣小楠是一名瑜伽老师,现在月薪约1.1万元。2018年,两人在亦庄买了一套两居室,月供1.5万元。
“去年年初降薪之后,我瞬间就感觉到了压力,最主要的是孩子还在上小学,生活开销比较大,扣除每个月的房贷和孩子的开销,工资已经所剩无几了。”李蕾说。
大环境不好,企业日子不好过,李雷对于降薪并没有太多抱怨,只是降薪后重新规划了家庭的日常开支,告别了奢侈消费,开始更加注重性价比。
“关键是要更加务实。”李雷说,自己现在花更多时间在家做饭,妻子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在过年等节日购置鞋子、新衣服、化妆品等,而只购买一些能保值的物品,比如金饰。
“我以前都是充值办理会员卡的,比如木贝模特、克莉丝汀、西西福书店等等,一年的费用差不多要2万元。”肖楠说。
她说,现在觉得充值有优惠很划算,但真正算一算,其实并不划算。比如在木贝发型充值3000元,可以享受所有消费5折优惠。之前店长理发一次收费300元,现在优惠后就变成149.5元,一共可以理发20次。“但充值之后就会发现,给你理发的人随时可以涨价,之前店长理发一次收费299元,没过多久就给我涨价了,之前理发一次收费399元,现在优惠5折后就变成199.5元。之前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现在冷静想想,感觉真是坑人。”
肖楠说,他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家住大兴区的夏安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相比社区里30元就能剪好头发的理发店,这种标价高,然后诱导消费者充值才能优惠的理发店,确实贵了点。”肖楠摇头说道。
“以前经常在克里斯蒂娜书店和西西弗斯书店充值,现在不在那里消费了。”肖楠说,以前他会在西西弗斯书店买一些限量版图书收藏,也会买年历送人或自用。一本珍藏版年历要100多元,现在他觉得这些花费都太浪费了。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上补习班的人越来越少,收入也在缩水,省钱的唯一办法就是不停地存钱,把钱花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为大局着想,是智慧的体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有底气去面对未来的变化。”晓楠说。
消费者支出谨慎,高端精品店陷入困境
整体环境的变化,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
根本原因还是收入不稳定,所谓消费降级、消费欲望低,也就是经济学里的“口红效应”,说白了都是经济现象,逻辑就是经济下行,投资乏力,导致对未来信心不足、迷茫,所以人们选择防御,理性消费,尽量省钱,导致消费力不足。
去年以来,银行存款利率已数次下调,但定期存款滞纳现象却日益明显。
截至4月2日,42家A股上市银行中,已披露2023年业绩的21家银行存款总额达167.74万亿元,较上年增加15.77万亿元,增幅10.37%。 其中,个人定期存款总额达56.96万亿元,同比增长22.11%,部分银行个人定期存款同比增长超过40%。
六大国有银行存款总额达133.61万亿元,占21家上市银行存款总额的近80%,较2022年增加14.34万亿元,增幅12.03%,以中国14亿人口计算,这相当于每人增加1万元存款。
2019年以来,诸多外部不确定因素深深影响大家的生活,有的人降低消费,开始缩减开支;有的人则在增加消费水平的同时,努力提高财富创造能力。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一份消费账单不仅仅体现着你对GDP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商业社会的基本驱动力。
面对消费者“智商的提高”,那些曾经能掏空你钱包的高端精品超市、专业店也面临最艰难的时刻。
近日,上海最知名的高端进口精品超市之一、销售全球美食、80%以上商品为进口商品的上海城超市,因持续亏损宣布停止运营全线门店。去年,高端零食第一股良品铺子也全线降价,明码标价300余款热销、爆款商品平均降价22%,最高降幅达45%,这也是良品铺子成立以来最大幅度的降价幅度。今年初,上市一年的百果园股价从高点跌至低点,市值大幅缩水。还有“消失”的虎头居、陷入困境的钟薛高……
此外,中国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热情似乎自2022年开始大幅下降,国内个人奢侈品市场首次出现10%的下滑,结束了长达5年的增长期。
对此,业内人士告诉《灵兽》,高端超市的商品价格普遍较高,但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性价比,更倾向于选择质优价廉的商品,而非一味追求高价优质。
人们不再一味追求商品的价格昂贵,而是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性,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得高端超市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当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收入的减少已经够让人担忧了,资产的缩水更是雪上加霜。大家被迫降级消费来抵御风险,但在这个过程中,与其说是降级消费,倒不如说是消费者在面对众多高价商品时升级了智商。(灵兽传媒原创)
带着温暖、深度和态度
灵兽传媒公众平台
关注零售和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