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里生日”爆红“818”,《小时代》的“情怀杀”值几何?
8月18日,是郭敬明小说《小时代》中人物顾里生日。原著小说中,这一段讲的是顾里和南湘的一场争吵。南湘说:“你们吵什么吵?一点小事而已,大家之所以聚集在这里,是为了给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顾里过生日。”然而,这个只在书迷影迷中“小范围”流传的娱乐梗,竟然在传统网购重要节点“818”上霸占了微博热搜许久。郭敬明为顾里庆生,《小时代》剧组在郭导微博下评论团建,网友们纷纷刷小时代经典台词,研究“小时代研究”,并针对“顾里生日”梗造句、创作衍生散文……
“小时代”早已是中国公共话语中的常用词,而这个昔日的大IP在历经多年“历史尘埃”之后,依然能被推上竞争激烈的微博舆论场的顶端。相比于经常被翻拍重播的《还珠格格》和《流星花园》,《小时代》的IP红利不仅仅停留在“情色相杀”上。
小时代IP价值的时效性
青春主题的无尽演绎
十三年前,《小时代》横空出世,赶上了中国出版业的最后一个好时代,从2007年11月在《最新小说》杂志上连载,直到2011年12月才发表完结。在电子阅读即将全面碾压书面阅读的转折点上,《小时代》系列成为几乎所有85后、95后青春文学的“白月光”。一二线城市的观众从中汲取了审美和生活方式的养分,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则从中看到了不同的打开世界的方式。2013年电影版上映时,郭敬明的读者群也是中国电影票房的最大贡献者。顾里生日的段子突然在微博上爆红,这是《小时代》所聚集能量的一次小小喷发。
《小时代》这个IP为何如此值钱?除了情节多、人物辨识度高,代表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外,《小时代》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飞速发展的记录者。《小时代》不是改革开放30年风雨激荡的宏大叙事,也没有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但看似一出戏的四个年轻女孩的青春与爱情,也以更加细腻敏感的视角,呈现出社会高速发展下灵魂追不上身体,在花花绿绿的世界里时而清醒时而迷茫的心境。郭敬明作为作家,其实敏锐地捕捉到了空气中的信息素,将其付诸笔端,并展现在荧幕上。《小时代》所探讨的话题,为何在众多热门影视作品中,依然“耳熟能详”?因为它击中了时代的脉搏。 高房价永远追不上,挤压着年轻人的梦想空间。生活条件改善让人感到幸福,追求物质又何必被扣上“污名化”的帽子?《三十而已》爆红,网友们表示看到顾佳要用爱马仕当敲门砖提高自己的圈层,好像又是“塑料姐妹”的故事,而《小时代》里的闺蜜情谊,如果穿越十几年,其实就是《三十而已》里的“三朵花”。
巧合的是,郭采洁与她饰演的角色顾里同龄,都是1986年出生。也正是因为这份陪伴,网传“顾里34岁了”的帖子让很多人感同身受。《小时代》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但只要郭敬明愿意,《小时代》的故事其实可以超越时间的限制,继续流传下去。原因很简单:《小时代》聚焦的是大时代里的小我。在青春这个主题的范畴内,郭敬明对青春的表达细腻而美好,也展现了年轻人复杂而忧伤的心境,追求完美和被现实“打脸”后的迷茫,面对商业社会冲击后的无奈。《小时代》所体现的不分代际的青春,让它可以被一遍又一遍地解读和书写。
小时代美学的背后
影响了年轻一代对美的理解
自编自导自演的郭敬明,对《小时代》系列的投入一向大手笔。其实,《小时代》刚开播时遭遇的最大质疑之一,就是对上海奢华生活的毫不掩饰的展现。豪宅、豪车、美酒、华服,一度被误认为是“拜金”和“物质主义”。然而,《小时代》上映七年后,关于这部剧的布景、服装、道具的讨论也发生了彻底的反转。当观众重新观看这部老片时,发现主角的时尚并没有过时。奢华耀眼的背后,凝聚着创作者的诚意。就连它的服装道具,都成为都市时尚剧的标杆。比如花费巨资的海外取景,剧组千方百计协调当地的旅游景点进行拍摄; 英国驻上海领事馆和柏悦酒店屋顶游泳池也一改从不对外开放的做法。拍摄期间恰逢纽约、巴黎、米兰时装周,众多国际品牌慷慨借出大量时装,甚至高级定制商品跨洲转移。郭敬明的审美风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和迎合了年轻一代对美的理解。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奢侈品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时尚奢侈品销售增长的85%来自“千禧一代”和“Z世代”。自此以后,这个群体一直是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的中坚力量。
吃得越多越好,对于美食和审美都是如此。《小时代》中,设计师的衣服多达7000多套,郭敬明的“夸张”更像是对“盖茨比式”奢靡生活的一种反思。正是因为《小时代》中主人公们的“超现实”生活,才讽刺了那个时代的浮躁与喧嚣。在《小时代:灵魂的尽头》大结局的多重解读中,一场大火摧毁了一切,剥去了所有的幻想,让所有人回到终点,重新审视自己的灵魂。
《小时代》片尾的滚动字幕感谢了品牌
受不了却又摆脱不了的《小时代》:
改变了趋势
电影界和文化界对郭敬明这个闯入者并不友好,但这并没有阻止两年连拍四部的《小时代》系列取得巨大的票房成功。同时,其创作模式和全新的宣传营销策略也成为此后几年内业内企业学习和效仿的成功案例。跳出先入为主的好恶,才是王道。《小时代》在青春伤痛的基础上,强化了“闺蜜”(或“塑料姐妹”)相爱相恨的主题,大批高颜值男演员的爆红,也撬动了整个内地娱乐圈的“鲜肉”风潮。在后《小时代》时期,这两大主题催生了不少爆款电影电视剧,推出了一大批顶尖艺人,就连张艺谋、陈凯歌在选角时也未能幸免。
《小时代》多样的宣传方式与风起云涌的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碰撞,擦出了不少火花。拥有千万粉丝的微博红人郭敬明,是《小时代》系列最具影响力的宣传红人:曾经只是宣传补充的主题曲MV,被《小时代》委以重任。当《时光炊雨》前奏响起,不少网友流泪,直呼“我的青春又回来了”。受其影响,影视OST如今已成为华语乐坛最强大的力量。
另一大让电影界沸腾的话题,是郭敬明在系列电影中强行推广的“工业化制作流程”。在中国导演的传统观念中,在工业品与艺术品之间,电影无疑应该尽量向后者靠拢,但正如经久不衰的“好莱坞”品牌名来自于高度成熟的电影工业化体系。《小时代》能保持两年四部电影的高能节奏,除了郭敬明自身不怕过度劳累外,从开机到重大时间节点的严谨执行、工业化的制作和宣传流程,才是保证这部系列电影如期而至的关键。不管“主流”和“专业人士”是否承认,除了天价票房,非专业出身的郭敬明更是一位既有编剧导演思维,又有投资人思维的创作者。 那个时代的高潮、时间和成本的控制、创意的营销,以及他的“小时代”系列,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华语电影的走向。
相比《还珠格格》剧组近两年八次重聚,《小时代》IP价值的长尾效应在这次“顾里生日”梗中得到了验证。从网友给出的积极回应来看,13年前垄断话语权的那群人,已经逐渐让位于处于舆论场中心的85后群体。《小时代》本身就是一部影响力巨大的文化产品,这个拥有超强长尾效应的IP,有硬实力再度迎来它的高光时刻。《小时代》超越“情怀杀戮”的商业价值更是无以言表,而郭敬明《小时代》中永恒的青春矩阵,依然能够引起当下新一代年轻观众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