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中心城市榜单》发布,重庆、泉州、武汉、南京超越北京、上海

日期: 2024-03-06 03:07:06|浏览: 256|编号: 75302
联系人:中国品瑞奢侈品修复护理 电话:13115811533 微信:772392775

《中国消费中心城市榜单》发布,重庆、泉州、武汉、南京超越北京、上海

如需投稿、广告和合作,请联系:

中国消费中心城市名单出炉,重庆、泉州、武汉、南京逆袭超越北京、上海。

3月24日,国内高端消费专业研究咨询机构耀客研究院发布《中国豪华城市发展报告》,首次对消费中心城市进行专业定义,并推出“中国消费中心”城市指数》和《中国豪华城市发展报告》。 《消费中心城市排行榜》,对中国未来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格局做出了趋势判断。

自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率先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来,在国家刺激的背景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成为许多城市的发展目标。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那么中国哪些城市最有机会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呢? 哪些城市真正带动了区域或全国消费增长? 哪些城市消费外流严重? 哪些城市对周边消费的虹吸作用较强?

2022年,中国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将从18个增加到17个(哈尔滨人口将降至1000万以下)。 即便如此,中国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也将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国家。 与此同时,中国已有24个城市GDP超过万亿。 城市和城镇化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耀科研究院认为,消费中心城市应具备“三大属性”——引领性、辐射性、融合性。

消费中心城市必须具备引领和传播消费理念和趋势、创造和创新生活方式的能力; 消费中心城市必须是某一地区乃至全球消费者向往居住或旅游的城市,并对周边消费产生一定的虹吸效应; 消费中心城市必须具有包容性,能够融合更多或全部的消费理念、消费文化、消费内容和消费方式,让消费者在全球范围内体验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内容。

评价一个城市是否达到消费中心城市标准最直接的指标就是能否吸引外来游客消费、留住本地居民消费。 耀科研究院首创“中国消费中心城市指数”和“中国消费中心城市排行榜”。 首次采用可量化的方法对消费中心城市进行评价,对于我国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通过消费中心城市指数,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出该城市的消费剩余,即外部消费净值减去本地居民的流出消费。 值越大,越能证明该城市符合消费中心城市的定义和标准。

2019年至2021年,武汉、泉州、重庆分别占据中国消费中心城市排行榜第一名。 2019年,武汉当之无愧地位居榜首,但2020年武汉放弃了榜首位置,跌至第四位,2021年跌至第九位。可见突发事件对武汉消费的影响是可持续的,但这个华中地区的人口中心和九省通衢仍然是中国最重要的消费中心之一。

除武汉外,最值得关注的消费中心城市是泉州和南京。 泉州连续三年跻身中国核心消费城市前三名,得益于近年来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当地消费力。 改善,以及对包括莆田市在内的周边消费的虹吸效应。 南京连续三年位居榜单第二、第二、第四位,吸纳周边消费的能力绝对超强。 近年来苏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南京成为中国顶级的消费中心。 是城市的主要支撑。

2021年,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重庆无疑将成为中国消费净流入量最大的城市,跃升至中国消费中心城市排行榜首位。 2021年消费净流入4054亿。 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重庆大量的外地消费。 人口涌入,尤其是年轻人涌入带来的消费增加。

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和北京并没有像大家预期的那样成为中国顶级消费城市。 上海虽然在2021年上升至第二位,但在2019年和2020年仅排名第十和第五。北京2019年至2021年在榜单上的排名仅为第六、第九和第五。 这两个城市距离我们通常认为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概念还相去甚远。

耀科研究院院长周挺博士解释说,严重的消费外流是影响这两个城市排名的主要原因。 上海作为东方时尚之都,其消费中心城市地位仍有提升空间,但北京由于居住环境变化以及创业中心南迁,难以进一步提升消费中心城市的地位。

三亚无疑是中国境外消费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覆盖了全国的消费能力。 但作为一个中小城市,对外来人口的接待和服务能力有限,消费的流入也十分有限。 它跻身中国顶级消费中心之列。 排名很低,但可以预见,未来三亚有能力快速提升在消费中心城市中的排名。

交通枢纽城市、旅游城市更有可能成为消费中心城市。 南京、武汉、郑州等都是重要的交通城镇,而苏州、青岛、成都等城市则是标准的旅游城市。 最大的例外是杭州。 虽然杭州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互联网新贵、民营企业家消费能力较强,但喜欢在外面花钱也是事实。

消费中心城市的出现,导致更多中小城市出现消费外流。 2021年消费中心城市指数为正值的城市仅有45个,2020年仅有32个。这意味着中国大部分城市都是消费输出城市。 在北方城市,消费外流尤为严重,尤其是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的高净值客户已经习惯了外出消费。 耀科研究院预计,未来东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消费外流将进一步加剧,这些城市的消费市场将进一步失去活力。

耀科研究院预测,中国大中城市的消费中心地位将逐步加强,并在未来3-5年内达到最高点。 那么,随着互联网消费的进一步普及和商业模式的升级转型,大城市将对周边消费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权力的虹吸效应将减弱,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有的消费中心城市格局,出现“超大消费趋势中心城市+中小消费服务中心城市”的格局。

消费潮流中心城市引领潮流,推动商业创新和经济发展; 消费服务中心城市以服务为主,是很多产品和服务线下体验终端的最佳所在地。 一个消费趋势中心城市周围有一批消费服务中心城市,共同形成“1+X”的区域消费生态结构。

耀科研究院预计,到2030年,我国特大型消费趋势中心城市将保持在15个左右,成为引领消费趋势、品牌推广、产品发布的主战场,而中小型消费服务中心城市数量将保持在15个左右。预计在200个左右,这些城市将均匀分布在全国,将成为下一步各高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竞争的主战场。

耀科研究院院长周挺博士认为,建设新时代消费中心城市,必须实现“四个现代化”——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数字化。 只有精心打造城市国际影响力,着力引进高端生活方式内容,着力打造城市本土消费知名品牌,全力支持生活服务数字化平台发展,才能真正打造现代消费中心城市。

评论:

耀科研究院的依据是一个城市社会零和占全国社会零和的比例以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 还考虑房价水平、物价水平、存贷款、居民消费观念等。 综合计算“中国消费中心城市指数”,并根据该指数计算消费净流入额,形成“中国消费中心城市排行榜”。

指数和榜单是相对数据,包含经验数据。 耀科研究院不保证100%与事实相符。 只是通过指数和榜单,让大家对中国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有更具体、准确的了解。 可量化的认知揭示了中国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个体差异,供各界决策参考。

超过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