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日期: 2025-01-08 22:08:20|浏览: 18|编号: 117896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15份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非常重要。报告具有描述性语言的特点。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很苦恼。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欢迎您分享。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1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一种个人行为,但从更深的意义上讲,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习惯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园不良消费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不仅增加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家长与学生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于学生个体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与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因此,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消费问题值得刻不容缓的关注!

本次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当前的消费状况,以期探讨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有效改进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1. 对象和方法

1、对象:笔者感兴趣的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对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共有320人接受调查,平均年龄为20或8岁,平均等级为2或1。

2、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内容是我们根据大学生的消费相关情况自行设计,经过预测试和反复修改形成的。问卷问题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本次调查共回收发放问卷145份,其中有效问卷138份;二是网上问卷调查,让部分重点大学的学生通过QQ、电子邮件、留言板等方式在线回答。共有110人填写了网上问卷,问卷是随机发放的。三是通过一对一谈话或座谈会等方式获取信息,进一步了解受访者的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通过访谈,随机抽取了65名愿意接受采访的人。三种形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我们的研究更加客观。

3、数据处理:全部采用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统计。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1、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较大。大学生每月整体消费主要集中在350元至500元和500元至800元区间。 350元以下和1200元以上之间的两极分化较少。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消费基本在350元以下。贫困学生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有较大差异。

2、娱乐费用、恋爱费用逐渐增加。随着旅游理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在这方面消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每年会出游两次,要么集体出游,要么与几个朋友结伴出游。此外,调查中30%的大学生正在恋爱,每月的恋爱费用高达200元至350元。这是当代大学生的一种不合理消费。学生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流,有较强的消费倾向。娱乐消费在全部消费中占有很大比例。

3、餐饮费用高。无论学生是否贫困,食品支出占总消费的绝大多数,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存在一种外出就餐、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虽然这方面的支出不大,但这也是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开始在社交上花钱。

4、通讯网络成本太高。调查人群中,92%拥有手机,70%的贫困学生也拥有手机。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每月的手机费用在50元至100元之间,贫困学生的手机费用一般可以控制在50元以下。还有14%的学生每月手机费用高达150元以上。

5、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家庭提供。其中,贫困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人数比普通学生高出十个百分点。贫困学生比普通学生对兼职有更殷切的期望,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见,贫困学生的自我锻炼、尽快融入社会的意识更加迫切。从家庭月收入来看,大学生家庭月收入一般在1000元至2000元,而贫困学生家庭月收入大多在500元至1500元,其中25%为月收入1000元以上的特困户。不到500元。

6、先进消费方式悄然流行。大多数学生在购物时更喜欢现金,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更喜欢银行卡和信用卡。可见,一些相对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将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物品。学生使用信用卡逐渐普及。

7、男女生消费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现代大学生中,男女的爱情支出基本处于同一趋势,有的女生甚至比男生在爱情上的支出还要多。在建立和培养自己的人际关系方面,男生的花费比女生要多得多,而在形象包装上,女生则略胜一筹。在是否规划每月生活费用的调查中,只有28.4%的女生和37.1%的男生选择这样做。

8.大学生对自身消费状况的看法。无论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都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的消费状况尚可,10%的贫困生认为自己的消费状况较低。其余大部分学生认为,目前的消费状况偏高。学生普遍都有过不知不觉花钱的经历,但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思考过如何去面对。过度消费问题及如何应对,说明大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成熟的消费观念。

3 结论与讨论

1、结论

(一)大学生消费结构紧跟社会发展趋势,与社会接轨。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外出就餐、请朋友吃饭、旅游、通讯网络等方面的花费较多。大学生圈子似乎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加意识到需要尽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鲜事物。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然后尽早融入社会。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深受大学生欢迎。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活跃群体,虽然他们的经济实力还没有跟上社会的步伐,但他们的消费意识却已经跟上了社会的发展。

(二)理性消费仍是消费主流。

大学生的大部分支出都在吃喝上,而在娱乐上的支出并不多。可见,大学生仍然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是专注于学习知识而不是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在消费时会更加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他们不会一味追求昂贵的产品,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因此,更加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三)消费向多元化发展。

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装和配饰上投入了大量的金钱。作为读过圣贤书籍的天之骄子,学习之余也不会忘记去逛学习用品店、书店。为获得各种证书充值已成为大学生的消费热点。一些有钱的同学手上也有一些相机、MP3播放器等数码产品。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正在逐步向多元化发展。

(4)恋爱费用过高。

大学生初恋时,为了稳定感情、取悦恋人,会付出相对较高的爱情费。这是大学生消费中非常不合理的一部分。有很多大学生因为谈恋爱而导致每月的生活费入不敷出。这种不合理的消费还会导致错误的价值体系的形成,很容易让大学生认为爱情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因此,应该避免爱情支出过多的现象。

(5)贫困学生消费水平虽然较低,但消费构成相对合理。

由于贫困学生消费能力有限,他们的日常经费来源除家庭外,还包括国家和社会补贴、勤工助学等。正是因为他们的钱来之不易,所以他们才会对生活中的各种开支精打细算。他们的主要开支是食物、生活用品和学习充电。另外,由于接触社会的需求更加强烈,他们能够把握社会上的某些消费趋势并有选择性地跟随。

(六)合理理财、储蓄观念还很淡薄。

调查中,大部分大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消费构成不太合理,但极少数大学生有规划自己消费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不知不觉地盲目追随校园流行的消费潮流,缺乏自我判断和独立意识。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只有极少数学生的银行账户里可以有自己的储蓄。

2、大学生消费构成不合理因素分析。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尚未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很容易被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所迷惑,但笔者认为,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非理性消费现象不仅与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的特点有关自身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不健康消费习惯的影响。

首先,学生高消费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当前社会高度重视高消费,这种错误导向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另外,当今社会透支消费盛行。大学生是一个对社会潮流有敏锐认知的群体。此外,他们缺乏独立判断力。如果没有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陷入消费误区。

(二)校园错误消费风气的催化。

学校也是消费习惯和方式快速传播的媒介。大学一般都是同龄人的群体,这对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其群体规模和价值常常被大学生作为个人行为的重要参考依据。一旦同学之间攀比、追求名牌、待客之风盛行,大学生也会纷纷效仿。此外,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即使有类似的教育,一般也不够深入,没有教育意义。

(三)家长不当消费观念的延伸。

家庭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普遍缺乏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传统家庭教育首先注重对孩子道德教育的培养。现代家庭教育注重德、智、体三方面的培养。但家庭教育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一直是孩子消费的培养。另外,很多家长本身也没有健康的消费观念。父母害怕不如别人,宁愿省吃俭用,也不让孩子像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四、对策与建议

1、合理规划自己的消费结构,增强理财意识。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需要更加理性地思考自己的消费现状,在大学生活中要注重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强调合理适度消费,提倡量力而行的计划消费。注重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习惯的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盲目追求高消费。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在消费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我们一定要选择适合大学生的消费标准,而不是仅仅因为比较而盲目追求名牌、高标准、高消费。要克服这种心态,大学生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科学的价值观,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原则,给自己一个理性的定位。

3、贫困学生要正视自己的消费状况,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贫困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购买力相对落后,但消费欲望并未减弱。因此,贫困学生必须更加注重面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查中的一位贫困学生这样说道:在清理学校道路的时候,我会对每一个经过的人微笑,因为我知道,自己双手赚到的钱是最光荣的。这是一个好的心态。贫困学生要积极面对自身情况,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配消费。

4、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对于还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大学生来说,精神消费不仅可以弥补物质生活的不足,还能赋予大学生更深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因此,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文化活动,将娱乐与获取知识结合起来,陶冶情操,获取知识。此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5.大学校园应营造更好的消费氛围。学校氛围的影响对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但针对大学生年龄和消费行为的特点,学校消费道德教育不应单纯说教,而应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引导。因此,我们在此呼吁学校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消费引导和教育,同时能够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并体现在校规校训中。这些措施不仅可以使大学生重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而且可以从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入手,使广大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学风和校风。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2

1. 提出问题

在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小,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与社会上其他消费群体不同。一方面,他们有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实现经济独立,消费受到很大限制。消费观念的进步和消费能力的滞后对他们的消费影响很大。特殊群体自然有其特殊性。同时,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非理性消费,甚至出现一些消费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调查,了解大学生消费了多少,花在哪里,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如何解决?改进它

二、调查问卷情况

见附件(含调查问卷、结果分析表各一份)

本次问卷共发放42份,回收有效问卷31份。发放的对象主要是我们周围的学生,基本上是随机发放的。

下面我们对几个有代表性的进行详细分析。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1.总消费

统计结果显示,消费金额主要集中在35.05万至50.08万之间。对于一个基本纯粹的消费群体来说,我们认为这个结果略低一些。我们认为合适的高峰人数分布应该出现在500-800这个区间,其他区间应该符合正态分布。两种极端情况a(350以下)和e(1200以上)选择较少,但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2.恩格尔系数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最多的人在食品上花费350 450,食品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大学生的恩格尔系数比较高,这可能是这个群体的一个特点。虽然认为这一数据受到我校物价水平的限制,且与个人胃口密切相关,但仍能反映福州大学生的总体消费支出。

3、通讯费用

随机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他们反而更加注重自身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他们不一定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心的。

总体而言,大学生消费仍处于温饱阶段,即食品和服装仍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这种衣食住行有小康的趋势(这是由于我们的手机支出不断增加,潜在的爱情支出可见一斑)。

2、消费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两极分化。

据调查,武汉大学生年消费最高为28500元,最低年消费仅为2100元。大学生人均年支出8383.96元。其中,92.7%的大学生将家庭供给视为最重要的经济因素。

收入来源,占其总消费的70%以上。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就越大,形成了大学生特殊的奢侈消费格局,主要体现在旅游、电脑、电话机或手机等消费上。这一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可以看出,大学生消费差距加大,两极分化较为明显。这是在当前我国剧变的社会背景下的必然。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3、不花钱丰富大脑

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就业单位对学历要求较高,现在一些大学生读完专科、本科、本科、硕士后,开始批量购买工具书。也有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辅修其他学科,为自己的就业积累知识资本。他们在上课、购买材料等消费物品上很慷慨,家长也愿意在这种消费上进行投资。

4、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童较为突出。

20世纪70年代至今大学生的生活消费至少有一个共同点,即消费的主要构成是生活开支和购买学习资料及用品。在生活开支中,伙食费是重中之重。根据广州的物价水平,估计学生每天在学校的基本伙食费用约为10元左右。学生每月净伙食费约为300元。

我们惊讶地发现,在接受调查的12名女孩中,66.7%的女孩在食物上的花费低于350元。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而控制食欲,有的为了省钱而不顾营养需求选择便宜的饭菜;而19名男生中只有84.2%达标。当被问到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比如是否认同一杯奶养活一个国家的说法时,90%的学生表示同意,但不太在意。当我们在座谈会上指出膳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时,很多人,尤其是女同学,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的了解不够。

5、过度追求时尚、名牌,攀比心理

在讨论中,有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部手机或者换用时下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愿意省钱,甚至牺牲其他必要的开支;有的男学生想要一双名牌运动鞋,有的女学生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来满足自己。欲望。这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为出,虚荣心的驱使很容易导致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6、在爱情上的过度消费

在调查和讨论中,我们发现,一些恋爱中的大学生每月多花100-200元左右,最低50元左右,最高500元(比如互相送昂贵的礼物)。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而他们往往很难理性地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一段关系中一般由男人承担费用的局面已经被彻底打破。费用分三种情况:男方承担全部费用、男女双方全部承担、女方主动承担全部费用。女生的恋爱费用有何变化?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独立理财的能力已经成为重中之重。财务管理不是简单的四算计算,也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础。盲目的个人冲动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心中的独立观念,而且更加迫切。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和金钱规律的能力;第二,正确使用金钱的能力和金钱的规律。

2.克服攀比情绪

攀比心理的形成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该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科学的价值观,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原则,给自己一个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确实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去争取。生活中不如别人并不丢脸,也没有必要抬高自己。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的趋势和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费用总体来说是现实合理的。但分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较大。这主要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由于家庭情况不同,消费习惯不同造成的。在主要从事寄生消费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理财能力和科学价值观应该是重中之重。

3、在大学生中形成良好的消费氛围

良好的校风是师德师风与学生学习、生活方式的有机结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反映学生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消费习惯一旦培养和强化,就会促进良好校风的塑造,形成校风造福学生的良性循环。因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应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设计与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相关的专题活动,持之以恒地以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从而促进良好学习的巩固和发展。风格和校风。

参考:

[1]张金福

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特征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xx年02期:

[2]李明娟

*大学生贫富差距现象[p]山东青年报20xx-02-18

[3]于展宏

关注大学生健康消费。南华商学院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p]广州市社会科学系

[4]邹刚

当代城市大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

报告[p]兰州大学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3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他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将直接影响和反映未来社会主要消费群体的消费状况。因此,有必要关注当前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的。为掌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取向,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消费意识,引导其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我组对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消费情况。

问卷设计

在制作调查问卷时,我们力求选题准确、简洁、针对性强,并遵循以下原则:

1、调查问卷主题明确,所有问题必须与主题相关;

2、语言应简洁、准确,以免影响理解和回答问题;

3、问卷项目应由浅入深排列,并注意相互之间的联系,使受访者回答连贯;

4、问题要切合实际,充分考虑受访者的差异;

5、提出问题时,提前考虑能够对问题结果进行适当分类和解释,以便获得的数据可以轻松地进行交叉分析;

6、调查问卷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可接受性。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问卷分析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消费方式、消费项目、消费心理等问题。此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形式,通过互联网发放问卷。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

来自学院、金融学院等不同学院的大一、大二、大三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83.33%,其中男生占45%,女生占55%。由于抽样时充分考虑了样本的代表性和性别比例的协调性,本次调查更客观地反映了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为了方便访员回答问卷,问卷设计过程中以选择题为主,少量填空题。 25%的受访者来自农村地区,

45%来自城镇,30%来自城市。

2、调查结果分析

1.关于平均每月生活费用

从大学生每月生活费消费情况来看,城市学生的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学生。受访者中,只有4.5%的人月均生活费在500元以下,5.5%的人月均生活费在1301元以上。大多数学生月平均生活费在500元至1300元之间,其中501元至800元。其中53.7%的人支付了801元至1300元,其中36.3%的人支付了。可见,大学生月均消费还是比较合理的。

2、主要生活费来源

从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来看,88%的大学生选择父母,5%的学生依靠奖学金来支付生活费用; 15%的学生通过兼职来补贴日常开支,2%的学生有其他来源。财务来源。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父母。但随着档次的提高,这一比例略有下降,且来源趋于多元化。

3、每月主要消费项目

21世纪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当代大学生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图书馆的单调生活。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每月消费项目中,95%的学生食品占每月消费的50%;学生服装消费约为10%-20%;书籍、各种培训费用,大二、大三占每月消费一定比例,约5%-20%,新生占每月消费一定比例。消费金额比较小;娱乐社交在月消费中占比较高。 15%的学生在这个领域花费30%,75%的学生在这个领域花费10%,还有10%在这个领域花费。学生占10%;购物费用一般在10%到30%之间,通讯费用占5%左右。可见,大学生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娱乐和社交消费将成为学生每月消费的很大一部分,体现了大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过上高品质生活的愿望。

4、采取消费形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就主要消费形式而言,15%的学生热衷于网上消费,64.5%的学生仍愿意选择大型超市或其他百货商店,14.5%的学生会选择特产专卖店或品牌店,其余6%大多选择小店。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消费方式也在不断增加。

五、财务管理情况

受访者中,85%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记账的习惯,13%的学生有时不时记账的习惯,只有2%的学生坚持每天记账。大多数学生的每月生活费用都比较合理。 70.3% 的学生在支出和计划的同时进行,12.3% 的学生在需要时支出,12.4% 的学生在可以储蓄时储蓄,5% 的学生在支出前计划一切。从调查来看,面对相对富裕的经济条件,学生花钱相对自由。

六、关于购买时是否与商家讨价还价的问题

对于购买时是否会与商家讨价还价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还是会讨价还价。 53.7%的学生会尽量压低价格,30.4%的学生可能会还价,7.3%的学生会视情况而定,8.6%的学生不会再还价。 。如今,商家通常会提高价格。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们懂得适当还价,这样在买东西时就不会遭受太大的损失。

七、消费担忧

购买的时候总会有一些顾虑。受访者中,85%的学生关注产品的性价比。

例如,15%的学生会考虑资金问题,10%的学生还会考虑产品的时尚性。在这次调查中,没有学生会考虑其他学生是否也拥有它。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心智更加成熟,比较性也越来越少。

8.消费心理

一般情况下,76.7%的学生表示如果确实需要就会消费,12.3%的学生会根据心情消费,9%的学生会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消费,2%的学生如果有足够的钱就会消费。他们有足够的资金。会选择打折促销来消费。面对“双十一”等产品疯狂打折季,85.2%的学生选择了看看有没有需要的态度,7.3%的学生会选择冷静观战的态度,5.5%的学生会选择淡定观战的态度。没有一定的购物欲望,2%的学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疯狂购物。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已经比较成熟。

结束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经济尚未独立,消费受到很大限制。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能力的滞后,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异常发展的态势。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到父母、老师、同学等社会成员的影响,可塑性很强。因此,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同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消费市场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巨大、潜力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合理发展这样的市场也是一个问题。我们所有人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现我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提出以下建议:

(一)对于大学生来说,必须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理性对待自己的消费。大学生作为纯粹的消费者,经济来源大多依赖家庭,因此他们的消费必须考虑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切不可盲目陷入情感消费的误区。现在一些学生花钱大手大脚,沉迷于盲目消费。比如,最近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会大大增加他们的消费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也会在盲目消费中迷失自我,甚至影响自己的学业。此外,大学生还必须具备消费者维权意识。进入大学后,他们开始慢慢融入社会。社会上存在各种欺骗消费者的违法行为。

屡禁不止的行为重演,面对复杂的社会,大学生必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学校要加强学生消费观念的培养。实事求是地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念教育重视不够。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还不够。 “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引导不足。由于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认识不够全面、客观,以及课程设置、对与人生观、劳动观、文化观等重要概念密切相关的消费观念的专题教育等因素,金钱观、国情观不纳入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全面开展,很难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3)对于社会来说,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满足不同经济条件的大学生在产品种类、价格、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让他们消费。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大学生消费市场都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严重影响了高校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4)对于大学生来说,合理储蓄的观念也应强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清崎曾说过:“财务管理与你赚多少钱无关。它是衡量你能保留多少钱以及能让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中,当被问及对财务管理的理解时,不少学生表示不熟悉。当被问及学期结束后的经济状况时,大多数学生坦言自己的消费超出了计划范围。有的学生甚至需要向别人借钱来支付回家的路费。剩下一点的同学们也在想着剩下的钱怎么花。钱花完了,只有少数学生有储蓄的意识。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4

“现在的校园生活太丰富多彩、太昂贵了,上网、逛街、同学生日聚会、考计算机证书都要钱……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了” ,钱不是问题。”上周,在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一次座谈会上,一位同学这样描述当前大学生的消费状况。

●75%以上的日常消费每月在1000元左右

●电子产品消费不亚于白领

●喜欢买书的大学生越来越少

●品牌成为女孩消费第一考虑因素

●恋爱中男生占70%消费

现在大学生的生活消费达到什么水平?浙江工商大学对全校学生的调查显示,超过75%的学生每月日常消费在1000元左右,有的已经攀升至XX元,超过了普通白领的消费。等级。

大学生如何管理这笔费用?这项调查告诉我们,爱情、人际交往、考试、出国准备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最重要的消费项目。爱情和人际交往开支构成了日常消费的大头。出国考研准备费用成为拉动大学生消费的新增长点。

“吃穿”消费仅占30%

每个月吃饭穿衣花费并不多

此次调查主要针对大二和大三学生。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30份。

调查发现,98.1%的学生主要收入来源是父母,每月消费大部分在1000元左右,属于中等金额。此前意义上的“吃穿”消费仅占学生日常消费的30%。图书消费低于5%。没有多少大学生喜欢买书。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买书了。 64.2%的学生在图书上的花费不到总消费的5%。即使在这5%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人会购买服装、化妆、漫画等方面的书籍。“学校发的书我都看不了,谁会买专业书籍?更何况是文学书、工具书,它们都可以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一位受访者这样回答。

手机、电脑、MP3电子产品消费

大学生和白领一样优秀

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学生拥有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77.36%的学生已拥有手机,其中70%以上使用中高端手机。

56.6%的学生拥有电脑。尤其是对于新生来说,电脑已经成为入学必备的“遗产”之一。然而,在拥有电脑的学生中,58.5%的人将电脑用于玩游戏、上网聊天等娱乐活动,而只有26.4%的人将电脑用于学习。

服装、化妆品成为女生消费大头

品牌成为首要考虑因素

对于大多数女孩来说,各种服装和化妆品的消费是她们日常消费的很大一部分。近一半的女学生在购物时将品牌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耐克”、“艾格”、“ONLY”、“兰蔻”、“倩碧”等中高档服装、化妆品品牌深受学生欢迎。 。

爱情不需要“面包”

爱情消费成男生消费“主战场”

爱情消费一直是大学生尤其是男生消费的“主战场”。有时他们必须挨饿才能坠入爱河。

“如果你父母每个月给你1000元,你每个月的‘爱心基金’应该保证700元。”大三学生田金生说:“大学生中,男生还是大多为爱情付出。每个月从父母那里得到的钱大部分都花在这个上了,剩下的就只是日常饮食了。如果还不够的话,我得不吃早餐了!”

据了解,田金生这样的人在大学里仍然是“普遍现象”。更有什者,他们花费数千元买花,只是为了让女孩们微笑。

大学生社交、娱乐、娱乐消费大幅升级。

“宿舍同学吃饭要100元;请社团干部吃饭要200元……”还在上大二的李旭正在计算上个月的开支。用他的话说,这种社交娱乐开支是少不了的。

记者粗略调查了下沙高教园区,发现学校附近的餐馆明显多于其他餐馆。其中大多数是中档。一顿饭通常要100多元。大多数学生选择这些地方来犒赏自己。据说,大学校园里的社交活动与外界没有什么不同。很多学生都有“不得不社交”的想法,这反过来又给自己造成了负担。 “其实我不想请客,确实很贵,但我不能欠你什么人情。”浙江工商大学的周丹抱怨道。

留学生消费研究及新增长点

随着大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未来前景,考取证书和出国成为两个重要的砝码。大学生每年在这两方面的花费越来越多,成为大学生消费新的增长点。

大三的王敏粗略地算了一下:除了之前的四级、六级、国家二级、省二级计算机证书外,还有很多专业资格认证,比如注册会计师证书、律师资格证、秘书资格证等等,甚至还有驾照。 “为了参加考试,我们要参加很多考试补习班,费用要几百到几千块钱。但事实上,很多人只是随波逐流地参加考试,很多证书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多大意义。”比如,文秘资格证书对于理科生找工作来说是没有用的。”

除了考试的风潮之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把出国留学提上日程,不少家庭也投入大量资金参加各类海外培训课程。等待签证的王辉算了一笔账:“出国一定要考GRE。大三的时候,我去北京就读新东方的G考试班,学费是900元,材料费200块钱,报名费1000多块钱,生活费一个月就花了3000块钱;二是后来还要考托福;而且每个学校的申请费都不一样,比如在美国一般是60美元左右,如果多申请几所学校,加上签证、护照、存档就近万元了。光是前期准备的文件就需要好几万。”

大学生第一次自己掌管自己的钱

什么该花什么不该花,有点盲目。

对于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现状,经济学家认为,当前部分大学生的消费意识陷入了误区,很多消费行为体现了他们消费心理的不成熟。 “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才开始独立消费,对于如何掌控手中的钱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商学院经济系的一位老师解释道,“大多数学生花钱都是没有计划的,很可能父母给的钱就是想花多少钱,看到别人买什么就买什么”而且,由于学生在校期间,要努力适应社会,模仿消费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他们像人们一样去酒吧、茶馆参加社交活动。融入社会,学习如何穿着随之而来的是比较心态和家庭背景好的人更容易追求名牌,而家庭相对贫困的人可能会产生自卑感。”

这项调查还发现,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自己是“理财达人”,大多数人只能勉强做到“收支平衡”。 7.5%的人是典型的“兼职者”,约有18.7%的人会超额消费。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5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已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和消费心理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因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大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社会生活。能力。与很多地方相比,宜州市的发展相对落后。为了了解大学生的一些日常消费情况,我们团队特意在我院范围内进行了此次调查。

本次调查不分年级,随机抽取各院系宿舍进行。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通过数据统计和数据对比分析,得到如下调查结果报告:

1、在财力和家庭经济状况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66.33%的学生依靠家庭提供生活费,其余的一般依靠助学贷款、奖学金、勤工俭学等方式获取生活费。调查的180名学生中,71.12%来自农村,22.88%来自城市。其中55.68%的家庭能够满足一般家庭开支的需要,19.89%的家庭有困难,其余的可以满足一定的消费水平或较高的生活水平。

2、从消费支出来看:

34.27%的学生月平均生活费在39.89%至19.10%的学生之间,6.74%的学生月平均生活费在800元以上。月均生活费超过600元的几乎都是男生,其中以艺术、体育类学生居多。在调查中,只有少数学生没有手机。除拥有手机外,26.15%的学生还拥有电脑,近10%的学生拥有数码相机,12.62%的学生拥有MP3、MP4、MP5之一。因此,大多数学生每月的电话费和上网费花费在30100元之间,28.42%的学生花费在30元以下。分析发现,43.46%的学生在食品(包括各种零食和饮料)上的花费在100元之间,36.65%的学生在200元至500元之间花费。大约10%。每月的生活开支中,除了通讯费、伙食费较大外,学生每月的学习、交通、购物、娱乐等开支所占比重较小。

3、在消费标准和消费条件方面:

55.08%的学生认为吃穿住行应以经济效益为主。 27.81%的学生认为吃穿住行要兼顾承受能力和高标准。只有少数学生主张尽可能追求高标准或者对自己的标准不清楚。 。当谈到名牌和高端产品时,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质量较好,可以打折购买。有的学生说它们很时尚,可以彰显自己的个性,而另一些学生则认为它们太贵了,浪费钱。当被问及每月生活费是否足够时,57.22%的学生偶尔透支,17.11%的学生经常透支。主要原因是他们很少合理规划自己的开支。

4、关于当地生活物质水平及周边学生消费情况:

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宜州当地的生活物质水平一般,少数学生认为偏高或偏低。对于周围学生的消费情况,近60%的学生认为比较现实,20.43%的学生认为比较高,超过10%的学生认为比较节俭。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我院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是合理的,符合当地消费水平,但也存在不合理消费的缺陷。与中学相比,大学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相对自由。有些学生过于放任,几乎从来没有对自己每月的生活费用进行合理的规划,往往导致收入不平衡。大学是一个大地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聚集在这里。在经济生活方面,每个人的家庭经济条件和消费能力都不同。有的学生争的是虚荣、面子。结果,财政经常出现赤字,甚至……负债累累。

作为大学生,我们即将步入社会,养活自己。一个人在大学期间能否将自己的生活消费保持在合理的状态也是一种生存能力,而一个人的消费状况和消费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自身的思想素质。作为当代大学生,除了学好各种知识外,还要学会如何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样才能全面达到合格大学生的标准。此外,家庭和学校还应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的引导,纠正其一些消费误区,帮助大学生树立现代、科学、健康的消费观,使他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6

摘要: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状况,对商丘工学院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主要针对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奢侈品观念、奢侈品消费心理及看法等进行调查。并结合当前大学生消费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他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大学生面对奢侈品时采取正确的消费行为和观念。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在大众传媒影响力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上相对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相对特殊的消费心理。他们不仅是当前的消费主体之一,具有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征,也是中国消费的主力军和未来消费趋势的引领者。他们的消费观念更直接地受到名人/影视作品等的影响。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特点通常被认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在占据社会资源方面处于劣势。经济尚未独立,消费受到很大限制;另一方面,他们有旺盛的消费需求和相对先进的消费理念。这两方面的矛盾导致他们的消费行为出现很多问题。大学生的奢侈品消费状况、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将对我国经济未来发展和奢侈品消费文化建设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为真正了解当代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水平和现状,掌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心理特征和行为取向,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新消费理念,并鼓励他们成为新消费运动的实践者、推动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调查目的

访谈概述与分析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我们进行了调研。对商丘工学院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份,回收有效问卷45份,有效率100%。其中,男大学生占53%,女大学生占47%。

调查问题主要包括客观选择题、设计费的经济来源、每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和消费看法等,旨在让学生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和理财情况。虽然这次调查的抽样比例较小,但我们可以窥见全貌。我们对商丘工学院大学生基本消费情况的调查总结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对大学生月均支出的调查中,有12人的支出低于600元; 13人生活在600-1000元之间; 12人生活在1000-1500元之间; 1500 1块钱以上的有4人。可以看出,大学生消费差距加大,两极分化较为明显。这是在当前我国剧变的社会背景下的必然。不过,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一定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控制生活开支方面,7人认为自己非常节俭; 16人认为自己是对的; 15人认为自己有点浪费; 4人认为自己严重超支。从购买奢侈品的资金来源来看,自费购买的有16人; 9人从父母那里购买; 8人有过活动奖励经验;另有12人来自其他来源。据了解,大学生购买商品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大学生与外国学生不同。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父母的经济支持,打工赚的钱并不多。这意味着我们每个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是300-800元。富裕家庭一般不超过1500元,这笔钱主要用于支付食物和生活用品。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花钱时往往非常谨慎,力求物有所值。我们会尽力寻找价廉物美的产品,但有些学生追求时尚,购买一些奢侈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如今的大学生的社交活动比以前更多。再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便宜但不美观的产品。相反,我们更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我们不一定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

从购买类型来看,冲动型占38%,理性型占44%,盲目型占18%。这说明大学生对自己的消费结构和状况还没有充分认识。如果没有这种习惯的约束,大学生的盈亏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情况有所不同。当看到自己热衷的事物时,超过一半的人表现出自制力较弱。当然,他们毕竟是同龄人,在消费上自然表现出很多相似之处。

调查显示,37.40%的学生在领取一段时期的生活费时没有做任何安排,随意拿走。占受访者人数的大多数大学生没有预期的计划和目标。从来没有想过要怎么花、花多少钱,消费很随意。面对有奖促销、打折等促销方式,很容易冲动,不知不觉就把钱花光了。大学生手机消费调查报告[J]. 。调查中,只有24.39%的大学生选择先存一定数额的钱,其余的都作为这段时间的生活费用,因此大学生储蓄观念不强。

从调查中不难看出,城市大学生的消费高于农村,但这主要是由传统的城乡家庭收入差距决定的。可见,制约他们消费的是家庭经济状况。此外,当城市大学生遇到自己想买但没钱的东西时,他们会向家里要或向朋友借,而农村大学生则干脆不买或省钱自己买。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不同物品的选择反映了他们不同的心理。

从消费态度和关注点来看,农村大学生的行为也体现了中国古话“穷者子弟早富贵”。他们的消费原则是能省就省,10人每月购买一次奢侈品; 13人三人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