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设的第十四运会八个场馆已全部竣工,赛后将向公众开放。
随着9月20日阎良区户外极限运动比赛场馆竣工,西安市负责的十四运会8个比赛场馆全部提前竣工。 “西安速度”背后展现的是西安将举办第十四届全运会。 信心和决心。 场馆建设是全运会成功举办的硬件支撑和重要标志。 赛后,它也将成为古城西安留下的宝贵遗产。 记者从市体育局获悉,早在场馆建设时,我市就提前谋划了赛后利用问题,力争让“全运遗产”真正惠及古城市民。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健 摄
疫情过后积极复工复产
第十四运会场馆中,西安新建场馆包括西安奥体中心“一场两场”、阎良区户外极限运动(攀岩、滑板)比赛场馆、改造后的西安奥体中心“一场两场”、西安市体育公园体育馆、室外三人运动场地。 篮球比赛场馆和西安秦岭国际高尔夫比赛场馆。 据悉,全部8个比赛场馆总投资约80亿元,投资建设规模创西安历史之最。 场馆建设过程中,市体育局、市全运建设指挥部等业务部门对体育技术标准进行全程指导和把控,及时研究解决项目的技术问题,确保了场馆建设的顺利进行。场馆建设顺利实施。
西安秦岭国际高尔夫球场
西安市体育公园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让生产生活陷入停顿。 为保障场馆建设,西安市相关部门主动克服疫情防控对场馆建设的不利影响,积极复工复产。 “市政府积极协调市相关部门开通‘绿色通道’,为场馆复工期间物资运输、供电、供气、供热、供水以及跨区作业等提供服务保障我市负责场馆建设的各单位通过包车、报销返程车票、发放隔离期间工伤补贴等方式,积极组织场馆建设项目复工复产。西安奥体中心复工人数已达2300人,其他几个项目的建设工作也进入有序状态。” 西安市体育局场馆产业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复工后已做好充分的疫情防控准备,职工生活区已提前装修完毕,原有数量床位从1500张增加到3000张,隔离生活区划分为可容纳2000人。 通过落实项目人员“零流动”、加强身体防护和卫生消毒、加强日常管理和防疫宣传等多项措施,坚决做到“三凡”“五凡”,确保返程人员零感染工人。
西安奥体中心
赛后使用“心中的信心”
每届全运会都会给主办城市留下宝贵的遗产,场馆利用问题备受关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早在市级场馆还在建设的时候,西安市就已经提前谋划了赛后利用问题。 “全运会后,西安的赛事举办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和提升。十四运会后,西安奥体中心将统筹细化奥体区体育功能和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创建东部体育特色小镇定位发展,充分发挥已建大型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和新建中小型体育场馆设施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积极探索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医疗保健产业、信息产业等形成体育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重点是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场馆设施方面,我们采取场馆租赁、体育训练、健身服务、商业销售、休闲购物、观光旅游、广告运营、品牌输出等多种经营方式,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公共体育服务的综合效应。场馆,最大限度地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西安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安奥体中心不仅是西安新的城市名片,也将成为西安体育功能的承载区。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马术比赛场
炎良石川河极限运动中心
阎良区户外极限运动比赛场馆和改造后的西安秦岭国际高尔夫球场将作为西安市户外运动的重要基地,为专业团队训练和群众健身提供专业运动场地。 同时,场馆将加快完善配套设施,尽快形成集比赛表演、运动体验、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户外运动基地。
陕西省体育训练中心
“十四运会后,西安所有新建、改建的体育场馆都将向公众开放,我们将继续坚持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免费开放的公益属性。继续加大政府补贴和购买服务力度,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全运会带来的丰硕成果,让全运会造福人民群众和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激发全民健身热潮,推动体育事业发展,为早日实现健康中国伟大战略做出积极贡献。”西安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左右滑动即可浏览海报
文:西安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