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一个百年传奇的石膏

日期: 2023-04-26 06:05:32|浏览: 225|编号: 38251
联系人:中国品瑞奢侈品修复护理
电话:13115811533
微信:772392775

安庆,一个百年传奇的石膏

(位于大南门正街16号的于良青膏药店)

(1)

早先在安庆,别人不用知道,但这个膏药你一定知道。

甚至有一句寓言:麻灰子膏药——亲身见效。

这种“功效”绝不是一个普通的传说:相传一河之隔的东流和志德,原来是外用治疗疮疡的膏药。 取适量膏药刮入油中服下,竟能治胃痛。 外治内治,这很有神话色彩。

这膏药就是余良庆。

于良庆的传奇不止于此。

清末民初,安庆的土特产有“三绝”,一是胡玉梅的豆瓣酱,二是刘麻子的刀剪,三是于良庆的鲫鱼粘贴。

民国初年,安庆注册商标的商人并不多,安庆三绝首当其冲。 其中,“胡玉梅”蚕豆辣酱、虾籽腐乳注册为“振丰古塔”,刘麻子的刀剪注册为“双神”,余良庆的鲫鱼膏注册为“铁拐李”商标。

这样,就有了一些与时俱进的时尚。

(余良庆膏药社广告)

俞良庆呢? 安徽省内府大南门城隍庙街右侧第六店坐拥东西向独立人行道。

一个地名,用24个字诠释,用安庆的话来说,真是被时光裹得严严实实。 不过,恐怕找不到比这更有方向感的准确描述了:安庆,安庆; 安庆南门; 城市南部; 阜城隍庙,与县城隍庙不同; 右边第六宫,具体方位; 坐东朝西,界定街道的东面; 单独铺装,不分配他人。 如果你还这样走错了,那你就真的是路盲了。

于良青所在的地段,离四牌楼商业街有点远,属于城南回民居住区的一条街道。 谢侯禹说,于良庆就是“马会子膏药”,因地而得名。

但“安徽省内府大南门城隍庙街右侧第6家分店坐东朝西”是对广告位置的描述,不能用于传播。 所以粉丝们如果要写感谢信,一定要指定一个比较官方的地址:南门大街16号。

“余良庆”的后代早期只是一名村医,但他能炮制出一剂妙药,对疮疡有奇效,在余湾地区很有名气。

余氏始祖迁淮,初代共谷仲恭,亦为元末明初江西瓦西坝移民。 初定居怀宁白林坂,后移居桐城石塘湖。 “有星村岩,距皖城三十余里,背靠龙山,前临石湖,果树繁多,鳞平平原肥沃,镇内风景名胜。” 落户于此,也是一种优雅的憧憬。

于兴亭带着家人来到安庆,后来小膏药卖光了,有了一定的名气,于是他在大南门大街租了一间前屋,挂起了“于良庆膏药店”的招牌。

这一年是清咸丰五年(1855年)。

于良庆选择了最好的开局时期:太平天国大乱,安庆百业荒废,医疗行业甚至处于低谷。 于良庆的膏药,对消肿、毒毒、痈肿有极好的疗效,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战时贫民的皮肤病痛。

(于良庆第五任掌门于和生)

(2)

安庆人嘴巴尖。 安庆人说,于良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神仙铁拐李开方”的传说:

一天,店主于兴霆坐在店里,进来一个脚不好的跛脚乞丐,于兴霆不嫌他脏,也不嫌他穷,就留宿治疗。 数月后,乞丐渐行渐远。 临行前留下一片新鲜荷叶和一条活鲫鱼作为膏药打底。 按此方调制后,疗效如期加倍。 才知道原来是铁拐李化身下凡,借余良庆的膏药济贫济世。

对于市场上的传闻,于老板既不肯定也不否认,只是悄悄做了两处改动,一是在膏药前加上“鲫鱼”二字,二是去景德镇定做一尊铁拐李次像. ,供奉在商店里,顺便作为商店标志。 “于良庆”由此名声大噪。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湘军攻克安庆,局势稳定,经济好转,“豫良庆”经营进入良好局面。

关于于良庆与铁拐李的传说,在安庆城东西南北都有不同的说法。 主要还是铁拐李是怎么出现的。 总是有十几个版本。

安庆康吉里出身的美术大师柯文辉,也曾与于良庆的后师之一于守默(达先生)交流:“听说你爷爷总是熬石膏,有个跛脚的老乞丐看着老犯人得意地笑了起来,老汉请他进去喝了几杯酒,厨房里正在炖蘑菇鸡汤,蒸肉。搅了一圈,两个徒弟高兴极了,气得伸手要打乞丐安庆西门钓鱼的地方,被老爷子拦住,还给了他买棉袄的钱。他笑着摇摇头,然后一瘸一拐地走了。” 也是因为那个瘸腿老乞丐的“骚扰”。 ”,熬膏药,“一股清香从锅里冒出来,粉底也不粘了。 贴上去,神明就会抓住,抓痛扔掉,天下就太平了!”来自柯文辉的建议:“说你是画家,赶紧画吧。 把这个挂在店里多有意思啊!”达先生笑而不语。

达先生笑笑不语的另一个意思是,俞良庆的成功绝非传说中的那么简单。

(于良庆家谱表)

于氏敦本堂最后10代的傀儡是:

德君传家用魔神照世昌

于兴霆是君辈,据说有两子一女。 其中,长子有三子(家族人物),余良庆的二当家余和生是长子的次子。

清光绪十年(1884年),余和生越过父辈,成为余良庆新一代的掌门人。

相关文字介绍余和生,称其“自幼聪明”。 因为聪明,他“读过医书,熟悉中医”。 但这只是他知识渊博的一面,他成功的另一面是他不满足的好斗性格。 自然就是这样,所以余和生接手余良庆之后,对膏药的配方进行了很多大胆的改进。

改良后的新一代鱼良青鲫鱼贴具有更高的实用性:粘性强,不伤皮肤,愈后不留疤痕; 密封性能好,贴在患处不会移动,使用方便。 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疮疡肿毒,对冻伤、皮肤干裂也有疗效。

当然,始终如一的低价仍然是最关键的。

一切都离不开它的流行性。

晚年的余和生形象有些暗淡,具体表现就是因成功而寄生的自负。 自负是不能容忍别人意见的独断专行,包括余良庆的所有账目,都是一个人说了算。 于良庆的商标上,还有象征着于良庆企业的于和生肖像。

尽管家里的其他人对此抱怨很多。 无奈,他的威望太高,众人不敢出声。

此时,余良庆的事业如日中天,仅用来做膏药的香油每天就有100多斤,碳酸铅粉高达80多斤。 与成立之初相比,余良庆的生产规模几乎扩大了40多倍。 带有“玉良清”商标的产品,不仅限于膏药,还包括虎骨追风酒、吹耳粉、疳散等。

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俞良庆的名声远播安庆、安徽之外,几乎红遍了大半个华南地区。

有一个例子:江西木商到江浙贩卖木材,船途经安庆。 他们总是来找于良清开膏药。 几个月,最多半年。 可见买家对于良庆的双重信任:对产品的高度信任和对店铺的高度信任。

(俞良庆第六任掌门人之一:俞永年)

(3)

1918年,于和生逝世。

余和生的弟弟余玄三将成为余良庆的新掌门人。

于和生与于玄三为兄妹,为长子于兴亭所生,为长子之子。 老二家没有孩子,剩下的三个养子被选为继承人。 所以,他们的关系不仅仅是同天同地的关系,更是长屋小屋的关系。

于玄三掌管于良清,在于和生打下的基础上,他运作得更加顺畅。 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叫做“跟风”。 什么是“潜力”? 恪守本店牌匾上“真无二价”的承诺,不发货过期货,不卖次品,不随波逐流原材料价格,不在产品上偷工减料等。

1929年,安徽国货展览会在安庆举行,余良庆鲫鱼膏参加展览并获奖。 本次展览推出的“安徽三宝”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似。 芜湖铁画、泗县梦人寿八宝眼药、安庆玉良清膏与花圈一起佩戴。 此时,余良庆膏药常年雇佣员工20余人(含学徒),在安庆算是龙头企业。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顺滑度”稍微有些偏差。

黄鹤的《余良庆膏药铺历史经验初探》对此消极多于积极地梳理:“余大三执政后,不思进取,独揽财权,大肆吹嘘钱,奢侈生活,大手大脚,不盘点盈亏,不清理账目。……”

如此一来,于良庆走下坡路在所难免。

如此一来,郁良晴的家人难免会抱怨不断。

其余三个被撤回。 于良庆的产业,通过几大支系的联手谈判,最终决定大房于绍轩之子于永年(舒鹏)与二房于和生之子于永福(穆涛),会轮流掌权。

余良庆家族的第四代,只有大房的余永年(舒鹏饰)、余永福(穆涛饰)和小房的余永熙三男。 余和生无子,只有4个女儿,余永福(穆涛)被收养为继承人。

禹虽同姓,但禹已与禹同锅共食。 因此,轮流掌管于良庆,可以看作是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简单的利益分享分工。

对于余氏兄弟,黄河《余良庆膏药铺历史经验初探》仍未定:“二人仍形影不离,日渐衰落,生意不景气,收入入不敷出见面,欠债高达万元,讨债人不离家,工资发不出去,余良庆的膏药店濒临倒闭。”

屋漏逢连绵雨。 1931年,安庆洪水泛滥,余良庆的生意也一落千丈。 1933年,为解决周转资金困难,余永年被迫卖掉余良庆的祖传店面。

(俞良庆第五任掌门人之一:俞大木)

于良庆再次转身,大概是在1933年前后,转折点是陶学岑(经理兼会计,分管外账)和饶旭亭(分管内账,分管现金和实物)。 虽然他们仍然是余的亲家,但作为职业经理人,他们对企业负责,而不是对家庭负责。

余良庆一家老小都不习惯——除了每人每月3斗米的生活费,余家人不得在店内提取任何现金和物品——这是什么规矩!

但改善了不分店主的家族式管理混乱模式。

黄鹤的《余良庆膏药店历史经验初探》充分肯定了这一点,并在文中特举了一个例子:“南昌黄清仁国药有限公司大量收购余良庆膏药店的膏药”年年采购,转卖到江西偏远县城和山区的药店。其中,仅1936年一年,黄清仁果药店的膏药就卖了三四千元。”

不仅如此,“还北销张家口,国外销往缅甸仰光”。

不仅如此,“为拓宽销售渠道,还委托邮局开设邮购膏药业务,想方设法扩大在其他城市的销售。” 类似的,它堪称网购的鼻祖。

正是在这个阶段,于良庆的第五任掌门人,年轻的于守陌和于大漠兄弟浮出水面。 严格来说,浮出水面的是弟弟于大木。

余守默和余大木都是余永年的后代。 从排名来看,余守默是余兴霆第五代长孙余良庆的长孙,最为正统。 而余守墨却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绘画上。 所以,二哥于大木对于重振于良庆的荣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于大木早年在私塾读书,也在石牌当过学徒。 16岁正式参与制作膏药秘方。

(1938年6月安庆沦陷,余良庆广告留存)

读于大木,或多或少也带有这样的传奇色彩:

1938年安庆沦陷前夕,郁达木当机立断。 他带着于良庆老店的所有现金财产,包括5名技术人员,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最后迁居屯溪隆福,以余良庆的名义经营了8年。 抗战胜利后,于大木回到安庆,赎回了大南门店卖掉的店铺,恢复了于良庆的生意,顶住了社会政治动荡、经济通胀等不利因素,扩大了于良庆的规模良庆地员工50余人。

1955年4月和6月,于大木分别向安庆市工商联写了两份报告,积极要求实行公私合营。 9月,公私合营余良庆药业有限公司(膏药厂)成立,余大木位列第二,任副职。 1956年12月,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安徽省共2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俞大木作为俞良庆的私人代表出席了会议。

兴也于大目,败也于大目。

1855年至1955年,百年品牌余良庆结束了传奇。

(皖南余良庆石膏广告)

(4)

跑题不跑题——

在安庆,膏药兴家,带动产业链。

据王华章《于良庆膏药铺历史简述》记载安庆西门钓鱼的地方,于良庆的配药过程,除了店内的正式员工外,大部分交给清街堂(清政府收养穷人的地方)的“寡妇”。寡妇)”进行加工,费用“按件计酬”的方式,抹多少膏药,发多少工资。1930年前后,“六百个小膏药,只发一毛多一点点” ”,而一个熟练的撒药师也只能撒十六七盒小膏药(一盒九十六粒小膏药)” 即便如此,一个月下来,我也能挣到六七块钱。

与女毒工类似,于良青在册的有100多人。 在民国安庆,这应该是相当有规模的。

不仅如此,余良庆还带动了安庆膏药业的兴起。 “余良庆”之后,还有“马仁寿”、“社长春”、“松寿堂”、“延寿堂”、“马寿堂”、“山池春”等。 其中最具竞争力的当属大同裕达国药在安庆开设的“松鹤斋”。 无奈,膏药的疗效和名气都敌不过于良晴,最后只能输。

(1950年前后的工商联反帝大游行,队伍中应该有于良庆的后代)

对于“于长春”,柯文辉描述了好友王化德(曾在胡与美酱铺当学徒)的一段回忆:“安庆市是老字号,以德治店,胡老板家族胡子木教授第一个推荐,第二个牌子是余良庆,店面不大,生意不小。。。余老板对店里的员工都很好或是婚宴,老板会悄悄递上一个小信封,里面装的不仅仅是钱,更是贴心。因此,全城都很难找到说这两位老板坏话的人。有一段时间,大先生也劝病人去(他家)买膏药,但买的人比余良庆家少。他们俩都有一个哑巴娘子,佘长春家的还没有结婚。(余长春)论名声和影响力,我们要离于良庆他们家远点。”

柯文辉由此感叹:“老百姓的声音代表的是同一学历、同一境遇的人,并非孤立现象。”

于良庆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凳子引风。 先是大通越州的大老板陶怀邦光绪末年在四牌楼租下了一家奢侈品店面,开了一家“松鹤斋”。 放手吧。 1934年前后,在西门外大新桥,原张立大果药房的学徒又开了一家店,打着“社良乡”的旗号,也卖膏药。 后来不慎因油沸腾而起火,他被埋在了火中。

天知道你做了什么。 果然。

离于良庆膏药铺不远的药王庙,是清朝顺治年间从西门外马山搬迁而来的。 此后曾多次重建。 咸丰之战,太平军再次覆灭,同治年间重建。 药王庙供奉的是药王菩萨孙思邈。 每年农历4月28日,医药界同仁在此举行药王大会。 药王庙门联是:

中医中医的方子是用来救苍生的,只有良医才知道自己的性命

皇上皇上皇上皇上皇上字不传,元气储备,草药要付给黄农

“良医知命”,余良庆的“善”可能源于此。

(1954年余良庆膏药店全体员工)

(原稿:张建初)

关于作者:

张建初,男。 笔名是唐天仁、高达、旧城闲人。 1953年生,安徽贵池县堂田人。 1999年涉足安庆文化研究,在《人民政协报》、《江淮文史》、《江淮时报》等报刊发表安庆地方文史文章100余篇、《中国收藏》、《文集》、《中国文物报》等报刊,30万余字。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