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外国奢侈品百货商店正在进入中国的浪潮。 中国零售业曾经“消亡”的奢侈品巨头如今又卷土重来。 国内零售业还能应对吗?
我国经济放缓和反腐风潮似乎并没有让国外奢侈品巨头胆怯,反而大举扩张在中国市场的版图。 近日,欧洲最大零售集团之一的法国奢侈品百货集团老佛爷百货(以下简称老佛爷百货)宣布在北京西单开业。 无独有偶,香港著名奢侈品百货连卡佛也在同月在大上海时代广场开设了内地最大的门店。
和合文化传播总经理罗高展在接受中国经济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随着国内人均收入水平逐年上升以及消费者审美观念的个性化,不少电商企业纷纷采取近年来走轻奢路线。 生意兴隆,足见中国高端个性化品牌市场的巨大潜力。 老佛爷和连卡佛此时进入中国,就做好了功课,摸清了中国高端百货早期发展的节奏,及时布局了中国广阔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无论是老佛爷百货还是连卡佛,都只是他们在中国市场发力的一个缩影。 据媒体报道,美国奢侈品百货尼曼·马库斯( )和梅西百货(Macy's)选择以曲线方式进入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在王府井一条小街上开业的老佛爷百货公司,由于经营模式亏损,于1998年关门。 此后,老佛爷百货再也没有进军中国市场的野心。 事实上,连卡佛与老佛爷百货有着相似的命运。 2000年在上海开设第一家门店后,未能在内地全面开业。 由于业绩不佳,该店于2006年关闭。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曾经在王府井商圈失利的老佛爷百货再次将目光投向繁华的西单商圈,而连卡佛也选择了曾经失败的上海。 两大奢侈品巨头有望收复失地。 这也意味着中国13亿人口的消费市场这块“大蛋糕”正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中国商业智能网产业研究院行业研究员徐俊松表示,老佛爷百货和连卡佛重返中国的前提是看重中国市场的潜力。 可以说,这两家奢侈品巨头多年前就已经非常看好中国的潜力。 但由于当时对中国消费者心理研究不够、店面选址不当、人们的消费能力还有待提高、商业模式不适合、进入时机不成熟等因素,最终不得不退出中国市场。 。
“除了收入水平提高带来的消费能力提升外,追求市场的中国消费者群体不断扩大也是两大奢侈品巨头重返中国市场的原因。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们都希望定位于时尚,而不是奢侈品。 徐俊松在接受中国经济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国内传统百货行业陷入微利亏损。 徐俊松表示,即使没有电商的影响,国内百货行业本身作为护城河相对较浅的商业模式,也会有其他原因导致盈利能力下降。 这些原因包括租金、劳动力工资的上涨以及周边地区日益激烈的竞争。
于是,国外奢侈品巨头选择在此时再次进入中国。 他们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罗高瞻认为,老佛爷百货和连卡佛都是高端百货店,中国零售业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并不激烈,某种程度上甚至存在价值洼地。
事实上,持同样观点的人不止他一个。 徐俊松告诉记者,奢侈品百货巨头的卷土重来更多不是抢夺,而是打造细分市场。 老佛爷百货的“轻奢”和连卡佛的“手工”模式与国内大多数百货商场的经营模式不同。 这种差异化的经营理念符合中国百货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给了国内百货行业启发。
徐俊松强调,面对电商和同行业的竞争,国内传统百货行业需要更先进的经营理念、更差异化的经营策略和更高的客户服务水平,才能在消费者心中赢得一席之地。 如果继续徘徊在相对低端的业态,同质化竞争最终是没有出路的。
最后,徐俊松表示,百货行业需要做的是研究消费者心理、消费模式和行为,跟上消费升级的步伐。 如果百货行业保持不变,即使没有国外品牌的竞争和电商的冲击,国内百货行业也会不断淘汰那些跟不上市场变化的百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