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与本土意识:从文化自信到品牌自信
文/李光斗
2020年是中国国货新趋势的高光年。 阿里巴巴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本土品牌线上市场份额已达72%。 目前中国年轻一代对国货的接受度和喜爱程度可以说是过去几十年来最高的,从文化自信到品牌自信。 当前,中国品牌无论是本土消费市场还是全球竞争格局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当90后、2000后开始成为消费舞台的主角时,年轻人开始购买国产手机、使用国产化妆品、穿民族时尚服装。 甚至国产电影在票房中的占比也逐年上升。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内产品出口海外,深受欢迎。 仅看手机数据,华为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为5580万台,位居全球销量第一,占据20%的市场份额。 三星占比19.5%,苹果跌至13.5%,小米和OPPO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五。 目前,全球销量前五名的手机品牌中,中国占据了三个,合计占据了40%左右的市场份额。 此外,大疆占据全球民用无人机的70%。 全球90%以上的个人电脑是在中国生产的。 联想收购了IBM,吉利收购了沃尔沃,海尔收购了通用汽车的白色家电业务。 中国制造已覆盖全球市场。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制造风起云涌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品牌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飞跃,中国消费者的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0年,天津自行车厂生产出新中国第一辆国产自行车——“飞鸽”自行车,为中国制造打响了第一枪。 中国许多国产轻工品牌相继问世,如蝴蝶缝纫机、上海牌手表、海鸥相机等。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制造业才开始迅速发展并重新崛起。
当时结婚需要“三转一环”,后来发展成为“四件大事”。 什么叫“三转一响”? 它们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 “四大件”是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录音机。 当然,绝大多数家庭购买的是国产品牌,比如小天鹅洗衣机、演舞收录机,这些都是那个时代的象征。 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家都认可本土品牌; 因为当时材料比较匮乏,人们根本没有选择,很少见到“洋品牌”。 1979年,第一瓶可口可乐引入北京,仅在涉外餐馆和旅游商店出售。 4块钱一瓶。 当时,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只有几十元,根本无法承担。
当时,全球经济整体进入上升期,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开始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 西方发达国家谋求产业升级,将低附加值产业向外转移。 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拥有巨大的人口红利、丰富的劳动力、丰富的土地资源。 中国已承担起世界工厂的角色。 在改革开放和东西方融合的进程中,大批“洋品牌”也涌入国内。
20世纪90年代,中国民营企业快速发展,技术不断进步。 这一时期,中国开始推出具有科技含量的自主品牌产品:第一款国产手机南京熊猫、第一款笔记本电脑联想S5100,都开始登上舞台。 外貌。
我国承接的产业转移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型转变,各地根据不同的发展路径形成了区域特色产业,如东莞的电子产品加工、泉州的运动鞋加工、小商品加工等。义乌等小商品加工。中国融入全球产业分工,贸易经济实现大幅增长。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国民总收入大大增加。 随着大众消费能力的增强,品牌意识空前觉醒。 人们不仅想购买各种家电和生活用品,还想购买高端产品、名牌产品。 在性价比和品牌方面,消费者开始倾向于后者。
国际知名品牌的炫耀性、粘性强、溢价能力高等优势在此时凸显出来,而国产品牌在一定程度上给消费者的感觉是质量参差不齐、设计过于土气、缺乏品牌效应,而且它们只是便宜。 。 本土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如果不发展自己的品牌,他们可能无法保卫自己的领地,更不用说将来与他人进行国际竞争。
1998年至2008年,已经在全球站稳脚跟的中国制造业开始上升到品牌时代。 不仅严把质量关,还在技术和创意上取得突破。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也开始从单纯的代工某个环节向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演化。 本土品牌也通过收购向海外扩张。 多管齐下,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
当然,现阶段我们也遇到新的问题:人口结构变化,人口红利消退,劳动力成本增加,地价飙升; 制造业重心开始向外转移。
统计数据显示,从1995年到2015年的十年间,中国制造业的小时劳动力成本增长了十倍。 过去廉价劳动力带来的巨大市场优势开始丧失,部分海外订单开始从中国撤出。 不可忽视的是,在走向低端的同时,中国制造业仍然缺乏核心自主技术,可能会导致供给短缺。
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对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的调查显示,我国32%的关键基础材料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绝大多数关键基础材料仍为国内空白。计算机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的智能终端处理器和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 在装备制造领域,高端数控机床、运载火箭、大飞机、航空发动机、汽车等关键精加工生产线的制造和检测设备95%以上也依赖进口。
庞大规模的背后,技术变革迫在眉睫。 此时,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涌现,华为、海尔、格力、小米、吉利等优秀企业纷纷涌现。 他们的出现不再是追随者,而是领导者。 中国制造再次转变为中国智能制造,这一次是智慧的“智慧”。
2008年对于世界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导致经济大规模衰退。 今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这个机会集中了世界的目标。 中国也重新认识了中国,迎来了下一个快速发展的十年。
“掌握核心技术”仍然是中国人努力的方向。 2015年,中国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作为建设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计划。 明确指出,智能制造是未来经济技术发展的制高点,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美国多次希望将制造业带回国内,并提出“再工业化战略”。 德国打了“工业4.0”牌,日本打了“工业价值链”,我们打了“中国制造2025”。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大家都在争夺各自公司的技术、智力、系统的优势。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国产品牌的崛起
中国在提升硬实力的同时,还应更加注重软实力的塑造和输出。 中国五千年文化底蕴为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 讲好中国故事,才能创新中国品牌。 但过去几十年,我们在这方面实际上做得并不好,还不如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
说到日本,除了樱花、富士山、索尼、本田之外,还有影响世界的黑泽明和宫崎骏。 仅占世界人口约1.6%的日本,直到最近还牢牢占据全球电影市场第二的位置。 几年后才被中国超越。 美国好莱坞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好莱坞电影仅占世界电影总产量的6%,但其总放映时间却占80%。 美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不仅影响美国文化产业,也对全球电影产业和文化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好莱坞通过电影将美国精神和价值观输入到世界各地观众的心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幸运的是,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中国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创下了世界动画电影的新票房纪录,《姜子牙》双双票房都超越了《花木兰》和声誉。 ; 国产电影已经开始与好莱坞竞争塑造民族文化IP。
如今,在中国国内市场,华为、小米、OPPO、ViVO已经开始取代苹果; 国产产品已开始替代欧美日韩品牌。 胸前印有大大的“中国李宁”LOGO,脚上一双回力鞋已成为当今年轻人时尚、个性的象征。
为何年轻人一夜之间回归国潮?
首先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以前,几千人观看《北京人在纽约》的时候,首都北京都是三环外的农村地区。 现在北京的合生汇、朝阳大悦城等时尚聚集地依然是庄稼地。 ,谁去餐厅都会被人瞧不起。 那时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到的一切都是新的。
现在的年轻人出门在外,不会再感叹那些高楼大厦、科技产品,因为从这些基本物质层面来说,别人有的我们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有,包括我们的物流、快递,以及运输方式。 ,支付方式也是全球最先进、最便捷的。
2019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被联合国纳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 与此同时,在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企业上榜企业数量达到129家,在数量上尚属首次。 超越美国。 《财富》杂志称这一时刻为“历史性时刻”,并撰文《这是中国的世界》。 国际地位的提高,必然会让消费者对本土品牌更有信心。
电影《夺冠》中有一句台词讲述了“中国女排”的故事。 巩俐饰演的郎平表示,当你足够自信时,你就不会只关心夺冠。 享受它并表达自己的风格也很重要。 这和我们现在消费心态的变化是类似的。
物质的极大丰富也带来了消费者品味的升级。 不管是中国制造还是外国制造,好的我们就买。
面对新一代消费者,国产品牌的领导者不再简单地将性价比放在首位,而是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和设计创新。 “Z世代”消费者不仅看重品牌和体验,更注重品质和内涵。 他们不仅拥有强大的消费能力,而且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他们要求品牌所传达的价值观要与自己的理念相一致。
例如,以“东方化妆品、鲜花滋养化妆品”为理念的中国化妆品品牌花西子、定位为大众精品咖啡品牌的桑顿半等,都借助互联网迅速崛起。 这些品牌背后的消费群体主要是1995年以后出生的人,本土品牌的崛起归根结底是文化自信的回归。 随着国人对国家实力越来越有信心,国产品牌的回归是理想的选择。
中国品牌引领网购
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也得益于网购的繁荣。 国内品牌比国际品牌更早拥抱电商,占据主流消费渠道自然会带来巨大的增长。
阿里巴巴研究院研究了过去几年阿里巴巴平台上的数据,发现整个市场的发展已经从以制造商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 消费者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更大推动力。 消费者中,年轻一代、中产阶级、网络消费者成为极其活跃的元素。 尤其是年轻人,经历了数字化之后,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网上购物的比例大大增加。 这些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背后,是高增长、高频次、碎片化、个性化消费趋势的体现。
2012年至2016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数量从2.42亿增长到4.67亿,增长近一倍,电子商务交易额从8.1万亿元增长到26.1万亿元。 2016年双11期间移动消费占比达到82%。 2019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34.81万亿元。 中国品牌线上市场份额高达72%。
中国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本土企业必须更了解中国人的实际需求,并已对市场进行横向和纵向深度细分,挖掘无限潜力。
横向上,市场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年龄、性格、生活状况等进行细分。不同年龄段的人,老、中、青,有不同的消费需求。 与此同时,他们的生活态度和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比如,开始步入老年的人们,不再满足于像过去那样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照顾子孙中。 他们更倾向于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越来越热衷于投资旅游、运动、健康、服装等。
由于中国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独居。 目前,我国独居人口高达2.4亿,围绕“一人经济”的产业链已逐步形成:单身公寓、一人家电、宠物文化十分流行。
2016年阿里巴巴零售平台数据显示,单份产品市场供应量增长5.6倍,消费量增长2.2倍; 2016年迷你榨汁机总交易额约为1.9亿元,迷你洗衣机总交易额约为10亿元。 在30岁至40岁的人群中,近40%的人也选择享受独自去看电影。
2020年初国内疫情期间,单人电饭锅、迷你水壶等成为畅销产品。 在这方面,本土品牌显然反应更快,行动也更快。
从纵向来看,深耕下沉市场是国货崛起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过去只能在某些一线城市的特定商场购买奢侈品和某些品牌的产品,消费成本非常高。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普及,更多的产品可以通过这个并行渠道获得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从最时尚的品牌到针线活,无论你在北京、上海、广州的核心地带,你都买不到你想象不到的东西。 地点对于小镇年轻人来说依然是“五环外”。 每个人都有机会在电商平台上获得相同的品牌和产品,并且购买成本是相同的。
此外,城市人普遍生活节奏快,压力大。 由于稳定性强,小城镇的年轻人在有钱有闲的情况下拥有更强的购买力。 他们品牌意识形成的过程伴随着国产品牌的崛起,因此他们对国产品牌的推崇程度更高。 消费者的认可和忠诚度是购买国货的支柱。
近年来,中国二三线市场的增速远远超过一线城市。 拼多多的迅速崛起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今,无论是淘宝、京东、拼多多还是其他渠道,都在抢夺“小镇青年”,三线及以下消费市场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三只松鼠、完美日记、良品铺子等国内新兴品牌抓住电商发展机遇,深耕下沉市场,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在淘宝、天猫购物车中平均每10件商品就有8件是国货。 华为、小米已经取代耐克、苹果成为最受年轻人欢迎的品牌。
随着国产品牌逐渐摆脱山寨、廉价、劣质的标签,国货的口碑也在不断提升。
从国货到民族时尚是本土品牌的又一次飞跃,老品牌展现新魅力。
2018年,本土原创品牌“中国李宁”登上纽约时装周舞台,以颠覆性的青春理念,改变以往与时尚无关的形象,以新东方美学和中国风征服国际秀场。哲学概念。 “国潮”的地位在国际上正式确立,“国潮”话题从国外带回国内,掀起了新一轮“国潮”浪潮。
品牌强则国强,中国品牌信心与日俱增。
中国在应对外部挑战的同时,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本土市场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16年,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至64.6%。 2017年,国家设立“中国品牌日”,加强品牌建设,推动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 ,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要; 中国品牌日不仅正在改变世界对中国产品的偏见,也正在重塑国人对中国品牌的信心。 未来,随着品牌建设、品类细分、渠道下沉的不断优化,中国本土消费将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许多中国本土品牌也登上了国际舞台,以年轻形象诠释中国情怀,引领潮流营销,席卷消费市场。 许多品牌还通过各种跨界、联名等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创新品牌中。 或与国际IP互动,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2020年,天猫将为中国品牌培训1000名新品策划师,帮助1000个中国品牌和IP高效“跨界”,采用新型工业互联网电商商业模式C2M,打造1000个数字产业带“超级工厂” 。
各个行业的中国品牌都开始发力:从服装、食品到家电、手机、电动汽车……它们开始走向世界。
目前,世界主要国家政府都制定了电动汽车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规划。 预计未来10年电动汽车市场将持续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动汽车市场。 近年来,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电动汽车产销量实现了巨大飞跃。
如今,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巨大影响,但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东亚及太平洋经济半年报告》指出,亚太地区经济前景依然光明,中国经济复苏成效显着。 2021年中国经济预计增长7.9%,中国消费者正在从文化自信转向品牌自信。
从文化自信到品牌自信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全面发展,中国制造业的数量和质量已今非昔比。 从代工服装到制造汽车,从模仿到创新,中国制造已经开始摆脱低价格、低质量的象征。 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调查统计,中国是世界上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制造大国。 根据国际标准产业分类,22个大类中,中国有7个大类排名第一; 在全球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高度依赖中国经济。 作为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贸易额占澳大利亚进出口总额的24%; 素有“欧洲经济火车头”之称的德国,1998年至2018年对华出口增长1500%。德国三大汽车品牌大众、宝马、奔驰在华销量占比分别为37.3%、24.2%分别占总销售额的23.2%。
尽管中国制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现在虽然是制造强国,但还不是品牌强国。 品牌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基石之一。 衡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看它拥有多少国际品牌; 衡量一个地区的竞争力,要看它有多少民族品牌。 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显示,中国上榜企业数量首次超过美国。 不过,在全球最有价值品牌中,美国仍然占据绝对多数,51席,而中国只有华为上榜。 美国品牌占据全球金字塔顶端的位置。 想要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就必须提升中国品牌在世界上的地位。
如今,中国确定了制造业向更高附加值升级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转变”的“三个转变”。以“中国品牌”为方向,品牌战略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
危机之下,小到企业,大到大国,产能和品牌价值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中国品牌正在摆脱低质低价标签,向中高端产品发展; 一大批中国品牌开始在国际舞台上集体崛起。 中国制造成为世界抗击疫情的重要战略生产供应基地。 有媒体指出,“中国正在以创纪录的速度生产全球所需的医疗物资,帮助人们渡过难关,这将创造历史。” 截至9月初,中国共出口口罩1515亿只、防护服14亿件、护目镜2.3亿副、呼吸机20.9万台、检测试剂盒4.7亿份、红外测温仪8014万支。
中国年轻一代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国产品牌的认可度和自信进一步增强,消费倾向的变化推动了国潮的流行。
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的转变已经到了
品牌的独特性可以形成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差异化,让品牌从激烈的高频品类中脱颖而出,从而提升品牌形象。 随着国力和民族自信心的增强,中国制造达到了更高水平,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中国本土品牌已开始成为内地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
年轻一代消费者文化自信不断提升,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 年轻人对自己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认同。 目前,中国80后人口为2.28亿,90后人口为1.74亿,00后人口为1.47亿。 三者之和为5.49亿。 这5.49亿人口将掀起年轻化浪潮,带动当地新消费主义。 谁抓住了中国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谁就在未来的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随着中国年轻消费者的民族自信心不断增强,品牌自信也随之增强。 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增强,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年轻人对品牌的认知态度更加积极务实,不再盲目追求大品牌; 与此同时,进口产品等于好品质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年轻人更愿意选择个性化、民族时尚的产品来展现自己的时尚品味。 他们从小就接触网络,获取的信息更加多元化,具有高效的处理能力。 因此,他们养成了辩证思维的习惯,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不会轻易盲从别人的意见。 因此,中国年轻消费者的兴趣更加多元化和独特,并衍生出一系列的利基经济。
随着时代的进步,每一代人都变得更加时尚、时尚。 他们一方面接受外来潮流元素,另一方面也更加热爱优秀的传统文化。
本土品牌在中国主流消费群体中的认知度逐渐提升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中国人民值得拥有更好的健康智慧的生活环境和品质。 谁能率先把握这一更高层次的消费升级趋势,谁就能抓住未来的商机。
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国家越强大,其品牌就越有影响力。 中国是制造大国,中国制造在海外享有盛誉,但一直被贴上廉价、低质、山寨的标签。 但事实上,中国制造业的尴尬现状,德国、日本、韩国等品牌大国也曾经历过。 在大英帝国横行的时代,“德国制造”一度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 日本、韩国也经历了从低端制造到品牌强国的过程。
消费和消费升级的新时代带来了挑战,但也为中国本地品牌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实际上,中国是历史上世界上奢侈品的发源地。 许多精美的制造和工艺源自中国。 在中国制造意味着古代历史上的良好做工,例如瓷器,丝绸和其他物品。 除了平民的日常必需品外,还有官方窑炉的艺术品。 在古代中国制造业中,对质量的追求使许多每日必需品具有强烈的艺术表达。
随着我国中产阶级消费需求的升级,当地对主流消费者群体的认识逐渐增加,中国消费者的心态也经历了微妙的变化。 他们开始重新获得对国内品牌的信心,并喜欢本地化的设计和民族风格。 消费量已成为消费者寻求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的规范,从而进一步推动品牌升级。 首先以质量重建品牌的核心价值,并从制造业转移到更高增值的研发,品牌营销和服务将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将来,利基品牌,个性化,定制和各种时尚品牌将成为主要趋势。 商人还将更多地关注与年轻人的互动,并进行全方位的互动沟通,以打动消费者。
品牌力量,中国的品牌价值产出能力提高了
随着我们国家从对速度的纯粹追求转变为对各个层面的质量,创造和品牌的追求,随着国内产品的复兴,消费者对中国本地品牌的信心日益增加,而品牌价值产出中国许多行业的能力也日益增加。 家用电器,家用电器,它已经在许多商业领域拥有领先地位,例如服装,电动汽车,手机和电子商务。
日本电视节目曾经要求每个人猜测哪些产品涵盖了社交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计算机,洗衣机,冰箱,空调,汽车等,是在中国生产的,世界上生产量最大?
熟悉家用电器领域的客人说:“恐怕不是全部!” 这是正确的答案。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制造了超过90%的个人计算机,80%的空调,74%的太阳能电池和70%的手机。
我的国家有造纸,印刷,火药和指南针。 现在,中国的“四个新发明” - 高速铁路,支付宝,在线购物等再次改变了世界。 中国的高铁有多强大? 以前,外国人拍摄了一段视频,其中一张硬币被放置在中国的高速火车上。 他在桌子上放了一枚硬币。 在9分钟的视频中,火车以高速行驶,但硬币仍然站立。 可以看出,中国的高铁不仅快且稳定。 截至2017年底,中国高铁的运营里程超过25,000公里,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高铁的总里程。 运营里程约占世界高速导轨总数的65%。 支付宝和在线购物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对阿里巴巴的意义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付款工具,而且还是累积大数据的工具。 杰克·马(Jack Ma)曾经公开表示,数据是阿里巴巴最有价值的资产。 截至2020年6月,我国家的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9.4亿,比2020年3月增加了3625万,互联网渗透率达到67%,比2020年3月增加到2.5个百分点。我所在国家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在2020年3月起达到9.32亿,增加了3546万,使用手机访问互联网的互联网用户的比例达到99.2%,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
中国手机品牌销售帐户占国际市场的一半。 最近,三星恢复了全球手机销售中排名第一的位置,华为排名第二。 但是,华为和其他中国高科技品牌也意识到,如果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持,就无法保证供应。 关于安全性,只有通过自己手中完全控制核心技术,您才能获得更好的开发空间。
家用电器行业的早期部署表明了其优势。 在流行病下,海尔智慧之家在整个过程的各个方面都努力促进产品创新。 最终,出口量对该趋势的增长率达到8%,每个客户的平均价格达到了行业唯一的水平。 逆转趋势,它增长了14%。 Haier Smart Home在2020年上半年的海外收入比例也从大约10%增加到了49%的创纪录的49%。
近年来,中国的婴儿配方奶行业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其市场份额已超过外国品牌。 自2016年以来,Feihe Dairy在中国市场份额最大的本地品牌中排名。 作为中国最早的奶粉公司之一: Feihe Dairy利用北纬47度的世界金牛奶源带,以及整个产业链的优势来开发奶粉的销售,这更适合中国在过去的两年中,婴儿的体格显着增加。 2018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还有,这也是中国当地婴儿配方奶粉的重要力量。 它已获得欧盟双重标准认证。 它在2018年的销售额超过100亿。 2019年, Dairy的奶粉生产和销售量达到75,000。 吨,同比增长62%。 它不仅领导着该国的销售额,而且其增长率比该行业领先十倍,而且也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品牌。 现在,香港的IPO列表已经完全推出。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基础,也是促进经济发展以提高质量,效率和提升的主要战场。 当今的中国市场不再相同。 中国消费者的意愿和消费能力已大大提高,他们的消费方式正在从购买产品转变为购买服务,从大众产品到高端商品。 相应地,中国的制造业一直在迅速发展,其整体规模大大提高,并且其全面的实力不断增强。 它不仅为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还成为支持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
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兴起,代表中国的越来越多的品牌充满信心地全球化。 由华为和海尔代表的中国公司已经走出了中国传统的制造道路,扎根于世界,并带领中国品牌进行高端精致和精致。 以“高质量”来提高“中国制造”的不懈努力直接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率,增强了我国家在全球化模式中的国际劳动力划分,并在中国制造的不仅很受欢迎在中国,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内部流通:中国国内市场的想象力
“随着国内周期作为主体以及国内和国际双重周期相互加强”,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新战略方向。 一旦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对更好的生活的14亿人口的需求不断增长,将为中国的当地市场注入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品牌想象力。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制造业链。 面对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中国为创新和升级原始品牌所做的努力将有助于在更高层次上开放消费升级的广度和深度,并有效抵抗“反全球化”以及“工业链转移”的负面影响。
中国是一个主要的制造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类别。 它有41个主要类别,191个中等类别和525个小型类别,并且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系统。 从纽扣和螺钉的小到大型汽车,高速导轨和太空火箭,中国的制造业包括所有工业类别。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在联合国工业分类中拥有所有工业类别的国家。 此外,中国具有大型市场的优势,人口为14亿,具有强大的韧性。 它不仅在内部循环经济中拥有历史经验,而且还决心要闯入围困。 对于中国许多行业来说,内部循环经济模式是一个在当地品牌发展中获得优势的机会。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第二个春天
在2020年,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人们已经开始完全适应在线生存。 将来,在线教育,在线购物,在线会议和在线医疗将成为常态。 人们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受到影响。 根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在2020年上半年,中国在线零售的规模持续增长,其作用变得更加突出,并且已成为我国消费者市场的稳定器。 数据表明,从1月到6月,全国在线零售销售达到51.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并且连续四个月的增长率提高。 同时,与上一年相比,全国在线购物用户的数量增加了1亿,而主要在线零售平台上的商店数量同比增长3.8%。
2020年最明显的增长是在互联网领域:在线购物,互联网工具,游戏,在线应用程序等经历了爆炸性的增长。 新的日出行业和新的经济增长方法即将出现。
当经济倒闭时,人们可以停止购买化妆品或袋子,但是无论情况如何,他们都无法没有食物。
联合国食品和农业组织共同发布的一份报告,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和其他机构表明,全球将有1.3亿新饥饿的人,周围有6.9亿人世界很饿。 共有25个国家有严重饥饿的风险,世界正处于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的边缘。
院士Yuan 警告说:谷物可以拯救一个国家或前往一个国家的旅行。 如果您想吃饭或担心,您不必担心,米碗是在我们自己的手中举行的。在这一战略底线,中国的农业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大规模和现代工业发展机会
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品牌任务:如何实现逆境增长?
如果存在威胁,将会有警告,如果有压力,就会有动力。 面对“卡住颈”的威胁和压力,中国本地化的高科技企业将被命令,政策和资源分配奖金将日复一日地增加。
使用大数据使用,监测安全性,位置定位,面部识别,人工智能等,这更适合中国国家条件,高科技在中国将拥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5G 的新基础设施在中国。 将迎来新的发展股利。
与传统的“铁公共基础”相比,“新基础设施”涵盖了5G基站,新能量车辆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UHV,和Urban Rail运输,涉及七个大面积和相关的工业区域链。 “新基础设施”的加速肯定会刺激中国经济。 5G,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兴行业也将带来主要的发展机会。 2020年,我的国家继续加速5G网络构建的速度。 其中,中国移动将实施5G领先的计划和两十十亿。 在2020年,它将开发7000万5G用户,以销售3亿个5G业务,1亿个5G手机,5000万个家庭锅 - 智能终端和1500万行业模块。 中国将在2020年上半年努力完成47个州和城市的建设任务以及100,000个基于100,000个的车站,并努力完成第三季度该国250,000个基于250,000个电视台的建设,并完成年度建设最初计划的第一季度目标。 5G作为支持数字化,网络以及经济和社会智能转型的主要新基础设施,不仅对帮助流行性的预防和控制,重新产生和重新生产以及稳定投资,而且还具有出色的影响促进消费,帮助升级和培养经济发展。 动能的潜力很大,5G已成为“新基础设施”的“拳头士兵”。
将来,5G技术将为建立智能社区,智能运输和智能城市提供可能性,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方式更加方便和聪明。 中国社会的工业生产,生活和娱乐将带来重大变化。
在双重周期下,中国公司如何抓住机会,从文化到品牌自信,关键是打破增长极限,找到新的增长曲线并实现逆境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