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奢侈品包包的改造,乍一看不仅仅是假货
5月18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一些奢侈品维修保养店里出现了一项新业务——旧包包改造。 有的商家一个月下单量超过100件,有的则有很长的续订周期。 4个月。 然而,随着生意的红火,市场乱象也随之浮现。 改装包不仅可能存在“一看就是假的”等问题,还有商标侵权的风险。
相关律师指出,是否构成侵权主要取决于商家是否销售分装服务或商品。 如果奢侈品包包根据客户的要求修改成其他款式并最终被消费者使用,则不构成商标侵权; 如果商家自行销售保留原包装品牌LOGO或冒充原包装品牌LOGO的产品,均属于商标侵权行为。
重新包装业务蓬勃发展
最近,奢侈品包包的改造生意特别火爆。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旧包翻新服务主要有两种。 一是让消费者提供家里闲置的旧奢侈品包包作为材料,将其改造成新款或当季定制款。 费用根据款式和工艺不同一般在1000元至3000元不等; 另一种是顾客没有旧的奢侈品包包时。 就包包而言,商家提供销售真皮奢华皮革材料的服务,然后对包包进行改造或直接销售改造后的包包。 成品一般以专柜价的五分之一左右出售。
北京一家线下包包改装店负责人张先生介绍,以LV的NANO手袋为例,改成这个款式的加工费在2000元左右,而NANO手袋卖出去的价格柜台的价格是12800元,也就是说只要12800元。 您可以以不到六分之一的价格购买“同型号”。 性价比高的价格也吸引了很多消费者。 “这两年重新包装的趋势非常流行。 我家里有一个没用过的二手LV旅行包。 我在网上看了重新包装的视频,觉得不错。 价格和去专柜买新的一样。 袋子便宜很多,而且可以回收,所以我打算尝试一下。”消费者吴友(化名)说道。
张先生还告诉记者,“最近来换包的顾客很多,其中有一些是从二手店过来拆包换包的。” 平均一个月可以换包100多个,目前换包周期为15天。 事实上,工期只有4天左右,但订单较多,至少需要等待一两周。”广州另一家合同修改商家的生意更红火。“目前的修改周期最多需要 4 个月。 首先,因为我们需要安排订单,所以我们修改合同的客户很多,手动修改也需要时间。 “本来就慢。而且,每个包的材质、五金、皮革都不同,定制需要时间。” 商家小婷说道。
她进一步解释说,“现在很多中国女性手里都有几个闲置的奢侈品包,所以这两年换包的需求明显增加。” 贝恩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国内个人奢侈品市场规模为4710亿元,是2019年的两倍。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奢侈品消费市场。
真包变假包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到合同修改队伍中,这一看似划算的生意却成为投诉的“重灾区”。 消费者陈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她的“血泪史”,“去年,我花了1880元,把一个用了很多年的中号LV NANO换成了‘薯条包’。”拿到手后,我发现它太旧了。” 位置与正品完全不同,一看就可以说是假的。 店家解释说NANO中号不够,没办法做成一对花,但前期沟通时并没有提出这些问题。”
拥有十年奢侈品维修经验的小燕表示,“消费者手中的包能否改成自己想要的款式,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包上是否有连续几个LV字母消费者提供的,如果比自己想要的小,如果要改造包包,无法对版型;有些包包虽然整体尺寸足够大,但改造后皮革上会出现很多针孔和碎片。是拆解的,所以利用率不高,不可能像一些宣传视频那样,以前的大包装可以改成多个小包装。”
不仅如此,花费数千元后,消费者手中的真包竟然是无法回收的假包。 张先生向记者坦言,无论是消费者自己提供包装材料还是商家提供,只有老花部分才能保证是正品。 “但是相应的硬件需要后期购买。 比如一整套NANO硬件,高配版的成本价在100元以内,如果想要正品硬件,价格会高达700多元,现在市面上基本买不到。 对于皮革来说,不能使用真皮,一般都会选择类似的皮革材料,工艺更差。 它无法完全复制。”
从消费者反应来看,部分消费者逐渐意识到换包装的风险。 在社交媒体上的相关博文中,不少消费者评论道,“我很遗憾用假包换真包,损失了数千的人工成本。” 改变包装”。
一般来说,改装过的袋子不再具有回收价值。 北京一家二手店店主大海向记者直言,“改装后的包包无论是识别点、材质还是硬件都与原包相差甚远。原包虽然旧了,但还是有回收价值的。” “加钱改价后,它就不再具有回收价值了,从我们的回收鉴定来看,它是一个假包。”
存在侵权风险
显然,改装后的奢侈品包包并不能等同于正品,这意味着改装包包的商家可能涉嫌侵权。
据上海广播电视台报道,2022年底,长宁警方、松江警方破获全国首例涉及奢侈品包包拆卸改装案件。 他们对以“翻新旧款”为幌子销售假冒名贵皮包牟利的犯罪团伙进行了全面查处。 连锁打击。 目前,严某某等30余人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已被长宁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北京嘉伟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占表示,所谓的重新包装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主要看商家销售的是重新包装的服务还是改装的商品。 “对于外包加工来说,就是根据消费者的要求重新包装奢侈品包包。 变成想要的款式,最终供消费者自己使用。 对于品牌而言,应适用权利用尽的原则,即消费者要求修改包包不构成侵权。 包包改装店不提供奢侈品包包。 ,而是一个重新包装的服务。 分装店提供的服务与该品牌核准注册的产品并非相同或相似产品,不构成商标侵权。”
他进一步指出,“但对于外购料加工销售,即店家收购二手奢侈品包包,换成新包包再出售,这种生产方式会保留原有的包包品牌LOGO,并且可能会保留原有的包包品牌LOGO。”销售时还直接冒充原包包品牌的商标。 这种行为属于侵犯他人商标权的行为。 另外,用某种包包的皮革制作其他品牌的包包,或者直接模仿某个品牌的包包形状,只是模仿包包形状而不使用品牌名称。 商标的皮革材质是否侵权,取决于该品牌是否拥有该包型的外观设计专利或版权。 如果是这样,就构成侵权。”
耀科研究院院长周挺认为,分装业务的蓬勃发展是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体现,是某种形式的定制服务。 不仅可以变废为宝,降低重复购买的成本,但也提供了假货。 带着借口和机会。 “行业还存在一定的乱象,经营者主要是维修机构、二手商户或者个人,发展还很初级。未来如果能和品牌商合作,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美好的前景。公司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