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命题新动向

日期: 2023-10-14 16:01:56|浏览: 220|编号: 56263
联系人:中国品瑞奢侈品修复护理 电话:13115811533 微信:772392775

中考作文命题新动向

2016年中考已经尘埃落定,但作文题却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 有人关心今年中考作文考什么; 有人关心今年中考作文中有哪些新题目。 我关心的是,与以往的作文题目相比,2016年中考作文题目有哪些新的趋势。 通过对一百多套中考作文题的整理分析,我发现中考作文题存在三大趋势。

一是注重考验想象力。 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北京。 连续两年,该测试都强调想象力。 2015年读写联姻结合现代阅读与写作,让考生根据悬疑结局写出科幻小说《超级智能屋》的续集; 2016年北京中考作文试题形式有了新变化:据悉,在校园实验室的3D虚拟现实中,屏幕上的蝴蝶可以飞到你的眼前,可以模拟不同星球上的重力实验,你可以沉浸在恐龙生活的粉笔季节。 ,你可以探索原子内部的无限奥秘……在如此奇妙的实验室里学习,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篇题为“奇妙的实验室”的记叙文。 如果说去年我用一篇文章的情节作为我想象的基础的话,今年我把它简化成几句话作为我想象的基础。 换句话说,这些句子为学生合理想象指明了方向:恐龙生活的白垩纪季节是引导学生穿越,思考过去,梦回唐朝,与李白握手; 探索原子内部的无限奥秘,引导学生思考未来,想象未来的生活。

也许有人会说,北京之所以这么重视想象力的考验,主要是受北京高考作文题的影响。 确实,2015年北京作文题注重想象力,要求学生写一篇叙事作文,题为《如果我和心中的英雄住在一起一天》。 但注重想象力的不只是北京,例如南宁,2013年《遇见十年后最好的自己》(或《十年后的自己》)2016年:以下词语让你产生什么联想? ? 3号河梯夏季逗号。 请选择一个,自由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力,拟出自己的主题,写一篇文章。 两年中考的作文题都是想象作文,但和北京中考的作文题一样,“求变中求稳”。

除上述两个城市外,河南、绍兴、孝感、海南等省市的作文要求中也有“运用联想或想象”的字样。 这也反映出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注重对想象力的考验。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但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了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当前,我国提倡全民创新、打造民族品牌。 想象力作为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创新的源泉。 重视想象力的检验,就是对这一社会热点的回应。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三次提到想象力和联想:一是第三学阶段(5-6年级):能够写出简单的叙述性作文和想象性作文; 第二,第四阶段段(7-9年级)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 第三,在实施建议部分,鼓励写想象的东西。 重视想象力的考试,既是对以往忽视想象力作文的纠正,也是课程标准的落实。

无论是响应国家创新,还是实施新课程标准,注重想象力的考验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应引起同事的重视,在日常写作训练中加强对学生这方面的训练。

二是注重考验批判性思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初中轻视议论文写作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议论文只是中考论文题的陪衬。 高考主要是议论文,这让一些学生进入高中后对写议论文感到很不适应。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不会推理。 事实上,中小学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各个阶段的共同努力,不能单独完成。 初中还应加强论证训练。

近年来,高考作文题一直注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6年的10题大部分侧重于测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在写作时注意情感的表达,同时也要理性地思考问题、选择想法。 关键是感性与理性结合,感性与理性统一。 中考作文命题应该注重与高中教学的联系,而不是铁路警察——每个科负责一个科,而只关注初中教学科,虽然初中的写作要求高中和高中不一样。

基于与高中作文教学联系的考虑,一些提出中考题的有远见的人也开始注重批判性思维。 以2016年台州作文题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并按要求作文。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会被鼓励“不要着急,多思考”。 当遇到简单、容易的事情时,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提醒,“不要着急,多想一想”。 上述材料引发了您哪些联想和想法? 请从你自己选择的角度写一篇文章。 你可以描述你的经历,解释你的推理,或者......

本论文问题中的材料充满了猜测。 遇到难解决的问题和遇到简单又容易的事情是一对矛盾,但你得到的却是同样的提醒,“别着急,多想一想”。 这些不同情况背后的同一个提醒蕴含着什么? 对于难以解决的事情,不要急躁,多思考。 这是人性。 如果不思考的话,可能很难解决。 当我们遇到简单、容易的事情时,我们就会忽略它们。 “难”与“易”是可以转化的。

除了台州作文题外,武汉、大连、毕节、泉州、绍兴等城市的中考作文题也充满猜测。 这些命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材料中设置一对或几对矛盾,如远与近、平坦与崎岖、难以忍受与难以忍受等,让考生从相反的矛盾中发现问题,并在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阐述和讨论。 通过富含思辨意义的材料的引导,考生的思维品质会在作文中真实体现,思维能力也能在考试中轻松测出。

这些思辨问答题明显受到高考问答题,特别是近年来上海高考问答题的影响。 聪明的命题作者并没有生搬硬套,而是根据初中写作教学的实际,对此类命题进行了必要的修改。 与高考论文题明确要求写议论文的不同,这类题不需要写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记叙文。 例如,《绍兴卷》中,材料后的要求是“这个材料引发了你的什么联想和想法?请写一篇文章,可以描述你的经历,解释你的观点,表达你的情感,以及……”这样做,既可以兼顾初中作文教学高度重视记叙文写作的练习,又考虑到与高中作文教学的联系。 同时,也呼应了课程标准中“写简单的议论文,观点清晰、有理有据”的要求。 可谓一箭三雕。 。

三是注重讲真话、讲道理、讲心理。 “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讲道理、讲心理,不讲谎言、空话、陈词滥调,抵制抄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只有选题、材料接地气,才能让学生说出真话、道理、内心想法; 如果题目太“高大上”,学生就会用谎言、空话、陈词滥调来应对。 这些话题看起来很美,往往紧跟时代,有时代气息。 比如说《反腐败》、《我的中国梦》、《行动光盘》等等。但是学生们对这些东西了解不够,没有足够的材料。 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只能模仿别人的陈词滥调。

如果标题太文艺,比如《解开束缚心的绳子》(湖北黄冈)、《有那一抹色彩》(江苏盐城)、《在青春的怀里狂奔》(广四川)等,会让学生感到困惑,也会导致学生说谎、说陈词滥调。 这个问题可能是文学性的。 写问题的人可能想让问题变得微妙而优雅,使其更具文学性。 但这样做却给试题的复习设置了障碍,与学生为敌,也不符合课程标准中“写作评价,关注学生写作兴趣”的要求。 与鼓励表达真实感受的习惯做法相反。

今年的作文题目很多都很接地气,比如《饭桌上的故事》(大连)、《我们班的故事》(呼和浩特)、《分享我的收获》(长春)、《哇,好香》问题切入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出真话、实话、心里话。 还有一些问题非常直接地鼓励考生发自内心地写。 如“没想到,真没想到”(上海)“我真想——”(广东)。

该材料已接地。 过去,很多地方习惯于选取一些历史故事、寓言、名言以及当代的模范先进事迹作为素材,然后让他们选择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的选题。 这些材料可能是旧的并且对学生来说不熟悉; 或者选择角度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或者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还有一些省份以诗歌为材料,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复习问题的难度,也败坏了他们的写作品味。

针对上述情况,今年一些省市的中考作文作者在教材上做出了新的探索,从学生生活中截取一个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看法。 最典型的就是浙江衢州的一个:“文文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最近心情不太好,经过多次询问,他的母亲得知孩子在学校被同学小强欺负。妈妈向老师询问情况,老师也不知道。放学的时候,雯雯指着一个男孩告诉妈妈:“就是他了! 他打了我好几次,不让我告诉任何人。 ”妈妈生气地说:“他那么矮,你打不过他吗? 雯雯惊讶地问道:“妈妈,上次我让孩子流鼻血的时候,你不是告诉我不要打架吗?” “关于学生打架的材料确实不‘高端’,但它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对此类事情最有发言权。这样的材料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案者应该追求触及学生的内心和情感点,让学生看到题目就跃跃欲试。

不幸的是,这样的作品标题极为罕见。 或许题主觉得学生生活平淡无奇,无法承担“材料”的重任; 也许主体人觉得自然和社会更广阔,应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世界、观察生活,从而发现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这样的好意固然好,但熟悉的学生生活也不应该被忽视。 毕竟,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和家里度过的。 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发现生活之美,领悟人生哲理。 也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11期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