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防治荒漠化,打造植物园(美丽中国·走进植物园②)

日期: 2023-10-05 23:01:25|浏览: 160|编号: 55634
联系人:中国品瑞奢侈品修复护理 电话:13115811533 微信:772392775

【人民日报】防治荒漠化,打造植物园(美丽中国·走进植物园②)

短穗柽柳

分类状态:柽柳科,柽柳属

鉴别特征:灌木,叶鳞片状,总状花序密集; 4 瓣,椭圆形,粉红色; 花果期4-5月

生活习性:生长于沙漠河流阶地及湖盆边缘中度盐碱地

腌瓜瓜枣

分类状态:蓼科、春药科

鉴别特征:灌木,高40-120厘米,老枝弯曲呈锯齿形; 线形叶子; 花新鲜时白色,2-4簇生于叶腋; 花期4-6月,果期5-7月

生活习性:生长于沙漠固定沙地、沙丘、砾石戈壁、冲积扇

核心阅读

上个世纪,新疆吐鲁番遭受了严重的风沙灾害。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来到这里治沙,建成了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

通过野外引种繁育,植物园的物种逐渐丰富。 目前,植物园内生长着500余种耐盐、耐旱的荒漠植物,为防风治沙工作提供了支撑。

温暖的阳光下,新疆各地梨花、杏花、桃花相继绽放。 但在吐鲁番的一个植物园里,红柳的枝条大多还干枯,只有几根淡淡的绿色,梭梭也没有完全褪色变黄……与很多其他植物园不同的是,这座占地150公顷的公园即使在春季和夏季仍然干燥。 很少有郁郁葱葱的场景。

这就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位于海平面以下的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 这里曾经是一片贫瘠的流沙之地。 经过科研人员40多年的不断努力,如今这里已经绿意盎然,拥有500多种耐盐、耐旱的沙漠植物。

让贫瘠的土地长出绿色

“我们第一次去吐鲁番的时候,并不是去吐鲁番建植物园,而是当地政府邀请我们来治理荒漠化的。”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潘伯荣说。 “荒漠化治理取得成效后,我们逐步筹划建设植物园。”

上个世纪,沙漠植物园坐落在一片沙漠中。 9万亩风蚀流沙地是沙尘暴的源头,威胁下缘生产生活区。 “这里以前被认为是一片荒地,骆驼刺、鹿角草、芦苇等植物只能在冬季坎儿井农民排出闲水的沟渠里零星可见。”潘博荣说。

当年,每年春天,吐鲁番沙尘暴肆虐,给农业造成严重危害。 1971年,新疆生物土壤研究所(现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治沙队科技人员应当地政府邀请来到这里。 次年,他们建立了吐鲁番红旗沙漠治理站,开始治理沙尘暴。 1973年,27岁的潘伯荣被分配到研究所工作后不久,就跟随同事到驻地参与荒漠化治理工作,与沙漠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贫瘠的土地上要长出一点点绿色是非常困难的。 “水银温度计的刻度只有82摄氏度,我们测量的时候,水银柱里的水银已经在顶部了,可以看出沙子表面的温度超过了82摄氏度。” 潘伯荣表示,在如此极端的高温下,需要大面积种植固沙植物,以减少用水量。 最重要的是,“吐鲁番坎儿井水长流不息,水温仍在10摄氏度以上。冬季所有农田灌溉已结束,剩余水已成为闲置水。农田闲置水的征收冬季引水灌溉沙地,将成为一项大规模的固沙绿化工程。” 实验研究的关键。”

吐鲁番冬季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极端低温为-28摄氏度。 冬季灌溉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冬季引水的时间基本是12月下旬,要连续灌溉,每六个小时就要轮班,晚上只能提着灯笼照明。冬季引水量非常大。” “坎儿井很大,一旦废弃的坎儿井塌陷,人们就会意外受伤,冬天的水就会将他们冲进沙坑里。” 潘伯荣回忆道。

通过实地考察和国内调查,科研人员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和风沙特点,开始从西北沙区引进固沙植物,其中包括10多种优良的抗风、固沙、耐旱植物。沙拐枣、梭梭、柽柳、胡杨等植物。 渐渐地,繁殖成功了。

1975年,科研人员经过规划设计,在大型人工固沙灌木林中划拨土地,准备建设新疆第一个植物园——吐鲁番沙漠植物园,以更好地引进和采集干旱荒漠中的各种植物地区。 并培育它们。

沙漠植物迁地保护

“从某种意义上说,植物园的建设和发展史就是植物的引种、采集、繁殖和栽培的历史。” 潘伯荣说,干旱荒漠面积大,植物分布稀疏。 因此,每次将植物引入野外所需的距离都很长。 很长。 针对这些名贵植物,科研人员引进了新疆、甘肃、宁夏等省份荒漠地区的野生植物。

实地考察和引进往往伴随着困难和风险。 潘伯荣记得,他和同事们曾到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引进种子。 那时,县里几乎没有餐馆,一日三餐只能靠招待所。 “我们穿过额尔齐斯河上的吊桥,来到县城对面的沙漠采集种子和标本。 “如果从吊桥回来,我们就赶不上晚饭了,只能游过额尔齐斯河,赶回招待所。”

每年引进的植物必须进行繁殖和栽培。 春天的吐鲁番,风很大。 不仅春天培育的树苗被吹走了,连种植多年的树木也被吹死了。 1979年4月的一天,植物园里只有潘伯荣一人。 风从下午1点开始刮,持续了24小时。 “我们苗圃里,上面10厘米的土都被吹走了,秧苗和出土的种子都被吹走了。” 它消失了,大苗圃彻底被吹走了。”潘伯荣回忆道,“我们只好从头开始,把剩下的种子拿出来重新种苗。”

经过恶劣环境的反复尝试,植物园的物种逐渐丰富起来。 现在,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上长满了各种植物,将沙子牢牢地固定在根下。 沙子沉淀后,这里逐渐成为适合居住的地方。 站在植物园的观景台上,可以看到周边已经种植了葡萄,当地居民也搬到了这里居住。 “这是几十年持续固沙的结果。”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希勇博士说。

现在,植物园拥有科研人员十几名。 除了科研,引种繁育工作也没有停止,接力棒已经传递到了王希勇的手中。 他介绍,植物园最多引进了700多种栽培植物,但由于气候等原因,部分植物未能栽培。 “热带沙漠的植物在这里无法过冬,一冬天就会冻死。” 目前,植物园已引进品种。 栽培植物500余种,其中珍稀濒危沙漠特有植物近60种; 建立了常低温种质资源库,长期有效保存了600余种、3500份荒漠植物种质资源。

目前,植物园已建有沙漠经济果树园、沙漠野生观赏植物园、柽柳植物园等12个特色植物园(区)。 “可以说,吐鲁番沙漠植物园是我国迁地保护沙漠植物资源最多的植物园。除了固沙植物,还有药用植物。随着人工栽培技术的发展,不需要去挖野生植物,这样也可以减少挖药材造成沙漠化的风险。”王锡勇说。

为风沙防治工作提供支持

在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条贯穿沙漠的公路沿线分布着柽柳、梭梭、萨拐枣等固沙植物。 梭梭树冠宽度可达四到五米,有效阻挡风沙对道路的损害。 这条世界上最长的沙漠公路于2005年绿化全长436公里,防沙林带为沙漠增添了生机。

这些植物选自吐鲁番沙漠植物园。 “从修路开始,我们就研究防沙问题,进行了零公里试验。一开始来不及种树,所以就用了草格,‘一寸草可防风’。” 然后我们选择了沙拐枣作为先锋,它虽然不太耐盐,但生长速度很快,一年能长到3米高,与柽柳、梭梭一起,建立了全线防风工程。”博荣说道。

吐鲁番沙漠植物园自建园以来就走上了“科研兴园”的发展模式。 “高温、风沙、缺水……能在这样的条件下生存的植物,哪里不能生存?我们做的就是在极端条件下培育植物,培育成功后,可以用来防风防沙。”潘伯荣说,虽然大多数防沙植物都具有耐干旱、耐盐碱、耐高温的能力,但不同的沙漠需要不同的沙漠植物。 “比如有的沙漠盐化程度较高,但温度相对不是很高,那么在选择植物时,我们更应该注重耐盐碱,而不是耐高温。” 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的科研任务之一就是寻找适合不同沙漠环境的植物,为沙漠植物的人工繁育创造条件。

数百种生长在沙漠中的植物来到中国科学院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后,经过科研人员的选育、培育,从这里走向了中国北方荒漠化防治的最前线。 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开发了已成功引种培育的沙漠植物资源,为“三北”防护林工程、风沙防治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沙漠公路防护林工程提供沙漠植物种苗、干旱地区城市防护绿地建设工程。 植物数量达数百万株,种子50余吨,为推进荒漠化防治、发展沙产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现在,研究人员正在将注意力转向基因研究。 “提取沙漠植物的抗旱、抗盐基因,通过基因编辑将其应用到农作物种植中。目前,我们在棉花种植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成功,在试验田中已经有了成熟的应用。” 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园长张道元解释。 (记者李亚男)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