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一辆车“开进”你家
如今,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常见的交通工具。 但就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私家车还很少被纳入北京交管部门的统计中。 从无到有,到普及,汽车正以极快的速度走进北京人的千家万户。
(一)私家车稀缺的时代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车辆管理所统计表中“私家车”的数量非常少。 社会上真正需要、经过特批拥有私家车的名人少之又少。
20世纪50年代,北京街上跑的都是公共汽车,比如苏联的伏尔加、大吉姆,美国的别克、雪佛兰。
20世纪60年代,北京街头出现了出租汽车。 想要打车的人必须提前预约,但每公里20多美分的票价足以让出租车司机惊慌失措、气喘吁吁。 除非是“重要”的事情,否则他们是不敢问的。 那时候,坐汽车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一项很大的高端消费。
后来,北京有了“212”(北京吉普车)。 草绿色的“212”是北京生产的准轿车。 它已成为一种体面且时尚的乘车方式。 是当时基层领导或企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 许多市民在“212”上第一次体验了乘车。 (《北京日报》2000年6月16日第9版《普通人的汽车梦》)
(二)个人可以购买汽车
1978年之前,我国私家车保有量几乎为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陆续揣着大口袋的“钞票”走进汽车贸易公司,询问是否可以买车。 面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相关部门请示,最终得到了“允许购买”的明确指示。 至此,在中国这个自行车王国,私家车才真正开始发展起来,并进入了一些先富起来的家庭。
1982年,据非正式统计,北京有私家车64辆。
1984年,昌平北七家农民孙桂英一家买了一辆汽车。
1984年,“养鸡第一户”孙桂英(左一)一家购买了一辆丰田小卧车。 她和家人开心地在车旁合影留念。李曦 摄
改革开放后,孙桂英靠着党的好政策,靠贷款养鸡。 她家平均每年销售鸡蛋2万公斤,年收入至少1万元,是北京农村第一个万元户。 为了方便交通和做生意,家里不仅购买了1000多元的三轮摩托车,还花7000至8000元购买了一辆二手丰田汽车。 他们还与其他养鸡户合作购买了一辆小型汽车。 货物“121”。 孙桂英后来回忆,“我家买车当时还轰动一时,报纸上说我们家是全国第一个买车的农民家庭。” (北京日报2004年8月12日第12版《邓小平与农村改革》)
1986年1月,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车辆管理所首次给予私家车单独立项。 每辆车的数量已经达到了759辆。到了年底,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1789辆! 此后,私家车数量持续增长:1987年底2,431辆,1988年底3,805辆,1989年底5,120辆。
第一批驾驶私家车的不仅有像孙桂英这样的农村白领,还有文艺界、体育界的名人、企业经营者、个体户等。
很多最初买车的人都看好菲亚特126P。 这款车非常紧凑,因此有“地虎”、“大头鞋”、“甲壳虫”等绰号。 菲亚特126P刚推出时,市场零售价为八九千元。 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1988年,这个城市的一个普通市民花几千元购买了一辆菲亚特126P汽车,这在当时是一个大新闻。
1990年8月4日,报纸《私家车谐谑》第二版评论说,“在现阶段的中国,汽车已成为‘先富起来’人们的最新追求”。 “北京街头奔跑着,成千上万辆私家车在大地上留下了痕迹。顺着它们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在改革道路上经历的一切矛盾、各种烦恼、各种欢乐。”和发展。各种希望。”
(三)普通家庭掀起购车热潮
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普通家庭开始购买汽车。
第一批进入北京普通家庭的私家车是各种经济实惠的“微面”。 有人说,微型车是当时中国的“国车”,而“微车”则是北京的“市场车”。 以微型汽车为代表的微型汽车在北京市场继续保持每年20%以上的快速增长速度,其中80%销售给个人。
有人形容“微脸”看起来又瘦又小,但实际上肚子又大又平。 里面可以安装自行车和大型彩电,狭窄的巷弄也可以自由进出。 用它上下班、接老人看病、送孩子上学,甚至周日去乡下玩。 微面条便宜,零件便宜,维护便宜。 北京人务实而不奢侈。 “微面”是小康百姓触手可及的香甜水果。
市民阿珍一家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搬到了南城角门。 还没来得及享受搬新家的新鲜活力,新的烦恼又出现了——出行不便。 算完了这些年的积蓄,他们买了更经济的松花江“微面”。 新车回来的那天,全家人把车打磨得锃亮,兴奋地绕着三环开了一圈。 从此,全家人都享受着“微脸”送孩子上下学、远距离开会、办公室、周末钓鱼等带来的便利。 (《北京日报》1998年12月12日第5版《家里有私家车》)
后来,随着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微脸”逐渐淡出了首都汽车的大舞台。
当时,北京汽车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国产汽车并不多。 仅有桑塔纳、捷达、富康、夏利、奥拓等品牌,但也创造了很多个性化的汽车场景。 北京有“男捷达”、“女富康”之说。 捷达方头硬朗的外观深受不少北京男士的喜爱,而富康灵动靓丽的水滴造型尤其受到女士们的喜爱。
家庭购车热潮也带动了学车热潮。 据本报1994年1月3日第3版消息,“学车考驾已成为北京的新时尚”,当时北京有驾校193所,但仍可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驾驶和考试需求。
到1997年初,北京已有150万人拥有驾照。
1984年,车务大队民警正在对新司机进行现场考试。刘英一 摄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私家车数量迅速增长。 1998年12月12日,本报第5版报道《年末汽车市场火爆》,“就在几年前,媒体还热议汽车能否进入中国家庭。截至今年年底的汽车市场,私家车的购买量已经占到全部汽车销量的70%左右。”
1998年底,北京汽车市场十分繁荣。 图文 市民在选车。黄冠海 摄
当年年底,怀柔北部山区宝山寺乡的一位农民驾驶着县机电设备公司的一辆“松花江号”面包车。 这是他三年来从该公司购买的第四辆车。 怀柔最大的汽车营销公司1998年销售的800多辆汽车中,82%是个人购买,70%的购买者是农民。
当时,随着怀柔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点增多,客流量不断增加。 富裕的农民开始购买汽车用于客运。 仅慕田峪村就有35户家庭购买了汽车。 (《北京日报》1998年12月24日第2版《农民成汽车市场大玩家》)
1999年,北京私家车与公车的比例达到1:1,居全国主要城市之首。
(四)汽车摘下光环,大众化
进入新世纪不久,汽车走进千家万户,迎来了一场重大变革。 2001年4月末,本市私人客车保有量达到1万辆。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有417.6万户家庭,这意味着当时北京每100户家庭拥有汽车的数量接近11辆。按照国际统计惯例,如果每百户家庭汽车保有量达到10辆左右,可以视为汽车开始普及的标志。
“买不买车”成为很多家庭讨论的话题。 2001年4月,梦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的王先生终于加入了私家车主的行列。 他说,最突出的感受是,在现代化的大都市里,有了汽车,城市变得更小了。 现在,开车去任何想去的地方、去任何想去的地方都是极其舒适的。 (《北京日报》2001年5月24日第13版《北京每100户拥有汽车11辆》)
2004年,家庭车展在西单举行。李继辉 摄
2001年,随着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各类汽车价格大幅下降。 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增长明显加快。
截至2002年10月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188万辆,其中私人机动车118万多辆,私家车65万多辆。
毫无疑问,私家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反映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 当时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当汽车价格达到人均年收入的1.5倍时,往往会出现购车高峰期。 北京职工年均收入正在逐步接近这一比例。 (2002年11月7日《北京日报》第7版《65万辆汽车开进北京千家万户》)
2007年北京车展,家庭经济型轿车占据主角。孙健 摄
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郊区农民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汽车走进农家不再仅仅只是为了代步,而是成为了纯粹的便利生活的消费品。 2008年底,城市郊区每100户农户拥有汽车18辆。 “花8万到9万元买车在这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有很多有钱人买奥迪、帕萨特。” 大兴瀛海镇,一名市民正在选车。 孙先生如此说道。 (2009年2月24日《北京日报》第4版《大兴农民正月忙买车》)
2011年,根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蓝皮书《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显示,北京每百户家庭平均拥有私家车已超过60辆。汽车已经摘掉了代表“身份”的光环, “地位”又回到了原来的“交通工具”角色。
2010年,“家庭汽车展”在北京石景山举办。 车展上两名市民正在选购家用汽车。李文明 摄
如今,各种品牌、各种档次的汽车行驶在北京的道路上。 各种车展总是吸引着各汽车厂商和成千上万的普通市民。
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636.5万辆,其中私家车497.4万辆,私家车中轿车303万辆。 汽车迅速走进寻常百姓家,扩大了人们的活动半径,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行为习惯。 也体现了这些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
然而,汽车的快速增长也给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 加快道路建设、缓解交通拥堵、控制车辆增长、提高排放和环保标准、加强停车管理……在享受车辆便利的同时,北京也一直在努力做好这些功课。
历史数据:新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