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余华的考试写作指导引发热议。 对于网友所说的“文学已死”,您怎么看?
作家余华最近上了热搜榜,但原因并不是因为他出了新书或者获奖,而是因为他做了题为《高中高考如何写好作文》的演讲考试”。 当知名作家“屈尊”出试卷时,是否意味着“文学已死”? 曾经高考失利的余华,有资格在考场指导写作吗? 带着网友的疑惑,记者采访了一线语文教师、作家和文学专家,听听他们对这场热议的“降维打压”的看法。
中文老师:
作家指导高考作文没问题;
但这或许只是个玩笑
“无论你是语文老师还是作家,只要认真研究了考试作文的概念、结构、语言,就可以教书,没有专业之分。” 陈玉婷是南京市江宁区一所公立中学的高中语文老师,从教多年,她认为作家指导学生写考试作文是可以理解的。 陈玉婷坦言,她年级有一位“作家型”语文老师,业余时间写小说,作品曾获得“海峡两岸交流纪实文学奖”。 陈玉婷经常去旁听这位老师的公开课,她能明显感觉到老师讲课“很有想法”。 “作家对文学的理解肯定和语文老师不一样,他们更能从创作者的角度去解读文本,进而对如何写论文有不同的理解。他们也更能从创作者的角度来传授语文教育。”局外人的视角,用新鲜血液书写想法。” 陈玉婷说道。 但同时,教授考试作文的作家也会面临一些相应的限制。 在陈玉婷看来,学生的学业地位在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 作家写作时站立的高度可能不符合中学生的认知。 “对于普通中学生来说,如果单纯听作家讲‘创作’,很可能只是听热闹;但大多数一线老师会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够内化的应试技巧。 ”。
在南京市鼓楼区担任高中教师的赵凤艳老师,曾多次参与中国高考阅卷任务。 他认为,考场写作的直接目的是“拿分”。 他说,批改老师审高考作文的速度非常快。 为了保证考试成绩的公平性,阅卷老师当然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 评价的重点是构思、结构、语言和写作。 可控、可量化的关键点。 “考试作文从题目构思到写作结构,再到语言表达,都有‘套路’可循。只要严格按照套路走,基本上就能取得好成绩,完全达到考试要求。”考试的需要。” 赵凤岩说,“文学作品想要表达的那种内涵、意义或者美,确实可以锦上添花,但对于以‘拿分’为目的的考试作文,要求并没有那么高。” 赵风彦说道。 余华演讲要点的一些例子:标题不宜太宽泛,否则会影响作文的松弛; 写作要有中心,不能跑题; 应该准备一些好句子作为开篇。 “这些建议其实和中学老师给学生的建议是一样的。” 赵凤岩说道:“所以,文学造诣深厚的知名作家在考场教作文可以,但没有必要。”
教育专家、作者:
“应试写作”和“文学创作”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远非说“文学已死”
在关于余华作为知名作家指导高中高考作文的讨论中,最引人注目的呼喊是“文学已死”。 南京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洪玉杰则持相反观点。 “谁说作家必须从高层次上创作文学?我认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俯下身来谈论考试作文的写作方法,是一件非常脚踏实地的事情。” 洪宇杰表示,余华的作品虽然不充满华丽的辞藻,但却以强大的故事和人物影响了几代中国青少年。 利用他在文坛的地位来谈论应试写作,会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文学创作和应试写作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有着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普通人的生活不仅需要文学艺术的滋养,也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应试写作。没有更高的。”或两者之间较低。因此,当作家谈论考试作文时,他们自然不会谈论放弃基础到最后,或说“文学已死”。 洪洁洁说道。
洪宇杰认为,对于专家的这种“破圈”普及常识的行为,我们可以保持相对宽容的态度。 如今,很多不同领域的专家都会俯下身来,在网络上传播一些流行的、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内容。 他们讲的内容可能不是很深奥,但是专家的深厚积累一定会带来深入浅出的效果。 “太‘高尚’的东西是不会轻易被大众接受的。” 因此,如果文学创作和应试作文的界限划得更清楚,应试的属于考试,文学属于文学,大概就不会出现“文学死了”的声音。以中学生为例。 课堂上,我们注重学习作文技巧,尊重考试的评价标准,力争在考场上取得高分; 课外多阅读经典著作,积累人文素养,形成独特的文学写作风格。 作家黄帆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考试作文更接近公文写作或文书写作,这种“命题写作”不适合表达人们的内心和复杂的情感。文学创作属于“多主题”类型的写作,当人们面对生活中复杂的现实时,其实更需要的就是这种写作能力。”余华对高考作文写作的指导也可能是这样的。为提高中小学作文教育做出努力。”在黄帆看来,仅仅依靠命题写作技巧远远不足以应对高中毕业后几十年的社会生活;作家如果能够我们可以提前让学生注意另一个写作方向,将强调自由表达、多主题的文学创作理念融入到日常学习中。 “从这个角度来说,作家对高考作文的指导肯定能起到作用。”
文学教授:
也许一切都只是商业营销,
提高文学素养有更好的选择
在各种质疑声中,也有声音指出,余华的讲座是一个教育机构的“平台”,他为了“只为了赚钱”而选择向资本低头,这是一种行为“只是为了赚钱”。 对于这样的声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军认为,余华参加此次活动只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不需要太高调。 “就像招募名人做广告一样,教育机构邀请有影响力的作家来宣传自己的写作课程是可以的。” 在杨军教授看来,余华讲授的高中高考作文写作其实只是一个幌子。 最终目的是给自己的辅导班做广告。 仅仅因为余华是“作家”,与“文学”有关,就不应该受到批评。
“让作家来谈谈考试作文,这种巨大的反差和不和谐感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营销点,有这么多人关注这件事,营销本身就成功了。” 杨军提到,“至于‘文学已死’等引起质疑和争议的声音,或许也是这次营销活动的预谋?” 不过,杨军认为,如果想为中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做出贡献,可以做更多好的选择。 例如,我们定期走进中学校园举办文学讲座,激发青少年对文学的兴趣; 或者我们开设一些网络直播课程,向网友传播文学作品知识,帮助孩子们领略经典文学的魅力,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 。 “这些可能比阅读整个稿件和某个辅导班的广告更有意义。” 路口记者 卢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