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问经过两三天的培训,就能持证上岗。 高考志愿服务成为热门业务。
● 部分商家抓住考生和家长的心理,将志愿填成一门火爆的生意:贩卖“志愿填卡”或提供“一对一”的高考志愿顾问服务高考志愿指导师,从几千到几十人不等数千元
● 相关部门从未颁发过“志愿高考策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个别机构中的一些所谓的“志愿规划师”,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根据总部提供的“线路”,对考生和家长进行指导。购买这些机构服务的家长,不仅花费不菲,而且也可能报错志愿者。
● 考生及家长应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指导,关注各大高校的招生咨询,多方比较后做出选择。如需进行自愿申报咨询,需尽可能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收费项目、服务内容,约定违约责任,出现问题后维权
今年的高考已经结束了。 对于考生来说,随之而来的志愿填报成了又一场“大考”。 一些商家抓住考生和家长的心理,把志愿填报变成一门火爆的生意:售卖“志愿填报卡”或提供“一对一”的高考志愿顾问服务,金额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然而,《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这些机构和服务背后的含金量参差不齐,高考志愿顾问这个新职业也充满迷茫。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提醒,咨询只能作为参考。 中介机构给出建议后,考生和家长也应详细了解相关情况,谨防上当受骗。 建议考生和家长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指导,留意各大高校的招生咨询,多方比较后做出最佳选择。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高价咨询名不副实
企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近10年高考志愿报名企业2431家,近5年新设立企业2119家。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以“志愿填”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有数百家商户在售卖“志愿填卡”。 其中,销量较高的商户月销量超过2000笔。
什么是自愿报告卡?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的志愿填报咨询服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比较便宜的填报卡。 考生购买后只需在咨询APP中输入自己的成绩和排名,即可查看当前成绩的可录取学校。 考生如果想查看学校的专业信息等具体内容,需要注册成为会员,价格为数百元。 针对性强,收费高。
记者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名为“蜻蜓志愿报道”的组织。 加对方为好友后,了解到该机构的运作模式是咨询老师为学生生成填报方案,以在线填报的形式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 5000元/人。
来自天津市武清区的小陈正面临志愿填报的关键期。 经过多方打听,他了解到,如果想找一个有5年招聘经验的志愿报告顾问,需要近万元; 普通咨询老师也要几千元。
然而,即使候选人花费高昂的价格,他们所获得的服务质量也不一定等同。
目前就读于河北省某高校的小董对此深有体会。 去年高考成绩出来后,小董和家人寄希望于当地一家志愿填报咨询机构高考志愿指导师,希望能进入性价比高的学校。 该机构承诺,考生可根据该机构提供的院校表格选择自己喜欢的院校和专业。 ,然后由机构提供专业建议,最后选择志愿者。 填写申请表后不会有任何滑点。 如有滑点,将全额退款。
听到这样的承诺,小董和家人都松了口气,当即支付了2000多元的咨询费。 几天后,小董将自己拟定的志愿交给机构,对方表示“会根据小董的个人情况进行修改”。 但最终,他收到的自愿填报建议并没有达到预期。
“我在填申请表之前就和咨询老师沟通过,哪些地方我不想去,哪些专业我不想报,但是在咨询老师给的建议中,这些地方和专业都列了,我觉得对方只是根据我的成绩和高考排名,择校没有考虑我的个人情况。 小东向记者诉苦。
他也发现,最后的选择相当离谱。 学校的录取线距离他的高考成绩差了将近六万名。
顾问不需要经验
轻松培训即可上岗
“高考志愿报”经济蓬勃发展,一些人看中了这个赛道,成为了高考志愿顾问。 “名校毕业”、“海归博士”、“持有专业证书”,这些咨询师头上戴着光环,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记者以“高考志愿顾问”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出现了多条高考志愿顾问的广告。 记者点击进入名为“高考志愿指导员报名入口”的网站进行了解。
进入网页后,界面上立刻跳出一个提示,“咨询并添加张老师的微信”,后面是张老师的微信号码。 网页显示为“职业技能考试网”,业务范围涵盖从报名到发证、理疗保健、早教艺术、高考咨询等全过程。
记者加了张先生为好友后,向他询问了高考志愿顾问的情况。 对方说他们只需要交钱,不需要考试。 他们经过两三天的简单培训就可以拿到证书,证书全国通用,终身有效。
“任何人都可以报考,不分学历、年龄,只需要提供身份证正反面照片、手机号码,交500元押金即可。” 张老师说。
记者了解到,整个过程共需缴纳1500元,其中1000元在领取招待证后完成,可开具收据。
从对方提供的证书样本中,记者看到,该证书名称为《专业人才能力培养证书》,证书课程名称为《高级高考志愿规划师》。 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特颁发此证书”,证书右下角加盖“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字样,左下角标示培训中心官网证书的一角。
“这份证书是国家机构颁发的权威证书,是目前同类证书中最有价值的。” 张老师说。
然而,当记者进入“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培训中心”网站,在该网站上搜索“高考志愿规划师”内容时,并未找到任何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网站近日发布警示称,相关部门从未颁发过“高考志愿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个别机构中的一些所谓“志愿规划师”,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按照总部提供的“线路”,对考生和家长进行指导。 向这些机构购买服务的家长,不仅要花很多钱,还可能报错志愿者。
擦亮眼睛谨慎选择
违规处罚及时
记者注意到,根据《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高考志愿辅导员不在目录内,相关职业指导教师2017年也被取消资格。
“考生和家长对高考志愿填报和咨询的需求是合理合法的,但目前行业现有的高考志愿顾问和志愿策划师显然资质不够。”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民法典研究中心主任孟强说。
在孟强看来,考生与学校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高考志愿机构的出现本意是为双方节约成本,但人员资质不足、服务质量差等诸多因素导致了行业的动荡。 有关部门应及时规范。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也提醒,高考咨询是近年来的新兴行业,鱼龙混杂。 考生和家长要谨防上当受骗。 并且咨询只能作为参考。 机构给出建议后,考生和家长也要详细了解,慎重选择。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建议,有关监管部门应及时惩处违规行为,并加强对应届考生的提醒。 同时,高校要进一步明确招生要求,认真编写招生简章。
“目前高考主体不明确,实际上是政府招生,各学校根据招生办分配的名额招生。因为高考主体的身份是“不清楚,他们的招生申诉不够充分,导致录取通知书。等待比较简单。其实高校应该做一些志愿填报的衔接工作。” 楚朝晖说道。
孟强建议考生和家长利用就读高中提供的各种指导,关注各大高校的招生咨询,多方比较后做出选择。 如需进行自愿举报和咨询,应尽可能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收费项目、服务内容,约定违约责任,出现问题后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