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起,恒隆开始拓展至天津、沉阳、大连及昆明等内地二线城市。目前,内地已开业9家商业中心。 2011年,恒隆内地业务收入超过香港业务。恒隆地产2020年业绩报告显示,全年总收入89.73亿港元中,内地部分实现52.77亿港元。
恒隆在内地的业务有两大特点。首先,开发项目就像慢炖。自1992年以来,恒隆只开发了11个项目,平均购买一块土地需要两年时间。第二是只选择最受欢迎的地点。例如,沉阳皇城广场66位于沉阳核心商业街中街,济南广场66位于素有“金街”之称的泉城路。 2018年,恒隆收购杭州百景坊商业用地,该地块位于杭州下城武林商圈核心区,与拥有30年历史的购物中心杭州大厦同处商圈。
这两个特点在武汉66广场也得到了体现。
武汉66广场从拿地到开业历时9年。 2013年,恒隆收购了位于武汉汉口核心商务区的一幅地块。该地块东至民民四路,南至顺道街,西至汉口市中心佳园社区,北至京汉大道。总地价33亿元,建筑面积地价7200元/平方米。
“强龙”遇上“土蛇”
武汉广场66位于武汉商业枢纽京汉大道,与武商集团旗下的武汉摩尔城(包括武汉国际广场、武商广场、世贸广场)仅一马路之隔。恒隆的选址注定要与“土蛇”武商集团对峙。
武商集团成立于1959年,1992年上市,是武汉商业的领头羊。它已经扎根于这座城市数十年,承载着几代武汉人的记忆。
在国内企业界,武商的招商引资和运营能力向来有目共睹。 2007年,武商集团建成武汉国际广场,这是武汉唯一的豪华购物中心。爱马仕、古驰、GUCCI等奢侈品牌通过武汉国际广场首次进入武汉乃至华中市场。
“在湖北,我们可以做到‘两个第一’:品牌的限量版、名人款、当季新款优先在武商集团上架;品牌影响力活动的首场活动必须在武商集团开展。”陈无商集团董事长君在接受支点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信心的背后是良好的业绩支撑。据盈商网统计,2020年,在全国260家购物中心中,武商摩尔城以百亿元销售额排名第三,仅次于北京SKP和南京德基广场。
在奢侈品投资方面,武汉恒隆将打破武汉商人的垄断地位。三大奢侈品集团LVMH集团、开云集团、历峰集团均已落户该地区。据新商实验室了解,爱马仕、GUCCI、DIOR、LV等一线奢侈品牌已在恒隆开设第二、第三店,LOEWE、LOEWE等品牌首店也已引入武汉。恒隆.
恒隆在设计上也花了不少心思。武汉66广场由著名建筑事务所Aedas设计。整体设计形状类似于无穷大符号∞。内部空间视野开阔,品牌展示空间充足,流水绿化点缀。
面对竞争,武商不得不适应,做出大刀阔斧的调整。
去年下半年以来,武汉国际广场自2009年改造以来首次进行升级调整。支点财经记者发现,本次调整带来了空间的较大改善。比如,A区三楼女装品牌数量减半,中心岛被拆除,原来的百货店式专柜改造成独立卖场。
C区和B1栋也于今年3月开始调整。记者注意到,Chloé、Coach等二线品牌搬到了二楼。此举的意义在于为顶级奢侈品牌腾出一层黄金空间。
B1楼的退修改造,更是彰显了决心。位于B1层的武商交易生活中心人气旺盛,客流量旺盛。是武商集团旗下收入最高的超市。关店装修要持续两个月,要牺牲真金白银。
“恒隆的到来或许不会从根本上动摇无商,但双方已经踏入擂台。”第一太平戴维斯武汉公司零售部高级总监黄英波告诉支点财经记者,武商的物业集中在湖北。恒隆的优势在于辐射全国,在招商方面的话语权可能高于武商,“但最终还是要看客流量和效率”。
不过,恒隆在上海以外城市的表现却并不理想。 2015年以来,上海以外租金收入最高的项目是济南广场66,直到2019年该项目收入才突破3亿元,2020年则跌至2.97亿元。
作为首个进军二线城市的项目,天津广场66从拿地到开业历时近10年。在此期间,不少奢侈品牌选择落户其他商业中心,恒隆错失了引入品牌的机会。 2020年,天津广场66的租金收入仅为1.68亿元。
“关键还是要看恒隆的运营能力。有些项目虽然地段好,但客源远不如本地商业项目受欢迎,问题应该出在项目的定位和运营上。”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宏伟认为,如何让项目适应当地风俗,形成差异化良性竞争,是恒隆地产需要解决的问题。
武汉高端商务发展加速
竞争不仅仅发生在武商和恒隆之间。今年,武汉将迎来更多高端企业。
今年2月,华润武汉万象城项目召开“激战300天”动员会,确保年底前开业。
同月,SKP也有动作。北京SKP是著名的奢侈品购物中心。 2020年销售额达177亿元,再次夺得中国“商店之王”称号,并首次超越英国成为“全球商店之王”。
2月24日,北京华联(SKP)百货有限公司新增对外投资——“北京华联汉街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标志着SKP正式进驻武汉、落户汉街。据悉,SKP将在武汉汉街万达广场和汉街第二街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
高端商业中心和一线品牌代表着城市商业的繁荣和影响力。武汉经济振兴和一系列政策支持,加速了武汉高端商业的发展。
疫情过后,武汉展现出强大的经济韧性。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武汉GDP同比下降4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45.7%。武汉经济在经历了下滑之后,出现了V型反弹。 2020年全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万元和6149.84亿元,均居全国第九位。
此前,武汉的消费能力更是令人刮目相看。 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全国第五,增速位居全国第一。 2019年全国排名第六。随着武汉经济的振兴,越来越多的高端商家入驻开业,从今年开始,武汉的消费能力将逐步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2019年,武汉市制定《本市加快新型消费引领、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打造1-2个具有国际声誉的顶级商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第一广场已成为国际品牌的重要首发地和中高端消费目的地。
2021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1年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扩大消费”。市场”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黄英波认为,2021年是武汉高端商业元年。恒隆、SKP、万象城等一线商业开发商将带来新商业理念、新产品、新资源、新运营模式,武汉高端商业将加速发展。 ,市场将进入新一轮洗牌期。
记者丨张帆
编辑|刘鼎文、胡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