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奢侈品 盘点2024年将退市的上市“零售”公司
2024年,全球零售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消费趋势的变化以及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迫使许多传统零售企业重新审视自己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的滞后、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资金链的困境,使得一些曾经名声大噪的零售企业选择退出资本市场,完成退市或破产清算。
据经济观察网报道,截至12月18日,2024年A股已有52家公司退市。
分行业来看,今年退市公司中,数量最多的是消费可选、工业和信息技术行业,分别有13家、13家和11家公司。
港股也不甘落后。据东方财富统计,今年已有超过30家公司被港交所清盘退市。
其中,与零售、消费相关的公司包括被誉为“互联网母婴股”的宝宝树集团、“烘焙股”克莉丝汀、以及曾经的“女装股”拉夏贝尔等。
当然,最让人遗憾的还是这个有着30多年历史的高端品牌。
01 克里斯汀——一个关于失败的美味童话
克里斯汀曾是中国烘焙市场的“流量经理”,是很多80后、90后的甜蜜回忆。
这个“洋面”蛋糕品牌成立于1993年,是国内最早的高端西式蛋糕品牌之一,一度成为顶级网红品牌。
2000年,克莉丝汀成为烘焙行业唯一一家拥有近千家连锁店的公司。
两年后的2012年,克莉丝汀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被誉为“烘焙股”。 *期间,克莉丝汀曾在全国拥有1052家门店,其中上海有543家门店。然而,两年前所有商店都关门了。
如今,这个品牌举步维艰,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2024年12月13日,克莉丝汀发布公告称,其股票将于12月27日撤销上市。
克莉丝汀创始人罗天安也回应媒体表示,退市让她非常心痛。
据九派财经报道,罗天安回应九派财经称,“我辛苦培养了这个孩子20多年,最多的时候员工有一万多人,现在资产已经转移,变成这样了,我对不起供应商,对不起消费者,对不起那些被拖欠工资的无辜员工。”
罗天安将克莉丝汀衰落的矛头直接指向了高管的内讧。情况确实如此。克里斯汀经历了多年的内讧,双方各执己见,互不让步。
可以说,管理内部的问题是克里斯汀陷入困境的最关键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导致其逐渐失去消费者的青睐。
一是产品创新能力弱,消费者审美疲劳。
许多消费者回忆说,克里斯汀只能让人想起一些过时的面包或蛋糕。该品牌长期依赖单一产品线,缺乏更新。与此同时,85°C、好利来等竞品通过产品创新频频从市场上脱颖而出,如火爆的奶茶、网红芝士蛋糕等,持续吸引年轻消费者。注意力。
相比之下,克里斯汀的产品就显得平淡无奇,渐渐失去了吸引力。
二是成本高、定位不集中。
克莉丝汀曾将自己定位为“高端面包店”,但这种定位与其主流客群格格不入。中国烘焙市场进入大众消费阶段后,消费者更倾向于性价比高、更新快的产品。但克里斯汀高成本的门店运营模式和昂贵的定价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此外,大规模扩张门店带来的成本压力进一步压缩了品牌的利润空间。
三是营销滞后,年轻人流失。
在社交媒体时代,克里斯汀几乎没有掀起任何值得记住的营销浪潮。与此同时,85°C等品牌抓住“网红经济”,在微博、微信、抖音上频频发文,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克里斯汀的品牌形象仍停留在传统思维,既缺乏“社交货币”,又缺乏情感共鸣。
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克莉丝汀不仅是一个品牌,更是一段甜蜜的回忆。但记忆只能停留在过去,品牌本身没能与消费者一起成长。或许是因为它还生活在20世纪90年代的辉煌中,但却错过了90后、00后不断变化的需求。
更致命的是,克里斯汀在比赛中失去了速度,失去了策略。
2010年后,烘焙市场迎来了资本和技术的全面洗牌。连锁烘焙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高端到大众消费。无论是原麦山的“高端天然”品牌,还是桃李面包的“工业化烘焙”策略,都抢占了克莉丝汀原有的市场份额。行业的快速迭代让克莉丝汀无法抗拒。
与此同时,克里斯汀也未能通过内部调整找到清晰的发展路径。一方面,它试图通过关闭门店、缩小规模来减轻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它正在尝试推出价格实惠的产品,希望迎合下沉市场。但这些尝试大多收效甚微,因为失去了高端客户的青睐,无法吸引主流大众消费者,最终陷入“两端不靠”的困境。
克莉丝汀的失败不仅是中国烘焙市场快速演变的一个缩影,也为所有想要打造连锁品牌的企业敲响了警钟。从辉煌到没落,它的故事提醒我们:产品是基础,定位需聚焦,创新和营销缺一不可,供应链是品牌的根基。
也许克里斯汀的美妙童话只是转瞬即逝的记忆。但对于行业从业者来说,它留下的教训比它生产的面包更耐人寻味。
02 宝宝树:停牌18个月,年底退市
12月4日,香港联交所宣布,自2024年12月9日上午9点起,取消宝宝树集团的上市地位。公司股票自2023年5月2日起停牌,2024年11月1日或之前按照复牌指引,不会复牌。2024年11月22日,上市委员会决定取消公司股票上市地位该公司的股票在联交所上市。
随后,宝宝树在声明中强调了运营的稳定性。宝宝树集团表示,取消上市地位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和业务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公司整体经营持续向好,现金流稳定。
同时,宝宝树集团表示,退市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取消上市地位并不意味着公司关闭与资本市场的联系渠道。
但无论怎样,这对于宝宝树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2007年,宝宝树诞生于中国互联网方兴未艾的时代。
从最初的小众母婴论坛,到一度成为全球访问量最大的母婴社区,宝宝树承载了无数中国新父母的焦虑和期待。
十几年过去了,曾经引以为傲的“母婴股”陷入了困境。月活跃用户数大幅下降,收入持续萎缩,甚至被迫出售自己以节省资金。这背后的起起落落,是中国互联网和消费市场变化的一个缩影。
宝宝树从一开始就精准满足母婴需求。
作为创始人,王怀南给宝宝树打上了鲜明的个人印记——他是一位有谷歌背景的“海归”,同时他也是一位年轻的父亲。宝宝树的成立恰逢两个重要趋势:一是80后成为生育主力,他们的消费观念与上一代完全不同;二是80后成为生育主力,消费观念与上一代完全不同。其次,中国互联网已进入社区崛起阶段,垂直领域内容需求爆发。
宝宝树的早期成功源于对母婴需求的深刻理解。无论是孕期知识分享、宝宝成长记录,还是新妈妈的情感支持,这个平台无缝衔接了妈妈们孕期的信息焦虑。其独特的“时间轴”功能将母婴社交互动与内容紧密结合,让妈妈们在记录中建立社交联系。
2009年,宝宝树获得启明创投首轮投资。随后几年,宝宝树迅速扩张,逐渐覆盖从怀孕到育儿的全生命周期,甚至还成立了电商平台“美度妈妈”。 2018年,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市值一度突破100亿港元。
在此期间,宝宝树几乎成了母婴互联网的代名词。
在母婴行业,流量是核心竞争力。宝宝树成功打造了中国母婴市场最大的流量池。其月活跃用户一度达到1.39亿,社区内容也极其丰富。然而,这种对流量的过度依赖最终成为其“阿喀琉斯之踵”。
首先,广告成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单一模式,使得宝宝树收入过于依赖品牌的广告预算。数据显示,2018年其广告收入占比超过80%。但随着流量红利消退,广告主逐渐转向其他内容平台,如抖音、小红书等,宝宝树不再有吸引力。尤其是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以碎片化、直观的内容传播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图文社区的优势。
其次,宝宝树的多元化探索也屡屡受挫。电商业务被寄予厚望,但由于供应链能力薄弱,美盾妈妈很快在京东、天猫等强大对手的竞争中落败。此外,其测试的知识付费和早教服务未能实现规模化,甚至拖累了其整体盈利能力。
与此同时,内部管理问题也逐渐显现。作为创始人,王怀南的个人魅力和强势决策风格为公司早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后期却成为公司转型的掣肘。他被指责在团队管理上独断专断,对市场变化缺乏敏感度。比如,当短视频、直播电商开始兴起时,宝宝树仍然固守传统的内容社区模式,错过了关键的转型窗口。
用户流失率也在增加。年轻一代的父母,尤其是1995年和2000年以后出生的父母,对传统论坛形式的母婴社区不感兴趣。他们更喜欢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或者直接通过直播间购买育儿产品。宝宝树老用户逐渐流失,社区活跃度下降,平台吸引力进一步减弱。
2022年,有消息称宝宝树因持续亏损面临财务危机,最终选择被阿里健康收购,成为后者布局母婴赛道的“资产”。这标志着独立母婴共同体的终结,也预示着母婴行业竞争进入新阶段。
对于宝宝树来说,被收购也不完全是坏事。阿里健康的供应链和数字化能力可能有助于其重建业务体系。但问题是,宝宝树的品牌调性与网民需求之间的脱节还能修复吗?毕竟,社区的核心在于用户活跃度,而不是流量指标或资本运作。
宝宝树的案例为母婴行业乃至整个互联网市场提供了很多反思:
过度依赖广告或流量表明单一模式存在风险;内容和形式不断迭代,传统的图文社区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新一代用户的需求。母婴内容平台需要在短视频、直播等新形式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此外,用户体验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母婴行业的本质是用户信任。无论是社区互动还是电商服务,都必须以用户体验为核心,而不是单纯追求流量变现。
管理和团队合作也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行业转型时期,灵活性和集体决策尤为重要。
宝宝树从论坛起家,成为行业巨头,却在追逐资本和流量的浪潮中迷失了方向。
如今,虽然失去了独立性,但其品牌价值仍有潜力。母婴市场的未来或许不属于单一平台,而是更加开放、生态的竞争格局。对于曾经名声大噪的宝宝树来说,这或许是一个迟到但不可避免的选择。
03寺库退市:奢侈品电商“*股”的辉煌与没落
2024年,寺库正式从美国纳斯达克退市。这家曾经被誉为“中国奢侈品电商第一股”的公司落得不太光荣的结局。
寺库从市值过10亿美元的巅峰到最终市值几乎为零,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这背后不仅是一个企业的兴衰,更是中国奢侈品电商发展道路的一个注脚。
寺库于2011年在北京成立,创始人李日学瞄准了中国中产阶级崛起的大趋势。他们认为,当经济增长带来收入水平提高时,对奢侈品的需求将成为“消费升级”的明显标志。
初期,寺库通过打造“奢侈品+电商”的独特模式,迅速打开市场。从奢华手表、箱包到珠宝、服饰,寺库不仅将国际各大奢侈品牌上线,还为用户提供二手交易和鉴定服务,试图打造完整的奢侈品生态系统。
2017年,寺库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成为中国最大的奢侈品电商股。上市当天,寺库股价上涨近40%,寺库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寺库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此时的寺库已步入多个时代的潮流:一是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的需求开始爆发式增长;二是电商平台迅速崛起,线上消费成为主流。第三,奢侈品行业已开始探索数字化转型,愿意与线上平台合作。
数据显示,2017年寺库年收入达38亿元,活跃用户超百万。一时间,奢侈品电商成为资本市场的热门话题,寺库被视为中国版“网咖”。
然而,寺库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多久。上市后不久,该公司就开始频频曝出问题。从营收增速放缓,到用户投诉不断,寺库一步步走向衰落。
此时,奢侈品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寺库的衰落与奢侈品电商的大环境密切相关。
2017年后,中国奢侈品市场发生了两大关键变化:
*、品牌直销模式崛起:国际奢侈品巨头逐渐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接触,通过官网电商、天猫旗舰店等渠道直接触达消费者。路易威登和爱马仕等品牌推出了自己的在线平台,以减少对第三方电子商务的依赖。
其次,假货信任危机加剧:虽然寺库在成立之初就树立了“正品保证”的美誉,但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假货丑闻频发,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度逐渐下降。一些用户抱怨收到的商品存在真伪争议,这对奢侈品电商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寺库的运营模式看似周全,但隐藏着很多问题:
重资产模式的压力逐渐显现。为了保持奢侈品库存和鉴定能力,寺库投入大量资金组建了仓储和鉴定团队。这种重资产模式可以在早期增强用户信任,但当市场增长放缓时,就会成为公司的负担。
营销成本高。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寺库在广告宣传上毫不留情。数据显示,寺库2018年营销费用占营收的3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直接导致公司亏损不断扩大。
平台体验短板:用户体验差、服务响应慢已成为寺库的通病。不少消费者反映,寺库的退货退款流程比较复杂,有时甚至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这种服务问题极大损害了原本定位高端的品牌形象。
2020年,疫情的爆发让奢侈品电商获得了短期的流量红利,但寺库却没能抓住机会。相反,由于资金链紧张,寺库开始拖欠供应商货款。一些合作品牌甚至选择终止与寺库的合作,进一步加剧了平台上产品的短缺。
从寺库的退市可以看出,中国奢侈品电商面临的不仅是公司本身的问题,更是整个行业的困境。
比如信任与体验的难以平衡、品牌与平台的博弈、重资产模式的天花板等。尤其是当用户增长趋于饱和时,重资产模式的弊端就会显现出来。
寺库退市并不意味着奢侈品电商的终结,而是行业需要寻找新的增长逻辑。寺库退市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既是一个企业兴衰的缩影,也是对奢侈品电商行业发展的反思。未来,奢侈品电商需要更准确地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在信任和体验之间找到新的平衡。
正如寺库所说:“在奢侈品的世界里,你需要一扇门。”这扇门或许以前已经打开过,但如何重新打开它,迎接更多的消费者,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回答。
04*ST商城退市,资本游戏结束
5月21日晚间,*ST商城()发布公告称,收到自律监管决定书《关于终止沉阳商业城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ST商场全称沉阳商业城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上市,主要经营百货商店。
据该公司官方介绍,其主营业务为商品零售,下辖铁西百货店和商业城店两家门店。其主要业态为百货、超市。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公司门店的产品销售收入和商户租金收入。
事实上,自2006年以来,*ST商城在非净利润方面已经连续17年亏损,并多次亏损。在此期间,它靠变卖资产来保壳。曾被称为A股的“凤凰”。
2015年之前,公司年营业收入保持在10亿元以上,但2016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持续下滑。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仅为1.1亿元。
对于2022年营业收入大幅下降,*ST商城在年报中解释称,一方面,公司两家门店受疫情影响关闭近一个月,导致业绩亏损;另一方面,公司旗下两家门店因疫情关闭近一个月,导致业绩亏损;同时,由于持续的财务紧张,公司的自营业务和联营业务有所下降。
2024年4月30日,*ST商城发布2023年全年业绩预告。预计营业收入1.01亿元。公告前扣除后营业收入8201万元。预测净利润-3.41亿元,预测净利润同比下降39.29%。预公布的净利润扣除额为-4600万元。
据《证券日报》报道,与营业收入相比,*ST商城利润下降幅度更大,已连续多年亏损。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ST商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45亿元。这也是该公司自2018年以来连续第五年亏损,扣非净利润更是自2006年以来连续第17年亏损。
*ST商城成立之初就抓住了中国零售业消费升级的红利期,以“线上+线下”的模式迅速崛起。当时,在传统超市与电商平台激烈竞争的时代,*ST商城凭借“创新业态”迅速走红。
从一开始,它就避免与传统电商巨头(如阿里巴巴和京东)直接竞争,而是瞄准二线城市和下沉市场的中产阶级。这种精准的定位,使得其早期的成长尤为迅速。
*ST商城上市后,受到资本市场的热烈支持,股价翻倍增长。在资本的推动下,公司加速全国扩张,甚至尝试拓展国际市场。但高速增长背后隐藏的风险也逐渐显现。
光鲜亮丽的资本故事背后,*ST商城内部其实暗流涌动,尤其是其激进扩张带来的问题逐渐显现。
公司在短时间内开设了大量门店,同时推出了从跨境电商到奢侈品代购等多个新业务线,试图打造综合零售生态系统。但这种“大而全”的发展战略导致资源分散,主业竞争力逐渐丧失。
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一些新业务缺乏明确的盈利模式,只是“讲故事”的资本工具;另一方面,老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逐渐失去市场份额。
在激进扩张的过程中,*ST商城的供应链管理水平并未同步提升,导致库存严重积压,现金流逐渐恶化。
随着经营版图的扩大,*ST商城的管理层开始陷入内耗。部分高管因决策权分歧频频辞职,公司呈现“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这种管理层的不稳定进一步加速了公司的衰落。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以来,*ST商城接连谋划多次跨境重组,试图通过主营业务转型提升公司运营能力,但均以失败告终。
ST商城的退市,标志着其曾经的辉煌时代正式结束。然而,对于中国零售业来说,这或许只是新一轮变革的开始。在流量红利逐渐消失的今天,零售企业需要重新思考自身的价值创造方式。
此外,拉夏贝尔于11月14日正式退市。辉煌时期,拉夏贝尔被誉为“中国增长最快的女装品牌”、“中国女装第一股”。是国内首家A股+H股上市的服装企业。最辉煌时期,拉夏贝尔在全国都有直营店。近万。
国内知名运动鞋服品牌贵人鸟也因持续经营亏损和财务问题宣布退市。
2024年,多家零售上市公司退市,反映出零售行业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从克莉丝汀到拉夏贝尔,从宝宝树到寺库,许多曾经在资本市场备受瞩目的企业都未能经受住市场变化的冲击。
他们退市的原因有一些共同点。例如,电商竞争激烈,许多传统零售商未能有效转型为全渠道零售商,导致线上线下流量和利润双双下降;品牌老化、模式创新不足;金融困难加剧,资本市场疲软;管理问题和战略调整错误只是几个例子。
2024年退市名单对于零售行业来说是一个“警钟”,也是行业的全面洗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只有坚持以产品为导向、持续创新的企业才能在浪潮退去后屹立不倒。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授权:灵兽。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如有疑问,请联系投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