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出丑的年轻人在上海“合法”摆地摊,既要奢侈品,又要烟花。

日期: 2024-12-10 03:05:33|浏览: 67|编号: 115282
联系人:中国品瑞奢侈品修复护理 电话:13115811533 微信:772392775

不想出丑的年轻人在上海“合法”摆地摊,既要奢侈品,又要烟花。

编辑|赵雷

运营|月美

摆摊放烟花

晚上,上海青浦区的彩虹桥是最热闹的时候。人们会从市区开车来这里欣赏日落。通往景区的唯一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商贩都占据了好位置,留下了一条不到两米宽的人行道。到时候,这条路上就会挤满了游客,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深蓝色的遮阳伞下,有成堆的甘蔗、蔬菜、三种口味的糯米棒、成堆的鸡蛋……即使站得远,也能清楚地看到每个摊位卖的是什么产品。摊位周围挂着红底黄字的大字报式招牌,提供烤香肠、冰镇绿豆汤、臭豆腐、铁板鱿鱼等。

几乎每个摊位后面都站着一位“多才多艺”的阿姨。他们穿着购买厨具时附带的那种围裙,上面印有某个品牌的标志。他们用上海话大声说话,试图与每一个路过摊位的路人交流。眼神交流:“想喝点清凉解渴的冰绿豆汤吗?”

可以听到鸡蛋在锅里煎的滋滋声,不锈钢锅铲敲击铁板的噼啪声,然后迸发出来的香气进入每一个过路人的鼻孔,空气中都夹杂着鸡蛋的香味。葱和辣椒粉、番茄酱的味道,也许还有臭豆腐的味道。

在所有阿姨中,33岁的小毛显得有点“另类”。她把头发染成红色,微笑时露出整个牙龈。她看起来像个大学生。她在彩虹桥的一个摊位上出售“上海人最喜欢的饮料”。咖啡”。她的摊位可谓“花哨”:一米长的木桌上铺着白色蕾丝桌布,上面挂着一层彩色挂饰,上面写着“停摊别乱”、“吃咖啡” ”印在上面。布上,一束新鲜的黄玫瑰放在一个透明的花瓶里。除了一些咖啡制作材料和机器外,还有音响、小花伞等装饰品。

但即便如此,在这样的市场里,如果没有简单的大字招牌,她的摊位也会黯然失色,吸引不了多少游客。随后,她总结经验,决定“踏踏实实”地摆摊,让人们一眼就能看到卖的是什么。

上海不再全面禁止“路边摊”的消息一出,一直想摆地摊的她松了口气。 “我本来觉得摆地摊是偷偷摸摸的,现在觉得是光明正大的。”她发现,景区确实放宽了对路边摊的管制,但对摊位的位置仍然有限制。 “城管也会管,但不会着急,比如不能越过这条线摆摊,要注意卫生。”

国庆节第一天,她第一次开始摆摊。每天早上八九点钟,她就得收拾好摊位物品,去景区,抢摊子。靠近景区大门的位置往往是人气最高的。该摊位通常在中午 11 点开始营业,一直营业到晚上 7:30 左右。

摆摊前,她还对摊位位置进行了考察。景区位置比较偏僻。方圆七公里内没有咖啡馆。除了门口的路边摊外,最近的超市也在三公里之外。她在网上购买了500个外卖杯、1公斤咖啡豆、3公斤柠檬和一些装饰品。整个启动费用不到2000元,其中最贵的是一台二手制冰机和手压咖啡壶,价值200多元。

她本来以为稀缺效应会带来巨大的商机,所以她脑子里也想到了溢价。根据咖啡豆的种类,咖啡的价格从20元到40元不等。为了更好地贴合景区特色,她还开发了一款名为“日落特调”的咖啡,售价为每杯35元。但她没想到,国庆期间,上海突然升温,游客首选矿泉水和冰绿豆汤来解燃眉之急。第一天她只卖了5杯。好在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开始卖柠檬茶,小杯16元,大杯18元,但还是敌不过买二送一的鲜榨甘蔗汁。马路对面12元。

作为一个摆摊新手,小毛在摆摊的过程中从身边的专业摊贩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摆摊需要喊声和热情。第一天她有点尴尬,但逐渐学会了如何喊叫,如何用眼神瞄准潜在客户。不仅如此,她还发现其他摊位都不会张贴价目表。 “他们就等着顾客问,问完之后就不会停止购买。如果价格表提前写在外面,顾客可能就不会买了。”我不会再问了。”

摆摊第三天,她的摊位就变成了一个迷你超市。除了柠檬茶和咖啡,她还卖口罩、草帽和粽子。生意逐渐好转。最好的时候,她一天能卖八九百块钱,咖啡和柠檬。茶叶只占利润的一半。

▲小毛在彩虹桥的摊位上卖咖啡。图片/受访者提供

与小毛选择在景区摆摊不同,今年刚满30岁的霍凯在24小时提供核酸的居民区找到了商机。他是山东淄博人。淄博烧烤是全国唯一一家拥有独立小炉、纯木炭的烟熏烧烤。然而他发现上海几乎没有这样的烧烤。为了保持家乡的原汁原味,他使用的一些食材和调料都来自山东。老家发来的,“所以我的成本比其他烤肉卖家高一点,也许别人的利润率能达到70%,但我只能达到50%左右。”

自从开始摆摊,他就开始了“家-场-摊”的三点一线生活。他每天早上7:30起床,8点出去买肉。牛羊肉总共有6公斤。回来后,他花了两个小时切肉,然后把肉串起来,直到晚上6点左右。他一天能做200串。吃完晚饭,他就开始烧木炭,准备晚摊的东西。

烧烤是标准的夜宵,24小时不间断的做核酸的人群给他带来了大量的流量。他一般九点钟就出门,他的摊位周围总是络绎不绝的人,站在“烟雾”里的路边闲逛,闲逛聊天,通常到十二点就卖完了。当晚,成交额约1000元。

尽管12月份才正式实施,但新版《条例》通过的消息仍然给想摆摊的人传递出积极的信号。霍凯发现,不少核酸加工场所、地铁口逐渐开设了更多摊位,城市街头行走的小商贩也越来越多。不过像霍凯这样的“野摊子”还是不能乱摆。 “即使12月份正式开业,城管人员还是会有的,不可能到处都设置。”这是他必须考虑的事情。

热闹的市场

在上海,在更正规的市场摆摊可能更为常见。中商研究院研究团队的数据显示,仅2020年,上海就出现了近百种市场形态,集中在徐汇区、静安区、黄浦区、浦东新区世博园区和陆家嘴金融中心。该类型市场已通过官方审批,不受城市管理限制。凡是想摆摊的,只需在已设立的摊位上进行销售即可,供电、场地、材料等由市场主办方负责。

2020年和2021年,为了恢复疫情后的经济,上海举办了两次“5月5日购物节”和一次“6月6日夜生活节”,推出了各种市场,还推出了抖音、美团点评、小红书等推出市场直播,发布必去市场名单和打卡路线,打造市场IP,带动客流量和零售额增长。

刘丽丽经营着一家组织市场活动的公司。她从事该行业已有6年,主要与商场合作策划市场活动。上海新规出台后,更多商场找她配合整理市场。她觉得集市形式会越来越受欢迎。 “在上海这样的小直辖市,市场组织者不下三十个,比很多省份还要多。”

▲上海市场,主办方将安排摊位。图片/受访者提供

她曾在南昌一家大型商场开过集市,但很多人不愿意交房租,整体消费水平也比较有限。在苏州举办集市的场地费会比上海便宜,消费也不会像上海那么好,但是苏州集市的氛围会更好。 “苏州人的节奏会比较慢,更喜欢去购物,但上海人会很匆忙。感觉不像人们在市场上慢慢购物。”另外,在上海举办市场时,会有比较严格的品类要求,但在其他地方,尤其是广东,限制并不多。

在上海地铁地图上,紫环线连接徐汇区、黄浦区、浦东新区、静安区等商业发达地区。市场基本分布在这条4号线周围,市场会根据商场位置和人流量向摊主收取一定的摊位费。大部分收费200元一天。市中心的顶级商场,如外滩中心、安逸夜巷、久光夜市等,每天可能收费800元。 ——1000元不等。并非所有市场都需要摊位费。有些人少的地方不仅免费,甚至给摊主一两百元的补贴。

刘娜是一位母亲,下班后兼职摆摊。她喜欢这种自由市场,因为没有风险。市场通常持续七到十天。空闲期一开始,她就会去卖饰品,比如发带、发带、耳环、耳环、项链,主要是针对儿童和女士的。耳环售价29元或39元,儿童配饰价格不超过15元,一天可以卖到二三百元。

夜幕降临,每个摊位相连的小彩灯发出金色的光芒,标志着摊位开始营业。一位卖观赏鱼的摊主在摊位上方安装了彩色射灯,直接照射在水箱上,融入水中。闪闪发光、色彩缤纷的鱼儿在其中穿梭,美丽极了。几乎每个路过的孩子都会央求父母买一个带回家。这家店的生意是整个市场里最好的,一天至少卖一千多块钱。

刘娜很羡慕。据她观察,自由市场往往是在吸引投资但尚未开发的新购物中心开设的。他们希望利用市场来提高知名度。儿童玩具或糖画、吹糖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畅销的品类。为了赚更多的钱,很多人占据不止一个摊位,有的人甚至不来。他们只贴出支付码并挂上“扫码取货”的牌子。

市场也是很多年轻人喜欢聚集的地方。在一些圈层文化主题市场,如咖啡市场、音乐节市场、二次元市场等,有很多圈层品牌和创意摊位。有时候市场就像一个企业孵化器,很多年轻的创业者第一次与消费者面对面,将自己的产品接受市场的检验。

但即使是正规市场,摊位类别也需要严格审批,餐饮摊位进入市场难度较大。在刘丽丽看来,此类产品是市场上烟火药的主要来源。目前市场上大部分都是文化创意产品,烟火还比较有限。

不过,她依然乐观。马上就要到年底了。圣诞节、元旦、新年都是摆摊的好时机。各大商圈也希望通过节日期间举办集市来增加商圈的客流和人流量。影响。在上海,不同地点、不同形态、不同群体的市场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活力。上海对各类市场的支持,体现了这座城市对圈子文化和小微经济的包容。

▲去年圣诞节,上海某购物中心的节日集市。图片/受访者提供

地摊酝酿新机遇

在过去的一年里,后备箱摊位和创意市场掀起了一股热潮。很多人认为,这种不确定的赚钱方式并不是长久之计。各地扶持地摊政策的出台,似乎给了它一定的确定性。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地摊的价值。

但除了经济价值之外,对于每个选择摆地摊的人来说,地摊就像一个集装箱,装载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为没有方向的人提供了选择和尝试的机会。

上海疫情的三个月里,从事教育行业的刘娜工作停滞不前,每个月只能挣底薪。除了日常开支,她在幼儿园的孩子还需要参加培训班。当她入不敷出时,她就得想办法养家糊口。正当上海出台新规时,她想通过摆地摊赚点钱。 “其实这个(新规)一出来,很多人都跃跃欲试。说实话,疫情过后,大家都削尖了脑袋,看看能不能赚钱。其实大家都在尝试。” ”

经过实际实践,她发现摆地摊并不像网上说的“一个月几万块钱”,但她也明白,自己能赚多少钱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大学城、景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靠经营夜摊赚钱的人不在少数,但也很辛苦。

“虽然挣得少,但也比窝在家里无所事事好。”她并没有失望,反而探索新的商机。她发现很多人都有兴趣在社交平台上摆摊。她无意间发布的一篇摆地摊日记获得上千浏览量,不少人评论询问摆地摊的地点和时间。她计划通过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摆摊的经验来积累一定数量的粉丝。她将来也许可以开一家网上商店或接受广告。

在街头摆摊之前,小毛从事的是文化旅游策划工作。疫情的影响让她的很多项目陷入停滞。她之前30万元的年薪也打了60%到30%,找不到工作。一种成就感。今年4月,她选择辞职。然而,辞职后,她不知道该做什么,一直处于失业状态。渐渐地,她之前的积蓄也见底了。她实在没钱,所以决定摆摊卖咖啡。

小毛觉得,摆地摊挣的钱虽然没有打工挣的多,但却能给她带来弥足珍贵的成就感。这种感觉是实时的。也许三分钟之内,有人来到你的摊位并买了一杯咖啡。这种成就感会达到一个顶峰,“别人的反馈很快,你的头脑不会有多余的时间去思考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和我所做的事情的意义。”

对于摆摊,霍凯认为,这是对的人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做出的决定。在房地产行业工作了几年后,他发现自己不喜欢朝九晚五、拥挤的地铁、按部就班的办公室工作。他形容自己三十多岁“一事无成”,希望此时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对于这件事来说,低成本、低门槛、低风险的摆摊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今年6月,他选择辞职,回到家乡学习了两个月做烧烤。他想通过摆摊积累经验,培养稳定的线下客群,争取未来开一家有淄博特色的烧烤店。正当上海出台摆摊新规时,他花1400元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自己喷漆,改造成“流动摊位”。

▲霍凯将三轮车改造成烧烤摊。图片/受访者提供

“摆地摊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面对这个问题,霍凯顿了两秒:“这对我来说意味着一切。”目前,他以摆摊为生。每天晚上收摊后,他都会用手机备忘录记录当天的支出和收入。他认为,要想赚钱,就必须全身心投入,把摆地摊当作事业。

90后的雅文一直坚信一句话:“路必须走”。摆摊让她在失业的时候没有了出路。找出路是一个过程,摆地摊也是一个过程。 “门槛低的摆摊,会给灵活就业的人心理安慰。你无法预测会持续多久,因为变数很多,但至少证明你没有闲着,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工作。”手。”

离开外企后,她在后备箱里卖袜子。她发现摆摊给她带来的不仅仅是收入,还有丰富的经验。 “在摆摊的过程中,你会认识一些人,可能是顾客,也可能是摊友,在与他们的互动中,你可能会找到新的出路。即使有一天你不再摆摊了,也别再这样了。”你采取了行动,但在这段时间里,你收获了更有意义的东西。”

刘丽丽认为,城市需要地摊,“地摊带动消费,这对摊主、组织者或商场都有好处”。她接触到的很多摊主都是从摆摊开始,慢慢打造品牌,最后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他们中很多人的年收入都在20万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一、两百万。 “摆地摊没有任何限制,只要你想做、有脑子,什么都可以卖。”

虽然疫情对生意造成了影响,但随处可见的街边小摊上,市场人士却蓄势待发,等待春天的到来。小毛选择摆地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她喜欢逛街边小摊,“我需要一些奢侈品,我也需要这些好玩好吃的东西,我喜欢这种烟花。”

▲雅文从后备箱里卖袜子。 4双10元。图片/受访者提供

(文中除刘丽丽外,其他人物均为化名)

文章为人民日报原创,如有侵权必究。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