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改革还是霸道?印度人对莫迪的评价褒贬不一

日期: 2024-12-06 04:02:13|浏览: 95|编号: 114902

立志改革还是霸道?印度人对莫迪的评价褒贬不一

5月19日,印度人民党在推特上发布了莫迪推着压路机碾压对手的漫画。

【环球时报驻印度特约记者 胡波峰】随着19日印度大选最后阶段投票结束,莫迪总理五年任期正式进入倒计时。 2014年,曾经出身下层的茶童莫迪从国家志愿服务团(印度人民党的上级机构)做起,带领人民党在印度掀起了“莫迪旋风”。谁都没有预料到的政治舞台。并消灭了“百年老党”国大党。然而,五年来,从经济民生到民族问题,莫迪的执政表现并没有像一些人最初预期的那样辉煌。这次选举因此成为对他和他的政党的“公投”。不过,经过“苦战”,最新出口民意调查显示,莫迪领导的执政联盟表现超出预期,仍将大获全胜。当然,印度的民意调查数据可能并不准确。过去曾出现过与官方结果大相径庭的情况。因此,大趋势要等到23日正式结果公布后才能确定。但总体而言,莫迪连任是大概率事件。

得与失——在国安上展现实力很受“球迷喜爱”

“就业跟不上发展”成魔咒

去年12月,中央邦、拉贾斯坦邦等印度5个邦举行地方选举。那次选举不仅是莫迪近五年执政的总结,也是今年大选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结果,人民党连连失败。再往前追溯——2017年12月,莫迪在家乡古吉拉特邦的地方选举中虽然勉强保住了人民党的执政地位,但“红灯”却已亮起。

从拉贾斯坦邦一路向东就是所谓的“印地语中心地带”,也是印度人民党的传统投票基地。人民党遭受重创,选民实际上充当了人民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莫迪过去五年执政的得失。

“莫迪的优势在于他擅长执行大型计划,”《拉吉夫·甘地传》和《新文明冲突》一书的作者米哈兹·莫齐特总结道:“例如,旨在提供 5 亿低收入- 莫迪的医疗改革法案为收入群体提供了医疗保险救济,以及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就基础设施而言,《环球时报》记者的亲身经历和身边印度朋友的讨论都反映出,莫迪上任以来,“近五年来印度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当然,土地所有权等结构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印度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规模,但印度历史上第一条真正的高铁完成实地勘察并开工建设投资最大的83667公里公路确实是成果。莫迪的“基础设施狂人”形象。

莫迪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的强硬立场也为他赢得了不少粉丝。 2016年9月18日,四名武装分子袭击了印控克什米尔乌里镇。随后,在莫迪的直接领导下,印度军方对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分子进行了“外科手术式打击”。印度叫好不叫座,甚至根据这次手术拍了一部叫《手术》的电影,赚了33.6亿卢比的票房(1卢比约合0.1元人民币)。

今年2月14日,巴基斯坦印控地区又发生袭击事件。莫迪依然选择强力反击,派出战机对巴控地区的武装营地进行空袭。无论战争结果如何,人们对这种处理方式还是相当认可的。

此外,保障性住房计划、农村减贫计划、电气化计划等惠及穷人的政策,以及普惠金融政策和“印度制造”、“数字印度”、“清洁印度”等政策,都是可以莫迪上台以来所实现的目标。政治成就显着。

那么莫迪这五年的失败到底在哪里呢?第一个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就业。 “经济增长但就业不见改善”几乎成为“莫迪经济学”的魔咒,自然也成为反对党用来对付他的“王牌”。国大党多次表示莫迪“背叛”了他做出的承诺。

就在印度大选前几个月,一份泄露的政府就业报告显示,印度失业率触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6.1%。与此不成比例的是,过去几年,印度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7%左右的高水平,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之一。

其次,群众获得感不强。如果将印度分为城市和农村部分,则前者的情况相对较好,主要是出于对政府从公共部门撤资的担忧。但在农村,农业投资回报低、收入停滞、政府干预无序,造成“低价伤农”、“欠费众多”等严重局面。去年11月底,印度各地农民聚集新德里举行示威活动,呼吁印度议会通过立法支持农民。

有人说,莫迪执政五年,外交成就颇多。确实,莫迪政府持续奉行不结盟政策,左右逢源,长期押注大国,确实为印度收获了不少“外交红利”。但与曲高和寡的外交政策相比,老百姓更关心的还是自己的腰包厚度。

再次出现反建制暗流。 “有没有反建制情绪?如果有,有多大?”这是印度进入选举季以来大多数记者问印度人的问题。从五个州选举的结果来看,选民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 “草根选民不会关心党的政策和选举纲领,只会关心自己的钱包,”高级选举观察员库马尔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反建制情绪一直存在——无论哪个政党执政,你都不能要求所有选民明智地投票——许多人用脚投票。”

印度总理莫迪回到家乡投票,并向围观群众按手印。图片来源:IC写真

评价——有人说他激进,锐意改革

有人说他霸道、专断

“名气与名声褒贬不一”——《环球时报》记者对印度高官、富商以及底层人贩子的采访中,莫迪对莫迪的评价很少出现两极分化。有人说,“莫迪是印度建国以来无与伦比的总理,改革大胆、决心坚定”。还有人说,“莫迪是印度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理,专横跋扈、独断专行”。记者认为,这种两极分化的评价在莫迪任内主导的两项政策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2016年11月8日晚,莫迪罕见地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从次日起废除500和1000卢比纸币,并发行新版“圣雄”甘地系列500和2000卢比纸币。发布。莫迪强调,此举是为了打击与恐怖主义有关的金融、腐败和洗钱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印度民众并不习惯将大面额纸币存入银行,而是将其留在家中。所以废钞令一出,就遭到了不少批评。

据总部位于古吉拉特邦的非政府组织报道,《环球时报》记者透露,由于政府低估了废钞带来的后续影响和问题,银行兑换点彻夜排起长队,甚至取款机都瘫痪了。由于废钞令,普通民众每户损失约2000卢比。地下钱庄赚了很多“魔钱”,以比市场高几倍的汇率购买旧货币。据说,100美元的旧钞票一度可以兑换数万卢比(目前价格一般为1美元兑换65卢比)。一时间,“洗钱”手段层出不穷。网络上流传的“洗钱13招”声称可以利用铁路订票系统兑换纸币——用旧纸币订票,收到新纸币退票。

记者认为,废钞本身并不是坏事,但政府没想到,民众身份证使用率不足40%,很多人想开户存钱却无能为力。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大大降低了这一政策的有效性。

莫迪另一项备受争议的政策是商品和服务税改革(GST税制改革)。 2017年7月1日零时,莫迪与时任总统慕克吉在议会中央大厅共同按下启动按钮,宣布实施印度独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税收改革法案。它将印度的税率分为四个级别:5%、12%、18%和28%。基本商品税率最低,奢侈品税率最高。此前,印度的消费税是各邦国税和地方税的结合体,各邦税率不同。

坦白说,GST税制改革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但瑕疵并不能掩盖瑕疵。多位与记者交流过的印度经济学家都对GST表现出了好感,认为此举有利于印度统一税制。短期来看会带来阵痛,但长期来看却是利好政策。然而,很多低级交易者显然并不买账。原因很简单。税收改变了他们逃税的“蛋糕”。再加上之前废钞令的负面影响,他们的生活十分困难。

“我不喜欢莫迪。废钞和税收改革让我几乎一无所有。”一位街角杂货店老板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抱怨有钱人“不用排队就能换钱(指废钞时期用旧钞换新钞)”,而他却要排一整夜的队;他抱怨说,以前他只需缴纳少量税款,但现在他要“按规定纳税”。 ,“生活很紧张。”

事实上,自独立以来,“土地、税收和人民”一直是困扰印度的问题。历届政府都知道这个问题,但出于政治利益等考虑,没有人敢真正“采取行动”。可以说,莫迪大力推动的GST税制改革虽然并不完美,但至少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

此外,印度教徒眼中的莫迪和宗教少数群体眼中的莫迪、上层种姓眼中的莫迪和下层种姓眼中的莫迪、既得利益集团和“蛋糕”者眼中的莫迪“当然,莫迪的评价……差异很大。

展望——五年前的巨大胜利将难以复制

是否会“换帅”仍有悬念

正是如此两极分化的莫迪,才制造了今年大选的悬念。不过,最新出口民意调查显示,在人民院545个席位中,人民党领导的执政联盟仍将获得绝对多数,莫迪有望连任。但由于印度选举的规模和复杂性,出口民意调查并不总是准确的。许多分析人士对这一结果表示惊讶,莫迪和人民党并未宣布胜利。

根据《环球时报》记者的研究,人民党很难复制2014年的胜利(人民党获得282个席位,其执政联盟总共获得336个席位)。不出所料,印度人民党将在北方邦和古吉拉特邦等选票大州不同程度地失去选票。莫迪如果希望连任,就必须确保人民党单独在人民众议院获得至少200个席位。否则,即使人民党及其盟友勉强继续执政,莫迪也将面临被“取代”的考验。

从反对党的角度来看,国大党不惜放弃总理职位,试图拉拢其他政党与其结盟,誓要拉垮人民党。面对人民党与国大党的鹬蚌之争,第三方政党不免抱有趁势而为的心态。未来,莫迪可能有机会连任,也可能干脆淡出政治舞台。但在最终结果公布之前,大家可以先听听莫迪自己对过去五年的评价。

4月25日是印度人民党提交瓦拉纳西选区候选人名单的最后一天,莫迪将在该选区竞选人民院席位。此前一天,莫迪在那里发表公开讲话并表示,“过去五年是真诚的努力,未来五年将结出硕果”。

让我们假设一种情况——这也是这里流行的预测,即人民党以200至220个席位的执政联盟赢得选举。但在这一假设中,没有人提到莫迪的命运。换句话说,即使印度人民党获胜,莫迪仍有可能为了政党利益而牺牲。另一方面,由于人民党失去了单一多数席位的绝对优势,即使莫迪连任,未来五年的执政也会受到制约。

如果莫迪被取代,人民党将选出新总理,而此前呼声很高的现任交通部长加德卡里很可能就是这个候选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印度政坛至少在未来五年内将没有机会见到莫迪。

5月17日,莫迪出席了就任总理以来的首次也是唯一一次新闻发布会。会上,除了简短讲话外,他拒绝回答任何问题。这个问题被转交给了当时也在场的另一位人民党主席、党主席阿米特·沙阿。莫迪的沉默增加了人们对他逗留的猜测。 23日,国家选举委员会将公布最终计票结果。届时,莫迪在这场被印度媒体形容为“大考验”的选举中是胜出还是落败——选票会“说话”。

“我毫不羞耻地钦佩这个世界和地球——我不知道;赞扬和批评都有其自己的时间——确实如此”——我谨将此寄给即将上任的印度第14任总理纳伦德拉·莫迪( Modi)连任或下台。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