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零售加速回升 上海广场66上半年租金7.6亿元

日期: 2024-11-13 05:00:54|浏览: 181|编号: 112685

奢侈品零售加速回升 上海广场66上半年租金7.6亿元

长期以来,恒隆一直是上海富人购买奢侈品的不二选择,也是“奢侈品零售的风向标”

作者 |周惠宁

随着国内奢侈品时尚零售加速复苏,恒隆地产旗下高端购物中心正迎来新的春天。

恒隆地产(00101.HK)昨日公布2018年上半年业绩。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同比下跌19%至51.5亿港元,净利润则大幅增长22%至46.89亿港元。

至于收入下降的原因,恒隆地产表示主要受物业销售收入下降影响,但高端商场出租物业总收入录得7%增长至41.18亿港元,超过分析师预期期望。

报告指出,内地经济数据持续向好,带动物业租赁增长,但中美贸易战暗流涌动,给经济前景带来不确定性。在内地主要城市,有迹象显示不少品牌选择在优质商场开设新店或搬迁至更高品质的商场,恒隆地产将受益于此。

最新研究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内地消费者信心水平再创新高。此外,为了应对关税下调,品牌商采取了更为激进的定价策略。未来,集团将优化租户结构,实施多项资产优化计划,加强与客户关系的合作,保持长期竞争力。

图为恒隆地产上半年主要业绩数据。单击图片可更清楚地查看。

其中,集团位于内地的八个购物中心的租金收入增长2%至人民币13.67亿元,主要得益于去年完成的大规模资产优化计划,以及租金收入和零售额的持续强劲增长上海66广场。

2001年开业的上海66广场的租金收入同比增长7%至7.63亿元人民币。这主要是由于奢侈品行业消费回升以及与租户开展更多促销活动所致。零售额猛增15%,购物中心入住率上升8个百分点至97%。

上海广场66购物中心位于静安区核心商圈南京西路。是中国最早开业的高端购物中心之一。长期以来,恒隆一直是上海富人购买奢侈品的不二选择,也是“奢侈品零售的风向标”。

据时尚头条此前报道,上海广场66的整个地下室于2016年3月关闭优化,自2017年1月起分阶段重新开放。目前约有30个品牌进驻地下室,其中大部分是首次亮相Plaza 66购物中心。

改造后的恒隆商场凸显了顶级奢侈品牌的资源优势,从而拉开了与其他高端购物中心的差距。目前,恒隆拥有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领先奢侈品牌专卖店。

受奢侈品行业消费回升以及与租户推出更多促销活动影响,上海广场66期内零售额猛增15%

据悉,该店已两次扩建,展示该品牌全系列产品。路易大厦共有五层,是中国大陆第一座。 Prada店从两层扩大到四层,Dior精品店扩大到三层Dior旗舰店。 Dior、 等品牌目前是上海最大的专卖店,进一步巩固了66广场作为高端品牌集中中心的地位。位置。

据悉,升级后的恒隆地产将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去年第三季度率先在上海66广场推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并将于两年内在内地所有66广场全面推广。初始投资额1600万元。人民币。

由于去年推出的三年资产优化计划,港汇广场66关闭了32%的可出租面积进行翻新。租金收入下降9%至人民币4.1亿元。如果排除封闭区域,其收入增长1%,可比零售额下降5%。

沉阳66广场的租金收入与去年同期持平,录得人民币7700万元。入住率下降1个百分点至87%,零售额同比下降1%。

济南广场66的收入同比增长6%至人民币1.41亿元,出租率增长两个百分点至94%。在租户优化的积极影响下,商场零售额猛增20%。

沉阳市66广场租金收入下降16%,商场零售额下降2%。在保持高端定位的同时,商场引入了更多时尚娱乐租户。这些努力开始取得成效,入住率上升了10个百分点,达到87%。 。

无锡广场66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入住率上升三个百分点至87%,带动租金收入增加18%。目前,该购物中心仅关闭了 4% 的可供出租面积。封闭区域整修后将于2019年上半年重新开放。开业后,得益于租户结构优化、奢侈品行业销售增长以及入住率上升,其零售额增长了15%。

天津广场66的租金收入没有增长,录得9000万元,出租率下降1个百分点至86%。该购物中心于2014年开业,并在首个租赁期结束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租户重组,引入更多生活方式和时尚租户以优化组合。在此期间,其零售额下降了11%。

财报发布会上,恒隆地产新任行政总裁卢伟波首次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过去50天他走访了恒隆地产的大部分项目,发现很多大品牌对中国的信心已经回归。 ,这意味着商业地产这几年的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了。未来,恒隆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抓住机遇,融合线上线下,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恒隆地产主席陈启宗表示,过去六年,全球各大品牌要么退出中国内地,要么减少对内地市场的扩张。不过,随着经济的复苏,这些大品牌已经开始回归,并将开始重新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布局,将对恒隆未来几年的业务产生积极影响。

恒隆地产董事彭朝晖早前接受时尚头条专访时强调,上海恒隆购物中心将花更多精力把握内地高端消费群体的需求和变化,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提升消费体验。提供私密甚至微妙的整体服务。 。

据悉,恒隆地产未来将在内地新增两座购物中心。目前,昆明恒隆及武汉恒隆均在建设中。昆明恒隆已出租商场租赁面积50%,预计2019年中开业。武汉恒隆也已开始出租,该项目将于2020年分期竣工。

对于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民币贬值,恒隆地产管理层将采取乐观和谨慎的态度。此外,陈启宗认为,人民币贬值以及关税下调后奢侈品牌采取更激进的定价策略将降低中国消费者的海外购物欲望,而贸易战可能会让中国更加依赖内需,这将导致中国消费者的海外消费意愿下降。将对集团业务产生积极影响。

报告期内,集团于香港的租赁物业组合的租金收入总额及经营溢利均录得3%增幅,分别达19.47亿港元及16.7亿港元。零售额同比增长10%,整体租赁利润率为86%。

其中,香港商铺组合租金收入增加3%至11.55亿港元,整体出租率增加四个百分点至97%。这主要是由于整体商铺组合的租金稳定上升以及铜锣湾京士顿街9号于上季度关闭所致。一期装修工程完成后开业对租金收入的贡献。

随着内地游客数量的增加,香港零售市场有望恢复增长势头。香港零售额在连续24个月下跌后,自2017年3月起连续15个月录得正增长。今年5月,香港零售总额约405亿港元,按年增加12.9% %。其中,零售额增幅最大的是珠宝首饰、手表和奢侈礼品,增长23.8%至68.83亿元。

总体来看,得益于政府持续鼓励个人消费和推动新零售业多元化扩张,消费者对时尚奢侈品和潮流服饰品牌的需求进一步提升。

贝恩公司的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达1420亿元人民币(约合220.7亿美元),较2016年激增约20%,为2011年以来最大增幅。贝恩驻上海合伙人布鲁诺表示,各大奢侈品牌纷纷下调中国市场价格,中国政府鼓励国内消费对奢侈品市场的反弹起到了关键作用。

有分析认为,由于欧洲地缘政治和安全环境的动荡,以及中国奢侈品购物体验的不断优化和价差的缩小,中国消费者开始回归国内消费。这群消费者将成为国内高端商场业绩增长的关键。力量。

2018年下半年,集团预计除上海66广场持续强劲增长外,内地其他城市的业务亦将进一步改善。同时,集团将继续改善物业组合的设施、租户结构和服务水平,并在数字营销和会员计划中推出智能停车、移动应用程序和移动支付等新举措,持续优化消费者体验。

财报发布后,恒隆地产(0101.HK)股价昨日上涨0.85%至每股16.58港元,目前市值约为740亿港元。

大家也都在看

(36氪、虎嗅等媒体强烈推荐)

您只需一个APP即可洞察时尚

长按二维码免费下载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