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尔卡丹、华伦天奴、花花公子……那些被山寨“杀死”的正品

日期: 2024-05-04 12:04:47|浏览: 70|编号: 99944
联系人:奢侈品修复 电话:13115811533 微信:772392775

皮尔卡丹、华伦天奴、花花公子……那些被山寨“杀死”的正品

运营| 一帆

2020年末,各大主播纷纷翻车。 首先,快手“一哥”辛巴因假燕窝事件而败北。 随后,抖音“一哥”罗永浩又引发争议,售卖假羊毛衫。

相比辛巴在直播间恶言相向的第一反应,罗永浩在道歉方面更有经验。 事件曝光后,罗永浩团队宣布,11月28日销售的羊毛衫经鉴定确实为非羊毛产品,将对购买的消费者进行“三倍赔偿”。

罗永浩出售的毛衣被列为“皮尔·卡丹”。 从罗永浩团队的说法来看,该供应商涉嫌伪造文件、故意诈骗。 各种文件非常全面。 在合作之前,双方还签署了完整的法律协议,并且合同中还有严格的赔偿条款。 “但产品还是出现了问题,这让我们感到无比抱歉和愧疚。” 老罗还是被骗了。

交个朋友直播间也在最后写道:上述假冒产品与皮尔卡丹品牌无关。

▲罗永浩在视频中表示假货与品牌无关。图/视频截图

事实上,如果团队经验足够丰富,在接近皮尔卡丹时再小心也不为过。 这种情况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过。 2006年,曾有报道称“假冒皮尔卡丹潜入商场,价格翻十倍”。 不过,这一次的假货事件却从商场转移到了商场。 工作室。 该报告附有10起商标侵权案件。 除了皮尔卡丹之外,花花公子、华伦天奴等品牌也受到了侵权。

从上世纪末到现在,皮尔·卡丹、花花公子、华伦天奴这三个曾经在国外家喻户晓的高端品牌,在国内成为诈骗热点,人们利用信息差距,进行诈骗。经营假冒国外品牌。 一片天空。 三大国际品牌曾经或正在迷失中国的历史,也构成了一部山寨男装的发展史。

从“漏洞”到假货泛滥

“那是皮尔·卡丹。”

1994年,在赵本山和范伟的小品《儿子长大了》中,饰演儿子的范伟提到了这个创立于法国巴黎的服装品牌,并对其赞不绝口。 赵本山掀起裤子,半低着头,抬起眼睛回答:“没有卡在胯部。”

▲ 图片/视频素材截图

虽然是一个玩笑,但足以验证当时中国人对于皮尔卡丹的重视。 那时,穿着皮尔卡丹必须卷起袖子才能露出商标。 一套皮尔卡丹不仅是上流社会的通行证,更是择偶的高标准:“局长的儿子或者市长的侄子,还不如穿皮尔卡丹的年轻人” ”。

最先将这一潮流带入中国的人是品牌创始人皮尔·卡丹先生。 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显示,1978年12月,他穿着一件灰色垫肩外套,戴着黑色围巾,双手插在口袋里,走在北京街头,经过一群穿着统一蓝色、军绿色和灰色制服的人。 一名穿着中山装、棉袄的华夏男子,后者一脸好奇地看着他。

此后十年,皮尔·卡丹的两次“服装观察会”给当时的中国人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新华社记者李安定回忆起1979年的时装秀,称当时观众“有一种头晕的感觉”:“当一位金发美女不再面向观众时,她突然兴奋地打开翻领,脱下时她的裙子一抖,观众席上的人就像被巨浪击中一样向后倒去。”一位1981年登台的中国模特回忆道,“听着下面的欢呼声,我一踏上去就感觉自己像一个美丽的仙女。干冰创造的仙灵,太美妙了!”

1985年和1986年在工人体育场和金水桥举行的两次公开时装秀进一步提高了中国服装界人士的视野。 皮尔·卡丹似乎在中国拥抱时尚的道路上撕开了一个口子,挤出了一个缺口。 人们开始正视自己对美的渴望,开始积累时尚和美学知识。

1988年,皮尔·卡丹来到天津,准备正式带来他的时装。 参与创办天津津达服装有限公司,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皮尔卡丹”品牌西服。

▲ 皮尔·卡丹行走在中国街头。图/《北京记忆》截图

彼时,皮尔·卡丹就是高档服装的代名词。 20世纪80年代,全国平均月工资只有96元,而一个皮尔卡丹领带夹要40多元,一套西装要几百甚至上千。 尽管如此,这种西装仍然成为商务宴请和婚礼上最体面的东西,甚至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高达40%。 一位服装销售人员评价道:“当时皮尔卡丹意味着高贵的地位和品位,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奢侈品牌。”

然而,皮尔·卡丹虽然开启了中国传奇,但随后的发展却并非由其掌控。

成名后,假货闻讯而来。 2001年,皮尔卡丹再次访华时,在一次服装博览会上看到了意大利皮尔卡丹(香港)国际有限公司的广告。 看到这个与自己无关的假冒产品后,他勃然大怒,向香港高等法院提起诉讼,并最终胜诉。

但造假现象并没有就此停止。 据该品牌官网声明称,“假货在全国二三线城市尤为猖獗,其门店比正品多,销量也比正品大。” 2002年,浙江省查获嘉兴一家公司生产的数万件服装,非法贴上“法国皮尔卡丹国际有限公司”的标签。

作弊的方法有很多种。 一是“名牌”。 常见的做法是先在香港注册一家以皮尔卡丹名字命名的公司,然后使用具有类似标志的国内注册商标,授权中国的影子公司公开出售。 皮埃尔先生 这是我们在2001年看到的。第二个是“篡改名牌”,涉及到改变一些中文和法文的单词,看起来很先进,但实际上与它无关。 还有一种更直接的办法,就是在一些内陆省份以“皮尔卡丹”的名义注册公司,迷惑公众。

该品牌官网声明中还提到,“造假者不仅非法抢占了大量市场,其劣质品质也对皮尔卡丹品牌声誉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害。”

果然,几十年后,这个著名的奢侈品牌已经从最受欢迎的国际品牌之一沦落为一个经常出现在打折标志上的名字。

简化为“两次试水”之间的词根

另一个常见的名字是华伦天奴(),它原本是1960年创立于意大利罗马的服装品牌。如今,高端成衣的全球平均单价高于迪奥、香奈儿等奢侈品。 全名( ),瓦伦蒂诺是其音译之一。

20世纪90年代末,皮尔卡丹引领潮流后,越来越多的品牌来到中国试水。 1993年,华伦天奴品牌创始人瓦伦蒂诺·格拉瓦尼( )带着其高端时装和成衣在北京举办了大型展览,但他并没有立即进入中国。

▲ 1993年, 在长城拍照。 图/cfp

早期,由于贸易和税收限制,奢侈品牌的销售渠道极其复杂。 多数品牌采取一线城市直营、二三线城市代理开发的混合模式。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奢侈品零售极其混乱,价格存在差距,且容易假冒。

直到2004年,国外品牌不再限制开设连锁店,奢侈品牌放弃了将其带到中国大陆的贸易公司和托管公司,开始独立扩张。 今年,上海市政府甚至要求南京路沿线首层全部更换为品牌店,商场只好将空间出租给奢侈品牌。

但损害已经存在。 广州百川路咨询首席顾问戴春华曾在接受采访时分析,中国时尚产业发展近十几年来,代理商不严的行为损害甚至扼杀了许多国际品牌。 代理商总是选择利润最大化而不维护品牌,因此很多品牌都被打造成国牌。

“‘卡丹’无处不在,‘狐狸’走遍山野;‘师父’车被盗,‘鳄鱼’横行万里;‘金利来’,悲哀!悲哀!悲哀!” 当时有一首打油诗描述了国际知名品牌的崛起。 中国被复制的情况。

但有一个品牌并不害怕模仿,那就是休·海夫纳 (Hugh ) 的《花花公子》()。

尽管休还将花花公子的服装和其他产品扩展到媒体之外,但说到花花公子,他最出名的仍然是其杂志上的照片。 不过,这并不影响中国企业对花花公子品牌的偏爱。 《纽约时报》2013年报道称,前一年中国贡献了《花花公子》销售额的40%。 但《花花公子》授权该公司不销售杂志,而是将兔子标志印在 T 恤、手提包、服装、鞋子和配饰上。

花花公子一直在努力摆脱低俗形象,转型为品牌管理公司。 不过,兔耳朵标志仍然是全球最受认可的20个品牌之一,也是中国商家频频希望获得授权的原因。 现任首席执行官斯科特·弗兰德斯(Scott )曾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表示:“即使我们在中国没有出版过杂志,人们仍然知道什么是兔女郎,但在亚洲消费者眼中,我们的形象与色情有关。没关系。

▲ 花花公子的兔耳朵标志极具辨识度。 图/cfp

华华公司或许并不关心品牌在中国是否受到损害,但对于华伦天奴来说,这种损害确实是始料未及的。

2004年,时任全球CEO Norsa宣布“中国发展战略”,首次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当时的 Norsa 还不明白, 已经被完全复制,变成了一个万能品牌,很多小厂家开始玩副业。 当时,以“xxx·”和“·xxx”的形式衍生出200多种组合,如·Bino、·、·Louis、·、·等。甚至有人拼凑出了瓦伦蒂诺·乔丹 ( )。

这些品牌可以随意添加前缀和后缀,出现在北京秀水街、上海向阳路、广州白马服装城、义乌服装批发市场,扮演国际知名品牌的角色。

因此,首次进军中国并不顺利。 在当时很多人眼中,这个品牌就像当时的皮尔·卡丹一样猖獗。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除了MRAIO与国外两大品牌外,三家公司在品牌使用上签订了“君子协定”,这使得该品牌当时无法在中国以“”的名义注册,也使得该品牌无法在中国注册。导致该品牌无法在中国注册。 造假者就有机会了。 最终,在中国被各种山寨者击败,三年后不得不撤离。

▲ “”一直在清仓、街头打折。图/视频截图

此后一段时间,由于华伦天奴内部陷入困境,无暇顾及品牌在中国的合法权益。 直到2009年,新任CEO兼时尚品牌总监 Sassi宣布亚洲和新兴市场将成为新的发展目标。

2009年11月,在上海66广场开设新店,第二次试水并重返中国。 这次他们都采取了直销模式,刻意与“国产”保持距离。 很多时候,他们甚至直接改了音译。 ,叫瓦伦蒂诺。

三大山寨打败中国

“一般来说,购买我们产品的顾客不会说 ,他们也不会买任何叫 的东西。” 几年前,一位店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已经在那里工作了快一年了。 时不时会有消费者感叹:“以前的现在都这样了?”

当人们感叹如何从商场销售晋升为奢侈品牌时,花花公子和皮尔卡丹却在一步步衰落。

如今,花花公子在中国拥有的注册商标多达350个,其中包括“ ”、“花花公子”和兔子图像等商标。 近20年来,《花花公子》在中国的总代理更换频繁,也引发了不少商标纠纷。

2019年1月,美国《花花公子》向其原被授权人、中国总代理上海飞梦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发出品牌授权终止函,原签订合同到期日应为2025年6月。因此,上海飞梦公司采取了花花公子公司告上法庭,索赔2亿元人民币。 纠纷尚未解决时,华华公司将该品牌授权给另一家上海公司。

这一系列操作造成的影响是,市场上的“花花公子”越来越多,真假难辨。

对于皮尔·卡丹来说,这不仅是真假难辨,更是进退两难。 当早年强烈的新鲜感褪去,市场变得更加开放和商业化时,时代带来的红利很快就被时代夺走了。 这个品牌由于错误的经营策略和被模仿者包围而差点被杀死。 自己的。

皮尔·卡丹喜欢称自己为时尚界第一位社会主义者。 他推广了他的商业方法。 他的经营策略的核心是品牌转让代理。

皮尔卡丹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2013年表示,皮尔卡丹将“授予当地公司经营权,由公司生产和销售。 我们会提供技术支持,主要是设计,设计师会跟进。” 代理商每年两次进行辅导和沟通并提供设计图纸。”

在鼎盛时期,皮尔·卡丹在全球拥有800家专营店。 授权也导致产品种类繁多。 在中国市场,仅2009年就有24家代理商,产品包括男装、牛仔裤、童装、箱包、领带、雨伞、毛巾等800多种。

但考虑到利润和投资回报,国内商家大幅降价,降低质量标准。 这也导致皮尔卡丹早已退出中国奢侈品行列。 写《清仓大甩卖》的皮尔·卡丹,不再是法国的“法国”。

除了代理商,还有层出不穷的山寨者。 如果说山寨利用了品牌两次试水的“红利期”而全身而退,那么对于山寨皮尔卡丹来说,时间线就更长了,从20世纪80年代末一直到现在。

正是因为代理和山寨的泛滥,导致皮尔卡丹在中国市场的价格越来越便宜。 超市里贴着200元减200元的牌子,网上一搜就能找到各种价格的各种衣服。 。 皮尔·卡丹本人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2009年,他将其部分产品在中国大陆的经营管理权打包出售给由温州商人潘长海、孙笑飞、陈笑飞等人组成的温州成龙有限公司。 售价为3700万欧元(当时约合人民币3.7亿元)。

或许没有人熟悉这家温州公司的名字和老板,但他们几乎拥有三四线城镇所有的服装“王牌”,包括“金利来”、“卡丹路”、意大利都彭服饰、“卡地亚”等。鳄鱼”。

因此,皮尔卡丹的放手,也让它跌落得更快。 皮尔卡丹连续几年因含绒量、染色牢度、填充质量等问题被中国消费者协会点名。

▲皮尔卡丹蚕丝被填充质量偏差率不符合标准要求。图/消协资料

2018年,皮尔·卡丹在长城举办时装秀,纪念与中国的40年渊源。 不幸的是,反响并不如之前那么好。

市场上,只剩下过去关于奢侈品的传闻。 消费者对皮尔·卡丹挺括西装的记忆已经消失。 很多人只会选择皮尔卡丹的保暖内衣和厚袜子。 那些年,本来要露出来的袖口标志都印在了内衣的边缘,很多人把它塞进长裤里,遮起来。

文章为人民日报原创,如有侵权必究。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