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老店纷纷宣布:关门撤资,暴露广州问题
中世纪的封建领主
近代海珠石商港
到第十三行的出现
羊城广州名声响亮
——
千年商业资本
一千年后转身
广州商业业发展放缓
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
广州优质零售商户存量总量,
人均优质商业面积,
进入市场的国际奢侈品牌数量
全国城市排名
都无法挤进前三
尤其是成都、杭州这样的新一线城市
这几年绽放的商业魅力太耀眼
通过对比
广州头顶的光环变得更加黑暗。
2016年2月
国务院将广州定位为
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
国际商务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7年过去了
广州距离成为“国际贸易中心”还有多远?
千年商都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和能力?
促进商贸业的进步?
01
“广州想做什么?”
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
今天的商业缺乏创新
新一线城市在商业领域一直都是靠实力追赶。
2022年,成都将有15个商业项目(商业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入市,新增供应140.6万平方米。 其中SKP是亚洲最大的下沉式建筑,也是全国首家下沉式高端时尚百货店。 它的开业标志着成都2022年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同样是去年,杭州新增商业项目10个(商业体量≥3万平方米),今年年初更是传来好消息:1月,王府井商业中心落户萧山,带来杭州首个王府井购物中心; 2月,新城收购城北崇贤商住用地,将建设杭州首个吾悦广场。 未来两年,杭州还将迎来杭州中心、杭州66广场、杭州K11购物艺术中心、杭州IFC、杭州SKP等一批重大项目入市。
广州去年仅录得5家购物中心开业,并无重磅项目。 不少老牌超市百货近两年也纷纷退出:广州王府井百货、现代百货海外代购店、东百花地湾店、天河城百货北京路店……
“这座城市积累的商业优势正在消逝、老化。”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王先清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广州缺乏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大型流通龙头企业,企业缺乏经营创新,没有显眼的商业聚集区。”
近日,广州天河城百货北京路店宣布退出。
截至2022年12月30日,A股百货零售行业上市公司(含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共有44家,其中市值超百亿的有4家——当然这里没有广州的公司。 沿着市值榜一路往下,直到第17位都看不到“广百股份”的名字。
“但回过头来看,我们在专业市场、会展业、零售业方面确实有很多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以商品流通为突破口,在改革开放中大胆尝试、探索,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 一”。
1980年10月,高第街成为中国第一个个体经营服装市场。 1981年4月,广州友谊公司在环市东路开设超市,成为中国大陆零售百货业中第一家开架商场。 1984年5月,越秀区西湖路灯饰市场开业。 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最早的灯光夜市。 1985年,广州南方大厦百货大楼成为全国国有百货商场(市场)中年商品销售额、实现利润和纳税最多的百货商场。 1996年,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购物中心——天河城广场开业。
“一线城市中,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金融中心,深圳是科技中心。因此,广州是最适合国家定位的国际商务中心。” 王显庆表示,遗憾的是,近20年来,广州没有从战略高度推动国际商贸中心建设,商贸领域创新不够,错失良机。
“现在,杭州拼数字商务,成都拼时尚,深圳拼科技商务,上海拼首店,广州能做什么?” 王先庆认为,即使跨境电商已经形成一定影响力,但大平台还没有在广州,“我们只是过境!”
今年3月8日,广州发布全国首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题规划——《广州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指出,广州拥有纺织服装、皮具、化妆品、日化等产业集群,但主要集中在低端加工和贴牌生产环节。 产品低端化、同质化问题明显,缺乏品牌引领力。 设计、研发、运营、销售等高价值环节相互协调,导致大部分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此外,国际交流活动的带动作用尚未充分凸显。 疫情前,广州仅举办了17个国际会议和32个国际体育赛事。 处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游水平(2019年)。 国际交流活动的缺乏导致广州对国际人士的消费吸引力较低。 尽管疫情前(2019年)广州入境游客899.4万人次,入境游客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但入境游客大部分来自港澳台地区,境外游客仅占38.5%。 %。
02
优质商圈和商业地产活力排名不高
广州缺乏高端商业业态
距离“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还很远。
2020年,广州正式向商务部申请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 2021年,广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此前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表述进行了升级。
培育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广州在“双循环”战略背景下主动构建消费新格局、形成国内外“两个消费市场”的重要任务。 不断提升城市能源水平,实现广州的城市地位,也是广州的重要任务。 这是提高全球城市体系地位的重要一步。
那么,什么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没有具体的衡量指标呢?
戴德梁行是唯一加入“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研究小组”的跨国机构。 在刚刚发布的《广州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发展规划》中,很多零售市场数据都来自该机构,包括优质运营商和经营主体规模、国际品牌竞争力、消费者消费等指标。意识。 这些数据直观地指出,广州在商贸领域的短板和短板凸显出来。
戴德梁行广州商务部高级助理总监文远文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提供了这些指标的最新数据。
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广州优质零售业态总存量(指统一经营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自营零售商业物业)约501.3万平方米,排名在国内一线城市中排名第四,与北京、上海、深圳的优质零售物业差距较大。 商业库存总量存在一定缺口。
广州人均优质商业面积仅为0.27平方米,远远落后于上海(0.86平方米)、北京(0.63平方米)、深圳(0.36平方米)。
截至2022年,广州优质商业运营项目总数仅有12个,远远落后于上海(67个)和北京(32个)。
同样截至2022年底,广州拥有国际奢侈品牌99个,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11位。 奢侈品消费者总数约占全国的1.50%,排名第9位。
20年前,广州市民王女士还是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 当时,她的一位从事零售行业的师兄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他花了几千块钱在香港买了一件大牌衬衫,穿着它去上班、走亲访友、和朋友出去玩。但一个月后,没有人问他这件衬衫的事。” 没有人欣赏他的服装。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广州高端商业业态的缺失。
南都记者在2012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看到,当时业内人士指出:“广州的商业尤其是百货零售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缓慢,客观上阻碍了国际高端品牌在广州的发展。 发展。”
如今,王女士的职业也与消费领域相关,她经常出国出差。 “2018年上海兴业太古汇开业时我去过,2021年我也去过上海前滩太古汇,深刻体会到上海和广州消费氛围的差异。” 她说,以爱马仕为例,广州一个城市只有一家店,就是广州太古汇。 随着上海前滩太古汇的开业,该品牌已在上海开设了四家门店。
“中国最具活力40个商业地产城市”报告已连续四年发布。 从零售业态发展水平、休闲业态发展水平、购物中心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水平四大指标对中国40个大中城市进行评估。 评级和排名。 在最新的2022年榜单中,广州仅排名第六,落后于上海、北京、成都、深圳和杭州。
如果连全国前列都达不到,又怎么能成为国际商都呢?
03
“广州拥有无可替代的产地优势”
仍具有原产地优势
聚焦四大时尚产业
温远文表示,就商业影响力和辐射力而言,亚太地区看向香港,大中华地区看向上海。 “从这个层面来说,广州确实没有优势。”
但她也强调,评价一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能只看商业消费、商圈建设,更重要的是产业方面。 “广州在这方面还是有优势的!”
这与王显庆的观点是一致的。 “广州拥有原产地优势,这是其他城市无法替代的。” 他说,很多产品虽然不是在广州销售,但却是在广州生产的。 “广州的商业氛围和资源一直都在,特别是会展业、批发业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非常宝贵。”
王先清指出,目前,广州专业市场整体发展仍走在全国前列。
广州市场商会数据显示,广州现有市场551个,涵盖30多个品类,交易额近万亿元,辐射全球。 其中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就是纺织服装产业——拥有全球最大的中大型布料市场集群(近60个专业布料面料市场)和流花站西、十三行、沙河、新塘等几大专业。 以服装市场集群(180余个专业服装市场)为纽带,形成涵盖面料辅料、服装设计、加工生产、展示销售、时装发布及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体系,涉及3万余种服装公司及相关公司。 旗下拥有3000多个服装品牌,聘用设计师10000多名。
此外,广州还形成了全国领先的美容市场集群、皮具箱包市场集群、珠宝首饰市场集群。 仅三元里商圈就有35个市场、1.2万家商户、1200多个皮具品牌。 拥有近10个美容化妆品市场,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化妆品批发市场集群。
因此,温远文也非常赞同,广州在寻找商贸产业发展突破口时,已将“国际时尚之都”作为切入点,重点打造服装、美容、珠宝、时尚四大时尚产业。皮革制品。
目前,广州时尚产业也已形成强大的“快”优势。 例如,服装行业流程可以在同城一天24小时内完成。
04
“广州以前都是在‘中间’端赚钱,而不是在‘端’端赚钱。”
需要打造自有品牌
抓住跨境电商机遇
当然,仅有批发业是不够的。 “广州不能只做商品的集散地,最重要的是打造自己的品牌,做品牌的源头。” 温远文表示,番禺淘宝村的存在说明广州以前是赚“中档”钱,而不是“终端”钱。 “钱。
“如果我们要增加时尚产业的附加值,就必须有自己的品牌,而要拥有自己的品牌,就必须搭建一个品牌推出的载体。”
2017年,天河路商圈销售总额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国首个实现销售额破万亿元的商圈。 但文远文指出:“天河路商圈被誉为全国第一店收割机,这恰恰说明了另一个问题,这是广州唯一能吸引国际品牌的商圈。” 据悉,一些高端品牌落户天河,为了进入商圈内的太古汇商场,宁愿排队两年。
“除了商圈建设,广州还应打造大型工业消费集群,为商贸产业升级转型提供空间和载体。此外,还应培育本地大型商贸龙头企业。 ” 王先清建议,除了政府支持和注资外,还可以促进企业整合,防止商贸企业规模变小,逐渐失去影响力。
“年轻消费者正在成长,他们喜欢个性化、高性价比的产品,跨境电商模式正是具备这个优势。” 国务院参事、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发起人唐敏接受南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一轮电商期间,确实涌现了很多大平台。 “但现在,第二波发展机遇已经到来。” 他表示,随着“独立站”的出现,未来跨境电商领域可能不再需要很多大型平台。 “电商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广州必须赶上这一新趋势,重塑跨境电商格局。”
【探索广州】
本文是“广州探路者”系列报道的第一篇。 10余名记者在多个战线上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工作,与数百位民众、从业者、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进行了探讨和探讨。 分析上千条城市发展数据,剖析南沙的发展难题、产业下滑的忧虑、科技创新突破的困难、业务推进的挫败、外贸质量提升的压力、城市更新的忧虑、支柱产业的困境。 ,探讨当前广州破局之道,推动广州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行稳致远。
如今,广州继续登上热搜,位列“全国移民目的地”第一名。 甜蜜烦恼的背后,正是因为它释放出的吸引力。 以变革促创新,是广州发展的重要经验,也是广州继续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底气。 未来,广州如何扭转旧的发展模式,通过高效治理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