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焦虑?豪华流量三宝背后的商业思考

日期: 2024-03-05 19:05:48|浏览: 167|编号: 75055

发展焦虑?豪华流量三宝背后的商业思考

近日,“首家奢侈品电商寺库已售罄”的消息不胫而走,奢侈品未来的话题再次成为行业热议话题。

代言人摔倒、“丑事”被嘲笑、设计被指责倒退……2022年对于奢侈品来说无疑是多事之年。

但从营销的角度来看,这些看似扑朔迷离的品牌行为背后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呢?

奢侈品的基础——故事营销

对于溢价指数高的奢侈品来说,品牌最大的价值在于讲故事。 通过讲故事,受众能够接受并认可其所传达的品牌价值。

在商业市场上,任何一个能起名字的奢侈品牌都与一个故事紧密相连。

提起香奈儿,你就会想到香奈儿女士不平凡的一生,就会想到玛丽莲·梦露的贴心睡衣——香奈儿5号; 提到迪奥,你就会想到迪奥先生对卓越的追求,也会想到著名女演员查理兹·塞隆。 它摇曳生姿,光彩照人,散发着REAL Eau de 的迷人气味; 提起它,你会直接想起经典电影《蒂凡尼的早餐》,里面年轻时的奥黛丽·赫本穿着黑色连衣裙。 她清晨驻足窗前吃早餐的场景,已成为品牌永远流传的故事。

讲故事是奢侈品牌成功的必备能力,因为只有通过这些故事,才能展现品牌非凡的历史底蕴、鲜明的品牌基调、超前独立的自我意识、深远的浪漫追求。

正是因为这些故事的存在,奢侈品牌才一步步在人们心中扎根。 无论他们是否是奢侈品的目标客户,在家就能知道这些品牌,奢侈品的目的就达到了。

因为奢侈品故事营销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用故事获得关注,用故事换取流量。

一百年前,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皇室身上,奢侈品以皇室为噱头,为品牌打造出非凡的风格。 一百年后,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名人偶像身上,奢侈品以名人偶像为噱头,打造品牌前卫的时尚感。

本质上,奢侈品仍然是一场宣传游戏,但奢侈品制造宣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直接换取转化。

新时代奢侈品三大流量宝藏

网上有一个关于朋友圈广告的非常有趣的笑话。

“我明明买不起这些奢侈品,那为什么广告老是把它们推给我呢?”

网友回复:“为了让你认识这个牌子,看到他就远离。”

奢侈品的流量吸引力有多大?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以PRADA为例,有报道称,蔡徐坤正式宣布担任代言人后的第二天,PRADA的热门话题曝光量就达到7.3亿,广告短片播放量超过7600万次。 据称,代表蔡徐坤名字的“KUN”钥匙扣一经推出就被抢购一空。 拥有微博1190万粉丝的蔡徐坤让PRADA一夜之间收获了大量粉丝,粉丝们甚至发起了“PRADA贴订单”的主题活动。 PRADA终于在中国年轻人的热门话题中占有一席之地。

为了轻松获取流量,奢侈品也开辟了一条新赛道——丑陋的东西,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出了新时代的三大流量宝藏。

丑陋的事情一:元素拼接

过去几年,为了迎合中国消费市场,简单地在产品中加入中国元素是奢侈品的常见做法。 比如,一款经典的格子围巾,官网售价为4900元,但加上“福”字后,直接变成了5750元。 这一真正的“金字招牌”操作引来了不少网友的调侃,后来更是以“不是山寨,但比山寨更好”的话题成为了热搜话题。

不管这次操作会对品牌的艺术造诣和市场开拓产生怎样的影响,单从流量来看,绝对是一次吸睛的活动,会直接吸引眼球。 而且,随着近年来国潮的盛行,相比前几年的简单拼接,各大奢侈品牌不断加大对中国文化元素的研究,消费者的认可度也相应提高。

从舆论的长远发展来看,这并不是一笔亏本的交易。

丑陋的事情 2:迷幻设计

本月初,一则有关奢侈品牌的新闻成为热搜话题。 某知名奢侈品牌()因出售“世界上最贵的垃圾袋”而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轰动。 这款看上去像垃圾袋的产品实际上是名为“Trash Pouch”的新款手袋,售价高达1790美元(约合人民币12104元)。

这不是巴黎世家的家庭旅行。 价值1.2万元的垃圾袋、价值1.6万元的油漆桶、升值至6760元的快递箱,被网友戏称为楼下扔垃圾的“最时尚”装备,引发关注。

有趣的是,垃圾袋的时尚感并非凭空而来。 这款垃圾袋首次亮相的走秀当天,金·卡戴珊 (Kim ) 也到场,从脖子到脚都被黄色胶带包裹,上面印有 标志。 作为回报,她收到了这个垃圾袋作为礼物——里面有一个黑色的垃圾袋和缠绕在她身上的同样的黄色胶带。

看看我得到了什么——节目里的垃圾袋,多酷啊! ——金·卡戴珊

最讽刺的是,时尚圈很早就尝试过将垃圾袋打造成单品。 这个法国奢侈品牌早在2013年就为迪斯科风格的2014春季成衣秀场准备了看起来像垃圾袋的手袋。 西班牙品牌BIIS在2017年推出的这款Bin Bag看起来最像垃圾袋,以至于最近被误认,成为搜索次数最多的图片之一。

这个时候,产品丑不丑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无论是大秀还是发布会之后,都能留下足够的话题,引发社会舆论,让品牌在信息洪流中留下自己的印记。 自己的空间才是品牌最关心的。

毕竟,黑红也是红。

丑事三:梅清

如果你仔细留意奢侈品展架上的最新产品,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儿童产品正在摆满货架。 无论是IP联名产品还是原创单品,童趣属性的设计正在成为主流。

面对当前的环境,奢侈品牌越来越倾向于年轻化的基调和定位。 他们通过签约代言人、合作风格来继续迎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趣味,实属无奈之举。

统计显示,中国占据全球奢侈品市场的1/3,30岁以下人群占高端奢侈品消费的42%。 这些年轻人的奢侈品消费能力几乎占据了奢侈品消费的一半。

与其说是奢侈品的“美好青春”,不如说是奢侈品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出的方向选择。

而且,年轻人是当前社交平台上最重要的发声群体。 即使他们还没有能力消费这些产品,通过他们的声音、话题引导和舆论发酵,他们也可以赢得更广泛的关注,从而帮助品牌撬动更多消费者。 市场是奢侈品聚集年轻人的最重要因素。

当今时代,公众的关注度决定了品牌的生意。 追求本土品味的人从来都不是奢侈品的目标顾客。 奢侈品牌只需要这些人记住它。 这就够了。

“丑事”带来的新商业思维

在奢侈品牌的这些反套路背后,我们对自身商业模式的探索也有一些新的思考。

“丑”只是另一种审美表达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些东西已经这么丑了,为什么还有人趋之若鹜,花巨资购买呢? 从正常的商业逻辑来看,这不应该是真的,但一个东西的存在是合理的,而在“丑陋的东西”之中,它能够合理地存在,与消费者心理的微妙变化密不可分。

以最畅销的“丑货”老爹鞋为例。 它打破了以往大家对鞋子的定义,将跑鞋、篮球鞋、田径鞋结合成三合一的款式。 将标志性的产品设计融入消费者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老爹鞋脱颖而出的重要价值点。

与大众的审美购买相比,像这样的消费者更像是“反审美”的支持者。 这种文化审美的反差属性,拉近了奢侈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同时进一步创造了新的文化阶层。 这就是所谓的“潮”。 消费者并不那么喜欢。 为“丑陋的东西”买单,更确切地说,我们是在用真金白银为这种“反审美”的趋势买单。

美丑判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价值判断

什么是“丑”和什么是“美”是相对的概念。 网络上有一种说法,在当今资本时代,大众审美趋向于快餐审美。 与上世纪的美好相比,如今无论是设计圈、艺术圈还是时尚圈,似乎都陷入了创作瓶颈。 各种复古浪潮的到来,其实也印证了这个观点,审美是一个循环。

就这次“垃圾袋”事件而言,无论美观与否,大家更多的是外化一种设计,用其他外观相似的产品的价值和功能来替代。 如果说像垃圾袋的设计是“丑”,像王冠的设计是“美”,那么这本质上并不是对设计本身的讨论,而是对价值联想的判断。

时尚本身其实没有好坏、对错、美丑之分。 它是一个想法、一个概念的呈现,它的评价标准是不需要定义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时尚只有两个选择:接受和拒绝。 你看,有很多好的创新设计,但不一定能被消费者接受,成为真正的潮流。

通过丑来营销,以某种方式“丑”

对于历史悠久的奢侈品来说,偶尔的“搞笑营销”是无伤大雅的。

因为像奢侈品这样的东西,实用性早已被品牌赋予的文化价值、概念价值所掩盖。 与其说是品牌丑陋的营销,不如说是品牌对流量焦虑的无奈应对。 举起。 与好的设计相比,品牌更可怕的是失去关注度。 只要这种焦虑存在,丑陋的营销案例就永远存在。

但奢侈品牌绝不能因为尝到了“丑陋营销”的好处就继续“丑陋”。 因为这些“丑事”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只是因为选择了“丑事”这个话题,而不是因为品牌有“鉴丑”能力。

如果品牌只能靠“丑事”带来的话题来生存,那就无异于饮鸩止渴。 迟早会有反弹。 当丑陋的东西的量变导致质变时,品牌最引以为豪的品牌根基就会被打破。 但没有什么办法,也没有办法挽救局面。

“丑”不应该是奢侈品走下神坛的标志,而是奢侈品继续长期发展的垫脚石。 只能作为品牌的“锦上添花”,绝不能作为品牌起死回生的流量依赖。 丑不应该成为品牌审美时尚的回归,但它应该成为奢侈品到达大众视野的工具。 只有这样,“赏丑”带来的流量才会是品牌的香饽饽,而不是造成混乱的炮弹。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