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A客户基础市场,立讯精密:加速汽车产品布局,开启新增长征程

日期: 2023-07-16 18:00:39|浏览: 659|编号: 49328

立足A客户基础市场,立讯精密:加速汽车产品布局,开启新增长征程

(报告制作人/分析师:浙商证券蒋高祯、吴若飞)

1 立足A客户基础市场,汽车业务开启新的增长征程

1.1 公司概况:苹果产业链深耕多年,加速汽车领域产品布局

连接器业务起步并持续拓展整合,打造国内大型精密制造领军企业。

立讯精密成立于2004年,公司致力于为市场提供完整、极致的产业链综合解决方案,涵盖从核心零部件到模块再到系统级组装的产品。

从应用领域来看,消费电子、通信、汽车构成了公司的主要产品和业务模块。

公司以电脑连接器业务起家,并不断扩张和整合。 研发生产的连接器、连接电缆、无线充电、FPC、声学及电子模块等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全球多个重要领域。

多年苹果供应链经验,积极拓展产品品类。

2011年,公司通过收购联涛电子,以高端连接线供应切入苹果体系,随后布局电源线、适配器、声学器件等产品。

2017年开始切入组装服务,获得几乎100%的代工份额,营收快速增长,随后通过收购纬创资通、理海电脑继续扩大在苹果供应链的业务版图。

依托卓越的精密制造能力、在苹果体系多年的耕耘、不断的并购、苹果产品业务版图的拓展,是公司上市以来营收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公司深耕汽车业务十余年,积累了大量知识,把握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历史机遇。

公司汽车业务聚焦于汽车的“血管和神经系统”,包括连接器/连接器、低/高压汽车线束、特种线束,并横向拓展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关键零部件(BDU、PDU) 、逆变器等)转换器)、车联网、智能座舱、智能制造等。

公司上市体系内汽车业务与立讯精密集团体系外汽车业务紧密合作,受益于集团产业资源的快速增长,主要包括集团旗下BCS(公司股东立讯精密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力精创新商业(董事长亲属控制)公司)。

近年来,公司汽车业务布局加快。

研发期(2007-2010):公司于2007年开始研发汽车电子及汽车辅助系统连接器。

积累期(2011-2017年):2011年,汽车连接器开始批量供货。 2012年,通过收购福建元光电,进军汽车线束领域,开始在汽车领域的征程。

加速部署期(2018年起):2018年,立讯精密集团收购了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BCS。 立讯精密与BCS在汽车领域深度合作。 晶创新获得TS 16949资质。 2021年,立讯精密与中国领先的激光雷达制造商速腾钜创签署合作协议。 2022年,立讯精密与奇瑞合作成立合资公司。

汽车业务预计将带动公司产品结构的改善,减少消费电子和苹果业务收入的影响。 公司目前营收主要来自消费电子产品,消费电子产品与苹果产业链深度绑定。 随着公司加速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布局,基于多年在汽车领域的研发经验,不断完善业务体系。 随着近年来汽车电子需求的快速爆发,公司未来汽车电子产品占比将快速提升,完善公司产品结构。

1.2 股权结构:股权比例集中,子公司众多

公司股权结构集中,参股子公司众多。 公司董事长王来春女士、副董事长王来生先生通过控股立讯精密股份有限公司间接持有立讯精密38.48%的股份,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公司第二大股东为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7.77%,其余股东持股比例不高于2%,且比例分散。 公司拥有数十家全资子公司和多家控股子公司共同开展业务。

1.3财务状况:品类拓展带动收入增长,汽车业务占比有望快速提升

品类拓展带动公司营收快速增长,21年净利润短期波动。

公司以电脑连接器业务起家,一直专注于消费电子精密制造业务,并不断拓展产品结构。 近年来,它抓住了消费电子的增长机会。 TWS耳机和智能手机业务量快速增长,带动收入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汽车、通信等其他业务公司也加紧布局,同步带动公司营收增长。

公司21年19月20日营收为625.16/925.01/1539.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48%、66%。 在收入增长的带动下,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步增长。 21年,由于手机精密显示结构模组产品前期开发和自动化优化投入较大,且该产品成本结构中材料占比较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体产品利润率力凯精密的减持,导致公司净利润短期下滑。

22年上半年,在产品扩张下,公司营收和净利润持续快速增长。 汽车业务占比较小,未来有望快速增长。 公司汽车电子业务19/20/21营收分别为2.36/2.84/41.4亿,占主营营收的3.78%/3.07%/2.69%,占比仍然较小。 随着公司汽车电子产品出货量的增加,预计后续占比将逐步提升。

TWS耳机业务导致毛利率下降,费用率逐渐改善。

公司自2017年起进入TWS耳机组装业务,组装业务毛利率较低。 同时,近年来TWS耳机需求快速爆发,占公司营收比重快速提升,导致公司消费电子业务毛利率下降。

2021年,由于力凯精密手机精密显示结构模组产品的影响,以及国内外疫情反复,导致供应链停摆、物流受阻,也将对公司毛利率造成压力。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规模效应明显,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均呈下降趋势,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改善。

2 汽车精密零部件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立讯精密厚积薄发,成长迅速

2.1 连接器及线束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带动连接器市场增长。 新能源汽车的电路系统更加复杂,不仅对线束和连接器的性能要求提高,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连接器方面,据&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约为152.10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94.52亿美元。

2020年中国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为644.3亿元,较2019年的650.6亿元同比下降1.0%。在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各大汽车厂商持续加大投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增长,连接器市场快速发展。

2020年,传统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为596.5亿元,占汽车连接器总规模的92.6%; 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47.8亿元,占汽车连接器总规模的7.4%。

线束方面,根据和分析,全球汽车线束市场预计将从2021年的470亿美元增长至2026年的57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1%。

汽车连接器市场主要被国外工厂占据,国内替代空间较大。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汽车连接器制造商前10名将由美国和日本企业主导。 泰科、矢崎和安波福合计市场份额为 66.8%。

与国外知名连接器企业相比,国内连接器制造企业起步较晚,发展起点较低,前期技术储备不足。 然而,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以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崛起为契机,立讯精密、中航光电、锐科、永贵电气、航天电气、电联科技等国内汽车连接器厂商纷纷崛起。迅速。 经过长期的研发投入,形成了较强的工艺控制和成本控制能力。 国内汽车制造商贴近客户、快速响应,迅速形成规模优势,在制造成本和产品质量方面已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汽车线束市场国内企业较多,但规模较小,尚未进入市场前列。

虽然中国市场是全球汽车线束的主要销售地区,但该市场主要被矢崎、嘉友电气、安博福、莱尼等国外企业占据。 国内该领域企业较多,但普遍规模较小,竞争力较低。 目前主要有湖光股份、永鼎股份、科博达、立讯精密等。与连接器市场类似,本土企业有望快速崛起。

2.2 智能化、电动化驱动汽车BDU、PDU市场增长,国内厂商快速崛起

PDU和BDU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部件,其中继电器成本占比最大。

PDU(高压配电单元)有自己的保护装置,如继电器和熔断器。 蓄电池的直流电通过高压配电箱分配给整车的电机、电控、空调、整车控制等设备单元。

BDU( Unit)是一种电池安全保护装置,具有继电器、熔断器等保护功能。 当电池出现异常、发热、短路或BMS(电池管理系统)故障时,可立即断开保护,确保安全。 继电器是 PDU 和 BDU 成本的主要贡献者,约占 70%。

立讯精密目前不仅生产PDU和BDU,还生产继电器。 产品已进口至知名电池PACK厂。 汽车销量的增长以及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带动了全球汽车继电器市场的持续增长。

据博格斯咨询预测,预计2022年全球汽车继电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067.05亿元,2028年将达到1494.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5.87%。

国内BDU、PDU、继电器厂商正在迅速崛起。

一方面,随着本土汽车品牌销量的快速增长以及零部件国产化的积极寻求替代,国内继电器厂商迎来了国产化机遇。

另一方面,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带动BDU、PDU定制化增加,产品多样化,国际厂商规模优势减弱。 本土厂商趁机进入,迎来历史机遇。 国内部署BDU和PDU的企业有武汉嘉诚、苏州智旅、比亚迪、立讯精密等,国外企业有泰科、安波福、松下等。

在中国汽车继电器市场,宏发和松下合计市场份额约为66%。 立讯精密正在加速布局,未来市场份额有望快速提升。

3 体内体外协同发展,加速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3.1 上市主体:汽车线束及连接器业务深耕多年,业务版图加速扩张

公司早期布局汽车线束和连接器业务,现已发展成为成熟的供应商。

公司汽车业务聚焦于汽车的“血管和神经系统”,包括连接器/连接器、低/高压汽车线束、特种线束,并横向拓展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关键零部件(BDU、PDU) 、逆变器等)、车联网、智能座舱、智能制造(与奇瑞合作)等。

线束方面,公司于2012年收购福建远光庄(住友电工在中国大陆的制造工厂),发展汽车线束业务。 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已成为低压、高压整车线束、特种线束、充电枪的成套产品。 、验证和制造由一家集成供应商提供。

连接器方面,该公司于2017年开始研发,2011年开始批量供货,与消费电子业务协同发展。 目前,公司已设计开发了整车上的所有连接器,包括低压连接器、高压连接器、高速连接器。 设备,以及客户特定的连接系统和其他产品线。

近年来,公司业务布局加快,抓住了汽车电子发展的黄金窗口期。

1)为了满足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公司推出了电动汽车电源系统的关键部件,包括BDU、PDU和逆变器。

2)积极推出车联网产品。 车联网在车辆安全、交通控制、信息服务、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司致力于无线通讯和汽车电子产品。 目前产品线已涵盖路侧单元RSU、车载通信单元TCU和中央网关CGW等产品。

3)智能座舱渗透率快速提升,公司积极布局消费电子领域多年经验。 目前产品主要包括AR-HUD、信息娱乐系统、座舱娱乐域、液晶仪表、驾驶员监控系统、电源隔离模块等。随着公司新产品的不断推出,公司汽车业务收入将迎来快速增长。

4)公司提供智能制造服务。 借助规模效应和高品质精益生产,可为客户提供嵌件注塑及PCBA等产品服务。

3.2 出资30%设立子公司:与奇瑞成立合资公司,加速成长为Tier 1和Tier 1.5供应商

立讯精密与奇瑞成立合资子公司,加速成长为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

2022年2月,公司与奇瑞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与奇瑞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公司认缴注册资本30%,奇瑞认购70%) ,合计16.67亿元),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ODM整车研发与制造。 通过这一面向品牌客户的业务平台,为立讯精密核心汽车零部件业务提供前沿的研发设计、量产平台和海港,并深度发展公司Tier1业务。

同时,公司控股股东立讯精密与奇瑞控股第一大股东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签署了《股权转让框架协议》。 %股权,奇瑞股份7.87%股权,奇瑞新能源6.24%股权。 交易完成后,立讯精密股份有限公司将不再拥有奇瑞控股、奇瑞股份和奇瑞新能源的控制权。 《股权转让框架协议》签署前,青岛五道口持有奇瑞控股46.77%的股份,为奇瑞控股第一大股东。

公司的“商业模式”与奇瑞的“产品理解”相结合,优势明显。 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深耕多年,拥有深厚的产业积累和ODM能力,熟悉ODM运营和管理模式。 奇瑞在传统汽车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拥有扎实的技术基础。

公司将从ODM合资平台和奇瑞自身业务增量中为其优势产品获得0比1的机会,通过自身优势参与竞争,使公司的Tier1产品能够更好地得到品牌客户的验证。

公司定位为Tier1+Tier1.5制造商,竞争优势明显。

除了领先的 Tier1 供应商之外,立讯精密目前正在向 Tier1.5 发展。 凭借对软件、硬件、系统的深入理解,向上帮助OEM厂商掌控系统的自主开发权,向下集成Tier2芯片和传感器。 零部件资源帮助整机制造商和Tier1解决方案实现快速、低成本实施。

3.3 控股股东收购BCS:丰富客户资源,助力公司产品引入全球知名汽车厂商

公司控股股东立讯精密收购BCS,扩大在汽车领域的布局。

BCS原是ZF旗下TRW的车身控制部门。 2017年8月,立讯精密收购采埃孚旗下TRW车身控制系统部门。

BCS是全球领先的人机界面(HMI)系统供应商,提供整体界面解决方案,包括汽车开关系统、集成电子控制面板、转向轴控制系统、门禁系统、传感器等汽车应用系统,现新增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电源模块、车联网等业务。 公司与BCS深度合作、协同发展,有利于公司汽车业务的快速增长。

借助BCS客户的优势,公司有望快速引入全球汽车制造商。

凭借在汽车领域多年的经验和先进技术,BMS拥有国内外客户,包括特斯拉、奔驰、宝马、奥迪、本田、丰田、日产、大众、通用、吉利、长安等众多品牌客户。 立讯精密预计将通过BCS资源实现汽车产品快速导入全球车厂。

3.4 泛集团旗下公司:力精创新获得整车认证,领先的摄像头模组产品助力公司

汽车业务发展公司与立讯精密旗下领先的摄像头模组供应商丽晶创新紧密合作,发挥协同优势。 力精创新是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女士(持股90%)之弟王来喜的控股公司,属上市系统外公司。

2018年2月,丽晶创新收购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机模组事业部,成立广州丽晶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团队扎根各类影像技术产品近20年,已成功量产手机镜头模组、平板电脑镜头模组、笔记本电脑镜头模组。 迄今为止,已设计并量产了数百款定制镜头模组。

自2018年7月起,作为立讯精密重要的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凭借强大的研发团队,成功量产业界首款手机三摄模组,瞄准未来AIoT智能物联网应用、3D及车载应用。市场产品开发继续以稳健的姿态发展,立志成为全球视听集成领域的领军企业。

2020年,力精创新将获得TS 16949资质,将为立讯精密汽车事业部、整车厂、一级制造商等提供各类车载及外置摄像头模组产品。

3.5 签署合作协议:携手速腾聚创,有望受益激光雷达市场爆发式增长

与国内知名激光雷达厂商速腾签署合作协议,预计将受益于激光雷达市场的爆发式增长。

在速腾钜创全面深厚的激光雷达技术积累和立讯精密专业的多元化智能制造能力支撑下,双方整合产业链优势资源,持续创新。 连锁深度融合、优势企业强强联合的全新模板。

一方面,与国内领先激光雷达厂商的合作增强了立讯精密在汽车领域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随着激光雷达市场的快速爆发,立讯精密精密激光雷达相关业务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激光雷达是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关键,市场规模呈爆发式增长。

L2级自动驾驶感知系统主要由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车载传感器组成。 激光雷达被大多数整车厂和Tier 1认为是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必备传感器(该功能开启时责任方为汽车系统),并成为L2向更高级别扩展的重要桥梁级自动驾驶。

Yole预计,未来五年汽车ADAS激光雷达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73%。 十亿美元,成为激光雷达行业最大的应用领域。

与此同时,无人驾驶出租车市场也将以2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1.2亿美元增至2027年的6.98亿美元。

速腾等中国厂商的市场份额已进入第一梯队。

随着汽车激光雷达市场的兴起,汽车厂商迅速崛起。 Yole数据显示,法雷奥以28%的全球份额排名第一,速腾以10%左右的份额排名第二,大疆(Livox)、电装等厂商处于第二梯队。

4 盈利预测

4.1 细分收入和毛利率预测

消费电子产品:随着公司业务版图不断扩大,公司整机产品价值不断提升,公司新型金属结构件业务为公司带来增量增长。

收购Rikai后,公司获得Mini Led组装能力,预计将受益于苹果Mini Led产品的增加。 同时,苹果的MR设备也给公司带来了增长机会。 预计消费电子业务短期内仍将是公司营收的主要贡献者并持续增长,我们预计2022年起公司消费电子营收增速分别为39.0%、22.9%、22.9%到2024年,随着短期疲软的消费电子市场的复苏,这一数字将逐渐增加。

毛利率方面,预计公司进军金属结构件业务,单机价值将小幅提升。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将分别为12.5%、13%和13.5%。

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零部件:公司汽车业务预计将继续受益于1)汽车智能化、电动化、汽车线束及连接器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下游厂商的国产替代,以及2 )不断推出新产品。 凭借多年的精密制造经验,公司受益于这次汽车电子的黄金发展机遇。

线束方面:立讯精密江苏盐城、湖北麻城项目分别于1月、5月22日投产,带来一定产能提升。 保定项目预计明年4月竣工。 同时,新能源汽车对线束的要求更高,高压线束注塑/冲压件:注塑件和冲压件可以用在与奇瑞的合作车型上,新势力也扩大了,具有规模23年约10亿,进口难度较小,增长速度快于线束和连接器; BDU/PDU/继电器:22年规模2亿左右,预计23年启动,预计达到800-1亿元规模; 域控制器(Tier 1.5):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预计单价在7000元左右。

据今年2月公司与奇瑞战略合作期间官方沟通,车载ODM业务将在12-18个月内启动,预计2024年导入进度将进一步加快。我们预计公司的2022年至2024年汽车产品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4.5%、64.1%和70.5%。

毛利率方面,随着公司布局的完善和成本的降低,毛利率将小幅提升。 预计2022年至2024年公司汽车产品毛利率分别为17%、18%和20%。

其他业务:主要包括计算机/通信互连产品和精密部件等。计算机互连产品主要包括智慧生活5G CPE、便携式路由、计算机Dock扩展坞等。通信互连产品主要包括高速电连接器、光模块、射频通信、热管理组件等

预计2022-2024年计算机业务营收分别为9.985/12.481/149.78亿元; 通信业务7.520/10.528/142.12亿元。 The of the two types of is based on the of . The of the is . It is that the gross will in the range of 20%-21%.

We that the 's in 2022/2023/2024 will be 215.921/269.448/336.866 yuan, a year-on-year of 40.26%/24.79%/25.02%, .

It is that the 's net to the in 2022-2024 will be 9.899/13.332/17.054 yuan, a year-on-year of 40.00%/34.68%/27.92%, and the PEs will be 22/16/13X .

4.2 of

to the 's and core , we the , and , , and as . to , the of the in 2022, 2023, and 2024 can be 15/13/11 times.

that is a in China and has been in Apple's chain for many years, it will to from the in the . At the same time, the is , which is to bring new to the , which can give the other . for .

5 Risk

risks in the : The on to . The will to in the .

and are not as : If the rate of the is not ideal the from fuel to and , the 's - will not be able to in , which will lead to the 's short of .

Risk of : The 's is tied to Apple. If more enter Apple's chain and seize the 's share, the 's will be . Under , may have to drive down to , in poor .

—————————————————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同城奢侈品信息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