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哥“往纽约吃货心里撒盐”:新店被炸了,又贵又难吃
还记得他吗?
紧身V领短袖,圆框墨镜下不苟言笑的表情,邋遢的大胡子,去年这个时候,一位来自土耳其的大叔用他标志性的“盐和摇头丸”动作媒体入侵了我们的社交媒体。
他就是盐贝,国内网友称他为盐哥(或盐贝)。
在每一个视频中,这位“刀法精湛,身姿妖娆”的盐雾小哥,都会用一把带骨的肉,将手中的牛排切开、切片。 肉煮熟后,在其表面撒上一些盐。
当我们还在怀疑他的肉熟不熟的时候,这家伙的牛排馆——Nusr-et——已经在土耳其、迪拜悄然开业,并进入美国纽约。
非常勇敢! 要知道,纽约美食评论圈是出了名的“挑剔”。 盐哥能否征服这群美食家的胃,还是会在牛排不够熟的情况下往美食家的心里撒盐?
答案是后者:他失败了,而且输得很惨!
本月16日,Nusr-et纽约新店开业。 各家美食杂志的编辑前去试吃,都大失所望。
《大餐》杂志形容盐兄弟的餐厅“不是一般的贵”。 其中一个所谓的招牌“伊斯坦布尔牛排”其实是一小块纽约客牛排(注:只是切工相似,不代表产地); 而且牛排“像橡胶”、“像嚼蜡”,很难吃。 喉; 生菜沙拉“坚韧到可以用牛排刀”。
《晚餐》的美食编辑当晚一共花了320美元,却“吃不饱”。 “这个价格,就算是一家牛排馆,也还是有点贵。”
《纽约邮报》记者品尝体验:史上最亏本的餐厅,Rip-off No.1! 他们点了一份 130 美元的“奥斯曼牛排”,每份都“非常坚硬和油腻”,还有一份沙拉,上面有“完全没有味道”的奶酪。
此外,与其他美国餐厅(点主食送面包、薯片等零食)不同,盐哥非常“直截了当”:点什么就点什么,“价格很贵,而且很坑爹”。
《知足》美食编辑评价:“牛排很一般,汉堡煮过头了,鞑靼牛肉切得太碎,餐厅为了效果堆了太多液氮,也没给水。”
最让盐哥难过的大概是当晚11点30分他的出现,被“知足”形容为“死神降临”。 小编从文章中摘录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章节给大家。 以下为原文翻译:
” 萨特曼到达餐厅的时候,就是死亡:就像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会死一样,但死亡的那一刻会让每个人都大吃一惊。虽然我以前见过他,但当我从厕所回来的时候,看到他出现的时候,心里百感交集,他和社交媒体上的一模一样,晚上11点30分,他还戴着那副墨镜,大家看到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找手机. 盐哥好像是知道路数的,进门的时候故意站了很久,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就好像我来这里就是为了拍照和录像一样。
”……然后他就开始切肉了,先是沿着我的盘子走,然后横着切,然后一根一根开始切。盐哥不爱说话,只切肉,动作熟练的背后是他千百次的训练纽约美食推荐,今晚,他会毫无怨言地切上百块肉……”
”……激动人心的撒盐环节结束,大家起立拿出手机开始录制。撒盐哥打了个响指,助理端来了一个盐坛子,只见他捏了一把然后把盐慢慢地抹在牛排上。最后,他用手拍了拍你的肩膀,你感觉到盐从你的肩膀上滑落。
正如《知足》文章所说,盐哥是一个为“社交媒体”而活的人。 与其说他的视频是他生活的一面,不如说盐哥是从视频里走出来的人。 一样的表情,一样的动作,只是不一样,当你觉得他是“人”的时候,就是他察觉到你在拍他时的样子,可惜为了求拍的效果,动作反复。
此次盐哥在纽约开店,可以说开局不利。 在食评圈给予差评后,他依旧照例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在新餐厅切肉的视频:
只是这一次的反应不同。 因为在美国,盐哥在一块上等的里脊肉里铺了两层“美国奶酪(也就是切达干酪片)”,中间夹着一撮生芦笋。 烤好后,用横刀切开,挤出肉汁,意思是“看,多嫩多汁”。
此举让美国网友“吐槽”。
第一种是用便宜的奶酪破坏了整块牛肉的味道;
二、芦笋是生的;
结尾血腥“多汁”的场面,犹如一场噩梦。
许多人表示,即使有钱,也吃不上饭。
不过小编觉得盐哥并没有评论说的那么没用。 现年35岁的他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长大。 没上过学,27岁攒够钱在伊斯坦布尔开了个小摊。 之后,他穷困潦倒地前往美国和阿根廷学习肉类加工。
(这就是为什么盐哥充其量是个屠夫,而不是厨师)
凭借着切肉撒盐的高超技艺,这哥们也算是白手起家了,在牛排界小有名气。 2017年4月,土耳其公投当天,萨彦也用最自给自足的方式,投下了神圣的一票,造就了网红。
许多明星和名人都将他视为一种文化信号。
小李哥还亲自到餐厅一睹盐哥的美貌。
网红归网红,他的牛排好不好纽约美食推荐,已经决定了。 不过单单从视觉上看,《食客》杂志说,这笔钱也算是一张票了! (前提是盐哥在餐厅)
资料来源:Eater、GQ、Grub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