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大学生消费研究报告(选16篇)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1
1、月消费总额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城市的比例较小。大学生每月整体消费主要集中在400至500元。
在5元、500元至800元区间内,400元以下和1200元以上的价格两极分化相对较小。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消费基本在400元以内。贫困学生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存在显着差异。
2. 餐饮费用高。
食品支出占总消费的绝大多数,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存在一种外出就餐、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虽然这方面的支出不大,但这也是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开始在社交上花钱。
3、平时购买学习资料的费用。
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材料的费用在10元以下的占41.5%,10至50元的占49.5%,50至100元的占6%,100元以上的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数量并不多。除了部分学生考研和各种资格证书外,一般不购买课本以外的书籍。
4、通讯网络成本太高。
受访者中,100%拥有手机,70%以上使用MP3播放器。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每月手机费用在30元至80元之间,14%的学生每月也有手机费用。最多100多元。学校的计算机普及率也比较高,在30%左右。根据学校上网费用预算,每月收取20元上网费。没有电脑的学生每月还要交20多元的上网费。
5、你有闲钱时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
吃、喝、旅游、穿衣占比最大,其中30%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吃喝喝仍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也很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已经成为一些学生的副业。女孩购买化妆品和衣服的比例较大,而男孩购买社交娱乐的比例较高。
6、大学生购买服装、生活用品的品牌意识有所增强。更多的学生愿意购买更好品牌的产品,尤其是女童服装和化妆品。
这也说明大学生整体消费水平有所提升。虽然品牌很重要,但我们不能盲目相信品牌。我们要结合自身情况,聚焦自身需求,注重质量。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
调查发现,大学生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家庭提供。其中,勤工俭学的学生人数比普通学生高出十个百分点。有些学生对外出打工的期望比普通学生更加殷切,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从家庭月收入来看,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普遍在1000元至4000元之间,部分学生家庭月收入在800元至2000元之间,8%的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元。
分析结果: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消费状况呈现以下两个主要特点:
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体现在数量和结构上的变化;
二是大学生消费存在明显差异。
大学生消费结构逐步与社会发展接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外出就餐、请朋友吃饭、旅游、通讯网络等方面的花费较多。大学生圈子似乎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加意识到需要尽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人。生活方式消费模式,进而早日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逐渐被认可和接受。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活跃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还没有跟上社会,但他们的消费意识已经跟上了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2
随着个人素质的不断提高,报告变得越来越有用。撰写报告时,注意语言准确、简洁。听到这个报告,你是否感到头晕?以下是大学生收集的食品消费市场研究报告样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前言
在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大学生相对年轻,他们是一个特殊群体,其消费心理和行为与社会上其他消费群体有所不同。一方面,他们有旺盛的消费需求,但另一方面,他们尚未实现经济独立,消费受到很大限制。消费观念的先进性和消费实力的滞后对他们的消费影响很大。就食品消费而言,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为了调查大学生的饮食消费情况,我们决定对周边学生进行一次饮食消费调查,了解大学生在饮食上应该花多少钱、是否合理、是否有必要、如果有的话如何改进。是不合理的。
2. 问卷调查
12月25日至27日,我们对周边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4份,回收有效问卷22份。调查对象大部分为女生,因此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女大学生。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1.总消费
统计结果显示,消费主要集中在400-800之间,200-400也占一定比例,但较少,且两者界限一。低于 200 和 d. 800以上都较小,符合正态分布。对于一个纯粹的消费群体来说,总消费在400-800之间是正常的,其他范围符合正态分布。在设计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考虑到我们学校的学费比较高,大家在其他方面的开支上都会节省一点,所以设计的价值不会太高。通过这次数字调查,我更加证实了我的想法:当学费高的时候,大家的其他开支会相对减少。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现在的大学生,除了向家里要钱外,还懂得体谅父母,省钱。
2. 食品消费
从数据表中可以看出,食品支出主要集中在200-300元之间,属于比较低的数值。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女孩。相对而言,他们的胃口较小,因此在食物上的花费也较少。此外,女孩子想要保持身材,所以在食物上的花费也比较少。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现象。大学校园里流行的减肥观念,导致全校女生纷纷减肥。调查中发现,被调查女孩普遍身材偏瘦。这也能反映出我们学校女生的消费情况。
消费场所大部分在学校食堂,订餐的小餐馆和外面的餐馆相对较少。在这些地方吃饭的大部分原因是方便,还有其他因素也起作用。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我校学生不太注重面子,不选择“C有面子”。
3.零食的食用
零食是女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些女孩甚至以零食作为主食。他们平时不吃东西,只是用零食来解决问题。由此可见零食在女生生活中所占的比例。
每天零食的支出主要在1-3元之间,我预计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数字,其他范围也占一定比例。 3-6元以上的和10元以上的基本持平,说明对于部分人来说,零食在全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较大。然而,假设“如果不买零食,会有剩余吗?”,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人都会有少量剩余,而其他人则呈正态分配。所以对于女孩子来说,零食只是有钱的时候的消费品,而不是必需品。
购买的零食主要是蔬菜和水果。在调查过程中,人们被问及为什么选择这个项目。大多数的答案都是“水果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维生素”,而有的人因为吃水果就不必吃。保持体形;乳制品也有其份额。就调查结果来看,令我惊讶的是,没有选择膨化食品,而是主要选择了一些营养丰富的水果和乳制品,这反映了我校学生的购买特点。
就购买地点而言,主要原则是就近。大多数学生选择B学校的超市,也有部分学生因为品种齐全、质量有保证而选择去大型超市购买。购买零食时主要根据个人喜好,受外界影响较小。可见现在大部分学生购买都是理性的。
4.进一步的思考
综合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不闻窗外事,专读圣贤”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大学生现在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在同一屋檐下,大学生包括各种经济条件和消费能力的个体。它们就像鸡尾酒一样,具有相对稳定的歧视程度。这种经济差异和分层不仅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个性特征,而且也体现了地区经济的差异。但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消费上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一、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和质量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务实、理性消费仍然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理念。据了解,大学生购买商品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大学生不同。出国留学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父母的赡养,打工挣的钱不多,所以每月可支配的钱固定在400-800元左右,而家庭背景较好的学生一般不超过1000元,这笔钱主要用来支付吃饭和生活用品。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花钱时往往非常谨慎,力求“物有所值”。他们会尽力寻找又便宜又好的商品。
在吃的方面,力求便宜又营养,不要在面子问题上浪费太多的钱。购买零食时,突出理性消费的一面,不受外界影响,根据自己的喜好而定。
2、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特别是女孩消费结构不合理。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大学生的生活消费至少有一个共同的方面,即消费的主要构成是生活开支和学习资料用品的购买。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是最重要的。根据长春市的物价水平,预计学生每天在学校的基本伙食费用约为10元,学生每月的净餐饮费用约为300元。
我们惊讶地发现,接受调查的20名女孩中,有55%的人吃饭花费不到300元。有的人控制食欲以保持身材,有的人为了省钱而不顾营养需求选择便宜的饭菜,还有的人干脆吃水果。更换主食。
五、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处于健康成长阶段。在质量、价格、品牌、情感等影响其购买的众多因素中,他们首先考虑质量因素,但更关注价格和情感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感性和略带理性的消费观念的混合体。
那么针对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提出哪些建议呢?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强化财务管理能力
如今,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因此独立理财的能力就成为最重要的。财务管理不是简单的四项操作,也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础。个人的盲目冲动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任性的表现。我们不仅需要头脑中有独立的观念,更需要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正确理解货币和货币规律的能力;第二,正确运用货币及其规律的能力。
2.形成大学生良好的消费氛围
良好的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方式的有机结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学生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消费习惯一旦培养和强化,就会促进良好校风的塑造,形成校风的良性循环,从而帮助学生。因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应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设计与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相关的活动,不懈努力,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消费观念的巩固和发展。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大学生消费研究报告3
一、大学生消费特点
1、理性消费,注重实际效益
虽然目前大多数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生活费用大多依靠父母提供,但他们大多数已经形成了独立意识和社会意识,能够理性思考生活费用。他们不再根据个人喜好随意购买东西,而是从客观实用的角度考虑是否实用、是否迫切需要等问题。虽然大多数大学生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社会的艰辛,但心智已经基本成熟。他们会想起辛苦劳作的父母,理解他们的努力,更懂得珍惜父母的血汗钱。 2.对网上购物比外出购物更感兴趣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近年来,互联网快速发展,网上交易已成为最普遍、便捷的方式。随着网上银行、支付宝等网上支付工具的完善,许多大学生更喜欢网上购物。只需轻轻一按鼠标,交易就完成了,我们要买的物品就会有人送货上门。我们不必出门,也不必拥挤,这种便捷的购物方式吸引了很多大学生。然而,当我们看到网上购物的便利时,我们却忽略了它的缺点。网购让我们越来越宅在家里,缺乏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也削弱了我们挑选商品、讨价还价的能力,不利于大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发展。
二、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一)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消费主要用于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和休闲娱乐消费。就这些方面而言,调查显示,60%的大学生每月平均生活费用在1000元以上,每月学习费用主要集中在20至50元,每月休闲娱乐消费集中在100至300元。元。有聚餐习惯的大学生每月平均多花50至150元。至于每月的伙食费,受访者的支出均在300元以上,以500元至600元和600元以上为主。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点是大学生消费结构不合理。休闲娱乐和应酬的支出几乎占每月生活费用的30%,普遍高于学习费用。
第二点是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调查显示,30%的大学生无法控制把钱花在自己热爱的事情上,40%的学生花钱时不考虑,不认为这是父母的血汗钱。
(二)大学生消费的影响
大学生并不孤立。他们始终与家庭和社会保持联系。大学生的消费无疑会对家庭和社会产生诸多影响。
就家庭而言,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91%的大学生主要消费来源是由家里的父母提供。大学学费和基本生活费已经不是一笔小数目了。此外,大学生的娱乐等其他需求无疑会给家庭带来更大的负担。而且,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喜欢攀比,经常购买一些高端的通讯工具。手机、电脑要买,衣服也要买名牌。因为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不希望孩子在同学中“丢脸”,所以想尽办法迁就孩子,而父母自己却在节衣缩食。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现象。
就社会而言,市场找准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需求,大学生市场应运而生。比如大学刚开学时学校发行的手机卡,以及各种吸引大学生的手机套餐。市场上的名牌衣服、皮包,以及各种多功能、造型酷炫的手机、电脑,都抓住了大学生的眼球和胃口。一些KTV等娱乐场所满足了大学生的娱乐需求。
三、大学生消费心理分析
摘要: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整个购买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客观消费对象和自身主观消费需要的综合反映。心理学家按照发生的顺序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消费者心理从认知过程经过情感过程直至发展为意志过程。这是一个消费和购买的决策过程。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必须有合理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对我校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有其合理性和特殊性,同时在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上也存在着明显的误区。
(一)消费者心理
1、炫耀心理:即自尊的需要,过度强调自己的形象,过度表达自己。其本质是一种超越自身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主要表现是通过购买名牌、名贵商品来达到推销自己、炫耀自己的目的。对物质生活的高度渴望——追逐名牌、追逐时尚。最突出的现象是,一些大学生把拥有各种知名品牌作为炫耀的资本,用丰富的物质生活来丰富和美化自己。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消费绝大多数来自于家里的父母。娱乐支出远远超过学习消费,社交娱乐支出也相当可观。
2、从众心理:个体在感知、判断、信仰、行为等方面受到群体中其他大多数人的影响,服从多数人标准的一种心理状态。出于归属感的需要,大学生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融入集体。他们的消费心理受到参照消费群体的影响,与该群体的消费习惯一致。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大学生都有定期出去吃饭或邀请朋友吃饭的习惯。 “生日热”、“旅游热”、“老友聚会”等各种形式的聚餐聚会在大学校园里自然形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购物已成为一种趋势,大多数大学生对网上购物的兴趣比外出购物更感兴趣。
3、比较心理:在群体活动中总想超越别人的心理状态。受社会物质消费的不良影响,大学生在群体模仿消费中压倒他人以支配他人的畸形心理,是大学生强烈竞争力的副产品。这不仅仅是名牌衣服、名牌珠宝、名牌包包之间的竞争。现在最突出的就是品牌手机和品牌电脑之间的竞争。很多学生甚至不顾自己的家庭条件,购买高端产品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电子产品追求个性化、超前消费,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4、求异心理:即表观自我和反映人格。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强烈追求独立,力求在所做的一切事情中表达自己的个性。这种心理特征体现在消费者行为上,就是喜欢购买一些独特的产品,而这些产品最能体现自己的个性特征。他们普遍鄙视那些通用的、无法表达自己个性的产品。 。比如,有的女大学生为了追求个性,穿超短裙、背心;一些男大学生穿着爆炸头、鸡笼式头发,甚至是五颜六色的彩虹头发在校园里闲逛。
5、求实心理:在日常消费中,从自身需求出发,实事求是,讲究实惠。这是一种理性消费,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消费,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好处,值得提倡。调查报告显示,不少大学生在购买商品时仍然更加注重质量和价格;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不会花很多钱,因为他们无法控制自己去做自己不热衷的事情;而大多数大学生的消费主要用于基本生活开支。当我没有足够的钱买我想买的东西时,我会想到自己存起来,而不是向父母要钱。
(2) 产生偏见行为的原因
1、当今时代,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与社会保持着密切甚至全方位的接触。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的社会思潮的影响。 2、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中的原则和立场是孩子最初模仿的对象。有些家长对自己的消费观念存在误解,那么孩子的消费观念自然也存在一些不好的地方。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消费观教育重视不够。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引导不够认真,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不够充分。
四、对大学生消费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的消费不仅与自己和学校有关,而且与整个社会有关。下面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提出一些建议:
1、对于大学生来说,必须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理性对待自己的消费,克服攀比情绪。大学生作为纯粹的消费者,经济来源大多依赖家庭,因此他们的消费必须考虑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切不可盲目陷入情感消费的误区。还应强化合理储蓄观念,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强化理财能力。调查中,当被问及对财务管理的理解时,不少学生表示不熟悉。当被问及学期结束后的经济状况时,大多数学生坦言自己的消费超出了计划范围。有的学生甚至需要向别人借钱来支付回家的路费。剩下一点的同学们也在想着剩下的钱怎么花。钱花完了,只有少数学生有储蓄的意识。
2、学校要加强学生消费观念的培养。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不够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研究不够,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引导不够。因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应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设计与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相关的专题活动,持之以恒地以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从而促进良好学习的巩固和发展。风格和校风。
3、对于社会来说,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满足不同经济条件的大学生在产品种类、价格、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消费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大学生过度消费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上缺乏适合自身经济条件的产品造成的。因此,只有打造适合大学生的市场,才能改善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促进高校周边经济的发展。
总而言之,只有个人、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改变大学生当前的消费模式。
总结
综合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处于成长期和健全期。他们愿意在教育和娱乐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他们向父母要钱,有自己的收入来源;他们有时会疯狂购物,但很少大手大脚地花钱。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充满了感性消费观念和理想思维的混合。对时尚的追求似乎是一个犹豫不决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度的比较就会产生危险的效果。因此,作为大学生,我们需要克服攀比心理,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科学消费观,树立正确的生活原则;其次,要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强化理财能力,正确认识和运用金钱规律。只要良好的校风是师德师风与学生学习、生活方式的有机结合,那么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就更为关键。无论公私,都要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4
一、前言
在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小,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与社会上其他消费群体不同。一方面,他们有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实现经济独立,消费受到很大限制。消费观念的进步和消费能力的滞后对他们的消费影响很大。就食品消费而言,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食品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同学中进行一次食品消费调查,了解大学生在食品上花了多少钱以及是否消费。合理吗?有必要吗?如果不是,应该如何改进?
二、调查问卷情况
我们于12月25日至27日对我们周围的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4份,回收有效问卷22份。调查对象以女生居多,因此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女大学生。
调查问卷见附录,包括结果分析表。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1、总消费
统计结果显示,消费金额主要集中在400-800之间,200-400之间也有一定比例,但较少。两个限制 A. 低于 200 和 D. 高于 800 相对较小。与正态分布比较一致。对于一个纯粹的消费群体来说,总消费在400到800之间是正常的,其他区间符合正态分布。设计问题的时候,我们考虑到我们学校的学费比较高,所以大家在其他方面的开支上会节省一点,所以设计的值不会太高。通过这次数字调查,我证实了我的想法。有了高额的学费,大家的其他开支就会相对减少。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现在的大学生,除了向家人要钱外,还懂得体贴父母,懂得节约。
2. 食品消费
从数据表中可以看出,伙食费主要集中在200元至300元之间,属于比较低的数值。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女孩。相对而言,他们的胃口较小,因此在食物上的花费也较少。此外,女孩子要保持身材,所以她们在食物上的花费也比较少。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现象。减肥观念在大学校园盛行,导致在校女学生个个都瘦了。调查中发现,被调查女孩普遍身材偏瘦。这也能反映出我们学校女生的消费情况。
消费场所大部分在学校食堂,小餐馆和露天餐馆点餐的人相对较少。去这些地方吃饭的原因大多是方便,其他因素也占一部分。从数据可以看出,我们学校的大学生不太重视面子,所以没有选择“C有面子”。
3.零食的食用
零食是女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些女孩甚至以零食作为主食。他们平时不吃饭,只是用零食来解决问题。由此可见零食在女孩子生活中的重要性。
每天的零食支出主要在1至3元之间。按照我的预期,这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数字。所有其他范围都有一定的比例。花3至6元和10元以上的人基本持平。可见,对于一些人来说,零食在所有消费支出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对于“不买零食你有剩余吗?”这个假设问题,可以看出,大多数人都会有一小部分剩余,其余部分呈正态分布。可见,对于女孩来说,零食只是有钱时的消费品,而不是必需品。
我买的零食主要是水果和蔬菜。在调查过程中,我问了一些人为什么选择这个项目。大多数的答案都是“水果有营养,含有较多的维生素”。也有人说,吃水果就不用吃饭了。 ,可以保持较好的身材;乳制品也占有一定的份额。就调查结果而言,令我惊讶的是,没有膨化食品可供选择。主要选择的是一些有营养价值的水果和乳制品,这可以从侧面反映我校学生的购买特点。
至于购买地点,主要以就近为原则。大部分学生选择B学校的超市,也有部分学生选择外出大型超市购买,因为品种较多,质量有保证。在购买零食时,他们主要根据个人喜好购买,受外界影响较小。可见现在大部分学生购买都是理性的。
4.进一步的思考
综合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不闻外事,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当前,我国大学生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同一屋檐下的大学生群体包含着各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它们像鸡尾酒一样分层,分化程度也比较稳定。这种经济差异和分层不仅取决于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也是区域经济差异的体现。然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消费方面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一、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和质量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实用、理性消费仍然是当前大学生的主要消费理念。据了解,大学生购买商品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大学生与外国学生不同。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父母的经济支持。他们自己做兼职赚的钱不多,所以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概在400-800元左右。经济条件较好的人一般没有超过1000元,这笔钱主要用来支付食物和生活用品。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花钱时往往非常谨慎,力求“物有所值”。他们会尽力寻找价廉物美的产品。
在吃的方面,我们力求价廉物美,营养丰富,不会在面子问题上浪费太多的钱。我们在购买零食的时候,也突出理性消费的一面,不被外界影响,从自己的喜好出发。
2、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童较为突出。
20世纪70年代至今大学生的生活消费至少有一个方面的共同点,即消费的主要构成是生活开支和学习资料用品的购买。在生活开支中,伙食费是重中之重。根据长春地区的物价水平,预计学生每天在学校的基本饮食费用约为10元左右。学生每月净伙食费约为300元。
我们惊讶地发现,接受调查的20名女孩中,有55%的人在食物上的花费不到300元。有的人控制食欲保持苗条身材,有的人为了省钱不顾营养需求选择便宜的饭菜,还有的人只吃水果而不吃主食。
五、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处于成长期和健全期。在质量、价格、品牌、情感等影响购买的众多因素中,他们首先考虑质量因素,但更关注价格和情感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大学生是充满感性而略带理性的消费观念。
那么针对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提出哪些建议呢?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强化财务管理能力
如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而独立理财的能力已成为重中之重。财务管理不是简单的四算计算,也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础。盲目的个人冲动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心中的独立观念,而且更加迫切。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和金钱规律的能力;第二,正确使用金钱的能力和金钱的规律。
2.在大学生中形成良好的消费氛围
良好的校风是师德师风与学生学习、生活方式的有机结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反映学生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消费习惯一旦培养和强化,就会促进良好校风的塑造,形成校风造福学生的良性循环。因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应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设计与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相关的专题活动,持之以恒地以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从而促进良好学习的巩固和发展。风格和校风。
参考:
刘德欢:《市场调查》,经济管理出版社20xx年版
田志龙:《市场研究——基本方法、应用案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范志宇:《市场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5
一、大学生旅游消费的看法和目的
此次调查的学生中有38%认为旅行可有可无,11%不支持旅行,其余51%强烈支持旅行。这些大学生的目的大多是欣赏风景、增长知识,其次是缓解压力、放松身心。有的人旅行纯粹是为了好玩,有的人旅行是为了结识熟人、朋友。
2、大学生出行地点和时间
调查显示,48%的人更喜欢水乡古镇,其次是风景名胜古迹,占总人数的41%。然而,红色旅游革命区并不受到青睐,几乎没有人愿意去那里。说到出行时间,大学生更喜欢暑假和节假日。周末和寒假期间,愿意出行的人并不多。一方面是因为周末时间紧,另一方面是寒假期间天气寒冷,而且马上就要过年了。
三、大学生如何出行及旅游信息来源
调查中,56%的大学生选择自助游,占比很大。其次是与朋友出行,占比34%。 20%的人选择跟团旅游。相对而言,选择自助游的年轻人还是不少。和朋友一起旅行
你不仅可以拥有一个伴侣,还可以增进你们的关系。大学生旅游信息来源58%来自网络,40%来自亲友介绍。然而,咨询旅行社在大学生中并不流行。
4.大学生一般出行时间及出行费用
绝大多数大学生选择2-4天的旅游,占总人数的69%。超过6天几乎没有人,1-2天的占25%。由此可见,大学生倾向于中短途出行。
五、大学生人均交通费及月平均生活费
43%的学生旅游花费低于500元,45%的学生花费500-1000元,10%的学生花费1000-20__元打电话,2%的学生花费超过20__元。 52%的人生活费在500元至1000元之间,25%的人生活费在500元以下,21%的人生活费在1000元至20__元,2%的人每月生活费在20__元以上。
六、大学生出行费用来源及对大学生出行影响最大的因素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出行费用大部分来自家庭资助,占比53%。用于生活开支、节俭的占16%。通过打工赚取旅费的占5%,依靠奖学金的就更少了。只有2%。大学生表示,金钱是影响出行的最大因素,其次是时间,其他两个因素占比大致相同。
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普遍选择暑假、节假日旅游。他们倾向于短距离和中距离旅行。他们的大部分资金来自家庭支持。他们旅行的目的更多是为了精神上的享受。由于大学生没有独立经济能力,消费水平较低。应该以优惠的价格吸引学生。一些学生价格也可以根据学生身份来设定。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第六部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学生的消费支出逐年增加,且增幅越来越大。大学生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特殊消费群体。本次调查主要是了解我校大学生消费现状和消费心理,分析学生消费构成,指导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养成良好消费习惯。
调查对象:大学生
调查内容:学生收入支出、学习支出、消费情况、电子通讯情况、电子通讯消费情况、消费观念。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根据大学生可能出现的消费现象设计调查内容,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及分析:
1、月消费总额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城市的比例较小。大学生整体月消费主要集中在400至500元和500至800元区间,400元以下至1200元以上两极分化。这种现象比较少见。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消费基本在400元以内。贫困学生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与普通学生存在显着差异。
2. 餐饮费用高。食品支出占总消费的绝大多数,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还存在一种外出就餐、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虽然这方面的支出不大,但这也是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开始在社交上花钱。
3、平时购买学习资料的费用。大学生每学期购买学习材料的费用在10元以下的占41.5%,10至50元的占49.5%,50至100元的占6%,100元以上的占3%。可见,大学生平时买书的数量并不多。除了部分学生考研和各种资格证书外,一般不购买课本以外的书籍。
4、通讯网络成本太高。受访者中,100%拥有手机,70%以上使用MP3播放器。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每月手机费用在30元至80元之间,14%的学生每月也有手机费用。最多100多元。学校的计算机普及率也比较高,在30%左右。根据学校上网费用预算,每月收取20元上网费。没有电脑的学生每月还要交20多元的上网费。
5、当你手里有多余的钱时,你最愿意选择的消费项目。吃、喝、旅游、穿衣占比例,30%选择储蓄,5%选择买书,1%选择其他。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吃喝喝仍是主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也很注重自己的穿着打扮。追求时尚已经成为一些学生的副业。女孩购买化妆品和衣服的比例较大,而男孩购买社交娱乐的比例较高。
6、大学生购买服装、生活用品的品牌意识有所增强。更多的学生愿意购买更好品牌的产品,尤其是女童服装和化妆品。这也说明大学生整体消费水平有所提升。虽然品牌很重要,但我们不能盲目相信品牌。我们要结合自身情况,聚焦自身需求,注重质量。
7、日常资金来源和家庭收入。调查发现,大学生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家庭提供。其中,勤工俭学的学生人数比普通学生高出十个百分点。有些学生对外出打工的期望比普通学生更加殷切,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从家庭月收入来看,大学生家庭月收入普遍在1000元至4000元之间,部分学生家庭月收入在800元至2000元之间,8%的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元。
分析结果: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消费状况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提升,具体表现为数量和结构的变化。 ;二是大学生群体内部消费。存在明显的差异。
大学生消费结构逐步与社会发展接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外出就餐、请朋友吃饭、旅游、通讯网络等方面的花费较多。大学生圈子似乎成了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更加意识到需要尽早接触社会上的一些新人。生活方式消费模式,进而早日融入社会。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也逐渐被认可和接受。可见,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活跃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还没有跟上社会,但他们的消费意识已经跟上了社会的发展。
理性消费仍是消费主流。大学生的大部分支出都在餐饮上,而娱乐方面的支出并不多。可见,大学生仍然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是专注于学习知识而不是沉迷于玩乐。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在消费时会更加谨慎,尽量精挑细选。他们不会一味追求昂贵的产品,或者只注重便宜的价格而不注重质量。因此,更加理性的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
消费正在向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在实现温饱的同时,也在服装和配饰上投入了大量的金钱。作为读过圣贤书籍的天之骄子,学习之余也不会忘记去逛学习用品店、书店。为获得各种证书充值已成为大学生的消费热点。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取向正在逐步向多元化发展。
合理理财、储蓄的观念还很淡薄。调查显示,极少数大学生有规划自己消费构成的意识。他们大多会在没有一定规划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追随校园流行的消费潮流。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感觉钱不够花,要买的东西很多。只有少数学生才能有一定的积蓄。
对策与建议
针对大学生消费不理性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制定好消费计划,控制消费,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正视自身消费情况,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抓住消费时机,学会利用许多大型商场换季期间服装大幅折扣销售的机会。生活费由家长按月提供,让学生在开学第一个月不会成为“挣钱的人”。
如果你是一个无法控制花钱欲望的人,出门前根据当天需要购买的物品的大概价格,带上一定数量的钱。理性消费意识需要加强,学会合理使用银行卡,相对限制自己的盲目消费。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高品味”,这样会导致高消费,不适合学生的实际。
大学生消费研究报告第七部分
1、当代大学生消费新观念
一、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品质、时尚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实用、理性消费仍然是当前大学生的主要消费理念。据了解,大学生购买商品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大学生与外国学生不同。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父母的经济支持,通过打工赚的钱并不多。这样我们每个月可支配的钱就固定了,大约300-800元,具体取决于我们的家庭背景。好的一般不超过20xx元,而这个钱主要用来支付食物和生活用品。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花钱时往往非常谨慎,力求“物有所值”。我们将尽力寻找价廉物美的产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如今的大学生的社交活动比以前更多。再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便宜但不美观的产品。相反,我们更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我们不一定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
2、追求时尚、名牌是永恒的话题
即使取消高考年龄限制,大学校园里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仍然占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追求新颖和差异,敏锐地把握时尚,唯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共同的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手机的使用。当代大学生普遍将手机消费项目纳入消费之中。本次调查发现,各班级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不低于60%。另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我们的追求。从价值几十元的上网卡到大型电脑,它们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话来形容,我们简直就是把计算机当成了我们的“情人”“知己”。 第三,在发型、服装、配饰、生活用品等方面,追求“新奇”的人也不少。大学校园的调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从比例来看,“人气”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名牌产品的第三大因素。 “如果经济允许的话,会购买名牌产品吗?”80%的学生表示愿意。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味生活的需求。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一、储蓄观念淡薄,财商有待培养和强化
“财商”一词的鼻祖罗伯特·清崎曾说过:“财商与你赚多少钱无关。它是衡量你能保留多少钱以及能赚多久钱的能力”为你工作。”在调查中,当被问及对“财商”概念的理解时,不少学生表示对此比较陌生。当被问及学期结束后的经济状况时,大多数学生坦言自己的消费超出了计划范围。有的学生甚至需要向别人借钱来支付回家的路费。剩下一点的同学们也在想着剩下的钱怎么花。钱花完了,只有少数学生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亟待培养和强化。
2、消费差距拉大,两极分化出现
在月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15.2%的学生在400元以下的“有些痛苦”的生活水平下坚持读书; 28.3%的学生在400-550元之间“勉强过日子”,34.4%的学生对550-900元“有点幸福”,14.6%的学生对900-1400元“比较自由” ;每月消费超过1400元的学生中有7.5%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可见,大学生消费差距加大,两极分化比较明显。这是当前社会形势下的必然。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一定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童较为突出。
20世纪70年代至今大学生的生活消费至少有一个方面的共同点,即消费的主要构成是生活开支和学习资料用品的购买。在生活开支中,伙食费是重中之重。按照青岛的物价水平,估计学生每天在学校的花费在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求。学生每月净伙食费约为300元。
我们惊讶地发现,接受调查的197名女孩中,有83.7%的人在食物上的花费低于300元。有的人为了保持苗条身材而控制食欲,有的人为了省钱不顾营养需求而选择便宜的饭菜;而192名男生只有66.4%达标。当被问到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比如是否认同“一杯奶养一国”的说法时,90%的学生表示认同,但不太在意。当我们在调查中指出膳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时,很多人尤其是女学生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的了解不够。
4、过度追求时尚、名牌,攀比心理
调查中,有学生指出,为了拥有一部手机或者换用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学生愿意省钱,甚至牺牲其他必要的开支;有的男同学想要一双名牌运动鞋,有的女同学想要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为出,虚荣心的驱使,很容易产生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5、在爱情上过度消费
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恋爱中的大学生每月多花100-300元左右,最低50元左右,最高达到1000元(比如互送昂贵的礼物)。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而他们往往很难理性地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一段关系中一般由男人承担费用的局面已经被彻底打破。费用分三种情况:男方承担全部费用、男女共同承担、女方主动承担全部费用。女生的恋爱开支甚至比男伴侣还要多。传统与现代的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得到充分诠释。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8
调查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学生旺盛的消费需求和先进的消费理念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上的特殊消费群体,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深远的影响,与我们今后能否更好地适应社会密切相关。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了解其特殊消费观念形成的原因,培养和提高其理财能力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生活节奏、生活状况和消费现状,我们查阅了一些资料,在网上收集了一些社会各界人士关于大学生消费问题的意见,并在重庆大学城内多所大学。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加全面,我们还采用网络问卷抽样的方式,对重庆市其他地方的大学生代表进行了调查。我们努力让我们的每个团队成员在调查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
对于大学生的消费群体,人们的看法不一。 “理财能力差”、“盲目攀比”、“追求时尚名牌”、“月光族”等已成为大学生消费观的代名词。面对这些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我们选择了这次实地调查。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力争使这次调查具有普遍性。通过这次实际调查,我们觉得它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消费观提供了最有力的数据,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消费问题的实际看法。最后,我们组的成员根据问卷和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总结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以及我们的一些建议。这些收获使我的研究活动充满了意义。
调查目的:通过对重庆大学城